【討論】簡體與正體中文(7.13合幷相關)


Recommended Posts

最初由 j790115j 發表

我覺得其實台灣人(like me<8>)一般看簡體字會有困難耶

不過我覺得因為中華文化的文字特色還是繁體字比較能夠表現

畢竟許多文字的變化是有它的延續的

簡體字省略的部分使其中的變化關係可能較不易看出其演變.....

.............(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一字多音審訂真的是亂來…

感覺好像是另一種文化大革命(當然沒有那麼誇張啦)xd

(硬把一些音改成不常讀的 而且還是不同於以往正確的讀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350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最初由 o石頭o布丁 發表

我只覺得傳統的中文被簡化後好可惜

很多字都被取代 字的用法也都很多會看不慣

都因為被簡化了

我有一點很好奇

為什麼繁體字寫起來會不容易

因为从来就没有写过.= =|||||||

但是简体字和繁体字不管怎么变,字型还是差不多,很容易就看懂.

不过我真是看不习惯竖版的书籍和报纸,看着看着就读错了行.台湾的书籍多是竖版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yuanqinqq 發表

最初由 o石頭o布丁 發表

我只覺得傳統的中文被簡化後好可惜

很多字都被取代 字的用法也都很多會看不慣

都因為被簡化了

我有一點很好奇

為什麼繁體字寫起來會不容易

因為[.............(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是的

大部分的書都是豎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還是比較喜歡繁體字...

而且學慣簡體字的人要學繁體字更難耶@@

學校有一次接待北京八中的學生時 , 拿繁體字的學校簡介給他們

結果他們看著一堆繁體字發呆@@

還一直問我這些到底是什麼字@@

而我們看簡體字就簡單的多...

只有一些真的簡化的太厲害的才會看不懂@@ (例:導=导)

不過上下文因為看的懂 , 所以那個導字用猜的也猜的出來...

說實話用簡體寫字的確很方便...

不過...我不知道怎麼說才好= =

我還是支持繁體字= =

總覺得這才是正統(不>"<不要打我>"<我沒有要筆戰不要誤會>"<)

雖然國外的小孩學中文都是學簡體字= =

啊...繁體字不會只剩下我們了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shirleywang

简体字的推出是为了普及知识,百年战后中国一片废墟,当时的任务是让人们活下来,要活下来就要生产,劳动,要劳动就要有知识,不识字哪来的知识,文字太复杂知识怎么能学得快,所有只好用简体字。

不管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是中国字,什么时候想换成繁体字换不就行了,现在大陆这两种字体并存,想用哪种人哪种,没人有空管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真的不知道該說啥了

有些人根本就很死板的在批中國大陸嘛

請問一下

之前有人說中國文化之所以能歷久不衰 正是因為現代中國人讀的懂以前的字 不像埃及 還有其他有古文明的國家

這如果說成立

我覺得不妥吧

古文明的國家之所以現在的文化不能延續

不是也是因為民族被其他強勢文化所滅?

不因該是文字吧

文字出於人

不是人出於文字吧.......

現在英文

跟以前一樣?

美語=英語?

不吧

而且現在美國人的用語有很工整?

thx-thanks

這?

誰敢保證學美語會看得懂他們的生活用語?

文化影響文字

因此文字才會有一種文化的代表性

文化才是重點

兩岸的差距正生於兩岸的文化

公民課本怎麼說

要彼此尊重文化

可是世界在做啥

全球化?

我看不懂這地球在幹嘛

要一統?

要合併?

地球村?

為什麼我看不到有人說並存?

不懂教育在幹嘛的......

再來

為什麼要問統一?

有人堅持統一

那....為什麼台上的人支持不統一?還是有人支持他?

希望大家能想想一個問題

這個地球要怎麼走

我們占有很大的角色(畢竟目前的兩大文化-我自己認為)

要全地球都一樣?

還是各有各的特色?

還是來個大帝國

裡面變成好多的被壓榨的小村

然後再來回復到過去(文化循環說?)

(個人意見.請多多指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種不用"聽說"吧 CCP大陸的 "建國文告"是用正體字寫的 不知各位有否看過?下次有看到再貼上來。

還有一點,外國網站上分正體與簡體 是用Chinese (traditional)和Chinese (simple)來區分,代表正體字是傳統的、歷史悠久的,這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在回歸大陸當局時,選擇了正體中文作為官方文字。

"繁體中文 已經改稱 正體中文 因為 我們所寫的 不會繁 而是有一種藝術之美"(各位看看 簡體字的廣告 是否有種怪怪感覺?個人認為有點"空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雖然學得是簡體,但是實話說,還是覺得繁體看起來比較漂亮

不過到囬來說,實際到用得時候,我還是寧可用簡體,比較方便。

在大陸街上,在商店招牌或是物品上常常看到繁體。

統一文字我覺得就沒有必要了,順其自然吧。

而且大陸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很優美!

例如新疆、西藏、壯族、哈薩尅族、蒙古族、傣族……

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不仅仅是繁體和簡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一個不能看的懂老祖宗的文字的民族很悲哀

中國之所以自古能稱霸東亞,是挾著文化的優勢

文化也包含著文字語言,繁體文字從古傳下來有

一定的價值,但是改成簡體就有損當初造字的意義

我本人是很不喜歡看簡體字的,看久覺的滿難過的!!

我的親戚從北京寄了四書集注給我爸,我爸看也沒看就

放旁邊,因為他說怎麼能用簡體字來解釋古書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影空 發表

『转』有一天我的台湾同事问我吃什么菜,我告诉她是土豆丝,她大惊小怪地打电话给她朋友说我会炒土豆丝。后来他们问我如何把.............(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還蠻好笑的ˇ

地蛋大概是馬鈴薯吧(?)

這我媽也會炒XD

我喜歡繁體字(這不干國民黨的事吧= =?)

比較有感覺=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yugo 發表

我覺得一個不能看的懂老祖宗的文字的民族很悲哀

中國之所以自古能稱霸東亞,是挾著文化的優勢

文化也包含著文字語言,繁體文字從古傳下來有

一定的價值,但是改成簡體就有損當初造字的意義

我本人是很不喜歡看簡.............(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想反問

簡字來解釋古書

應該不能說不可吧

那這樣英文可以去註解過去的埃及文字.希臘文字?

我沒有惡意

只是

這樣真的不是理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汉字简化常识

·方舟子·

这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台胞、老外跳出来攻击简体字,“简体字是共产党的

发明”啦、“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啦、“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啦”、“简

体字破坏汉字结构”啦,他们这些贻笑大方的攻击洽洽暴露了他们对简化字、甚至

是繁体字的无知。为帮助这些人了解汉字简化,参照有关资料,特编写这个常识。

欢迎翻译成英文贴到英文组去。

一、汉字简化简史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

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

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

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

”。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

、“尽”、“敌”、“继”、“烛”、“壮”、“齐”、“渊”、“娄”、“顾”

、“献”、“变”、“灯”、“坟”、“驴”,等等。唐代颜元孙著《干禄字书》

和王仁[日句]著《刊谬补缺切韵》,都收了极多的俗体字。宋代以后,随着印刷

术的发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简体字的流行

范围,数量大大增多。根据《宋元以来俗字谱》,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

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合为繁体字共1604个,平均每个繁体字有3.9个

不同的简化字,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实”、“宝”、“听”、“万

”、“礼”、“旧”、“与”、“庄”、“梦”、“虽”、“医”、“阳”、“凤

”、“声”、“义”、“乱”、“台”、“党”、“归”、“办”、“辞”、“断

”、“罗”、“会”、“怜”、“怀”等等共达330多个。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

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

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

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上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

,得到陆基、黎锦熙、杨树达的联署。这是历史上有关简体字的第一个具体方案,

主张把过去只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作为正体字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它提出的

八种简化汉字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现行简体字的产生依据,影响深远。

1928年,胡怀琛出版《简易字说》,收简体字300多个。

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

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来简体字的发展情况。

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国语筹备委员会编订的《国音常用字汇

》,收入不少简体字,并指出:“现在应该把它(简体字)推行,使书写处于约易

。”

1934年,中国图书馆服务社出版杜定友的《简字标准字表》,收简体字3

53个。徐则敏在《论语半月刊》发表《550俗字表》。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

委员会提出《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同

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采用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

字324个,虽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毕竟是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

个简体字表。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文化界组织“手头字推行会”,发起推行“手

头字(即简体字)”运动。

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

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

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

个。

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

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

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

〔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

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

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

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

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

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

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

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

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

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而在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同样也在简化汉字。

新加坡:1969年公布第一批简体字502个,除了67字(称为“异体简

化字”),均与中国公布的简化字相同。1974年,又公布《简体字总表》,收

简体字2248个,包括了中国公布的所有简化字,以及10个中国尚未简化的,

如“要”、“窗”。1976年5月,颁布《简体字总表》修订本,删除这10个

简化字和异体简体字,从而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马来西亚:1972年成立“马来西亚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出版《

简化汉字总表》,与中国的《简化字总表》完全一致。

泰国:本来规定华文学校一律不准用简体字教学,在联合国以简体字为汉字标

准后,宣布取消原来的限制,于1983年底同意所有的华文学校都可教学简体字

,发行简繁对照表手册,并在小学课本上附加简繁对照表。

日本:日本使用汉字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民间也长期流行一些简体字。1

946年日本内阁公布《当用汉字表》,收字1850个,其中有131个是简体

字,与中国简体字相同的有53个,差不多相同的有9个。

南朝鲜:1983年《朝鲜日报》公布第一批简体字90个,在《朝鲜日报》

上使用,与中国相同的有29个,差不多相同的有4个。

二、汉字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汉字简化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

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那

种“简体字是共产党发明的”、“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来的”的笑谈,不过是

国民党的宣传。

汉字简化的方法是以钱玄同在1922年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的,共有七种:

1、采用比画简单的古字。如“从”、“众”、“礼”、“无”、“尘”、“

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

而是写错了的(参见方舟子《字源和汉字简化》一文)。

2、草书楷化。如“专”、“东”、“汤”、“乐”、“当”、“买”、“农

”、“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邓”、“

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仅保留原字的有特征的部份。如“声”、“习”、“县”、“医”、“务

”、“广”、“条”、“凿”等。

5、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辽”、“迁”、“邮”、“阶”、“

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同音字合并为简单的那个字。比如“里程”的“

里”和“里面”的“里”合并,“面孔”的“面”和“面条”的“面”合并,“皇

后”的“后”和“以后”的“后”合并,“忧郁”的“郁”和“郁郁葱葱”的“郁

”合并。这些合并在现代文中不会引起词义的混乱,简化字的使用者从未感到不便

,反而是些从未用过简化字的人在那里想当然地杞人忧天。

有几个常用字特别值得一提:“龟”字,繁体近二十笔,简直是一笔一画在画

一只龟,难写(我至今不知其正确笔顺、笔画),难记(经常阅读繁体字书籍的尚

且我认得写不得,何况小学生),简化后保留其轮廓,仅剩七笔。“忧郁”的“郁

”,繁体多达二十九笔!写法极其复杂,也很难记(据说有一次汉学会议上有人靠

写出这个字赢得一片掌声),简化后以“葱郁”的“郁”代替,仅八笔。“吁”繁

体字多达三十一笔,也极难记住写法,简化后改为“口”形“于”声的形声字,好

记得很,且不过六笔。“衅”的繁体字二十六笔,写法也相当古怪,明白了其字源

也未必能记得其写法,简化后仅十一笔。这些都是人人必须记得的常用字,想当初

学繁体字的小学生光记这几个字就不知花了多少精力,而用简体字的人不费吹灰之

力就把它们记住,难怪有人对简体字大为不满--他当初的心血简直是白费了。繁

体字动则十几、二十几笔,而简体字平均七、八笔,不仅书写快速,对于计算机用

字也极其方便。要把一大堆二十几笔的字一个个都塞进十六针的字型而又不相混淆

恐怕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现在大家使用的免费字体,简体是漂亮的宋体,而繁

体却什么体也不是,就象小孩描出来的。

以后有兴趣再回答“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

、“简体字丑陋”、“简体字破坏汉字结构”、“简体字使中国人变笨”、“简体

字不能提高学字速度”等等这类极其可笑而居然有人煞有介事地提出的指责。

大家算一算,那些攻击简化字的人共提出了多少可笑的理由?你真以为他们那

么有历史使命感,要来保护连他们也不大了然的中华文化(比如那些宣扬“繁体字

比简化字符合造字规则”的人,我敢说他们其实对字源一窍不通)?我看其实是一

种“吃亏了”的心理在作怪,却拼命要给自己造出一些堂皇的理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