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簡體與正體中文(7.13合幷相關)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350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共产党执政后推行简体是因为当时国民八成是文盲,繁体字很难短期内在几亿人里普及,而简体字曾为中国大陆的文化普及产生过很积极的作用.不过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很多大学里又开始接触繁体字,像我的中文教授上课时都用繁体字教学,我也有同感,毕竟繁体字才带表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下是我在加洲网上偶尔看到的:

1.汉字简化工作是遵循有旧用旧的原则进行的,只新造了一个字

2。繁体比简体有美感,简直是**。汉字简化的急先锋向来都是书法家。不信可以翻翻各种字贴

3。汉字的演化过程是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现在不过恢复古体字罢了,不信可以去看看出土的秦书笺

一次朋友问我怎么毛主席解放前的题词就用简体字啦?我问什么字,他说比如“为”字。

这个问题问的好,是不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真的神机妙算,预测到为字将来那么简化呢?当然不是啦。

其实许多简化字都是由草书演变来的,只要查查草书词典就会一清二楚。比如淳化阁帖的“断”字就和简体字很想象,再如“时”(王羲之“大观帖”、“师书”(王羲之“初月帖”)“会”(智永“真草千字文”)、“涛”(柳公权)等等,数不胜数,在简体字里占极大的比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回樓上:

以偏概全。

有多數會意字被改成形聲字不論,亦有形聲字改成會意字亂來。

行書草書的寫法,換作楷書來寫而說正常者,簡直審美觀有問題,好像貝多芬被說成有名的搖滾樂作曲家。

簡體字還有大部分是用打叉來取代多條的直與橫,或者乾脆不寫。

看看風、剛、歡、樹、攤等字即可明白。

並且,簡體字根本就沒有方塊文字之美和嚴整,若用宋代書畫之意,難道在暗示自己只有半壁江山(不涉政治當我沒講)?

看看薩、嚴、廠、廣、產等字即可明白。

並且有一點我完全無法認同,這麼簡單的偏旁還要搞成這樣空白嗎?

看看貯、佇等偏旁的許多字吧!

另外還有兩個字我不懂,就是「樹」有簡體,「澍」卻沒有?

還有許多「聲母」與「字」不同而被改的,例如偏旁「賓」→「兵」,平上去入不同也就算了,連這個都不同不就影響繁體讀者嗎?來自大陸的同胞都是直接學習簡體的,自然無此疑問。

但願大家能懂我的意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看得懂 除非有些不常见的字

以前我们初中都语文课本后面都有些简体字跟繁体字的对照表

我们把认识繁体字当成一种常识 如果看不懂有时候会被取笑的

不过写起来不太容易 毕竟繁体字笔划较多 书写起来不方便

如果字数较少的时候 有时候会用繁体字 比如光写名字 招牌

或者是写对联的时候 因为繁体字看起来比简体字美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其實台灣人(like me<8>)一般看簡體字會有困難耶

不過我覺得因為中華文化的文字特色還是繁體字比較能夠表現

畢竟許多文字的變化是有它的延續的

簡體字省略的部分使其中的變化關係可能較不易看出其演變.....

(這種感覺就像是台灣教育部的最新省訂音,真的是不顧其字音變化的源由胡亂改音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看了好多大陸同學們的回覆....

我發現 好像沒人說繁體字很難看...

我個人也覺得 繁體字也很好看 ...

而且我對簡體字有點捉摸不定...有時候看一些筆劃指差一點點 意思就可能不一樣了...

除非看上下文來判斷...

不過我到是有一個同學很會寫簡體字...

當然 那只是一些些筆劃不一樣 並不是純簡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早些年我所看到过的漫画,绝大多数都是繁体的。(现在简体的才多了些)

很多没有通过正规渠道流入大陆的各种PCGAME ,TVGAME中文版游戏也都是繁体的。

不知不觉早就学会繁体字的阅读了,但问题是完全不会写。

大陆民间繁体出现的还是比较多的,什么店面招牌,广告,书法美术界还是有很多繁体出现的。很多老年人也有写繁体的习惯。

好看固然是繁体好看得多,不过已经习惯了写简体,恐怕繁体显得会很麻烦。

至于造字是否科学,太专业,我就闭嘴吧~~= =||||||| =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洛邙 發表

看是没问题,写就不会了,说到方便,还是觉得简体方便点,比如在这里看各位的帖子,看繁体的速度就慢很多,其实另一方面我想提个.............(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這跟字體是繁體還是簡體應該沒有任何關係吧!

閱讀速度快的人,不管什麼字體,一秒就能看完一頁了..

所以,我認為是習慣問題,看繁體字看久了,閱讀速度也可以很快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說實在的,我看到文字簡化以前的“新中國”

真的覺得跟中華民國沒有什麼差別呢

而且我覺得台灣人覺得內地跟我們不同的 就屬文字最看不過去吧

再說 同樣一套語言 兩種文字 怎麼說都覺得有點希罕

說一樣的話 可是文字卻無法理解(如果沒有學一下)

不知道內地同學對於文字是不是有些看法

我覺得簡體字 除了書寫比較快(資訊化的時代這好像不是什麼優勢)

實在是有點缺陷 感覺好像──少了些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汉字发展规律:

1.由绘图式的像形文字变为不像形的文字符号

2.由绘画式的线条变为笔画

3.汉字结构,字形的简化

4.异体字的减少

再說 同樣一套語言 兩種文字 怎麼說都覺得有點希罕

繁体字与简体字并不是两种文字,繁体字只是简体字的异体字

由汉字的演变规律可知道汉字发展是由繁趋简的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简体字比繁体字高级一个等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雖然說照你的邏輯來講沒錯

可是...

我覺得這應該是自然的演化才對

現在的簡體字是強迫性的簡化

就東刪個部首西刪個偏旁

在正體文的使用者觀點

很多字實在是 對不起 很好笑...

如陰陽 陰是把右邊的偏旁改成個月 陽則把易改成日...

麵改成面

業把下面的東西全部刪掉

後就更絕了 全部改成后

簡體字幾乎都是此種簡化法

我覺得這種改法...

完全讓中文字深刻的內涵走樣啊=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並不認為文字有[高等][低等]之別

只有使用的難易

字是由繁到簡? 你可以看看最早的象形文字 有一些的筆劃比現在楷書還多

儘管這句話能解釋多數的現象 但是卻不是真理

這就和 [中國的經濟發展是由北到南]一樣 並不能表示全部(照此理推 全中國最繁榮的豈不是海南島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個版應該是不能筆戰吧...(?)

上面那位說簡體字比繁體字高一個等級的人

你應該是被共產黨洗腦了=.=

簡體字只是為了讓中國的文盲容易學寫字而創造出來的

決策也很倉促 根本沒經過深思熟慮 所以出現了很多腦殘的字..

例如: 歌后 --> 歌後

而且中國文化之所以能歷久不衰 正是因為現代中國人讀的懂以前的字 不像埃及 還有其他有古文明的國家

況且寫毛筆字 讀古文也都需要繁體字

只希望以後中國能識字的人變多了能改回使用繁體字

我不覺得寫字多個4,5劃會有什麼壞處= =

不過簡體字也還好啦 至少看的懂

不像韓國 改成了一堆"科學"的圈圈叉叉 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汉字简化方法

汉字简化方法是从已有的简化字中整理归纳出来的,分析的角度不同,归纳出来的简化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单纯从形体结构上比较繁体字和简化字,可以发现主要采用了三种简化方法:

第一,局部删除。 即在原繁体字的基础上,作局部的删除。这种删除有几种不同情况:

(1)删除大半。如:術一术、豐一丰、醫一医、滅一灭

(2)删除小半。如:婦一妇、孫一孙、霧一雾、隨一随

(3)删除一半。如:隸一隶、號一号、麽一么、競一竞

(4)删除中间,保留轮廓。如:廣一广、奪一夺、瘧一疟、齒一齿

(5)删除后还有小的变形。如:穩一稳、縣一县、傘一伞、鑿一凿

第二,偏旁更换。 这也有几种情况:

(1)更换的偏旁便于识读。如:艦一舰、癰一痈、憶一忆、醞一酝、樁一桩、態一态、郵一邮

(2)更换的偏旁便于称说。如:慶一庆、聯一联、邊一边、屬一属

(3)更换成记号便于书写。如:樹一树、戲一戏、歡一欢、僅一仅、雙一双、對一对、鳳一凤

風一风、岡—冈、區一区、趙一赵、棗一枣、攙一搀

第三,整字替换。 简化字和繁体字的结构模式完全不同。如:釁一衅、聽一听、竈一灶、衛一卫

第一、二类新旧字的形体有一定联系,区别在于:第一类是新字包孕在旧字里面,也可以说,新字是从旧字中脱胎而出;第二类是新旧参半,也就是说,保留一半更新一半。只有第三类新字形体跟旧字形体完全没有关系。

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分析简化方法,这大概有三种:

第一,起用古字。即重新起用笔画相对比较少的古字,舍弃后来通用的繁体字。如:

從——从、禮一礼、衆一众。

第二,草书楷化。即把繁体字的草书写法加以楷化,成为简化字。如:

書一书、農一农、爲一为、興一兴。

第三,同音替代。即用笔画简单的同音、近音字代替繁体字。如:

鬆一松、籲一吁、鬰一郁、齣一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