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解放軍統一討論串


Recommended Posts

  • 2 weeks later...
  • 回覆 921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F22絕對是最優秀的戰機,超級電腦算出F22對SU35的交換比是10.2比1,這意味著一架F22可以擊落10架SU35,當然不可能神勇到帶這10枚飛彈去打10架su35啦!

F22是老美的壓箱寶,不可能賣給台灣的,台灣在未來能取得的大概是F35吧!他可以短場起降,陸戰對版的甚至可以垂直起降,再加上優秀的匿蹤性能,對SU35大約有4.5比1的交換比(用颱風戰機的交換比來看),如果順利買到的話F35可以確保台海未來的空優至2030年。以上是個人淺見。

保持空优到2030年?现在有空优吗?能买到多少?(你们真有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关于F/A-22的基本数据

起飞重量:27220KG

正常载油量:11350KG

起飞推重比:1.17

起飞翼载:350KG/M2

最大M数: 2.0M

最大表数:1480KM/H

实用升限:20000M

最大使用过载:9G

爬升率H=5KM M=0.9 243M/S

稳定盘旋过载:H=5KM M=0.9——7.0G;H=11KM M=1.6——4.3G

加速性:H=11KM M=0.8~1.6——64秒

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28度/秒

最大转场航程:3200KM;作战半径(高—高—高):1300KM

发动机:F-119-PW-100,加力推力155.6KN,推重比10,总压比25,涵道比0.2。

雷达:APG-77AESA

武器:AIM-120A/C,AIM-9X,JDAM,M61A1机炮……

全机钛合金占41%,复合材料24%……

隐身性能:

F-22的雷达隐身性能毫无疑问是被误解的最多的方面。公众对雷达隐身特性的吹嘘与追捧已经到了掩盖真相的地步。在这里我们通过一点计算与几个实例来解开这个被迷雾所包围的谎言吧。

据美国空军公布的资料声称F-22头向RCS仅为0.0065,小于F-117的0.065。对于这个数据我们认为是缺乏可信度的。首先从材料方面考察,F-117使用的吸波材料为某种羧基铁酸盐,而F-22由于可维护性与超音速性的限制使用了结构型吸波材料(铝基碳纤维增强材料,碳-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或炭化硅-碳复合材料中的一种)。铁氧体涂料厚度可调吸波能力通过提高厚度的方式会增加。不考虑重量等问题铁氧体吸波涂料最佳衰减能力可达到-44dB以上。而结构性吸波材料中性能最好的SiCf最大衰减能力则只有-29dB。材料上的差距十分明显。再考察外形设计:从隐身角度说翼型不但相对厚度应该小,前缘也要尖削,然而F-22的48度后掠梯形翼显然的背离了这个原则。更加严重的是F-22机翼外段向前偏转了3度,这为雷达散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且从进气道方面考量,S型进气道的隐身性能肯定不会优于F-117的有遮蔽的二元进气道。从隐身的各个需要来看F-22都要弱于F-117,而F-117声称RCS为0.065(南联盟以及我国的专家认为该机的实际RCS为0.5左右)。F-22比F-117小10倍的RCS实在令人无法信服。而且,采用了相似技术外形更小诞生更晚的F-35声称RCS仅为0.065(原声称为0.0065后于2006年改为0.065)。恐怕是因为F-35将要销往外国,美国人实在无法达到这个难以置信的数字而不得不低头认错了。

进一步,我们将讨论隐身的意义:

首先,我们先要考察的是雷达探测距离公式:

式中,Rmax:雷达最大探测距离;Pmin:最小信噪比确定的可允许的接收信号最小电平;Pt:雷达发射机输出功率;G:由于共用天线Gt(发射天线最大增益)和Gr(接收天线最大增益)的共同阈值;λ:雷达波长;δ:雷达截面(RCS)

根据此公式,雷达在自由空间的最大探测距离分别与RCS,最小探测距离,输出功率,波长的四次方根成正比同时与增益的平方根成正比。该公式普遍的适用于所有雷达,不同设计的雷达不同的只是其中的Pmin,Pt,G,λ。也就是说要让雷达探测距离减少一倍RCS就要相应减少16倍这个数据是相当可观的然而要让雷达探测距离增加一倍则相当简单提高增益和提高功率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换言之也就是说雷达的探测距离与飞机的RCS的4次方成正比。

即使接受F-117的声称RCS值。考虑其侧向RCS为2~3取概率平均值的话其平均RCS仍为0.5左右。通过自由空间雷达探测距离公式我们可以发现:F-22与F-117的隐身特性仅仅是将雷达的探测距离缩小了50%左右而已,并非不可探测。我知道这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反对我了:既然仅此而已为什么海湾战争时F-117出勤上万架次都全身而退?这里我们就需要进行一下技术分析了:F-117历史上所面对过的敌人无非就是SAM-2/3/4/6四种防空导弹的雷达系统。以抗干扰能力最强的SAM-6“根弗”为例,其引导雷达1S91“同花顺”最大探测距离75公里最大制导距离28公里。由于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当使得雷达系统主要依靠提高最小接受频率以及减小天线增益来对抗干扰。对F-117的探测距离只有14公里(无干扰)/7公里(有干扰)。由于F-117一般从6000米中空以0。8Ma进入。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探测距离来发射导弹。F-117唯一的一个损失发生在1999年空袭南联盟时,一架F-117被导弹击落。我们同时注意到:此时正值美国空军EF-111电子战飞机退役。速度慢且短腿的EA-6B来不及为F-117提供足够的电磁掩护。于是这架呼号“天琴座31”的F-117战机不幸飞入了SAM-3的雷达探测范围内遭人鱼肉。

当然凡事总有特例,这个特例就是空对空导弹。由于导弹本身没有很大的电源,于是其数据处理能力有限。当然也不可能有人来帮助导弹进行判断。于是大多数主动空空导弹都有最小RCS这个数值,比如:R-33为5/R-77为3/Ks-172为5/R-27E_M为0.1。

探讨F-22的真正隐身能力以及其带来的意义之后,我们就应该来考虑一下如何探测该飞机了。网络上很多人支过招,但是都缺乏足够的理性。比如:架设双基雷达/使用被动雷达/研制高性能米波雷达。以上方式为什么不可行我们放到本节最后再谈。说到探测隐身飞机,最有发言权的毫无疑问是美国空军。一方面他们使用隐身飞机已经有了近30年的历史,另一方面他们也面对着RCS仅为0.6的苏联Kh-555巡航导弹的威胁。美国空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不断的改进其雷达系统以适应隐身技术带来的挑战。但是美国人并没有走双基雷达这样的路子而是对已有的雷达进行改进。1984年为了对抗“石榴石”以及引导F-117作战,美国空军对E-3进行了“雷达系统改进计划”(RSIP),研究在继续使用S波段的同时较大规模地改进APY-1/2的探测性能,使它能对付隐身飞机、巡航导弹和恶劣的电子战环境。稍晚些时候美国海军也对E-2换装了AN/APS-145雷达。经过改进后两种飞机对RCS为0.065的目标探测距离都超过了120公里。陆军也在90年代改进了“爱国者”导弹系统。改进后的GEM2+的引导头可以锁定中程弹道导弹,因此锁定隐身飞机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我国在反隐身的道路上曾经走过弯路,由于对其了解不够。早先曾经考虑过双基雷达等技术,但是由于技术原因这些道路都没有走通。双基雷达主要问题在于授时,雷达为了计算目标距离必须精确了解雷达波发出和接受之间的时间差。而双基雷达发射机和接受机分离就带来了时间差和位置差两个问题。在没有可靠GPS授时的情况下双基雷达技术基本没有可行性。而米波雷达,由于波长较长导致衍射特性严重所以精度很差。早期的米波雷达只有双坐标(距离,方向)最新型的米波雷达可以提供3坐标但精度依然极低。“维拉”一类的被动雷达更加的无用,因为他们要求目标的辐射特性为高可截获率。现代飞机的电磁设备一般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然而在弯路上我们并没有走多远,军工门也没有让我们失望。举一些国产装备的例子:新近服役的YLC-2A警戒雷达雷达工作在L波段,有40个频率捷变点,垂直方向电扫水平方向机械扫描。对RCS值为2的目标探测距离400公里以上。由于采用了速度高达Gfloaps的数字处理器,该雷达具有DMTI(动态目标跟踪)以及计算机控制的CFAR(自动检测和恒虚警)能力。虽然仍不具备DBF功能但是在电磁干扰状态下探测距离同样几乎不受影响。同系列的YLC-2U制导雷达工作于S波段基本性能相当但可引导地空导弹攻击目标。两种雷达均可由6名士兵在40分钟内架设或收藏完毕。这些雷达的入役标志着我国对隐身战机的探测距离一跃提升到了200公里水平。同期的其他进口雷达也具备100公里处探测跟踪匿踪战机的功能。

气动性能:

概述:

F-22的高速特性并不优秀。考察该基的气动设计。F/A-22达到的气动设计水平是:零升阻力系数约为0.034(第二、三代战斗机分别约为0.032、0.041~0.044),亚声速最大升阻比约为12(第二、三代战斗机的水平分别为8、12),超声速最大升阻比5~6,最大升力系数不低于1.8(第二、三代战斗机的水平分别为1.2、1.6,但米格-29和苏-27可达1.7~1.8)从以上数据来看。实际上F-22在速度性能上弱于F-15而在机动性能上弱于SU-27。但是由于F-119发动机性能惊人,所以该机实际性能要好于前两者。但这不说明F-22飞行性能可以独步武林,实际上在很多方面F-22要弱于不少3代战机。

最高速度:

F-22的最大速度仅为2.0Ma。该数据不仅比大多数3代战斗机差,相比很多2代战斗机来说也不占优势。很多F-22的追捧者认为该机的最大速度受限于隐身涂料,战时可以突破这个界限。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认识。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F-22使用的碳纤维结构材料性能不错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且F-22大量使用坚固的钛合金结构强度要远超过F-15等飞机。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进气道,为了确保飞机的隐身性能和正常的飞行能力F-22采用了CARET进气道(DSI技术当时还未发明出来)。进气道技术平均10就会有一次飞跃,CARET就是上次飞跃的产物。该进气道在亚音速下工作稳定,在小攻角(-5~15度)小侧滑角(-5~5度)的情况下基本不受影响。但是在M a 1.6~ 2.0范围总压恢复急剧下降。在Ma=2.0时,由于亚临界防喘余量较小,在放气门关闭情况下将无进/发匹配点;在喘振点处,稳态周向畸变相对于临界状态在减小,而动态紊流度急剧增加;临界至超临界情况,在两个压缩斜板的交角后管道内出现流动分离。这意味着达到2.0Ma时仅气道已经没有多少防振喘冗余。速度继续提高大量高速稀薄冷气将进入发动机,轻则发动机振喘重则发动机停车。如果发生单发停车的话,瞬间会有一个15吨的力冲击飞机,将飞机推向一侧。飞行员甚至来不及搞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被甩向一边。为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F-22线传操纵系统自动将速度限制在2Ma以下。然而,即使以这个速度飞行发动机也并不安全。真正安全的速度范围应该是小于1.8Ma。相对而言,Su-27以及F-15则凭借可变截面进气道可以安全的以超过2Ma的速度飞行。

高速机动能力:

很多人有这样的误解----认为F-22亚音速性能平平而超音速性能优异。然而这个观点缺少足够的佐证材料。实际上对以有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F-22超音速机动能力平平。由以有的资料来看:F-22在9100米到15000米处从0.8Ma加速到1.6Ma小于64秒,1.6Ma加速到1.8Ma时间未公布。高空1.5Ma时可以进行6.5G的盘旋(具体状态不明,疑为顺时过载)。以上数据可以说是优秀的,但并没有达到对所有3代战机构成优势的程度。其0.8~1.5Ma加速特性并不优于使用了F-110GE-129IPE发动机的F-15k/SG。实际上即使对比Su-27早期型号也不占什么便宜。而由于CARET进气道在1.6Ma以上速度中总压恢复急剧下降。每上升0.2Ma发动机将损失接近8%的推力,F-22在1.5Ma以上的速度竞赛中完全处于劣势。而2.0Ma以上F-22则根本没有参赛资格。就盘旋性能来看F-22也不存在足够优势。SU-27SK在10000米高空可以进行3.4G的稳定盘旋。而后期改进的SU-33/35等飞机由于结构得到了加强更是可以实现4.5G以上的稳定盘旋。欧洲联合研制的EF-2000“台风”则声称可以在超音速状态下实现9G的盘旋。在超音速环境下F-22的表现同这些早它一代的飞机相比实在乏善可陈。

亚音速机动能力:

凭借较薄的机翼,先进的数字线传系统,较高的不稳定度以及先进的推力矢量系统。F-22在亚音速时的机动性能极为优异。在0.5~0.8Ma区间内由于人的限制F-22并不太大范围的超过Su-27与F-15等飞机。但是,该机具有超乎寻常的过失速机动能力。F/A-22的PSM能力源自其先进的气动布局、推力矢量控制(TVC)、适应性良好的大推力发动机及飞控系统控制律(本文不再具体分析)。PSM可快速改变机头指向(通常不是速度矢量方向),主要在近距格斗中快速获得攻击机会或转换敌我态势,需要与具有大离轴攻击能力和高机动性的近距弹相结合才能充分凸显其价值。F/A-22在+60°的超大迎角下进行滚转时,机头指向的改变速率可达近90°/秒;还能在40°的大迎角下进行360°横滚。推力矢量技术还提高了飞机的敏捷性,使F/A-22在20°迎角下的滚转速率由50°/秒增加到100°/秒。凭借先进的TVC(推力矢量技术)F-22可以表演恐怖的“锥子”机动。在这方面堪与其相比的只有SU-35/F-16MATV/X-31等少量飞机。而且除了SU-35外都是技术验证机没有作战能力。

航空电子设备以及武器设备:

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除了传统雷达的功能外,还能用于情报侦察、电子干扰和通信,三代机上APG-70(用于F-15E)、RDY(用于“幻影”2000-5)等先进雷达所具有的无源探测、空-空导弹中段指令修正、导航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相控阵体制的采用使APG-77具有极快的扫描速度,减小了被敌方截获和识别的概率;同时该雷达及其他主动辐射源的波形都满足严格的低可截获概率(LPI)要求。APG-77具有一定的非合作目标识别(NCTR)识别能力,可不通过敌我识别装置(IFF)的问讯/应答进行远距离目标分类,因此有利于隐身和提高超视距空战能力。

APG-77雷达为了服从F-22的隐身设计同时做出了很大的付出。F-22的雷达整流罩采用了选择透波结构。仅允许特定波段的电磁波传过,这大大限制了APG-77的捷变能力。而且为了实现体可发现概率,该雷达的功率有限。而NCTR技术则被认为是超视距空战的重要发展。在以往的战争中事距外的战斗判别敌我是最大的问题。美国空军在两次海湾战争中即使由预警机的指挥依然连爆乌龙。共有超过15人被自己人的空空导弹射杀。NCTR的出现对敌我时别有很大的作用。不过该技术依然很不成熟。APG-77主要通过发动机调制与逆合成孔径两种技术来辨别敌我。而当今战机多采用S型进气道,发动机调制不能起作用。而逆合成孔径技术要求对方偏离载机速度矢量20度以上并且距离有限,实战中很难达到如此要求。

同时F-22被广泛忽视的则是其数据链作战能力,以及RWR能力。AIM-120B加入的GPS/INS双引导令当时很多的专家不解。对于一种射程几十公里的空空导弹来说INS精度已经足够,添加GPS岂非多此一举?然后日后美国空军令所有的怀疑者闭上了嘴巴。F-22以及改进后的F-15C等飞机通过了数据联技术实现了“射手-眼”战术。长机在战时前出40~80公里关闭雷达静默飞行。僚机雷达开机锁定地机。尔后长机通过僚机传输的数据发射导弹,AIM-120由僚机引导飞向目标。凭借隐身特性F-22长机在整个作战过程中都不为人所知。而RWR功能也并非F-22的度门绝技。SU-30MKI/MKK同样具备此功能。通过雷达的被动测向能力F-22可以测出对方雷达站的精确方向,然后通过敌型转换得到对方雷达站的位置。然后就可以用合适的武器对其发动攻击。

使用分析:

以上讨论主要围绕技术特性展开,结论是F-22虽然在单个性能方面未必最先进但是综合来看却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飞机。然后,我们应该从战术任务角度出发分析该机到底是不是一种好飞机。

空优任务:

F-22设计指出就是作为空中优势战斗机设计的。在这个方面F-22的性能确实令人称道。

首先,凭借良好的隐身特性F-22可以先敌发现对手。并且同时发射4枚AIM-120同时攻击不同目标。当然前提是可以有效识别敌我,或者由预警机引导。否则的话由于现有的IFF系统作用距离有限,战斗机可以分辨对手的距离一般在80公里左右。如果对方的IFF不合作的话,距离可能要达到视距内才能分辨。其实这个距离已经有一些战斗机的雷达可能探测得到F-22了(如F-22自己的雷达,以及F-15C“金鹰”等)。而如果由预警机引导的话预警机本身的安全就是问题。由此可见F-22在BVR中优势明显但是并非不可逾越。

其次,F-22拥有现有战斗机中最优秀的亚音速机动能力。并且考虑气配备的AIM-9X导弹可以实现大离轴角全向攻击。任何飞机同F-22陷入缠斗都不太可能全身而退。但是由于气潜在对手也有很优秀的格斗导弹如(R-73射手),F-22自己也面临巨大的威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F-22在空中作战中如果战术使用合理并且不遭对方暗算的情况下1:6的交换比是可能实现的。但由于其价格高昂这个交换比优势并不明显。除空优任务外的其他任务,F-22仅仅是有胜于无的水平。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关于F/A-22的基本数据

起飞重量:27220KG

正常载油量:11350KG

起飞推重比:1.17

起飞翼载:350KG/M2

最大M数: 2.0M

看起來像是天龍寫的。

不管是不是,這種錯誤的東西就請不要拿出來了。假如是天龍的,那更是典型的問題文章,她玩這種花樣太多年,大陸一堆比較有研究的對他的東西都很感冒。沒有公開的資料他都可以拿到,太強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认为台湾买F22不如多买些F16或F35,把剩下的钱搞些威慑武器更划算!用10几架F22的钱研究原子弹都够了.

台灣老早就有技術可以造核弹了...

這跟日本有技術卻不能造的道理一樣...

因為美帝不准...

話說台灣二十多年前就有兩台高級的重水反應爐...是蔣老要偷偷研究用的

結果被美帝禁止...

話說奇怪勒...

台灣的維修後勤能力可說是世界第一...

你看看有哪個國家到線再還在有二戰時代的飛機可以起飛的??

我們還拿來當教練機耶...

真是爆強的...(該懂我的意思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老早就有技術可以造核弹了...

這跟日本有技術卻不能造的道理一樣...

因為美帝不准...

話說台灣二十多年前就有兩台高級的重水反應爐...是蔣老要偷偷研究用的

結果被美帝禁止...

話說奇怪勒...

台灣的維修後勤能力可說是世界第一...

你看看有哪個國家到線再還在有二戰時代的飛機可以起飛的??

我們還拿來當教練機耶...

真是爆強的...(該懂我的意思吧...)

二戰時代留下來的飛機當教練機?

老兄你如果說的是潛艇部隊的話就算了=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螺旋桨飞机现在基本上各个国家都在用,用作飞行员第一次上天时的载具。即可简单的负载空中压力又可以给飞行一个直观的体验。这个不是台湾单独在用,所有的国家训练飞行员都是第一个上这个。很少作为基教机,我觉得体验的程度大于教育的程度。(基本上吧,据我所知,美、俄都是的,但是基本上使用时间不长)

至于说后勤维修等我不觉得台湾怎么好,毕竟台湾60年都没有战争,根本无法体现。

连带美国的72小时一个机动师到位,或者俄罗斯的远接基兵动员,甚至马岛英国的48小时急速动员(民船改造)都差不多。真正师出色的我觉得还是以色列。最为突出的就是在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表现,给他们几个小时就有几个预备役师登上战场,而且战地维修、后勤保障也都是首屈一指的,早上5点打坏的坦克在10点有加入冲击之列。少有。

就这次的梨以战争,虽然暴露了一些以色列的客观问题,但是强大的动员机制和维修机制依然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这次的梨以战争,虽然暴露了一些以色列的客观问题,但是强大的动员机制和维修机制依然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問題可大了,陸軍本身罵翻了,以色列軍人起來抗議的情況不少了,這次的後勤補給問題嚴重到基本的食物和飲水都出了問題,士兵還得要自己搜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V3和梅-262没能拯救德国估计F-22也没有回天之力,原因在于科技差距还不够大所以台湾要拨款制造EVA!!补完全人类!!这样世界就和平了………………

噢............看來老大你比較適合去漫畫版吧xd

我也很佩服我們的潛艦保養

1943年下水的潛艇還能動.............

以色列在第三 四次中東戰爭表現的維修力實在是讓人咋舌啊

不愧為中東小霸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老早就有技術可以造核弹了...

這跟日本有技術卻不能造的道理一樣...

因為美帝不准...

話說台灣二十多年前就有兩台高級的重水反應爐...是蔣老要偷偷研究用的

結果被美帝禁止...

話說奇怪勒...

台灣的維修後勤能力可說是世界第一...

你看看有哪個國家到線再還在有二戰時代的飛機可以起飛的??

我們還拿來當教練機耶...

真是爆強的...(該懂我的意思吧...)

呵呵....這麼說的話

那其實大陸的維修後勤能力也是世界第一阿...

殲6,殲7還有與MIG19同等級的飛機還在服役當中...也是了不起的(在西方國家的眼中...)

很多國家早就擺在博物館了......

沒有足夠的金錢全部換新裝備阿...=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呵呵....這麼說的話

那其實大陸的維修後勤能力也是世界第一阿...

殲6,殲7還有與MIG19同等級的飛機還在服役當中...也是了不起的

很多國家早就擺在博物館了......

沒有足夠的金錢全部換新裝備阿...

歼6好象没有了把。

我个人人有就算还有,对付台湾还是有用场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台灣最少在現階段沒有打擊三峽大壩的能力,三峽在大陸內陸中心地帶。什麽雄三、F-16等等都沒有突破大陸近一千公里裏縱深防空帶的能力。而且三峽大壩是重力壩。設計要求在大壩完全被毀的情況下,其壩身碎石能夠節流長江。不出現潰壩。還有,在戰時,大壩會放水調低水位的。正有了許多保證,三峽大壩才通過中國軍方的准許開建。

  其實三峽大壩是不怕常規武器攻擊的。而是怕突然的核攻擊。只要不是美俄兩國突然對中國進行核打擊,三峽大壩就不怕。中國在緊張的情況下就會放水調庫的。大概三天的時間,水位就會平直。也就是說,核大戰前,必須給中國三天准備時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說不定是中程彈道飛彈喔

可以打到將三峽耶...

他們感輕舉妄動....

那就按下按鈕嚕....

這位大大....這是錯誤觀念...三峽大霸就算真潰堤...其實對於最近的大城武漢的影響也都不大...倒是停電可能會停幾年(據估計..三峽大壩發電範圍為三峽開始至上海為半徑畫成的圓..約半個中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三峡大坝就算崩溃,也不会造成能够预见的那么大规模的停电。

首先是电力的战略储备,第二是备用电厂,第三是用电管制。

三峡不是那么好打的。打这个还不如去打北京,容易点。

這位大大說的是....攻擊北京或是上海對於中國的的傷害還會比較大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攻击北京和上海对于大陆的伤害也不大。

人口是把双刃剑,北京上海人都死绝了也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的运作。

行政区域和军事区域不同,在集权的统治之下,受到外部武力干扰作用不大。

除非,可以陆路进攻,拿下几个省。或许感觉受到伤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攻击北京和上海对于大陆的伤害也不大。

人口是把双刃剑,北京上海人都死绝了也不会影响其他地方的运作。

行政区域和军事区域不同,在集权的统治之下,受到外部武力干扰作用不大。

除非,可以陆路进攻,拿下几个省。或许感觉受到伤害。

不過這就是麻煩的地方.....以中國海軍軍力來說...我們不可能登陸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