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磐森林的小洛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268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常磐森林的小洛

  1.   只要合法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就是民主政治的常態。雖然我不住在台北市,不知道他們會對台北市民帶來如何的不方便,但我認為,不能因為不方便而喪失掉表達意見的權利。紅衫軍嘛……就看現場人多不多,聲勢浩不浩大囉(但都過了一年了,扁總統不也快沒了嗎?現在辦這個好像……)。

  2. 是有點離題了,不過你還是沒有交代清楚你的愛國。『認同』這字眼太模糊。

      依據教育部公佈的定義,認同就是「認定」、「同意」自己的國家。

    這是斷言。在我看來大部分人基於人因素佔比較大的部份,換言之不愛中華民國就是基於個人因素啊?那台灣那麼多人不就...

    另外我不清楚不愛中華民國又怎樣?『國』的定義又不清楚。我認為我可是很愛國的。

    雖然這不值得討論。

      不愛中華民國的確就是基於個人因素啊!你看有些人無恥的在總統府升不知道代表什麼的旗幟,完全不將中華民國放在眼裡;而有些人則是認同中共,高喊「一國兩制」。他們不承認中華民國目前實際領有台澎金馬的客觀事實,也就是基於個人因素,認同虛無飄渺的所謂「國家」。

      不愛中華民國,導致中華民國國內弊病叢生。不愛中華民國,導致中華民國國內的國民無法團結,政黨政治的氣象也就不會好,更難有「和解共生」的一天了。

      不知道什麼是「國」?依據教育部給的定義,國,就是國家,也就是「具備領土、人民、主權和政府四個要素的政治團體。」

  3.   雖然老師的確不應該在教室內發表高論,但是,既然是民主社會嘛,老師要說我們也不能阻止,聽聽就好,我們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我們班的國文老師偶爾會在教室內批評總統的金援外交政策,但是沒有人露出不齒的表情。姑且不論政治立場,但這樣也算是民主政治的深化吧!?

  4.   我雖然體育不是很好(文弱書生一個……)但是我對於某些運動仍然有熱忱!

      騎腳踏車:兜兜風、散散心,爽。

      跑步:鍛鍊體魄。

      籃球:與球友聯絡感情,汗如雨下的滋味,雖然很喘,但是充實。

      棒球:只喜歡在電視上看轉播,自己不會打。在國小打樂樂棒球,永生難忘的初體驗,居然打了個大界外~

  5.   就事論事而言,如果光看這則報導,我會毫不考慮的認為「老師管教過當」或是「老師看那個女孩看不順眼」。當然,就電視新聞報導上面聽到的那位老師的管教方式,我也深深的不以為然。這老師自然也不適任。

      但,由另一個方面想,現在小學每班三十幾個人,為什麼該班只有該名女童被爆出這種事情?

      如果這真的是個案:那名小六女生本身是不是也有問題?

      如果班上同學也受此侮辱但是不敢聲張: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有很深很深的問題?

      當然我不知道,但是,值得深思!

  6. 你這裡的愛國應該作定義,因為我不清楚你所謂的哪些人是不愛國的。如果是廣義的愛國我倒不認為我們有差到哪去。

      愛國的定義,就如樓上所說的,自然是認同自己的國家。

    那我問你是不是有些人將『愛中華民國』濫用為『支持某人』或是『支持某黨』,才稱為『愛中華民國』。這不是你所謂的濫用是什麼?

      會嗎?我倒不認為。愛中華民國,只要支持中華民國的存在、認同中華民國,並且做對中華民國「有利」的事情,就能夠稱為「愛中華民國」,不一定是支持某人或支持某黨,而你所說的「某黨」官方也並沒有針對誰不愛中華民國提出官方論點。

    另外,不認同中華民國存在又怎樣?現在台灣和中華民國吵的這麼兇,不愛中華民國難道是一種不應該的行為?這就像兩個人在吵晚上補習要上6點還是8點,然後支持6點的那個人基於個人的因素說:白痴才去8點的。你認為外人會怎麼看?也會跟著說上8點的是白癡嗎?在我看來你可能就會這麼說。

    不要妄下定義不明確的斷言。

      不認同中華民國存在,就是不認同我們的國家。台灣是一個地方、一塊土地,而在它上面施政的,是中華民國政府。要愛中華民國,還是愛台灣?應該二者皆備,缺一不可。

      不愛中華民國,當然不應該。自己不認同自己的國家,還奢望別人認同你?

      你舉的那個例子也不恰當,因為你的例子是「基於個人的因素」,愛中華民國並不是出自個人因素的,而是出自客觀事實。

      我們的確離題了,而且再聊下去似乎就會淪為政治口水戰。我的立場大概就是這樣,也希望樓主能夠盡快回來,提出新的議題。

  7. 那就某方面來說他們是不是也比不上民主國家?光從人權就看得出來,盲目的愛國跟人權你要選哪個?反對者也是自稱愛國才起義的阿,你何以認為一定要讓大部分人認同才算愛國,萬一有一天大部分的人都錯了呢?請論證『被濫用』一句。哪些人或怎樣的人根本不愛中華民國?請舉例。

      第一,這是從不同角度看事情的問題了。我是由「愛國」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或許比不過他們;但是你說的「人權」、「自由」、「民主」,由這個觀點看他們當然比不上我們。

      第二,我所說的被濫用,如果你有在觀察現在的政治,你就可以了解。有些人,將「愛台灣」濫用為「支持某黨」或是「支持某人」,才稱為「愛台灣」;反對者就變成了「中共同路人」。這不是濫用是什麼?

      第三,有些人根本不認為中華民國存在。有些人一味的號召「一國兩制」。這些人都不愛中華民國。

      當然,我只是一個國中生,才疏學淺,如果有錯誤,還請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8.   我認為我們學習,只是為了學做人的道理。其他的,其實你不學也可以在社會中生存(只是工作嘛……就不知道囉!)

      國小的學習是必要的,可是從國中開始學的,真的出社會後就用不到了。比如說,你會用線型函數來解生活中的問題嗎?你會用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未知數x、y來計算市場上買東西的問題嗎?我倒是崇尚徹底的分系,對哪一科系有研究;有興趣,再去接受進階課程。

  9. 我覺得最可惡的是:他們只打給成績好的同學

    難道成績較普通的就不是人嗎?= =#

    就是因為成績較差才需要補習啊!

    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

      我認為應該是升學率的問題吧!班上全都是成績好的同學,本來就有資質,你不用多調教他們就可以考的很好。等到升學之後,他們再打個超大廣告:「狂賀!本XX補習班大學升學率高達200%!」之類的,再吸引更多人就讀= =""。

      我現在就很擔心了……我在班上的成績很好。將來國三考完基測,不知道有幾通電話要接T_T。

  10.   無論是大陸時期的孫中山(臨時大總統,沒了他就沒有今日的民主中華)、蔣中正(領導國家北伐,形式上統一了全國。雖然輸給了毛澤東,但他之後撤退來台灣,對台灣的貢獻也是有的);或是大陸淪陷以後的經國先生(經濟起飛的重要人物)、李登輝(別管他卸任後的作為),「幾乎」每個總統都有他對國家的貢獻。所以要選,實在是令人難以抉擇!

  11.   先回答主題,我是投元朝。因為元朝將國民分成四個階級,這種階級制度讓人民怨聲載道,統治中國僅九十年便逃回漠北。另外看到一個人寫的話,我忍不住想糾正一下。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權力生存,中國這樣壓搾台灣是不對的,但台灣卻也為了尊嚴,仍遵倡老蔣時代的「漢賊誓不兩立」,聯合國是台灣自己退出的,對岸始終堅持的「一中」(PRC)政策,台灣自己也仍堅持自己的「一中」(ROC)政策。

      前面我用省略號省略的部份,我欣然同意你的觀點。不過,這一句我就有意見了。

      聯合國是我們自己退出的?實際上事實卻非如此。我們也曾經努力過「兩中並存於聯合國」。60年10月25日,美國提議將A/L.630以及附加文件l,2號決議草案中「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作為另一項議案另行表決。這一提議如果獲得足夠的贊成票,將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參加聯合國,同時中華民國仍然保持其聯合國普通會員國的席位。這一提議在表決中以61票反對,51票贊成,16票棄權的結果未獲通過。而真正讓我國退出聯合國的決議文,同日阿爾巴尼亞所提出將「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進行表決的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七十六票贊成、卅五票反對、十七票棄權,取得中國的代表權。當時我外交部長周書凱因為早就知道結果對我國不利,因此在投票進行中,為了維護我國尊嚴,宣佈「退出聯合國」。你就算當時不宣布退出,將來你還是得被逼退出的。

  12.   或許這是大陸當局民族思想的深植人心成功吧。

      但這未嘗不是件好事呀?從一個角度想,他們是「小家子氣」、「自卑」;從另個角度想,他們是「愛國」、「愛民族」。比起生活在台灣,「愛台灣」名詞的被濫用,還有許多人根本不愛中華民國來說……就某方面來說,我們恐怕還比不上他們?

  13.   是事實。

      刑法第一百六十條明文規定侮辱國旗國徽及國父遺像罪,該條第二項規定「意圖侮辱創立中華民國之孫先生,而公然損壞、除去或汙辱其遺像者,亦同」等文字涵意,就是明白指出,孫中山先生就是我國國父。

      而孫先生是我國創始者,革命領導者,這也是正確的,就是種概括性的名稱,就好像為什麼華盛頓是美國國父一樣。

  14.   雖然高雄捷運可能的確會對高雄人的交通帶來方便,可是,我記得前幾個月還是幾年前不是曾經塌陷過嗎?如果安全沒有疑慮,我會去試試。

      雖然搭捷運轉公車不用錢,但我其實並不常坐公車。一來,自己騎腳踏車兜風倒還較方便;二來,公車感覺不是很美觀,坐起來也搖搖晃晃的,我對高雄公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好感……。

  15.   現在教改的政策,就好比九年一貫或是一綱多本、建構式數學,其實他們的本意都是好的啊!只是可能配套措施不當,或是未經測試就匆匆上路,這也就當然無法得到上面的教育當權者想要得到的效果了。

      光是部長下台的確無法解決問題,可是像這種不適任的部長,尸位素餐的部長,又何必再留下來讓學生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