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大家喜歡讀台灣歷史還是中國歷史呢?


Recommended Posts

  此文回給那些認為台灣史過度狹隘、偏執。或是認為台灣史違背了學術正確的網友們。

希望我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角度給你們引發更多的刺激和討論xd

===========================================================

  首先我也認為,中國歷史是相當深厚且有趣的,而且近來台灣史的發展的確夾帶了不恰

當的意識形態及政治操作在其中。另外課本也編得相當地有問題。然而,這不代表台灣史

「本身」沒有其內涵相反地,我認為台灣史深度極夠,極貼近生活及週遭,極能使我們更能

培養緬懷歷史的情操。

  我有點遺憾板上對台灣歷史的定位只停留在短短的「四百年」內。當然,過往的歷史課

本的導論都會給予所謂「歷史」的定義即有文字記錄的方為歷史,無文字記錄的則為史前。

但別忘了,這是屬於「狹義」的定義,就廣義而言,凡是人類活動的都稱為歷史。以台灣的

原住民來說,在400年前左右方接觸文字,但難道我們要因為文字這狹義的定義而否定了過

往數萬年前乃至今日的人類各種活動?我本人是接觸考古學的,對人類學和民族學也有涉獵

,每當我看到大多數對台灣歷史討論往往一開始就指向荷鄭,感到相當的可惜。

  首先必須先講的是,課本所告訴我們的歷史,絕對不等同於歷史。對過往國高中我所接

觸的台灣史,我個人覺得有幾個弊病。

  第一個,對於非文字記錄歷史的不了解及不尊重。

  第二個,即便進入文字記錄的歷史(即狹義定義的歷史),也離

  不開漢人本位的角度。

  就第一點來講,我提供一個例子。課本往往在一兩個章節硬塞入各大遺址的名稱,卻未對

內涵給予相對上的補充。譬如,人獸形玉玦在考試中等同於卑南遺址的出土物,但其實這文物

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都有發現過,足見數百年前台灣與南洋之間的貿易以及互動已經相當

頻繁。這個才是重要的必須被知道的事實。在我們熟知的大「文明」的同時,有不被文字記錄

的人們也正在活躍生活著(並非掌有文字的人記錄知下的落後無知的形象),這些人,也是我們

的祖先來源之一,卻常被輕忽重要性,只淪落於短短章節中的名詞背誦,更使得背者感到無趣。

  第二點來說,也就是即便進入文字時期,也大量地放在漢人的視野看世界,荷據時期與鄭

據時期容易僵於鄭成功的角色、鄭經的功績。但同時,荷蘭人來之後,就人類活動的範圍來說

,仍是以平埔族為最大的分布及活動。在荷蘭人「熱蘭遮城日誌」中就記錄了這些,日誌雖難

脫荷蘭人的視野,但這難道不是重要的先住民的活動事蹟?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熱蘭遮城日

誌中,關於記錄小琉球的滅族事件。

(詳情可點連結)http://0rz.tw/f74BN

  除了外來殖民對當地住民的滅族必須被記上一筆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紀錄反映了南部

西拉雅族的活動,關於這些祖先們(甚至是現在自認為漢人的祖先們---因為通婚),有的成為荷蘭

人的「朋友」,有的成為槍下的亡魂,有的甚至遠被流放到巴達維亞終生成為異鄉的冤魂。我相

信這些人類活動的記錄也是重要而且有豐富資訊等待我們了解的。荷蘭人相當重視這一塊史料。

連翻譯也是荷蘭人主動開始運作台灣方有人接應的。這本荷蘭人17世紀所寫的熱蘭遮城日誌,

第一次翻譯是在日治台北帝國大學由日本人翻譯,中間隔了數十年直到1970年代左右才由荷蘭人

主導並開始與台灣這邊合作。現在大家都可以看到中譯版了。推薦大家去看(雖然沒有很好看XD)

  即便是進入清領時期,我們也有漢人陳第的「東番記」,表達了對漢番之間互動的擔憂及關

懷,(網站中有白話解釋提供)http://0rz.tw/a94DV

東番記一文是我特別喜愛的一篇有關早期漢人記錄台灣的文章。他的描寫及評論角度是較為特別

而更具有人道主義的。

  我相信這些資訊,跟所謂的「漢人開拓史」(例如XX墾號 OO墾號)是一樣重要的。大家知道

現在為什麼有多一族「撒奇萊雅族」嗎(Sakiraya),他們和清朝的軍隊是甚麼樣的關係呢?為什

麼要躲藏在阿美族之下呢?這件事情和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的重要性一樣嗎?很希望大家可

以多多去思考這些問題。事件介紹連結http://0rz.tw/eb4Gm

  台灣歷史,就廣義而言,從長濱文化到大坌坑乃至於後面許多的時期,反應的是以土地為單

位,在上面人類活動的眾多記錄。這些資料的確不多,但仍需要大家的關心。大家知道在你們住

家附近的,最近的遺址是哪一座嗎?為什麼它會在這裡呢?以前的生活環境是在河邊的嗎?這些

是貼近於社區貼近於個人,更可以和和地理結合的。而就狹義而言,的確,時間長度上短於大文

明國的歷史少了許多,但可以深可以貼近生活可以試著擺脫單一視角。這些都是台灣史的可貴之

處。

  最後推薦海角七號這部電影,以及該片導演所一直想拍的賽德克巴萊xd

http://0rz.tw/8f4Ew

我想這部短片就代表我想說的,台灣史可以深可以貼近生活可以脫離殖民者視角。

  當然,我所舉的例子實在對高中考試的負擔來說太重了。但既然帖子是在問台灣史和中國史,

因此我就已經離開了為考試而服務的高中歷史來進行討論。我認為,台灣史的確有其必要性和珍貴

性。與中國史一樣,都是做為一個關心過往時空者所必須共同研究繼續努力的部分。

感謝大家看完落落長的文章!!!哈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243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我也愛讀外國史

尤其是歐洲大陸的歷史(最喜歡)

一方面是世界觀(包刮文化優勢)

另一方面是我對美國二戰後的歷史比較...(負面性說詞)(非常討厭)

不過我也在讀1949年後的中國(第二喜歡)

感覺滿有趣的

我也喜歡讀鴉片戰爭後(純粹興趣)

中國老勢利面對新文化襲來的那段

以及民國初年城市和鄉村的有趣對比

台灣史感覺太膨脹了

怎麼讀都覺得乏味 空空的

像喝啤酒只喝到啤酒泡一樣

還是充滿意識型態的啤酒泡....

喝了讓人反胃

最近正在讀超級枯燥的美術史..(舉凡台灣中國世界都一樣枯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都不喜歡,台灣史太過有意識型態;中國史太攏長也很虛= =

文學史我就很喜歡了(L)

這基本上是個鳥話

還原史實是一種意識形態

那麼三民主義、反攻大陸、毋忘在莒、甚至武昌"起義"......這種描述

是不是意識形態?

臺灣歷史教學被"去台灣化"五十年了

今天有人想"台灣化"一點

就叫做意識型態作祟?

這是可笑亦復可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中國史。

台灣史太過偏頗、大過狹隘、太過貧乏、太過刁鑽。

世界人口不是只有2300萬,世界陸域面積也不是只有3.596萬平方公里。

中國史就不太過偏頗、大過狹隘、太過貧乏、太過刁鑽???

依此邏輯,台灣大概不適合您居住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中國+1

不過還是首推世界史^^(全球一起說最好啦xd)

台灣史真的很無聊400年的東西可以跟5000年的比?可笑

(不然就同樓上說的,台灣史前多說些)

再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名也要背就很不爽= =#而且還要連教三次

EX:誰管朱一貴是誰?有那麼偉大嗎?管什麼械鬥呀!一群羅漢腳打架有什麼重要?

漢尼拔很偉大吧?十字軍東征、普魯士的興起、南北戰爭......太多都很重要吧?

國小教一次就好,教三次有病阿?當我們失憶老人?

不是不喜歡台灣史,也不是不喜歡台灣,但是政治干預教育就是不對......大家很清楚(不是有意談政治):$

大家覺得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中國+1

不過還是首推世界史^^(全球一起說最好啦xd)

台灣史真的很無聊400年的東西可以跟5000年的比?可笑

(不然就同樓上說的,台灣史前多說些)

再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名也要背就很不爽= =#而且還要連教三次

EX:誰管朱一貴是誰?有那麼偉大嗎?管什麼械鬥呀!一群羅漢腳打架有什麼重要?

漢尼拔很偉大吧?十字軍東征、普魯士的興起、南北戰爭......太多都很重要吧?

國小教一次就好,教三次有病阿?當我們失憶老人?

不是不喜歡台灣史,也不是不喜歡台灣,但是政治干預教育就是不對......大家很清楚(不是有意談政治):$

大家覺得呢???^^

個人覺得

您的說法太貶低自己的國家民族與歷史

朱一貴對我們的影響力、意義以及接近感應該遠勝於漢尼拔、十字軍東征、普魯士、南北戰爭

我個人是不知道漢尼拔對我們而言偉大在哪裡

我只能承認他很厲害

十字軍東征是個非理性的戰爭,大概就跟現在激進派的回教徒是同等地位的

課本上寫了帶動東西方交流

卻不寫十字軍殺了多少阿拉伯、拜占庭人

我相信

日本提到豐臣秀吉、織田信長、上杉謙信

韓國提到李舜臣

德國提到腓特烈大帝

英國提到威靈頓

法國提到拿破崙

都會深深的感到驕傲

也以這些歷史人物是自己民族感到榮耀(當然,拿破崙算特例)

但奇怪的是

我看到多數台灣人都喜歡貶低台灣歷史人物、史

當然

喜好別的文化絕對不是錯事

但我真的很感慨

為什麼要抬高別人的文化 貶低自己的文化呢

文化不都有其特殊優美之處

我們要先認識清楚自己的文化

才能去省思及發自內心地去讚賞其他的文化

不是嗎

我們的課程裡有中國史

這是因為我們是華人

華人的起源在中國

我們的課程有台灣史

這是因為我們生在台灣

沒什麼政治干涉教育這種問題

難道你會去問日本人為什麼要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編在歷史課本裡

歷史本身就是過往的政治總結

難道要我們台灣人刪去台灣史

一絲不留

這才是不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臺灣史當然要教呀:E,自己的過去都不知道還要知道別人的?(我沒說不要教吧= =)我是說連教三次很誇張,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可以一教再教?而且國中是教快一年,臺灣史也才400年就教那麼久(國中教半年就很ok了,畢竟國小也有教)(個人有點好奇美國史),真的很無趣(個人認為跟中國史合教會比較有趣)而且同版主說的:我們是華人,我們現在打的是繁體字,是中國的文化、過的是中國的新年(放假Ya^^).......嗯,台灣很多文化其實都算是中國文化吧?真正的台灣文化教的很少.....

嗯,也許我們看歷史的角度不同,在下是從人/事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性來談,當然像朱一貴等人,對世界史而言當然沒有多大的重要性。

而版主您應該是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吧?當然,漢尼拔也許有翻過阿爾卑斯山脈去攻打羅馬(史上也只有漢尼拔跟拿破崙帶著軍隊翻越阿爾卑斯山)←沒錯吧?但他對臺灣而言連邊都沾不上,更別提寫進教科書了......

當然寫歷史跟歷史一樣,沒有真正的對錯,誰該留名史書也沒有正確答案。

只是在下認為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多學知道些世界史,多知道別的事物,

而不是國小一遍國中兩遍、高中三遍吧?吾日三省吾身?:P

p.s.上一篇是屬於剛翻開歷史課本後的發言,有點情緒化,在此道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此文回給那些認為台灣史過度狹隘、偏執。或是認為台灣史違背了學術正確的網友們。

希望我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角度給你們引發更多的刺激和討論xd

===========================================================

  首先我也認為,中國歷史是相當深厚且有趣的,而且近來台灣史的發展的確夾帶了不恰

當的意識形態及政治操作在其中。另外課本也編得相當地有問題。然而,這不代表台灣史

「本身」沒有其內涵相反地,我認為台灣史深度極夠,極貼近生活及週遭,極能使我們更能

培養緬懷歷史的情操。

  我有點遺憾板上對台灣歷史的定位只停留在短短的「四百年」內。當然,過往的歷史課

本的導論都會給予所謂「歷史」的定義即有文字記錄的方為歷史,無文字記錄的則為史前。

但別忘了,這是屬於「狹義」的定義,就廣義而言,凡是人類活動的都稱為歷史。以台灣的

原住民來說,在400年前左右方接觸文字,但難道我們要因為文字這狹義的定義而否定了過

往數萬年前乃至今日的人類各種活動?我本人是接觸考古學的,對人類學和民族學也有涉獵

,每當我看到大多數對台灣歷史討論往往一開始就指向荷鄭,感到相當的可惜。

  首先必須先講的是,課本所告訴我們的歷史,絕對不等同於歷史。對過往國高中我所接

觸的台灣史,我個人覺得有幾個弊病。

  第一個,對於非文字記錄歷史的不了解及不尊重。

  第二個,即便進入文字記錄的歷史(即狹義定義的歷史),也離

  不開漢人本位的角度。

  就第一點來講,我提供一個例子。課本往往在一兩個章節硬塞入各大遺址的名稱,卻未對

內涵給予相對上的補充。譬如,人獸形玉玦在考試中等同於卑南遺址的出土物,但其實這文物

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都有發現過,足見數百年前台灣與南洋之間的貿易以及互動已經相當

頻繁。這個才是重要的必須被知道的事實。在我們熟知的大「文明」的同時,有不被文字記錄

的人們也正在活躍生活著(並非掌有文字的人記錄知下的落後無知的形象),這些人,也是我們

的祖先來源之一,卻常被輕忽重要性,只淪落於短短章節中的名詞背誦,更使得背者感到無趣。

  第二點來說,也就是即便進入文字時期,也大量地放在漢人的視野看世界,荷據時期與鄭

據時期容易僵於鄭成功的角色、鄭經的功績。但同時,荷蘭人來之後,就人類活動的範圍來說

,仍是以平埔族為最大的分布及活動。在荷蘭人「熱蘭遮城日誌」中就記錄了這些,日誌雖難

脫荷蘭人的視野,但這難道不是重要的先住民的活動事蹟?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熱蘭遮城日

誌中,關於記錄小琉球的滅族事件。

(詳情可點連結)http://0rz.tw/f74BN

  除了外來殖民對當地住民的滅族必須被記上一筆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紀錄反映了南部

西拉雅族的活動,關於這些祖先們(甚至是現在自認為漢人的祖先們---因為通婚),有的成為荷蘭

人的「朋友」,有的成為槍下的亡魂,有的甚至遠被流放到巴達維亞終生成為異鄉的冤魂。我相

信這些人類活動的記錄也是重要而且有豐富資訊等待我們了解的。荷蘭人相當重視這一塊史料。

連翻譯也是荷蘭人主動開始運作台灣方有人接應的。這本荷蘭人17世紀所寫的熱蘭遮城日誌,

第一次翻譯是在日治台北帝國大學由日本人翻譯,中間隔了數十年直到1970年代左右才由荷蘭人

主導並開始與台灣這邊合作。現在大家都可以看到中譯版了。推薦大家去看(雖然沒有很好看XD)

  即便是進入清領時期,我們也有漢人陳第的「東番記」,表達了對漢番之間互動的擔憂及關

懷,(網站中有白話解釋提供)http://0rz.tw/a94DV

東番記一文是我特別喜愛的一篇有關早期漢人記錄台灣的文章。他的描寫及評論角度是較為特別

而更具有人道主義的。

  我相信這些資訊,跟所謂的「漢人開拓史」(例如XX墾號 OO墾號)是一樣重要的。大家知道

現在為什麼有多一族「撒奇萊雅族」嗎(Sakiraya),他們和清朝的軍隊是甚麼樣的關係呢?為什

麼要躲藏在阿美族之下呢?這件事情和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的重要性一樣嗎?很希望大家可

以多多去思考這些問題。事件介紹連結http://0rz.tw/eb4Gm

  台灣歷史,就廣義而言,從長濱文化到大坌坑乃至於後面許多的時期,反應的是以土地為單

位,在上面人類活動的眾多記錄。這些資料的確不多,但仍需要大家的關心。大家知道在你們住

家附近的,最近的遺址是哪一座嗎?為什麼它會在這裡呢?以前的生活環境是在河邊的嗎?這些

是貼近於社區貼近於個人,更可以和和地理結合的。而就狹義而言,的確,時間長度上短於大文

明國的歷史少了許多,但可以深可以貼近生活可以試著擺脫單一視角。這些都是台灣史的可貴之

處。

  最後推薦海角七號這部電影,以及該片導演所一直想拍的賽德克巴萊xd

http://0rz.tw/8f4Ew

我想這部短片就代表我想說的,台灣史可以深可以貼近生活可以脫離殖民者視角。

  當然,我所舉的例子實在對高中考試的負擔來說太重了。但既然帖子是在問台灣史和中國史,

因此我就已經離開了為考試而服務的高中歷史來進行討論。我認為,台灣史的確有其必要性和珍貴

性。與中國史一樣,都是做為一個關心過往時空者所必須共同研究繼續努力的部分。

感謝大家看完落落長的文章!!!哈哈。

該怎麼說呢

聽你這麼一講

總覺得課本講的都是很狹義

而非廣義

現在的我們每天都是為了

成績而讀歷史

真希望有哪一天

能真的丟棄這樣的包袱

而可以真的接觸自己心目的歷史: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 3 weeks later...
是的是的!!

『汝是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

此乃連戰的阿公連雅堂所寫的台灣通史在序的部份(但連戰,好像都沒有念他阿公的書阿!!)

他一開始就用就點名我們都是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

但在國民黨接收台灣同時,他們就以黨國思想來統治台灣至今

如今我們所唸的歷史仍是以中國為最大部份,而我們所身的台灣呢?

現在學生大多都認為台灣史區區不到四百年無聊至極,但,我們都身在台灣

真的可以不知道台灣的史事嗎?台灣人是如何奮鬥出來的我想在座各位應該沒有很深的了解吧。

所以當然,教育部改教科書,當然是屬於合理的,也不算是所謂的去中國化,只是讓我們下一代多了解踩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罷了,有何不可?

執政黨只為了這麼小小的要求,卻被在野罵成這樣...本人總絕得教育部一定要大肆提倡台灣史,讓下一代有機會多了解台灣這塊美麗的寶島及前人所奮鬥留下的痕跡!

在到台灣奮鬥之前

他們是在中國那邊奮鬥的

個人小小的看法=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都很好阿!

台灣史雖然比較短但他是我們台灣的歷史

所以讀他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這塊地不是嗎?

而中國史呢?

則是因為我們有許多的文化淵源都是來自那裡

而且大多數人的祖先不也是來自那塊地嗎?

看看我們的宗教信仰 語言 風俗

幾乎都是由中國傳來的

所以讀中國史也是非常有趣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 2 weeks later...
  • 1 month later...

國一 生受台灣史的磨練每次被他耍得團團轉!

國二 生 成績被中國史的任性影響 讀懂才有分!!!

國三 世界史 有趣又跟現今有強烈密切的關係:p ....跟放國定假日無關

總之,貝多芬 有被就多分 好好努力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