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你有抗日情節嗎?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401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教訓是

人類從來無法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南京大屠殺?

很久以前的事了,一點感覺都沒有

以前的人被屠殺,我們就非得把自己的情緒投入憤怒?奮斥日本好幾十年前屠殺中國人

根本沒那種必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教訓是

人類從來無法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南京大屠殺?

很久以前的事了,一點感覺都沒有

以前的人被屠殺,我們就非得把自己的情緒投入憤怒?奮斥日本好幾十年前屠殺中國人

根本沒那種必要

以前的人被殺,可能因為被殺的不是你跟我有關係的人,所以我們沒感覺,

南京大屠殺背後的意義可不是只有誰殺誰的問題,而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侵略的是非對錯問題。

我憤斥日本不是因為日本人殺中國人什麼的,我憤斥的是日本人掩蓋的是非,掩蓋了歷史真相。

歷史可以原諒,但是不能遺忘。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把英国的衰弱直接怪罪到工党执政的形态上

有点偏颇了,实际上从美国开始主导东西两线战争的进程开始

英国就已经丧失了自己的主导地位了

美国并未完全对西德放手,就是现在也是一样

不过是通过各种手段给他压力而已

德国毕竟是两个社会形态两个阵营对抗的前线

直至柏林墙的倒掉终

事實上就是如此,工黨主張放棄海外殖民地。海外殖民地能為大英帝國賺進多少英鎊你不知道,戰後誰能快速的站起來取決於誰的基礎好。英國在東南亞具有橡膠、礦產等優勢,控制這些東西也就相當於控制了不少的民生、軍火市場。

美國主導東西戰線不過是屬於戰略上的考量而已。當英國、俄國同德國打的不相上下的時候,美國的加入是打破平衡的關鍵。所以他有能力主導戰局。

這就跟你認為加拿大事在美國控制下一樣,我記得這是我們最初比戰的爭論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上一代的恩怨不要留給下一代

簡單的說是這樣

看到南京大屠殺的一些紀錄會感到憤慨

是基於人道,完全抽離民族的觀點抑或是基於同族的心理

前者看到納粹屠殺猶太人會感到一樣的憤慨

後者則是一付那是他家的事的心態

如果是前者,他當然可以譴責日本對於南京大屠殺的不負責,然後心安理得的用日貨(因為他跟美國人看待日本人的角度一樣)

後者口口聲聲罵日本,生活則充斥日貨,這則是對同胞苦難的再次傷害

其中的差別就在所謂的"愛國心"之類的口號

歷史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唐魏徵: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人類忘記歷史,等於一個毫無經驗可言的動物而已

同學這是太宗說的,我不是故意找碴,只是還原真相.

好多人不喜歡讀歷史,本身的歷史知識也非常貧乏混亂,真是糟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事實上就是如此,工黨主張放棄海外殖民地。海外殖民地能為大英帝國賺進多少英鎊你不知道,戰後誰能快速的站起來取決於誰的基礎好。英國在東南亞具有橡膠、礦產等優勢,控制這些東西也就相當於控制了不少的民生、軍火市場。

美國主導東西戰線不過是屬於戰略上的考量而已。當英國、俄國同德國打的不相上下的時候,美國的加入是打破平衡的關鍵。所以他有能力主導戰局。

這就跟你認為加拿大事在美國控制下一樣,我記得這是我們最初比戰的爭論點。

他们为啥要决定放弃殖民地?

这不很说明情况么?

难道工党就是为了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来进行衡量决策的?

美国要对付的不光是苏联活着共产政权

他们也要用高明的手段来对付盟友

比如当初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再比如澳大利亚

哪里没有美国人的身影?

英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实际上都已虚弱

经济中心的转移使得英国要发展,也必须依靠某个国家

好多东西他们都是不得不割舍

就说加拿大吧

他们在1923年签署了独立外交的英属自治领

在1927年就向美国派出了永久性的外交官

英国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在1928年派出了驻渥太华的官员

从而开始了整个加拿大的政治经济外交的改革

里面没有当时新兴的大国,美国的支持

加拿大能那么爽么?

美国的强大和加拿大的地缘关系

也不得不让加拿大被安心的控制

所幸的是美式文化和美式经济主导着世界

所以在事实上有着从属关系的加拿大才得以能够这么舒服的生存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他们为啥要决定放弃殖民地?

这不很说明情况么?

难道工党就是为了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来进行衡量决策的?

美国要对付的不光是苏联活着共产政权

他们也要用高明的手段来对付盟友

比如当初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再比如澳大利亚

哪里没有美国人的身影?

英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实际上都已虚弱

经济中心的转移使得英国要发展,也必须依靠某个国家

好多东西他们都是不得不割舍

就说加拿大吧

他们在1923年签署了独立外交的英属自治领

在1927年就向美国派出了永久性的外交官

英国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在1928年派出了驻渥太华的官员

从而开始了整个加拿大的政治经济外交的改革

里面没有当时新兴的大国,美国的支持

加拿大能那么爽么?

美国的强大和加拿大的地缘关系

也不得不让加拿大被安心的控制

所幸的是美式文化和美式经济主导着世界

所以在事实上有着从属关系的加拿大才得以能够这么舒服的生存

原因是因為工黨第一次執政

有這麼好的基礎為何要放棄,光是橡膠就能幫大英帝國賺進大把鈔票,何況是其他產物。

美國曾經打過加拿大你知道吧。後來是誰勝了。究竟是誰控制誰,美國有本事嗎。

那世界也都可以算是被美國控制著,各國都不得不向美國屈服,因為他是軍事、經濟、文化的主宰。難得得是共產黨控制下的大陸是這亂世中的一股清流,可敬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同學這是太宗說的,我不是故意找碴,只是還原真相.

好多人不喜歡讀歷史,本身的歷史知識也非常貧乏混亂,真是糟糕

發言出包了,針對我的見識錯誤先道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原因是因為工黨第一次執政

有這麼好的基礎為何要放棄,光是橡膠就能幫大英帝國賺進大把鈔票,何況是其他產物。

美國曾經打過加拿大你知道吧。後來是誰勝了。究竟是誰控制誰,美國有本事嗎。

那世界也都可以算是被美國控制著,各國都不得不向美國屈服,因為他是軍事、經濟、文化的主宰。難得得是共產黨控制下的大陸是這亂世中的一股清流,可敬阿。

原因就是工党第一次执政?

执政工党的人也不傻

美国打加拿大的时候是1812年

美国什么时候才开始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知道么?

在当时也许没有本身,但是在100年之后,谁强谁弱还不分晓么?

现在谁能脱离美国独立生存?

大陆也不能脱离美国,实际上,美国文化是世界主流

谁能够避免

大陆也不是清流,共产党也是开放的。

所以现在很多所谓的学者才呼吁要恢复传统云云

所以也就有这么多的所谓复兴

各种祖宗的祭奠(黄帝炎帝孔子孟子啥的)

和汉服运动、XX讲XX(比如于丹易中天之流)等等

来对所谓的文化侵略进行对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痾......(要理智要理智)

有,尤其在故宮時聽到日語,會有莫名的憤慨。

我去國軍英雄館看抗日特展,也有日語導覽啊!

這只是推展觀光而已,還不需要感慨。

應該感慨的事日本的民族團結,我們永遠學不會。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要在國際舞台贏過日本,

就必須了解日本能贏是贏在哪裡,我們若是輸,是輸在哪裡?

不然一天到晚在罵日本鬼子,罵進日本鬼子耳朵理也是左耳進右耳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原因就是工党第一次执政?

执政工党的人也不傻

美国打加拿大的时候是1812年

美国什么时候才开始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知道么?

在当时也许没有本身,但是在100年之后,谁强谁弱还不分晓么?

现在谁能脱离美国独立生存?

大陆也不能脱离美国,实际上,美国文化是世界主流

谁能够避免

大陆也不是清流,共产党也是开放的。

所以现在很多所谓的学者才呼吁要恢复传统云云

所以也就有这么多的所谓复兴

各种祖宗的祭奠(黄帝炎帝孔子孟子啥的)

和汉服运动、XX讲XX(比如于丹易中天之流)等等

来对所谓的文化侵略进行对抗

問題是工黨裏面沒人才,並非傻不傻,中共人也不傻為何會搞出大躍進。

美國成為世界經濟中心也是冷戰開始的時候。結果美國打完加拿大後加拿大就變成美國殖民地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去國軍英雄館看抗日特展,也有日語導覽啊!

這只是推展觀光而已,還不需要感慨。

應該感慨的事日本的民族團結,我們永遠學不會。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要在國際舞台贏過日本,

就必須了解日本能贏是贏在哪裡,我們若是輸,是輸在哪裡?

不然一天到晚在罵日本鬼子,罵進日本鬼子耳朵理也是左耳進右耳出。

同學我又來啦~

這句是誤用,雖然你可以這麼說

不過原文<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百戰百勝是有點誇張

學歷史的用字用典要斟酌再三,有憑有據

共勉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日本鷹派政治分子一直不承認= =

哈哈!如果承認了那還叫鷹派!

安倍晉三就標準的鷹派,他們不承認,會一直遭受國際輿論譴責,聽說有美國導演要拍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電影譴責日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問題是工黨裏面沒人才,並非傻不傻,中共人也不傻為何會搞出大躍進。

美國成為世界經濟中心也是冷戰開始的時候。結果美國打完加拿大後加拿大就變成美國殖民地了?

中共搞大跃进那是政治需要,所以我说英国没有实力控制殖民地而撒手也是政治需要

(某些人的政治需要)

我并没有说加拿大是美国的殖民地

不过是在经济上依附美国(也就是所谓的控制),而在外交等方面在很大层面上也依附美国

这也是美国人所谓的“经济控制论”。

现在的大陆那么强烈的吸引外资不怕出事就被击伤的结果

不也就是为了这个所谓的“全球经济战略”么

台湾地震,美国股市都会崩跳

大陆是现在世界上资本的乐园,如果在撤资和其他外界条件(比如战争灾害)的大规模影响下

大家虽说不能完蛋

但是全世界伤筋动骨是免不了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中共搞大跃进那是政治需要,所以我说英国没有实力控制殖民地而撒手也是政治需要

(某些人的政治需要)

我并没有说加拿大是美国的殖民地

不过是在经济上依附美国(也就是所谓的控制),而在外交等方面在很大层面上也依附美国

这也是美国人所谓的“经济控制论”。

现在的大陆那么强烈的吸引外资不怕出事就被击伤的结果

不也就是为了这个所谓的“全球经济战略”么

台湾地震,美国股市都会崩跳

大陆是现在世界上资本的乐园,如果在撤资和其他外界条件(比如战争灾害)的大规模影响下

大家虽说不能完蛋

但是全世界伤筋动骨是免不了的

那就是了,這些我也不反對。

現在大陸能影響世界的原因是在於有勞工跟市場。但是市場的價值跟勞工的價值就相差很大。畢竟有錢人也不算多。世界依賴大陸的商品才是主要原因。別把自己看得太厲害,因為勞動人口是很容易被取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就是了,這些我也不反對。

現在大陸能影響世界的原因是在於有勞工跟市場。但是市場的價值跟勞工的價值就相差很大。畢竟有錢人也不算多。世界依賴大陸的商品才是主要原因。別把自己看得太厲害,因為勞動人口是很容易被取代。

这也就是当初所谓的战略

的确,大陆的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严格可以说利益都是水分

少之又少

像台资、日资和韩资多半都会被推荐给实业

特别是日资,入主的重工业企业的很多,这也就是不想让其能够简单的撤资的根本

还有就是大陆的制造力和购买力

从我个人的理解,商人们都希望大陆人们是有钱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这也就是当初所谓的战略

的确,大陆的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严格可以说利益都是水分

少之又少

像台资、日资和韩资多半都会被推荐给实业

特别是日资,入主的重工业企业的很多,这也就是不想让其能够简单的撤资的根本

还有就是大陆的制造力和购买力

从我个人的理解,商人们都希望大陆人们是有钱的。

那是對於購買力的部分。 並非都有錢,而是消費市場不到他們期待而已。nike 的產品多數還是銷往歐美,再由歐美來分配市場,瑕疵品才是留在大陸或東南亞地區銷售。事實上並非nike 如此而已,其他勞力密集的企業多數也是這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是對於購買力的部分。 並非都有錢,而是消費市場不到他們期待而已。nike 的產品多數還是銷往歐美,再由歐美來分配市場,瑕疵品才是留在大陸或東南亞地區銷售。事實上並非nike 如此而已,其他勞力密集的企業多數也是這樣。

你的大頭貼好讚喔(忍不住想稱讚)

每次看到都會很振奮(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d]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時候讀歷史<特別是國小國中>

心裡很單純= =就很討厭日本人...

從以前到現在他們有些事情真的滿令人生氣~

但現在總覺得還好...甚至有一點想去日本~

畢竟不是每個日本人都是這樣子吧~

每個人想法都不同,用歷史觀點上看,日本人當時行為的確可惡。

你說的也對,日本人吃了兩顆原子彈也付出高昂的代價,因為軍國主義掌權者的貪婪,人民全成了戰火中的砲灰。

只是希望日本人能記取教訓,大東亞共榮圈貪婪的夢就該毀滅,南京大屠殺他們始終卻不願承認,我就氣這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是對於購買力的部分。 並非都有錢,而是消費市場不到他們期待而已。nike 的產品多數還是銷往歐美,再由歐美來分配市場,瑕疵品才是留在大陸或東南亞地區銷售。事實上並非nike 如此而已,其他勞力密集的企業多數也是這樣。

并非是瑕疵品而已

不过能够有这种购买力的地方有限而已

说这个就有一个奢侈品和日常用品的分别

从2004年开始,比如耐克就有近27%的利润在大陆市场取得

(可以参考他们的财报)

(当然,多数也是非高成本产品)

现在是这样,如果照此发展,各国各地区都不设置贸易壁垒

那么再有三五年,市场的分配势必会重新划分的

其实大概这些大型制造类企业的盈利点还是在欧美日这些相对来说

是传统的发达地区,但是他们也比较注重培养新兴市场

在大陆,在印度,在南美都在有意识的扩大用户群

商人么,只要有利益,那么就符合他们的所有政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并非是瑕疵品而已

不过能够有这种购买力的地方有限而已

说这个就有一个奢侈品和日常用品的分别

从2004年开始,比如耐克就有近27%的利润在大陆市场取得

(可以参考他们的财报)

(当然,多数也是非高成本产品)

现在是这样,如果照此发展,各国各地区都不设置贸易壁垒

那么再有三五年,市场的分配势必会重新划分的

其实大概这些大型制造类企业的盈利点还是在欧美日这些相对来说

是传统的发达地区,但是他们也比较注重培养新兴市场

在大陆,在印度,在南美都在有意识的扩大用户群

商人么,只要有利益,那么就符合他们的所有政策

畢竟勞力資源跟購買力是有點矛盾的。

這當然,這就是我前面說的。不管你是有什麼情節,利益中就是擺第一。政府之間更是如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