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硜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388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 Days Won

    1

文章 發表由 子硜

  1. 成績是不代表一切

    但是 你們想想看 如果一個程度只有私立後段學校的人

    卻因為免試上

    不要說明星高中好了 說公立高中 這樣對學生跟家長都很痛苦 不是嗎?

    那何必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

    會有一堆"程度只有私立後段學校的人"

    因為免試上公立高中

    而不是只有一個"程度只有私立後段學校的人"

    可能整所公立高中都是"程度只有私立後段學校的人"

  2. 什麼十二年國教 什麼免試入學

    根本就是一堆腦子有洞的人想出來的狗屁政策

    把建中等明星高中拖下水幹嘛?

    明星高中本來就不適合參加什麼免試入學

    一堆家長只想把孩子往明星高中送

    但你的孩子真的有資格念建中或北一嗎?

    既然沒有資格就請你不要亂 不要盲目

    搞不懂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以下是我在考基測的時候對國中老師問的一連串問題

    Q:建中北一(以下簡稱建北)為什麼會成為第一志願?

    A:因為名子裡面有第一(建中舊名台北一中)大家就全部去擠

    Q:建北好在哪?

    A:同儕的正面影響

    Q:如果人人都可以讀建北,那建北還算好學校嗎

    A:..............................

  3. 全國品德教育比賽竟然出現虛擬輔導案例!榮獲績優獎的屏東忠孝國小,被查出送審的品德小故事中,情節感人的行為偏差學生「阿中」,並不是一個真實的案例,而是把3個受輔導學生的案例合而為一,改編成一個故事,引起「不誠實」的批判。

    推動品德教育,忠孝國小榮獲績優獎,靠的是這篇品德小故事,描述6年級化名「阿中」的行為偏差學生,會吃檳榔、打電動、飆車、還經常頂撞親友,4歲時母親離家,父親酗酒致死,學校安排他去老人之家探視,和幼時照顧他的阿嬤相認,還親手餵阿嬤吃蛋糕,結果因為有家人的溫暖而行為獲得導正。

    這故事讓人感動,但,這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把3個學生的案例合而為一,也就是說,到老人之家見到阿嬤的,是一名家庭正常的二年級學生,行為偏差的六年級學生並沒有去過老人之家。學務主任陳和貴:「他是我們曾經輔導過的3個案例,那執筆老師可能是求好心切,他為了讓故事更有張力。」

    教育部次長吳財順:「他把不同的案例用同一個化名,我想這部分確實值得檢討。」

    推動品德教育比賽,卻出現3個案例合一的虛擬故事,引發說謊的質疑,但校方認為,是品德小故事的「故事」這2個字,誤導了老師的認知。學務主任陳和貴:「要改話,應該不能用品德小故事,應該改品德個案、個案輔導或個案研究。」

    教育部決定責由屏東縣教育處查明,再決定如何懲處,而校方則認為老師並非刻意不誠實,教育部有必要再把故事及案例界定清楚。

    http://tw.news.yahoo.com/%E5%93%81%E5%BE%B7%E6%95%99%E8%82%B2%E8%B3%BD-%E5%BE%97%E7%8D%8E%E6%95%85%E4%BA%8B-%E4%B8%89%E5%90%88-%E7%B7%A8%E6%88%90-051624510.html

  4. 槓上,給你一個想法

    1.找一大坨同學(這應該可以)

    之前我們學校有試過了(反取消溫書假-全校聯署簽字) 不過石沉大海

    2.叫記者(要記得講你是建中的,這樣對方理你的機會會大很多)

    學校會擋 怕出事情

    3.衝總統府遞陳情書(如果能堵到馬總統是最好啦,不過機會應該不大就是了)

    沒有用

    4.去投報紙的社論之類的(這是避免焦點被模糊掉)

    這就沒試過了

    我高三比較忙,不能幫你想細節,不過到時候如果要出力我還可以

    1.申訴比較有用

    2.先搞大再請

    3.馬英九可能只有重大慶典或拍治國週記時才會在總統府(媒體天天拍他今天去哪裡哪裡的)

    4.報紙一天有20左右的社論,被重視的機會不大

  5. 閻王遣鬼卒訪陽間名醫﹐命之曰﹕“門前無冤鬼者即是。”鬼卒領旨﹐來到陽世﹐每過醫門﹐冤鬼畢集。最後至一家﹐見門首獨鬼傍惶﹐曰﹕“此可以當名醫矣。” 問之﹐乃昨日新豎藥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