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客 飞天红猪侠 發表於 March 2,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 2007 说到底,只是习惯的问题罢了。大陆认繁写简,台湾认简写繁,大家彼此交流起来没有障碍,就OK。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unsun 10 發表於 March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0, 2007 这个帖子又翻出来了,总有人认为简体字是gcd一手创建出来的其实大陆用的相当多的简体字,在古时(明清以前),就出现过,只不过后来大陆整理,又简化了一部分.可以说第一次的简化相当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大陆学生基本上没有学过繁体字,但基本上都能读懂繁体文章.说明简体字并非凭空出来的,而是从繁体中脱胎有人说不愿意学简体字,说实在的,随着大陆的发展,由不得你不学,只要你想发展,想和更多人交流,恐怕就要学. 再说文字是活,一直发展.就像现在的英语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英语就很大不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慕若揚 10 發表於 March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0, 2007 繁體字是中華文化優美的一部分簡體字根本無法表達像六書的造字意義像小的我寫字從不寫簡體字﹝好像太駝鳥心態了﹞我根本不覺得簡體字有啥好快速吧真的是不美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obras91006 10 發表於 March 20,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0, 2007 这个帖子又翻出来了,总有人认为简体字是gcd一手创建出来的其实大陆用的相当多的简体字,在古时(明清以前),就出现过,只不过后来大陆整理,又简化了一部分.可以说第一次的简化相当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大陆学生基本上没有学过繁体字,但基本上都能读懂繁体文章.说明简体字并非凭空出来的,而是从繁体中脱胎有人说不愿意学简体字,说实在的,随着大陆的发展,由不得你不学,只要你想发展,想和更多人交流,恐怕就要学. 再说文字是活,一直发展.就像现在的英语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英语就很大不同.(恩.....我..無法接受...對岸的..東西..).. 是沒錯啦 將來 大陸一定會是世界的中心隨著時代的變遷 簡體字的確會成為中文的主流 但... 我們 就因為要進步..而廢除繁體字?在大陸 多少文化遺跡 隨著大陸在進步 而消失 文字這種東西 還算容易保存 無論如何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隨 我們(海峽兩岸) 都應該學習 並重視 尊重它 像書法一樣 永遠的流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sunsun 10 發表於 March 2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1, 2007 我倒, 我并未说要废除繁体字,只是看到有人争论简繁那个更优,里面有些错误观点。文字是在变化的,我的观点是,那个使用的人多,自然就会更强势一点,这个不以你我的意见转移。看到有的对岸朋友似乎是以赌气的方式说,“我才不学。。。简体”。你不学,我看是你吃亏,别人在学在用,如果你不用,如何交流。海外华人的报纸绝大多数都是繁体,但是近年来简体也多了,比如我在澳大利亚,就看到过。显然随着大陆实力增强,交流增加,也开始使用简体。在比如新马泰旅游,很多招牌或者广告也是简体的。btw: 我实在不适应对岸报纸还使用竖版,不知是不是大部分如此,起码联合报,很多。香港有些有,有些没有。通常碰到这种文章,不看。不知道宝岛朋友是否习惯横版,想想应该大部分是横版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紫鳳‧冷燄寒 10 發表於 March 2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1, 2007 簡體的崛起代表中國(對岸)的強勢啊,臺灣人擁有著寶貴的文化而不自知。其實已經不是什麼聯合國不聯合國的問題(爬文很累但很殺時間),只要台港澳三地保留繁體(以下用正體二字代替)中文,文化存續便不成問題。但真有如此簡單?綜觀文學的流變,賦而詩而詞而曲,最後至於新詩散文小說之時,詩詞曲賦到哪去了?他們變成了少數人(較大部分是中文系師生)勉力延續的式微文體,因為新詩散文小說,在所有華文國家之中蓬勃發展。而正體中文,是不是有朝一日也會淪落至此?也許這比喻不太好,畢竟新詩較文學的價值,比簡體字較於文字的價值多的多了。台港澳,或者說幾年之後剩下台灣,會不會在國際的風潮之下被迫使學習簡體而放棄正體?這個嚴重性比什麼六書、藝術的重要太多了。正體中文字,是中國文學、社會、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並不該淪為幾十年後中文系的專利。即使對岸強盛,以文化打壓卻是不該。如此不是另一次象徵性的文革?從簡體字的誕生來講,立足點是利民的,但現在已經不需要以簡單的符號文字來教導民眾。降低標準造成數據上的識字率大增,如此消極的作法老早就不適用。文字變化不該因政治而變,多人用就好嗎?不見得。簡體字的出現已經是中華文化的一大損傷,有朝一日如果真的登上世界顛峰而消滅正體,實是本末倒置。外國人懶,但台灣人可不允許懶。應該說,有責任延續文化的所有人都不應該,包括大陸人士。喔,對岸古詩詞創作大多用繁體呢。原因就不知道各位能不能了解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姓韓者 11 發表於 March 2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1, 2007 繼承"傳統文化",到底是繼承字體重要,還是繼承古典的思想重要?從簡體字的誕生來講,立足點是利民的,但現在已經不需要以簡單的符號文字來教導民眾。現在的立足點並非普及教育,而是方便社會上文字使用的統一,遵循一種慣性。而中國政府也並沒有以強制力打壓繁體中文的使用,只不過是沒有利用法規將繁體中文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明確下來。關於使用繁體中文創作古典風格的詩詞,那是為了體現古風,並不是說使用繁體中文就一定可以增加其中的涵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紫鳳‧冷燄寒 10 發表於 March 2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March 21, 2007 呵呵,久違的意見相左理性討論呢。這麼說吧,故宮為什麼要保存翠玉白菜?「具有歷史、藝術價值」是國中小時得到的答案(也許有更合理更好的),且這塊經過細心雕琢的玉,不過是中國藝術呈現的一小部份。那正體中文呢?不可否認的,它在中國文學上的意義極其重大,比之翠玉白菜、兵馬俑、清明上河圖。。。等等一切藝術文物還來的重要許多,所以是應該被保存的。喔,我必須說抱歉,看來我在打上一篇的時候還在為那記者報導的他認為,目前國際上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未來簡體字將會變成中文的唯一標準。同時,對於港澳台的簡體字運用,他認為目前香港推行普通話的學校很多,民間正廣泛推行,不需急於一時,應採用水到渠成的方式。不過他也表明,推行漢字簡化的主要阻力在於台灣,目前有部分香港市民對簡體字不接受,也有一定程度上受到台灣影響,批評台灣反對簡體字,是把文字改革和政治問題掛勾。而義憤填膺啊,讓我誤解大陸想消滅正體中文ORZ,真是抱歉。另外,同一首詩,用正體看會比用簡體看有感覺的多了。也可以當作是我的主觀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amstelredam 10 發表於 April 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8, 2007 呃,我記得很久以前開始就已經沒有任何國際性文件使用繁體中文書寫了。不過這點也是去年的消息,不確定。廢繁中是沒必要,可是為了方便性,就算聯合國全面使用簡中也沒什麼關係吧。按照外國人眼光,「先學繁中再學簡中」絕對是比「先學簡中再學繁中」好上幾倍,只是現在又有多少外國人想學繁中?即使他們不趨於少數,就台灣人本身而言,現在(七年級後半、八九年級)又有多少人真正使用正統的繁中(火星文、注音文橫行)?況且很多台灣人在非正式的書信、甚至是老師黑板上的筆記,也會出現簡中不是麼?如樓上所說,對岸使用的簡體字基本上都是有古書考證,並非無中生有的字。不用把問題看得這麼重,時代的潮流不是非中文語系國家說了就算,當然也不是對岸說了就算。之前看過漫畫的附錄,在星國發行的漫畫有些也是用繁中印刷,雖然是少數,別的國家也並非沒人使用繁中吧。況且,即使對岸真的要推動去繁中,台灣等地又有多少人接受?在這裡發表反對言論,也不一定會有對岸的人看見。反正即使他們推動了,我們也不會屈服不是?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用擔心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洛書 10 發表於 April 8,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8, 2007 我們看的懂簡體他們看不懂繁體完全錯誤 請回家讀書。對岸使用的簡體字基本上都是有古書考證,並非無中生有的字。只是造字原則之一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用擔心啦。說的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蜻蜓 10 發表於 April 21, 2007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pril 21, 2007 重點是,台灣並未在聯合國有一席之地。中國的優勢遙遙領先於台灣,人家經濟在爬,咱們經濟則是無動於衷。經濟與地位似乎關聯到了文字的使用。萬一有一天,繁體字如果從世界上的重要性消失,那意味著台灣的重要性也跟著消失。或許這幾句話脫離重點,但我認為這是實在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