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在台灣少得可憐的預算之下,是戰車重要還是攻擊直升機重要?


Recommended Posts

冷戰期間,甘迺迪總統

這是你自己講的,把時間劃定在甘迺迪的任內。當你將時間點限制之後,又講不出來在甘迺迪任內以外,北約的戰略當中有沒有包含核彈,他們之間有甚麼不同?

如果美國沒有把核彈的選項拿掉,你只拿出甘迺迪時期就是錯的。如果你認為只有甘迺迪時期才有規劃核彈,那就請你解釋其他時期北約戰略的差異。

你自己講的,應該怎麼作,很容易吧。

恩,請立即為你扭曲我的言論道歉

我並沒有講過美國不使用核子武器的言語

所以請立刻道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546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布防的速度,機動力、移動速度,道路配合上面裝甲車輛都比坦克好用

保存裝甲兵的生命只建立在,正面對戰的狀況下,也就是你的坦克要正面硬扛,我認為可以放棄

如果你要再加上逃命,很抱歉坦克更不適合台灣了,你忘記了國防部,因為一些過去的問題所以義務役的分派,以原居住地為主,住中部的盡量分到中部去,當然分到外島或是其他地方的還是有

也就是上級如果下令不顧一切破壞民居,或是壓毀車輛加速前進,會引起立即而且大規模的叛變

在熱影像儀滿地跑的今天,"伏擊、然後落跑"的戰術還能保住幾個裝甲兵的性命?

現在戰車的威脅不只有砲彈,比較可怕的反而是飛彈,飛彈這種東西可是會追人的!基本上,裝甲車的速度對於閃躲非但沒啥作用就是了。

沒人說上級下令破壞住民地來加速移動速度,但有人說部隊不會為了閃躲民房、民用車輛而減慢前進速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在一線道上移防?什麼車啊?停部機車悍馬都過不去了唄?

又,在戰時,戰車在鄉間二線道上飆車是沒問題的,進入市區後,除非是跑有管制的主要幹道,否則不管是在德國還是美國都會減速慢行。

坦克、兩頓半,汗馬那時好像沒有,外加一整群的步兵

但是在歐美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她們有縱深,而現有的台灣並沒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是成軍典禮那次= =

我說的是"漢光23號 湖口反機降演習"。

前面你在質疑演習時的戰技、戰術無法在實戰時發揮作用;是的,沒辦法發揮作用,我只是想向你解釋:對民間公開的演習都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那個是另外一個人質疑的不是我質疑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在熱影像儀滿地跑的今天,"伏擊、然後落跑"的戰術還能保住幾個裝甲兵的性命?

現在戰車的威脅不只有砲彈,比較可怕的反而是飛彈,飛彈這種東西可是會追人的!基本上,裝甲車的速度對於閃躲非但沒啥作用就是了。

沒人說上級下令破壞住民地來加速移動速度,但有人說部隊不會為了閃躲民房、民用車輛而減慢前進速度。

熱成相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用,他會因為任何的廢汽、熱源、甚至日照而產生判斷的誤差

戰車的威脅太多了,能對戰車造成威脅的對裝甲車輛也是,而現在的戰場要取得對於戰車產生威脅的東西並不困難,再同樣榮一被級毀的情況下裝甲車當然是首選

這就是住民地戰爭的問題,部對裡面可能會有多數是附近的人,你會開著坦克把你家還有你的親人整個給壓過去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坦克、兩頓半,汗馬那時好像沒有,外加一整群的步兵

但是在歐美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她們有縱深,而現有的台灣並沒有

都沒有?不然你剛剛才說"看過戰車沿一線道移防"???

歐美有縱深,所以穿過市區時可以減速?這什麼謬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熱成相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用,他會因為任何的廢汽、熱源、甚至日照而產生判斷的誤差

戰車的威脅太多了,能對戰車造成威脅的對裝甲車輛也是,而現在的戰場要取得對於戰車產生威脅的東西並不困難,再同樣榮一被級毀的情況下裝甲車當然是首選

這就是住民地戰爭的問題,部對裡面可能會有多數是附近的人,你會開著坦克把你家還有你的親人整個給壓過去嗎?

對,沒這麼好用,沒這麼好用還可以在沙漠幫助痛宰伊拉克軍隊= =

戰車跟裝甲車一樣容易被擊毀?哪聽來的?這樣美國還需要花錢養M-1?用史崔克機動火砲就好夠了啊!

再次強調:沒人說"整個壓過去",但高速過彎時掃到房子、車子是在所難免的。再說,因為都是在地人,所以更知道哪裡戰車可以跑、哪裡戰車不能跑,懂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恩,請立即為你扭曲我的言論道歉

我並沒有講過美國不使用核子武器的言語

所以請立刻道歉

需要我再把你寫過的貼一次,提醒你嗎?

既然你只有提出甘迺迪時期,那就是你需要解釋,核彈的使用與否在其他時期有麼不同。如果說不出來,就不要像以前一樣。

核彈是你提出的,甘迺迪也是你劃下的時間點,這還有甚麼疑問嗎?我的問題一直就很簡單,你只要說出甘迺迪時期以外,北約的戰略規劃對於核彈有甚麼不同,是以前不使用,以後不使用,還是通通不使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把預算拿來拼經濟吧= =

就算升級的再強

還是無法跟大陸比= =

照你這樣說

所有國家都把預算拿來拼經濟就好啦

因為所有國家都沒辦法升級到超過美國

然後美國其實也可以把預算拿來拼經濟了

因為美國沒辦法升級到超過科技等級遠超過地球的外星人?

戰車的威脅太多了,能對戰車造成威脅的對裝甲車輛也是,而現在的戰場要取得對於戰車產生威脅的東西並不困難,再同樣榮一被級毀的情況下裝甲車當然是首選

難道能對其他裝甲車輛造成威脅的東西會比戰車更少?

多麼新鮮的論點,以為MBT裝甲都紙糊的?

威脅是多大的威脅?

前面都一直看到你貶低戰車的生存性

那能不能把實戰數據拿出來?

把裝甲車能夠比戰車有更高生存性的證據拿出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對,那個年代不是那樣

而台灣打防守戰的時候,我們是住民地戰爭,最明顯的缺點就是,房屋你是不可以毀損的,因為裡面有平民

所以裝甲車輛的使用好處遠超過坦克

為何不能損毀? 只要不傷到人 日後賠償就好(當然 假定中華民國政府打完後還存在 且付得出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都沒有?不然你剛剛才說"看過戰車沿一線道移防"???

歐美有縱深,所以穿過市區時可以減速?這什麼謬論?

不是我是說坦克還有卡車

那時候沒有看到汗馬只有普通的吉普車

坦克、兩頓半","這邊是逗號和前面分開的

歐美有縱深的意思是說,我國和歐美不同我國的主要城市,都在沿海一帶,再加上和假想敵中國的距離很近,因此一分鐘也是要爭取的時間

反之如美國,她們有海洋拱衛海上也有大量的艦艇,歐洲各國在邊境上都有防衛部隊,因此時間上更為充裕

另外也由於歐美有縱深的關係,她們並不需要急著將敵人抵禦在領土外面,放進來進行決戰也是可以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沒這麼好用,沒這麼好用還可以在沙漠幫助痛宰伊拉克軍隊= =

戰車跟裝甲車一樣容易被擊毀?哪聽來的?這樣美國還需要花錢養M-1?用史崔克機動火砲就好夠了啊!

再次強調:沒人說"整個壓過去",但高速過彎時掃到房子、車子是在所難免的。再說,因為都是在地人,所以更知道哪裡戰車可以跑、哪裡戰車不能跑,懂嗎?

地形地形沙漠地形,比較適合坦克還有熱成像使用,即便如此再當時也是發生過坦克誤擊事件,沙漠日夜溫差大,半夜有明顯熱源的不是友軍就是敵軍,但是這個狀況在台灣不適合,因為台灣熱源產生原因太多了

只要你的訓練夠、裝備夠、戰鬥意識良好,打坦克並不比打裝甲車難多少

但是不管是誰都不能保證再當時的路況為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為何不能損毀? 只要不傷到人 日後賠償就好(當然 假定中華民國政府打完後還存在 且付得出錢)

這就很難說,你不能夠保證你不會傷到人

你可能會說誰看到坦克壓過來還不會快逃的,這是車輛在屋子內可能被壓死了還不知道是誰,但是也會有另一種情況發生,現場的民眾包圍起來要求坦克改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需要我再把你寫過的貼一次,提醒你嗎?

既然你只有提出甘迺迪時期,那就是你需要解釋,核彈的使用與否在其他時期有麼不同。如果說不出來,就不要像以前一樣。

核彈是你提出的,甘迺迪也是你劃下的時間點,這還有甚麼疑問嗎?我的問題一直就很簡單,你只要說出甘迺迪時期以外,北約的戰略規劃對於核彈有甚麼不同,是以前不使用,以後不使用,還是通通不使用。

你先為扭曲我的言論道歉再說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難道能對其他裝甲車輛造成威脅的東西會比戰車更少?

多麼新鮮的論點,以為MBT裝甲都紙糊的?

威脅是多大的威脅?

前面都一直看到你貶低戰車的生存性

那能不能把實戰數據拿出來?

把裝甲車能夠比戰車有更高生存性的證據拿出來

你這個講法不對,照你這個講法就表示一定有一種裝甲車比MBT還利害可以正面扛主炮

應該反過來想,現在的MBT有比裝甲車來難打嗎?

但是從現在的科技進步還有戰場實況來看並不會

以M2和M1來看,整個第一次波灣戰爭中

M2被擊毀20輛,只有三輛是被敵軍摧毀,17輛誤擊

M1呢?至少確定一台步兵第三師第三旅的M1被敵軍摧毀,總損失大約為十八台,多數為誤擊,這邊的數據粉亂

售價來看M1大約三百多到四百萬,M2大約一百二,我認為這是可以被接受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這個講法不對,照你這個講法就表示一定有一種裝甲車比MBT還利害可以正面扛主炮

應該反過來想,現在的MBT有比裝甲車來難打嗎?

但是從現在的科技進步還有戰場實況來看並不會

以M2和M1來看,整個第一次波灣戰爭中

M2被擊毀20輛,只有三輛是被敵軍摧毀,17輛誤擊

M1呢?至少確定一台步兵第三師第三旅的M1被敵軍摧毀,總損失大約為十八台,多數為誤擊,這邊的數據粉亂

售價來看M1大約三百多到四百萬,M2大約一百二,我認為這是可以被接受的

>>你這個講法不對,照你這個講法就表示一定有一種裝甲車比MBT還利害可以正面扛主炮

重戰車比MBT更抗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另外也由於歐美有縱深的關係,她們並不需要急著將敵人抵禦在領土外面,放進來進行決戰也是可以的

題外話,當年國軍還真的有個計畫是決戰中臺灣= =

地形地形沙漠地形,比較適合坦克還有熱成像使用,即便如此再當時也是發生過坦克誤擊事件,沙漠日夜溫差大,半夜有明顯熱源的不是友軍就是敵軍,但是這個狀況在台灣不適合,因為台灣熱源產生原因太多了

裝備出問題在所難免,重要的是靠訓練、經驗去克服,別不會駛船,還嫌溪彎。更何況伊拉克的作戰環境也是問題多多,白天高溫達五十度、熱游絲現象、沙礫、陽光對設備造成的損耗........

但美軍還不是用的嚇嚇叫。

只要你的訓練夠、裝備夠、戰鬥意識良好,打坦克並不比打裝甲車難多少

假設打掉戰車需要一個訓練精良堪比空特、戰鬥意識旺盛猶如聖戰士組織、再配備新型標槍飛彈的軍團直屬反甲連。那麼解決裝甲車也只需一個確實按照教範訓練、願意保家衛國的排級步兵,用66火箭彈就搞定了。

應該反過來想,現在的MBT有比裝甲車來難打嗎?

但是從現在的科技進步還有戰場實況來看並不會

以M2和M1來看,整個第一次波灣戰爭中

M2被擊毀20輛,只有三輛是被敵軍摧毀,17輛誤擊

M1呢?至少確定一台步兵第三師第三旅的M1被敵軍摧毀,總損失大約為十八台,多數為誤擊,這邊的數據粉亂

售價來看M1大約三百多到四百萬,M2大約一百二,我認為這是可以被接受的

戰車只比裝甲車難打一點?唔,我想這一點還真是大的可怕,不如說是一座山吧。而且閣下單從這場戰例來分析,有失偏頗。既然如此,為何不說同樣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那輛被「處刑」M1-A1,砲塔尾部近距離挨了自家人M1-A1三發都沒事的例子。而且類似情形還不僅於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既然對先前你提出的說法無法解釋,那就不要和過去一樣,利用轉移話題來解脫。

只要說自己無法解釋就好了,要拉的這麼長,那就請你自己慢慢解套吧。

大大請不用太認真...

不然可能會陷入一些好玩的矛盾喔XD

建議閣下不要再理會這種人

他之前一直扭曲大家的言論,之前"軍醫" "兵役" "IAR"以及本篇文章都有他的豐功偉業

他才該道歉,而該道歉的地方可多了:他該對台大學生(兵役那篇) 我(軍醫那篇) Pumpkin Panda(這篇)等人道歉-但是他都不覺得自己有錯XD

打字也都不挑字...看得很不舒服

很早之前就應報總版處理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是我是說坦克還有卡車

那時候沒有看到汗馬只有普通的吉普車

坦克、兩頓半","這邊是逗號和前面分開的

歐美有縱深的意思是說,我國和歐美不同我國的主要城市,都在沿海一帶,再加上和假想敵中國的距離很近,因此一分鐘也是要爭取的時間

反之如美國,她們有海洋拱衛海上也有大量的艦艇,歐洲各國在邊境上都有防衛部隊,因此時間上更為充裕

另外也由於歐美有縱深的關係,她們並不需要急著將敵人抵禦在領土外面,放進來進行決戰也是可以的

可以的話,沒人希望敵軍進犯本土敵軍進犯本土。

在市區減速除了避免民生損失外,最重要的是避免裝備耗損(比如說車燈、50機槍被撞壞之類的)。

還有別忘了:戰車到海岸進行部屬時會經過的大城市不多;台灣沿海的大城市也沒幾個,而且規模都較歐美來得小上許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地形地形沙漠地形,比較適合坦克還有熱成像使用,即便如此再當時也是發生過坦克誤擊事件,沙漠日夜溫差大,半夜有明顯熱源的不是友軍就是敵軍,但是這個狀況在台灣不適合,因為台灣熱源產生原因太多了

只要你的訓練夠、裝備夠、戰鬥意識良好,打坦克並不比打裝甲車難多少

但是不管是誰都不能保證再當時的路況為何

除非是在市區打戰車戰,不然台灣的環境對熱影像儀來說應該都還好。

現在打戰車要挑弱點打:射控、履帶、或是射擊側面、後面;打裝甲車隨便打都嘛會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就很難說,你不能夠保證你不會傷到人

你可能會說誰看到坦克壓過來還不會快逃的,這是車輛在屋子內可能被壓死了還不知道是誰,但是也會有另一種情況發生,現場的民眾包圍起來要求坦克改道

這是演習的時候吧?戰爭時,逃都來不及了還包圍戰車勒=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這個講法不對,照你這個講法就表示一定有一種裝甲車比MBT還利害可以正面扛主炮

應該反過來想,現在的MBT有比裝甲車來難打嗎?

但是從現在的科技進步還有戰場實況來看並不會

以M2和M1來看,整個第一次波灣戰爭中

M2被擊毀20輛,只有三輛是被敵軍摧毀,17輛誤擊

M1呢?至少確定一台步兵第三師第三旅的M1被敵軍摧毀,總損失大約為十八台,多數為誤擊,這邊的數據粉亂

售價來看M1大約三百多到四百萬,M2大約一百二,我認為這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是波灣戰爭時,主戰車面對的是敵主戰車,裝步戰車卻不見得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既然對先前你提出的說法無法解釋,那就不要和過去一樣,利用轉移話題來解脫。

只要說自己無法解釋就好了,要拉的這麼長,那就請你自己慢慢解套吧。

我沒有轉移話題

轉移話題和扭曲他人言論的人是你 請道歉後再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