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2923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4182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victor2923

  1. 不知道你有沒有認真看樓上的文,如果有看了,還看不出來,那麼我也無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我真的不知道你從哪點看到別人願意改變,而我蓄意阻止的(如果有麻煩您詳述好嗎?)

    至少我知道的事,原文是大多數孩子的心靈對話,因為我也是其中一個,只是我沒有這種怨念,可是我確實不滿跟不接受,不滿不見得要與怨念畫上等號,您說是吧!!!

    逆來順受,這個世界不是就該這樣?至少順受自己是開心的

    而不滿意無法接受又不肯改變心態,只是讓自己更痛苦

    更何況,我的不滿意與不接受,不只是順受而已,也有慢慢改變

    另外,要針對回文前,麻煩您仔細看過樓上的文章再針對問題質疑好嗎?謝謝

    若是您認為,我是個在給出回應前連這麼短的前文都懶得翻閱的傢伙,我只能承認是我的失敗,沒辦法在言詞裡切確的表達出"我確實看過了"這樣的訊息,但我之所以請你列舉出你真正想要表達的事項,是因為我無法在你那麼大且多篇的回覆裡看出超過下列的訊息:

    1.天下無不是(99%)的父母,因為大部分的父母的立意都是為了孩子好,因此做出了任何過份、超過的行為都是可以被接納、容忍、可以原諒的事,所以當孩子們遇上不講理的父母時,請與他好好溝通,若是無效,算你倒楣,請改變自己的立場等等。

    2.把原po看成是個充滿怨念且不成熟的小孩子,勸他好好的與父母溝通解決原po心中的苦悶後,這篇文章就沒被誕生出來的理由。

    3.一堆無憑無據的、無法信任的、無關主題的、且無法被了解的舉例

    EX:

    至於是不是公認,這大家相信都知道。我公認的說法,來自於公車司機、老師、討論版、學長姐、同學都有,這我不太清楚是不是真的符合公認了,不過至少這些跟我討論的人,的確是認了......

    不知道他們認了什麼?

    1、你的標準比較高,什麼不好的行為都不能有,所以素質低落的其實是人類,這邊只是把其中的學生族群拿出來說而已

    我看不出來這跟原主題有甚麼關係,而且我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標準比較高之類的是從哪邊看出來、甚而扯到全人類等更令我不解。

    2、你也有著某些台灣人有的自卑症,有著以前(或國外)就是比現在好的思維。

    這我也看不出來

    至於這兩點呢,針對第一點說,學生之所以會被放大,是因為一張白紙,在造紙還沒造完成之前,就染黑,難免會被說些不是。至於第二點,並不是國外比較好,是因為從小人文道德的教導,還有一些口耳相傳的道德,也是發自內心的針對這些不好的事情所言論。至於你怎麼會扯到國外,或許你真的比我認為國外好嚕???

    到這邊我真的毫無頭緒了,什麼是染黑?誰染黑?誰認為國外比較好?樓上哪位言論說國外學生素質比台灣好?

    至於那些什麼太一般論,大道理,傳教?我還是只能說,見仁見智

    至少我不是天方夜譚,手裡拿著殺豬刀,叫你不能殺生的人(笑)

    你完全沒有回應到提問者的問題,你這只是在迴避,你只是在說:喔!是的!我是在說那些有如世俗社會認同的大道理,但至少我有在遵守,不像某些人還會嘴巴說一套,做事是另外一套這樣,但我主觀的認為提問者是在告訴你:你所說的只是一個膚淺的、建立在為了比較好寫在小學課本裡,防止小學生頭腦炸開的公民與道德。

    至於拿政客來比喻,似乎不太恰當。我們之所以碎碎念,發白日夢,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個現況,如果你要說你無法改變你跟父母的代溝,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嚕

    我看不出他的比喻哪裡不恰當,若父母無法了解他年輕時在想什麼、無法了解他生的小孩在想些什麼,那麼更沒有理由,要求我們這些年紀的人了解他們在想些什麼,了解那些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人生歷程到底是什麼。

    我雖然不滿意我家庭,我不滿意這個世界,至少心是平靜的,很安靜的在與世界同步

    畢竟人不見得有能力可以完全左右外在的改變,但至少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心去面對

    你這只是在逃避問題,不是解決,或者是說你讓問題的存在變得合理化

    --------------------

    還有,你在這篇給我的回覆裡,也相當的曲解了我的問題,我的意思是說,你對於不滿於現實,想要改變現實的人給予不支持的態度,而你本身對於現實卻也十分不滿,並不是不知道你從哪點看到別人願意改變,而我蓄意阻止等之類莫名其妙的問題,我認為,原PO的想法確實可以反映許多的教育者、父母在受教育者、子女之間的狀況,而你卻把問題歸於原PO語和父母溝通不良的子女身上(我並不想再讓你的其他回覆貼在這個已經有點離題的討論上),你個人的處世態度我並不給予評論,但也請您對於別人的想法給予尊重,而不是流落於您自己本身的妄想或是猜測等等。

  2. 至於是不是公認,這大家相信都知道。我公認的說法,來自於公車司機、老師、討論版、學長姐、同學都有,這我不太清楚是不是真的符合公認了,不過至少這些跟我討論的人,的確是認了......

    1、你的標準比較高,什麼不好的行為都不能有,所以素質低落的其實是人類,這邊只是把其中的學生族群拿出來說而已

    2、你也有著某些台灣人有的自卑症,有著以前(或國外)就是比現在好的思維。

    至於這兩點呢,針對第一點說,學生之所以會被放大,是因為一張白紙,在造紙還沒造完成之前,就染黑,難免會被說些不是。至於第二點,並不是國外比較好,是因為從小人文道德的教導,還有一些口耳相傳的道德,也是發自內心的針對這些不好的事情所言論。至於你怎麼會扯到國外,或許你真的比我認為國外好嚕???

    至於那些什麼太一般論,大道理,傳教?我還是只能說,見仁見智

    至少我不是天方夜譚,手裡拿著殺豬刀,叫你不能殺生的人(笑)

    至於拿政客來比喻,似乎不太恰當。我們之所以碎碎念,發白日夢,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個現況,如果你要說你無法改變你跟父母的代溝,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嚕

    我雖然不滿意我家庭,我不滿意這個世界,至少心是平靜的,很安靜的在與世界同步

    畢竟人不見得有能力可以完全左右外在的改變,但至少有能力左右自己的心去面對

    那麼你真正想要表達的究竟是甚麼呢?

    可否請你把你想表達的、你說受到公認的事情舉出來呢?

    你令我無法理解、也令我不快的一點是:自己對於不滿意的事情逆來順受,當看到有意願想要改變他的人,卻自以為是的代表現實面、社會多數價值觀面來落井下石,既然你不認同想要改變不合理現狀的群體的理想,試問你又有甚麼權力表達你的不滿和不接受?

    這種大眾版的惡趣味令我感到厭惡。噁心

    我言重了

  3. 文/拎杯

      在捷運上,你也許會看到穿著制服的學生打鬧嘻笑,或者佔著博愛座假裝睡著;在學生的閒聊裡,你可能會聽到關於戀愛或者網路遊戲的話題;然後在心裡落下一個沒有邏輯的結論:「現在的學生素質好差。」

      你以為,學生好好唸書是理所當然的本分,你什麼都不管、也看不到整個教育的結構性問題;你以為現在學生都很快樂,因為他們展現出無憂無慮的樣子,不用擔心經濟、不用擔心未來,反正路都已經鋪好了,只要順著指標走、不要有自己的主張,就會順利邁向光明的大道;你一方面看不起他們如此歡樂,卻又不准他們脫離常軌自己負責,我不明白你這種矛盾心理要如何得到滿意的解套。

      你對公視的連續劇頗有微詞,嚷嚷著那在鼓勵學生談戀愛,我看到的則是在反應事實,並且誘導出更深層的學園生活教育議題與時代變遷;你說大學生素質越來越差,我沉默以對,也許你在暗喻我就是那裡面的其中一分子,但那又如何?對你來說,成績不好代表著唸不來,你永遠不會質疑評分設計或者師資甚至是行政問題,更不用說你會想瞭解我到底在想什麼,因為你根本不認真以對。

      「學生不是弱勢。」來自一位推廣人權的課程教授之口,我從來不曉得原來弱勢是只用數量來衡量的,而不用考慮權力結構或各種地位問題;我在你面前說,那位阿嬤在公開場合打自己的孫子的臉是犯罪行為,你卻告訴我小孩不乖本來就要打,我很想當場將這位現行犯逮捕,但我知道,這將會不起訴駁回,法律人的死腦筋仍然保有傳統價值觀,所以這種侮辱人、傷害人的案例是合法也合理的;大俠曾在大賣場指著皮製的「愛的小手」說:「西方人看到台灣公開賣這種東西一定會感到很不可思議。」

      你以為學習為的就是工作賺錢,所以你無法理解我從事社會參與對我有什麼意義,要回應其實也很簡單,我只要反問:「為什麼你要結婚?為了多一份人力養家嗎?」、「為什麼要抽菸或看電視?這只會花錢跟浪費時間不是嗎?」、「為什麼要出去玩?普通的休息無法滿足嗎?」只是我不認為我能有對等的關係這麼質疑,我也不認為你、我有能力從事全面的討論,這之間問題太多,每個人的狀況也都不一樣;洛書曾在營隊提問,大家怎麼說服自己的家人,普遍來說大致都選擇迴避,因為家庭的權力關係很難「有話直說」或者訴諸理性討論,那不僅僅是深根柢固的觀念或世代落差使然。

      你參加家長會相關聚會,你只會想知道自己小孩的表現如何、有沒有落後給其他孩子;你永遠不會在意小孩在學校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這也許不是你的錯,因為你從來不會覺得那是不公平待遇,但若你不去主動發掘起碼稱得上你覺得是不公平的事物,我認為你根本是不適任父母,因為你把責任推到心智未成熟的小孩身上,信任他們所反應的虛偽事實。你老是在跟人炫耀或貶低自己的孩子,你根本不在乎小孩聽到的感受,甚至是在羞辱他、或者教育他看不起其他同儕;你把小孩當成自己的東西,認為擁有所有權進而帶他一起自殺,你根本不在乎小孩的自主,你也忘了自己也已經成為不被父母支配的成人了,好像一出生就是大人一樣。

      你的問題一大堆,你卻認為自己吃的鹽比我吃的飯多,我非常不滿。(DUST,2009/02/12)

    贊成+1

    不過這篇好像是寫給某人的0_o

    有指定的對象嘛

  4. (H)

    我覺得考試是一種手段,有些人很適應,有些人不適應。

    東亞地區的考試的確壓力很大,但是歐洲不也一樣?

    問題是壓力是誰給的!東亞的考試壓力是社會的是父母給的。

    而西方學生的壓力,我覺得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無可厚非的是,生長在哪個環境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每一代都有人會覺得升學考試不好,但每一代還不是照考。

    因為考好的人有錢後會讓自己的小孩擁有更好的教育品質,

    考試對他們而言是好事,而他們也掌控了大部分政治上權力,

    除非,弱勢學生可以崛起,不然也沒有用阿。

    如果哪個人可以讓所有弱勢學生,團結再一起,爭取權利,

    或許這樣的情況才會有所改善,問題是誰要當那個人?

    抱歉,扯遠了,我覺得偏遠地區學生教育部應該要增加經費,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不然你叫補習班全部都關門,

    不然有錢的人還不是可以補習,還不是可以擁有更多教育權利

    就像給那幾所名校的五年五百億,我就覺得很可笑。

    讓上層的精英更精英,下層的人卻沒有辦法變更好,

    五年五百億,可以幫助多少偏遠地區的學生?

    總比拿去修大門買一些沒人用的儀器好,

    教育部的措施,往往是立意很好,但給了經費,

    後續你怎麼用它它也不會監督,這就是問題所在,

    教育部現在搬出免試入學,是一個進步,

    可是不應每所學校都有免試入學的機會吧?

    教育部應該要讓把這些機會讓給偏遠地區的學生吧?

    好的政策,也要有好的施行對象,

    我不支持明星高中的現象,我覺得十二年國教還不錯,

    只是自己的高中,可能有些曾經的名聲,也會消失吧。

    但為了每個人的公平,我覺得很合理,就是這樣。

    有錢的人無權讓自己的小孩擁有更好的教育?

    明星學校的誕生是歷史累積出來的因素,並沒有破壞他的必要,而且我也很難理解,消滅明星學校對於學生素質的提升有何益處。

    老實說,我並不認為這跟公平有任何關係:)

  5. 我們大概可以知道,資訊供應者,和資訊的接受者(我),這兩者是存在的,

    假定A情況:

    資訊供應者,與資訊的接受者的存在是相同的。

    如果,自己欺騙自己是一個悖論,那麼世界就是存在的。

    個人是認為自己欺騙自己並不一定是悖論,像幻覺啦、作夢啦、妄想症啦......等等,似乎無法完全的斷定這些現象,是百分之百由外界(非我、自己本身)所造成的。

    假定C情況:

    資訊供應者,與資訊的接受者的存在不能單純以相不相同來描述。

    如果前述兩種情況,都不完全成立,那麼就只好向辦法用別的方式描述情況。

    但不論哪一種,情況,都是在討論欺騙

    即:資訊的傳遞是否是真實的。

    那麼必須先界定真實是什麼?才能討論欺騙。

    如果真實這個概念,不是存在,那要怎麼討論世界是否真實存在?

    世界存在為真,這個敘述句表達的是什麼?

    什麼情況,稱一個資訊為真?

    大大是所謂的建中神人嘛:E,段考前還可以發這麼長的文章xd(是說我沒段考也很難升初這麼長一篇xd)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大大指的C狀況,我是這樣認為啦,當你設定資訊的提供者與自己本身是相同的,即是設立了一個X=Y的狀況,若X不等於Y,則是B狀況,在這種觀點下,似乎找不到大大所謂的狀況C,還是說大大的狀況C另有所指^o)

    ---------

    另外提到所謂的真實,我認為真實就是資訊與他的本質是相似的、或是說只要在本質上相同,在相同的狀況下所發出的資訊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真實是一個定義,在XX情況下XX是真實,若我們要討論東西是否真實,必須在這個框架下去談,質疑真實是不是正確的並沒有意義,就像是今天我設x=1,問5x為何時,質疑x是否=1是一點意義也沒有(暫時想不到更好的例子= =),因為我今天要問的就是x=1狀況下5x是多少,並不是x是否等於1,或者是說x本來就是1,你在怎麼去質疑他,x仍然是1(跟存有似乎有點類似),總而言之,當你否定或質疑某定義時,去討論那個定義下的結果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

    但不論哪一種,情況,都是在討論欺騙

    即:資訊的傳遞是否是真實的。

    那麼必須先界定真實是什麼?才能討論欺騙。

    如果真實這個概念,不是存在,那要怎麼討論世界是否真實存在?

    世界存在為真,這個敘述句表達的是什麼?

    什麼情況,稱一個資訊為真?

    關於訊息是否為真,我想是可以用在某個"存有(有一物品)"的狀況下,他所提供的訊息(也就是存在),是否類似、相似或是具有一定的規律(不知道要怎麼更切確的表達,有請語文程度好的人幫忙囉),以下是引述字我在這篇討論有提到的一些對於存有跟存在的看法

    ----------------

    a.在我的觀點裡,"存在"是一個很相對的性質(希望這邊的重點,不是我認為的相對就是我主觀的絕對),需要靠"感官"接收到的"訊息"才能成立,而"存有"是一種絕對的"有",亦即是不需要被觀察到也可以成立的性質。

    ---

    EX:

    1.今桌上"存有"一蘋果。(蘋果的狀態是一絕對的有,無論蘋果有無被觀察到,其"存有"的概念是可以確定的。)

    2-1.我看到桌上有一蘋果(設此邊的"看到"為上例的"有"個蘋果所發出來的訊息),因此在視覺上,我知道桌上有個蘋果存在。

    2-2.我聽不到桌上有一蘋果,因此在聽覺上,蘋果不存在。

    ---

    歸納上述幾點,我們可以知道"存在"必定要有個對應的"存有",而"存有"則不一定會存在。所以"存有"和"存在"是有差異性的,只是再對話的時候,關於"存有"我們常常會以"存在"來稱之。

    ----------------

  6. 另外,有人提醒我,上面給victor的話「好凶喔好像它上了你老婆一樣!」,我只好來澄清一下︰當時我困擾於怎樣的語句結構才能把第二句弄得簡短一點,但最後還是失敗了,讓我不太爽,所以雖然語氣堅定得像下定決心要甩掉交往3小時的宅男的正妹,但那跟victor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我倒是沒注意到= =',本來是打算今天回覆那篇說我知道了會注意等等,個人是不覺得那個語氣很兇啦這樣= ='(或許我的感覺跟別人不太相同這樣)

  7. 你還是沒有證明案例是足以概括台灣整體環境,也沒有證明你的概括能與你所指的論點具有密切之因果關係,尤其是這之間究竟有何因果關係?

    具有代表性又如何?例子遍怖於全台灣鄉鎮與都市又如何?

    台灣地區動用私刑有逐步增多之趨勢與看守所環境與管理措施的改善和嫌疑人的待遇的提升究竟有何密切之因果關係?

    我個人是認為他舉的例子跟私刑普遍度無關,那個只是社會新聞上的偶例而已,況且人生氣的時候本來就會打人,我並不認為這可以構成私刑。

    充其量只是私下鬥毆的偶例增多而已..科科

  8. 既然羈押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嫌疑犯消滅證據,而嫌疑犯並非該案之犯人對吧,僅為該案之嫌疑人,而證據僅對於該案之犯人有所不利,那位何必須要羈押嫌疑人以防止他對於會對該案之犯人不利證據消滅的可能性發生呢?

    救你所言嫌疑犯僅為該案之嫌疑人並非犯人,那麼羈押防止嫌疑人消滅不利犯人之可能性就不存在,因為他是嫌疑人不是犯人所以並不會消滅對於犯人不利之條件存在,那麼我們何必羈押他?

    而嫌疑人會有消滅該案不利犯人之存在疑慮時,代表嫌疑人即為該案之犯人否則足以佐證該案犯人不利條件並不會對嫌疑人造成任何之影響。

    因此得以佐証凡遭到羈押者應為該案之犯人,也就是凡被羈押者均為罪犯

    然而各位不斷的否認私刑在台灣之嚴重性,請問各位知道我們歷史上所謂的義民,產生的原因以今日的觀點而言就是因為動用私行產生的大規模暴動進而產生的結果嘛

    再者提高罪犯之待遇,對於社會並沒有任何實質之幫助,罪犯並沒有任何的產出,在經濟學上面的人力分辨,將罪犯排出在勞動力計算之外,這代表罪犯是沒有任何勞動力造成產出,也就是提高罪犯之待遇將會導致我國社會成本大幅度增加

    至於你問關於我認為會使受害者及家屬對司法觀點偏移是打哪來的?田野調查來的

    在你否定我的看法認為我是在胡鬧之前請問你時濟走出你的房間進行過實地的訪問與調查嗎?既然沒有那麼提升罪犯人權待遇有何支持的立基呢?而提升罪犯人權待遇是全台灣全體人民之觀點嗎?

    他的推論過程實在詭異至極,我覺得我無法跟他好好做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