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請成為一位關懷社會並富有人文素養的辯士


Recommended Posts

只是就我所接收到的來講,學長是用一種不太看的起辯論的口吻,指出一些你認為可笑的現象

(然而就像我說過的,其實我不是說學長沒有批評辯論的權利)

只是當時我所理解到的是學長因為"辯論沒有達到你的標準",而批評辯論

而我回應的重心,也幾乎都擺在為什麼要因為辯論沒有達到你的標準,就批評它呢?

所以,或許真的是語氣的緣故,導致我的誤解吧= =

請問,關於分析哲學,該從何讀起?

如果你是不滿我批評那些辯圈現象的部分,就該針對那裡提出異議,指出我文中錯誤的地方。

分析哲學的話我推薦你白鹿桑的部落格:http://phiphicake.blogspot.com/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56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該怎麼說呢...

當今天某甲因為在街上看到一個人很不順眼,所以就把他殺了XD

這時候我們該怪的是某甲殺人,還是怪某甲只因看人不順眼就殺人呢?

(只是個類比,突然間想不到更好的= =)

不管從哪邊切入應該都可以吧?

感謝,我有時間會去看看的(今天嘛,先睡覺好了...考完試在找一整天來看=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對辯論圈文化的描述是出自理性觀察,這其中可能含有觀察不足或是自我偏見造成的錯誤批判,如果為此被質疑也是很合理的。但是今天沒有人質疑那個部分,反而是屬於個人抒發性的期許被拿來大肆抨擊,你覺得這兩者相同嗎?

註:

要唸一點哲學入門書的話,哲學入門九堂課是不錯的讀物,可能比白鹿部落格的部分文章簡單一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突然想到。

關於資料蒐集的部份,

我個人的想法是辨士強的應該是「明瞭自己需要什麼資料的能力」,

蒐集資料的能力我認為是跟個人的生活經驗有關,

像一般人如果想到颱風來,明天要不要上班上課?

通常是看新聞或聽廣播,

但「明天要不要上班上課?」的訊息基本上是由行政院人事局發布。

那我直接上行政院人事局的網站看不就最詳細最清楚。

可是一般人生活經驗就是跟電視新聞息息相關的,

誰會想到上政府的網站?

而資料蒐集的經驗往往是需要累積的,

就課程安排來講,

(以我們學校舉例)高中生關於資料蒐集的課,

就只有一節,而且也只是僅只於提到線上資料庫的使用。

(不過我個人認為線上資料庫就很好用了)

在這種情形下,你能要求一個高中生的資料蒐集能力到哪裡?

(經驗的累積呀‧‧‧)

我們社長有在其他文章回覆說進入國圖主要是提供我們一個新的視野,

看東西能夠有新的面向,畢竟一般的高中生能想到的事物廣度有限。

進入國圖有時不一定單純為了蒐集資料,

有時說不定是為了能獲得更廣的面向與看事物的角度。

(不過我還沒進過國圖的說,社課趕快到吧到吧,我要去國圖)

(題外話:所以資料蒐集不一定根屬於辨士應有能力?)

繞回來講「明瞭自己需要什麼資料的能力」,

打過辯論的人基本上往往會比沒打過辯論的人,

在面對一個問題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可以針對的方向是什麼,

畢竟申論時也不能全單純靠自己的推論,

推論時也會遇到一些疑點,

辯士一般總是很快就可以推出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至於,找不找得到資料,就有靠個人對於蒐集資料經驗的累積了。

我以上提到的這些畢竟只是從我個人的角度推出去看的,

也僅止提到我所認為高中生辯士可能會有的,

不過YuSuKe學長是大學生,

我所認知的面大概沒有像學長那麼廣,

請耐著性子看到這裡的各位學長姐與同學能夠不吝於給於指導或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真的強的是「明瞭自己需要什麼資料的能力」,大概就不會整天往國圖跑了,除了那種沒網路時代的方法,你還有更多選擇。=w=

不要太迷信國圖,大多場上用得到的東西都不需要去翻台灣學者的碩博士論文,碩博士論文主要是寫給相關領域的學者看的,能為一個只是想要架論點的高中生或大學生帶來多少幫助。

我想你打幾年辯論跑幾年國圖後就會比較清楚那些狀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是因為這樣的迷信存在,所以當你在辯論場上說"我這裡有一份從國圖查來的XXX論文"時,裁判的眼睛也會為之一亮,因為他們當初也是這樣子打比賽的。

這只是單純的傳統而已,又或許是一個很制式化的流程,迂腐嗎?就當成是郊遊吧!

時間算一算,即使是奧瑞岡四四四制,加上結辯,一個人講話的時間也差不多十三分鐘,而且太後面提資料不太有用,幾千幾百頁的資料全部要用上根本就不可能,一場比賽能拿出十份資料就已經很傑出了。站在過來人的角度看或許很蠢吧!但就是查啊,反正有時候就是這樣浪費浪費生命也無妨,青春不就是這樣一個熱血無厘頭的過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year later...
從去年五月十四號為深藍開啟了辯論版直到現在將近一年半,我終於為這裡貢獻了第一篇文章。在辯論版瀏覽過一段時間的朋友可能都會知道,我並不是真正進入辯論圈的辯士,除了和幾位還有在打比賽的朋友們會有接觸外,說我是門外漢並不為過。也許因為站在一個門外漢、一個辯論生態觀察者的角度,辯論圈的世界讓我感到很多的疑惑。

辯論的功能是什麼?辯論的目的又是什麼?我不清楚這有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也不確定每個人在踏入這個世界時想要得到的是什麼。在辯論版版主醉明月編撰的〈淺談辯論〉一文裡,我們把辯論的功能分化成「求知」、「化解衝突」、「決策」,在實際的操作上,我想我們也都不會否認比起以上說法,辯論對我們來說更像是種競技的行為。我想重點不在於競技與否,而在於曾有很多人對我們質疑過的「你們想追尋的難道不是真理嗎?」。我一直這麼回答,「辯論帶給了我很多東西,那並不是面對辯題時的正確答案,而卻是在口語表達、論點架構上的技巧」,這對我來說可以算是辯論活動的主要價值。但在這樣的質疑之下,我也逐漸開始思考,這樣形態的辯論,是否還欠缺了些什麼。

關心辯題卻不關心議題

要成為一位優秀的辯論者我想必須具備以下條件:資料蒐集能力、論點組織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其實把這些做的好又談何容易,如果一個辯士能夠在以上幾點達到巔峰,想必未來在從事任何工作時也都能夠無往不利。但是還是令人存疑的,我們投入熱情於各種不同的辯題,為的難道就只是自己無盡的辯論技巧,而題目的思辨本身卻沒有任何意義?

我不知道對此辯士們是不是常捫心自問或反省,令我困惑的是辯士們對辯題的看法。究竟辯題只是個用來辯論的、沒什麼特殊價值的講台或戰場,還是一個我們在辯論時對他有某種程度的思維,但在辯論場下仍能對他存有關心的議題。就我看到的,一個擁有充分知識能力以及快速邏輯思維的辯士,是足以被稱為一位知識份子的,但是我完全不能想像一位知識份子居然對自己汲汲營營爭論的問題沒有實質的關切。我很少聽到辯論圈的人會去參與社會運動或做些社會服務,也很少在人文社會的討論中,注意到辯士們的參與。如此發現辯士對議題的不熱衷就成了辯論被質疑為嘴砲似的競技的原因。曾經有一位學生時代打過一陣子辯論的社會運動者在討論會中利用了辯論的論點分析一下社會問題,但隨即又向我講起辯論圈的逞口舌的空虛。

閉關自守的結果

辯圈生態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由古老的傳統和倫理組成,辯士根據學長姐權威的教導,循規蹈矩的蒐集資料、發展辯題,在開賽前通宵,在場上舌燦蓮花把準備發揮到極限。先談查資料這件事,我曾經有過數次經驗,身在辯論圈的朋友和我討論正在從事的辯題,問問看我有沒有相關資料,即時的從google、苦勞網、民間司改會......等我熟悉的網站傳了幾個連結給這位朋友,他卻會大吃一驚的表示自己在國圖耗了幾個下午卻沒有這種實際有用的資料。事實上,辯士們在國家圖書館主要會查到的是我國碩博士的論文,或是一些不知道出版多少年的期刊和學術書籍。身為社會學系的學生,我國碩博士的論文能在辯論圈的題目中提供多少訊息我認為是很不可期待,而這些辯士多半不諳英文,台灣本土的期刊又有多少能派上用場,台灣學術書籍(如評論合集)的量是很不可觀的,而且舊,舊是最嚴重的。雖然說有這麼賣老的資料蒐集,但我也看過有辯士拿著雅虎奇摩知識加的資料在台上飛舞的。這種老舊陳腐的資料蒐集我想歸咎於辯圈中莫名其妙重視的學長學弟授受輩份,以及幾乎沒有變過的辯論古法,而膚淺的網路鄉民資料可能就得視為辯士不真正關心議題,對社會不抱有關懷的結果了。上面講到的「論點組織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是可以藉由長期的辯論培養的,但是至少在資料蒐集上,辯士們的能力在我看來是很悲慘的。

時常耳聞一些延畢兩三年繼續打辯論的學長事蹟,一方面令人瞠目結舌,一方面不免讓人思考,為什麼這人離不開辯論。好像無法自拔的沉在一個遊戲世界中。或許,離開辯論之後等待他的就是殘酷的現實,大學課業沒念好、除了辯論外一無所知,也沒對其他事物有過興趣。也或許,他只是單純的沒有方向感。

打出有意義的辯論

我上大學之前,辯圈的學長告訴我,辯論只是個小眾的活動,既然還沒踏進來,他也不鼓勵我進這世界。當然我最後也沒實際下辯論場,令我好奇的是目前身在辯論圈中的辯士們是抱著怎樣的初衷進入辯論的世界。我並不想消極的批評辯論,阻止學弟繼續進這圈子,其實如果是那樣的話這個辯論版發起人的我才真的更可笑。辯論讓我學到不少有用東西,雖然說來說去好像也就只有「需根解損」(參閱: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108954)。

當然我想告訴學弟妹,除了辯論,還有很多很好玩的事可以做,比如說參與一些社會議題的活動、加入異議性社團、參加議題討論會、讀書會、人文性質的營隊......,甚至這些其實就是我正在努力帶動的方向。但是在這個辯論版,我更希望的是告訴往後會繼續打辯論的辯士,社會並不存在於辯題裡,我們在打的辯題並不是真正的議題,做為一個有能力思索議題,並加以發聲的人,如果這樣的人在思索議題時都只想到要怎麼在下一次的辯論場上贏得比賽、贏得最佳辯士,而連自己都沒對手邊的社會問題產生批判意識,尋找出自己認為對的立場,那這樣的辯論活動確實是很沒有深度的。

相反的,期待辯士能至少在準備辯題時,思考看看怎樣的做法是最值得受到支持、最應該被推動,並且在蒐集資料過程中,看到努力為社會問題奮鬥的組織或人們時,能夠思考他們的行動或理念正不正確,並對自己認同的活動不吝惜的給上自己的支持和鼓勵。

我自己加辯論社是當初覺得這是板中人文性質最大的社團,順帶交友.

但是後來發現,辯論社是會學到辯論,但是卻沒有自己去書店看社會學書籍那樣學到社會相關的多.

於是是有點小小的灰心.

不過很欣賞建講有上霍布斯的巨靈,傅柯的規訓........

我想,我理想中的辯論社除了為了辯而辯,也應該要接觸多一點人文相關的思想,已拓寬自己的視角.

huangxuanzhong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