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歐洲中世紀重裝騎兵


Recommended Posts

我怎麼聽說一開始長弓確實能有效殺傷法國騎兵

但是後來法國開始大量使用火藥武器和胸甲(AOE3的胸甲騎兵)才終於把英國趕出去(當然還有聖女貞德那些的)

因為英法百年戰爭前後期的武器裝備差異甚大,正好是鎖子甲轉型到板甲的過程。

在14世紀中期的克雷西和普瓦泰戰役中,當時鎧甲還是以鎖子甲為主,所以長弓仍有相當威力。

但即使在這個時候,長弓手還是採取射人先射馬的戰術。

不過這些戰役的勝利,與其歸功於長弓手的技術,倒不如說是指揮官的卓越領導。

板甲只限於少數高階貴族才有能力穿戴,而此時期的板甲技術還不夠發達,

黑太子愛德華,其稱呼由來就是他所穿戴的黑色盔甲,黑色即是未經打磨的鋼板顏色。

等到百年戰爭後期,戰鬥雙方都已換穿打磨過後的光亮板甲,

查理七世送給貞德的禮物中,就包含義大利鎧甲師傅打造的光亮白色板甲。

這時期戰場上的常見景觀,就是穿著閃閃發亮的騎士組成人牆向前推進。

因為馬匹沒有護甲,容易被遠距武器所傷,騎士在戰鬥中,往往採取徒步攻擊的方式。

當然,到了這個時期,長弓手的鐵製箭鏃(有時還有以骨、角製成的箭鏃),殺傷力也就大幅滑落。

鋼製箭簇也不是沒有,但因為發射時所需求的勁道相當龐大,因此鋼製箭簇大多只用在弩上。肌肉能還是比不上機械能。

至於百年戰爭時的火器,多用在守城和攻城中,數量不多。主要決戰兵力還是騎士與新興的步兵階級。

而胸甲騎兵這個名稱,是拿破崙戰爭時,騎兵復興才出現的名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76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因為英法百年戰爭前後期的武器裝備差異甚大,正好是鎖子甲轉型到板甲的過程。

在14世紀中期的克雷西和普瓦泰戰役中,當時鎧甲還是以鎖子甲為主,所以長弓仍有相當威力。

但即使在這個時候,長弓手還是採取射人先射馬的戰術。

不過這些戰役的勝利,與其歸功於長弓手的技術,倒不如說是指揮官的卓越領導。

板甲只限於少數高階貴族才有能力穿戴,而此時期的板甲技術還不夠發達,

黑太子愛德華,其稱呼由來就是他所穿戴的黑色盔甲,黑色即是未經打磨的鋼板顏色。

等到百年戰爭後期,戰鬥雙方都已換穿打磨過後的光亮板甲,

查理七世送給貞德的禮物中,就包含義大利鎧甲師傅打造的光亮白色板甲。

這時期戰場上的常見景觀,就是穿著閃閃發亮的騎士組成人牆向前推進。

因為馬匹沒有護甲,容易被遠距武器所傷,騎士在戰鬥中,往往採取徒步攻擊的方式。

當然,到了這個時期,長弓手的鐵製箭鏃(有時還有以骨、角製成的箭鏃),殺傷力也就大幅滑落。

鋼製箭簇也不是沒有,但因為發射時所需求的勁道相當龐大,因此鋼製箭簇大多只用在弩上。肌肉能還是比不上機械能。

至於百年戰爭時的火器,多用在守城和攻城中,數量不多。主要決戰兵力還是騎士與新興的步兵階級。

而胸甲騎兵這個名稱,是拿破崙戰爭時,騎兵復興才出現的名稱。

我不懂,同樣拉開弓,為什麼改一個箭簇就會增加很多發射的力量需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不懂,同樣拉開弓,為什麼改一個箭簇就會增加很多發射的力量需求?

因為E=1/2mv^2嗎?我不確定鋼製的會不會比較重

------

所以說,因為"弩可以射一些比較變態的東西",以及"弩的射速較慢"這兩點,有人聲稱當時在歐洲弩是拿來做狙擊埋伏用的

如果有異議歡迎指正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cosinetheta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去找原書來對我之前寫的筆記,發現是我寫錯了,真是抱歉。

弓箭也有鋼製箭簇,但鋼製箭簇多用在弩上這點倒是沒錯。

英國長弓兵少用鋼製箭簇的原因,或許是冶煉技術不發達所致。

所以說,因為"弩可以射一些比較變態的東西",以及"弩的射速較慢"這兩點,有人聲稱當時在歐洲弩是拿來做狙擊埋伏用的

如果有異議歡迎指正

中古時代末期的西歐,弓與弩相較,已經算是比較科技落後的武器。戰場上主要遠距投射武器是弩為主,而非弓箭。

英國長弓兵反而是戰場上的特例。

拉開弩所需要的氣力,後來都由機械輔助,而不像弓的使用,幾乎由肌肉施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http://wtfm.exblog.jp/i4/

其實騎兵衝鋒時殺傷敵人的效果是次要的,在敵人心理上造成壓力才是主要的。

因此即使在撞擊的力道上騎兵比步兵來得大許多,騎兵也極少真得直接衝上去......

所謂的騎兵「衝鋒」其實應該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

震駭(shock....)和殺入(charge....)......

震駭是開始的階段,用來瓦解敵人的陣型(主要是心理上);而一但敵人陣型瓦解,騎兵才會進入殺入的階段,「步卒自相殘陷,騎兵因而蹂躪:以此常勝。」

若不是真的撞上去

那敵人也知道你不會衝上來

那要怎樣造成心理壓力

重裝騎兵在進行衝鋒時,是根本停不下來的,如果急停你會看到一堆罐頭往前飛

他是真的衝進去,由於騎兵的重量和馬匹,在面對一般士兵時非常的有效,因為正面抵禦騎兵的方法只有密集的長矛或是長槍陣型,而當時的士兵組成多為農民和下層的貧民,在正面面對時很容易驚慌導致陣型鬆散進而破裂

弓箭手的好處再於一個訓練良好的弓箭手,可以在一分鐘內射出12根的箭矢,這個速度大於弩箭和當時的火槍兵,但是相對的,弓箭手只能在短時間內維持這樣高的射速,而其他兵種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攻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重裝騎兵在進行衝鋒時,是根本停不下來的,如果急停你會看到一堆罐頭往前飛

他是真的衝進去,由於騎兵的重量和馬匹,在面對一般士兵時非常的有效,因為正面抵禦騎兵的方法只有密集的長矛或是長槍陣型,而當時的士兵組成多為農民和下層的貧民,在正面面對時很容易驚慌導致陣型鬆散進而破裂

弓箭手的好處再於一個訓練良好的弓箭手,可以在一分鐘內射出12根的箭矢,這個速度大於弩箭和當時的火槍兵,但是相對的,弓箭手只能在短時間內維持這樣高的射速,而其他兵種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攻擊

要看時代。

步兵方陣的成形要有大量穩定兵源,這要仰賴民族國家統一後城市化所造就的勞力空缺。

有些時代沒有完善的陣形關念,打起來比古希臘人還糟糕。

步兵拿長槍,別忘了旁邊會站兩排士官拿軍刀要做甚麼XD

另外,重裝騎兵逐漸成為戰場配角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步兵方陣漸漸發達起來,

另一個就是因為產業結構改變,重裝騎兵的成本相對升高許多,效率又不夠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弩射程短,只適合放冷箭,並不適合狙擊。

我也不懂為何鋼製箭簇需要比較大的力道使用,只知道拉動長弓所需要的力道比短弓大很多。

不懂,弩的威力既然比較大,射程為什麼會比較短?

如果這邊說的是指有效射程,那後面裝上穩定翼不是就解決了準度不夠的問題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要看時代。

步兵方陣的成形要有大量穩定兵源,這要仰賴民族國家統一後城市化所造就的勞力空缺。

有些時代沒有完善的陣形關念,打起來比古希臘人還糟糕。

步兵拿長槍,別忘了旁邊會站兩排士官拿軍刀要做甚麼XD

另外,重裝騎兵逐漸成為戰場配角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步兵方陣漸漸發達起來,

另一個就是因為產業結構改變,重裝騎兵的成本相對升高許多,效率又不夠好。

那個是較近代的西班牙大方陣的結果,在更近代點的排槍,其實都一樣只要騎兵敢衝,衝的位置對,還是可以很輕鬆擊潰

直到現代,騎兵依然還是存在,指不過是從騎馬改成開坦克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懂,弩的威力既然比較大,射程為什麼會比較短?

如果這邊說的是指有效射程,那後面裝上穩定翼不是就解決了準度不夠的問題了?

因為這樣違反了設計的初衷,弩採用的是機械力,箭越長弩越大射程和力量就會增加,但是這樣設計的結果,還不如去用弓來的方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插話一下

http://www.millionbook.net/wg/y/yuguo/bcsj/081.htm

引用內文

英軍方陣的每一面都同時受到沖擊。鐵騎軍狂暴地旋轉著,把他們包在中間。那些步兵沉著應戰,毫不動搖。第一行,一只腳跪在地上,用槍刺迎接鐵騎;第二行開槍射擊;第二行后面,炮兵上著炮彈,方陣的前方讓開,讓開花彈放過,又隨即合攏。鐵騎軍報以蹴踏。他們的壯馬立在兩只后蹄上,跨過行列,從槍刺尖上跳過去,巍然落在那四堵人牆中間。炮彈在鐵騎隊伍中打出了一些空洞,鐵騎也在方陣中沖開了一些缺口。一行行被馬蹄踏爛了的人,倒在地上不見了。槍刺也插進了那些神騎的胸腹。人們在旁的地方,也許不曾見過那种光怪陸离的傷亡情況。方陣被那种狂暴的騎兵侵蝕以后,便縮小范圍,繼續應戰。他們把射不盡的開花彈在敵人的隊伍中爆炸開來。那种戰爭的形象确是殘暴极了。那些方陣已不是隊伍,而是一些火山口。鐵騎軍也不是馬隊,而是一陣陣的暴風。每一個方陣都是一座受著烏云侵襲的火山,熔岩在和雷霆交戰。

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個是較近代的西班牙大方陣的結果,在更近代點的排槍,其實都一樣只要騎兵敢衝,衝的位置對,還是可以很輕鬆擊潰

不管任何時代,只要騎兵面對訓練有素的步兵所結成的陣勢,最好的辦法絕對不是硬撞上去。

下面有人po的滑鐵盧之戰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騎兵很難沖垮訓練有素的步兵所組織的陣型,

八里橋之戰時,八旗鐵騎也沖不過英軍那「稀薄的紅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是真的?

這個戰鬥方式是真的,在拿破崙那個時代,騎兵還是可以在某些狀況下正面突破排槍,原因是當時的前膛槍射擊速度很慢,步兵為了抵抗騎兵的攻擊,就會組成一個四方型的陣形

將所有步槍上刺刀刺刀對外,這個只能防禦,在其中保護更脆弱的單位

但是也僅此而已,騎兵本身的重量和馬匹的重量,只要不顧死活是有很高的機會衝過的,而在當時老兵和新兵再戰場上的差異性非常大,英國的紅衫軍就是靠著老兵養成新兵在打天下,這也是為什麼在獨立戰爭時美軍很難正面打贏紅杉軍的原因

而在中國八國聯軍的八旗鐵騎之所以衝不過去是拜機槍和更現代的武器所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管任何時代,只要騎兵面對訓練有素的步兵所結成的陣勢,最好的辦法絕對不是硬撞上去。

下面有人po的滑鐵盧之戰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騎兵很難沖垮訓練有素的步兵所組織的陣型,

八里橋之戰時,八旗鐵騎也沖不過英軍那「稀薄的紅線」

訓練有素的士兵不代表他們不怕死,騎兵本身的鎧甲和馬匹的重量就是最好的殺器

而騎兵的衝擊能力,就連紅杉軍遇到也是五五開,只能賭自己的手下更不怕死,別忘了滑鐵盧之戰並不是一面倒的戰爭而是一場五五開的戰爭,看誰比較倒楣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個戰鬥方式是真的,在拿破崙那個時代,騎兵還是可以在某些狀況下正面突破排槍,原因是當時的前膛槍射擊速度很慢,步兵為了抵抗騎兵的攻擊,就會組成一個四方型的陣形

將所有步槍上刺刀刺刀對外,這個只能防禦,在其中保護更脆弱的單位

但是也僅此而已,騎兵本身的重量和馬匹的重量,只要不顧死活是有很高的機會衝過的,而在當時老兵和新兵再戰場上的差異性非常大,英國的紅衫軍就是靠著老兵養成新兵在打天下,這也是為什麼在獨立戰爭時美軍很難正面打贏紅杉軍的原因

而在中國八國聯軍的八旗鐵騎之所以衝不過去是拜機槍和更現代的武器所賜

所以說火槍兵一排一排站好,除了說前面的倒下後面的可以馬上補上以外,就是為了要"輪流射",增加射速(不過這種方式由腓特烈二世在歐陸發明之後花了多久才普及我倒是不確定)

然後不要再跟我說什麼"靠著重量衝過去就好了",當年明朝初年沐英在雲南也用這招,而且擋的可不只是一般的重裝騎兵

而是"象兵",沒錯,就是騎大象的象兵

當然啦,衝不衝得過去重點還是要看軍隊的素質,如果你在有效射程的邊緣就開始放槍,裝彈又不夠快,那當然等到沒被打死的敵人--因為你是在有效射程的邊緣就開始放槍,所以一定還有很多--衝上來之後,你的槍當然就只剩刺刀可以用,不能突破才奇怪

簡單來說,我會覺得這種東西基本上是很有效的,只是看你"會不會用"而已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cosinetheta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以說火槍兵一排一排站好,除了說前面的倒下後面的可以馬上補上以外,就是為了要"輪流射",增加射速(不過這種方式由腓特烈二世在歐陸發明之後花了多久才普及我倒是不確定)

然後不要再跟我說什麼"靠著重量衝過去就好了",當年明朝初年沐英在雲南也用這招,而且擋的可不只是一般的重裝騎兵

而是"象兵",沒錯,就是騎大象的象兵

當然啦,衝不衝得過去重點還是要看軍隊的素質,如果你在有效射程的邊緣就開始放槍,裝彈又不夠快,那當然等到沒被打死的敵人--因為你是在有效射程的邊緣就開始放槍,所以一定還有很多--衝上來之後,你的槍當然就只剩刺刀可以用,不能突破才奇怪

簡單來說,我會覺得這種東西基本上是很有效的,只是看你"會不會用"而已

會不會用是其次,重點是在於士兵的素質,像織田信長著名的三段擊都是其中一個例子,這種方式對於軍官還有士兵的素質要求很高,士兵必須扛的住被流彈擊中的風險,而且對於當時槍械的裝填要非常熟析,後者還可以依靠訓練,但是前者只能依靠經驗,而軍官也必須掌握好士兵的射速,不然會出現指揮混亂進而整個崩潰的情形

象兵和騎兵不同,象兵很容易驚慌,失去控制,當然在大多數的人象對戰當中,人類驚慌崩快的速度大於象兵,而戰鬥用的騎兵,他們的戰馬是經過訓練的,比較不容易驚慌會直直的前進,很多人都說馬是很容易受到驚嚇的動物,這是對的,但是也是錯的,因為戰馬是經過訓練對於驚嚇有一定的抵抗力

大象呢?雖然歷史上有象兵的出現,但是對照整個歷史的長度來說,戰馬的訓練已經系統化,所以象兵是不能這樣看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依靠射速來壓制敵人,已經是比較近代的狀況了,再火槍前期壓制敵人主要是依靠彈幕,其實只要敢衝用概率來說命中率其實很低的,在過去的歷史依靠遠距離武器打擊敵人成功的例子不是沒有,但這並不是單純的用火槍就一定能打贏騎兵那麼簡單,背後影響的因素還有很多

從整個歷史來看,這種抵抗騎兵的方式其實並不有效,和成功的例子相比較失敗的例子遠遠大於成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依靠射速來壓制敵人,已經是比較近代的狀況了,再火槍前期壓制敵人主要是依靠彈幕,其實只要敢衝用概率來說命中率其實很低的,在過去的歷史依靠遠距離武器打擊敵人成功的例子不是沒有,但這並不是單純的用火槍就一定能打贏騎兵那麼簡單,背後影響的因素還有很多

從整個歷史來看,這種抵抗騎兵的方式其實並不有效,和成功的例子相比較失敗的例子遠遠大於成功

同意XDD

滑堂槍時代,

步兵方陣要抵抗騎兵用子彈絕對不行,要靠勇氣與刺刀。

步兵方陣要衝破對方用子彈絕對不行,要靠勇氣與刺刀。

總結一句,勇氣與刺刀。

在沒有自動武器之前,這種手動武器能改變戰術的層面不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八里橋之役是英法聯軍的時候打的,不是八國聯軍...........

那時候別說馬克沁了,就連蓋特林本人,都只是個小鎮醫生。

講到步兵與騎兵的問題,有一個顯著變化就是,

中古時期騎士可以輕鬆擊潰數量遠比他們龐大很多的步兵,

但到了近代之後卻得小心翼翼,不能任意發動騎兵衝鋒。

這不就是步兵水準提高了嗎?從不堪一擊變成難啃的骨頭。

雖著科技與社會的演進,騎兵的實力不能說沒有提高,

但步兵和砲兵的進步與重要性,使得他們從戰場上的配角變成主角,

中古世紀哪有人會說「步兵是戰場的皇后」

騎兵對步兵的優勢,不在於衝鋒的壓力,而是騎兵的快速部署與行軍速度,

趁步兵尚未列陣完畢,發動攻擊、搶佔戰場上的有利位置、攻擊補給縱隊等等,

騎兵絕對不是用來向步兵方陣,發動華麗的衝鋒。

還有象兵的問題,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上,象兵是相當重要的主力,誰說沒有體系化的經營。

早在釋迦牟尼的時代,一個國家大象的數量就被當作是國力強弱的証明,

波斯語的「象伕」就是印度人的意思。

地中海區域也很早就有象兵的使用,但他們使用的不是非洲象或亞洲象,

而是一種現在已經滅絕的大象,主要生長在北非地區,體型比現代的亞洲象還小,

漢尼拔遠征羅馬時,帶的就是這種大象。

回過頭來說,步兵戰勝騎兵的門檻確實 很高,

但是戰爭的勝負,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取決於指揮和訓練。

法薩盧斯戰役,凱撒用他麾下的精銳步兵去硬擋龐培的優勢騎兵,並因此取得勝利。

札馬戰役的羅馬步兵也是從正面迎擊迦太基的象兵,經驗老到的百夫長衝進去砍象腿,阻擋象兵的衝鋒。

而且馬本身其實是個膽小的動物,動物天性使得牠們不會傻傻的往密密麻麻的刺刀陣裡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八里橋之役是英法聯軍的時候打的,不是八國聯軍...........

那時候別說馬克沁了,就連蓋特林本人,都只是個小鎮醫生。

講到步兵與騎兵的問題,有一個顯著變化就是,

中古時期騎士可以輕鬆擊潰數量遠比他們龐大很多的步兵,

但到了近代之後卻得小心翼翼,不能任意發動騎兵衝鋒。

這不就是步兵水準提高了嗎?從不堪一擊變成難啃的骨頭。

雖著科技與社會的演進,騎兵的實力不能說沒有提高,

但步兵和砲兵的進步與重要性,使得他們從戰場上的配角變成主角,

中古世紀哪有人會說「步兵是戰場的皇后」

騎兵對步兵的優勢,不在於衝鋒的壓力,而是騎兵的快速部署與行軍速度,

趁步兵尚未列陣完畢,發動攻擊、搶佔戰場上的有利位置、攻擊補給縱隊等等,

騎兵絕對不是用來向步兵方陣,發動華麗的衝鋒。

還有象兵的問題,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上,象兵是相當重要的主力,誰說沒有體系化的經營。

早在釋迦牟尼的時代,一個國家大象的數量就被當作是國力強弱的証明,

波斯語的「象伕」就是印度人的意思。

地中海區域也很早就有象兵的使用,但他們使用的不是非洲象或亞洲象,

而是一種現在已經滅絕的大象,主要生長在北非地區,體型比現代的亞洲象還小,

漢尼拔遠征羅馬時,帶的就是這種大象。

回過頭來說,步兵戰勝騎兵的門檻確實 很高,

但是戰爭的勝負,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取決於指揮和訓練。

法薩盧斯戰役,凱撒用他麾下的精銳步兵去硬擋龐培的優勢騎兵,並因此取得勝利。

札馬戰役的羅馬步兵也是從正面迎擊迦太基的象兵,經驗老到的百夫長衝進去砍象腿,阻擋象兵的衝鋒。

而且馬本身其實是個膽小的動物,動物天性使得牠們不會傻傻的往密密麻麻的刺刀陣裡衝。

你犯了一些錯誤,騎兵對步兵在歷史上的勝率是曲線的,首先是騎兵打不贏步兵,這是在古羅馬那時候馬鐙還未發明,一直到後面變成二八開,在衝突中騎兵獲勝的機率大約是八成,再到近代騎兵剩下兩成更低,再到現代又變成八成,因為現在騎兵開坦克

並不是說步兵的水準提升,而是其他的方面,像是槍械的進化,騎兵的造價,便宜的步兵相對於騎兵來說更適合大規模應用,從古至今步兵一直是戰場的主體,大配而來的是各種戰術以及科技的進步

我這樣講好了,一個將近一噸多重量的物體,以時速六十公里像你衝過來,大概就是現在你站在台灣道路上面對橫衝直撞的卡車那樣的感受,而你講的東西是戰術上的靈活運用,兩者是不同的,後者所謂不是向步兵發起華麗的衝鋒,那個是以現代的眼光來評價

象兵一樣的問題,象兵在歷史上應用的範圍太少,綜觀過去兩千年來戰史,騎兵是整個戰場的主力,而象兵不是,因此騎兵所面對的狀況遠勝於象兵

置於戰馬?不要被騙了!馬匹是很容易驚慌的,但是戰馬不是,戰馬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這也是優秀戰馬昂貴的地方,比起一般的馬匹更穩定更容易傻傻望刺刀長槍裡面衝,戰場上是不可預測的,如果戰馬很容易驚慌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邊討論騎兵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犯了一些錯誤,騎兵對步兵在歷史上的勝率是曲線的,首先是騎兵打不贏步兵,這是在古羅馬那時候馬鐙還未發明,一直到後面變成二八開,在衝突中騎兵獲勝的機率大約是八成,再到近代騎兵剩下兩成更低,再到現代又變成八成,因為現在騎兵開坦克

並不是說步兵的水準提升,而是其他的方面,像是槍械的進化,騎兵的造價,便宜的步兵相對於騎兵來說更適合大規模應用,從古至今步兵一直是戰場的主體,大配而來的是各種戰術以及科技的進步

我這樣講好了,一個將近一噸多重量的物體,以時速六十公里像你衝過來,大概就是現在你站在台灣道路上面對橫衝直撞的卡車那樣的感受,而你講的東西是戰術上的靈活運用,兩者是不同的,後者所謂不是向步兵發起華麗的衝鋒,那個是以現代的眼光來評價

象兵一樣的問題,象兵在歷史上應用的範圍太少,綜觀過去兩千年來戰史,騎兵是整個戰場的主力,而象兵不是,因此騎兵所面對的狀況遠勝於象兵

置於戰馬?不要被騙了!馬匹是很容易驚慌的,但是戰馬不是,戰馬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這也是優秀戰馬昂貴的地方,比起一般的馬匹更穩定更容易傻傻望刺刀長槍裡面衝,戰場上是不可預測的,如果戰馬很容易驚慌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邊討論騎兵了

分散的步兵與步兵方陣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分散的步兵看到騎兵衝過來只會跑,騎兵只要踏一踏就可以了;

步兵方陣則是輕鬆IMBA,騎兵只能繞開。

WHY?

從馬鐙說起,這個發明在中西兩方都很重要。

基本上沒有馬鐙的"騎馬人"不太能稱為騎兵,因為他幾乎沒有一邊騎乘、一邊作戰的能力。

所以在馬鐙發明之前,是"沒有騎兵",而不是騎兵比步兵弱。

沒有馬鐙的戰士,一定要下馬才能作戰,或者只能當偵查、通信等輔助兵種。

馬鐙發明後,騎兵依然不是主力兵種,因為騎兵不能衝垮完整的步兵陣形。

但騎兵的機動性極高,可以繞過敵人步兵主力而攻擊/騷擾其他目標,

也可以快速追擊敵軍潰散的部隊。

(蒙古人的全軍騎射是IMBA,是BUG,屈機,金手指,請當作例外。)

至於步兵方陣為甚麼這麼IMBA可以剋騎兵?

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會將其隊伍正面面向敵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 ||| ||| ||| |||....→第一、二、三排步兵把長槍/刺刀放倒的刃牆

________士人人人人人....→第一排步兵

________士人人人人人....→第二排步兵

________士人人人人人....→第三排步兵

________士人人人人人....→第四排步兵

________ 士 士 士 士....→士官包圍陣形以免潰散

當騎兵衝過來的時候,無論是長槍兵還是火槍兵,就會有一面

『由三排利刃組成的刃牆』立在騎兵前面,這比利刃拒馬來的可怕一些。

拿4x5的20人長槍兵方陣跟一隻法國遊俠來比,

就算遊俠極速狂奔衝進來,也頂多撞壞最前面兩個兵,然後人與馬都被串燒。

這就是騎兵不能衝撞步兵方陣正面的原因。

除非是已經潰散無組織的步兵、無防備的車輛、

或者是砲或機槍車(蓋特林之類)等機動性很可憐的重武器,才會是騎兵的舞台。

談談成本,一個長槍兵跟一個遊俠需要的成本有多少:

長槍兵:半年完整訓練(簡單的槍術),破爛制服、幾乎沒有盔甲、陽春長槍

遊 俠 :好幾年複雜訓練(包含騎術、武術、體能等),絲織制服、+5開洞插卡鋼鐵鎖子甲、+4Solar Sword單手劍、華麗的 騎兵長槍、一匹戰馬、+4開洞插卡戰馬鎖子甲、樞機主教的神聖信物

可惜,20隻長槍兵排好4X5的陣形後,就IMBA了。

所以只要有好的步兵方陣,騎兵就不會是戰場主力。

整理一下,步兵方陣可以輕鬆IMBA騎兵,

騎兵可以樂勝潰散的步兵以及機動性差、反擊能力差的部隊。

談談形成步兵方陣的條件。

東西方的封建時代雖然年代與地區相差甚遠,

但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出現缺失,導致他們同樣都沒有完整的步兵方陣:

1.戶籍制度不完整

2.貴族戰爭

3.產業未分化

這三個條件下,完整的步兵方陣是出不來的。下面我一一解釋。

戶籍制度

掌握可動員民眾是徵兵的第一條件,沒有完善的戶籍制度就無法監督大量兵源。

當掌握戶籍成為可能,國家才有辦法有效率的運用人力。

貴族戰爭

戰爭並不是民族與民族間的鬥爭、也不是資源掠奪,而是名譽戰爭。

平民不可參與戰鬥,甚至講究打鬥雙方的階級。

這種非全面戰爭其實稱為"械鬥"會比較妥當。

城市化與工商業分化

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將會釋出人口並成為工商業的人力,也加速城市化的發展。

步兵方陣需要的大量兵源得由此得出,不然動員農民的結果很可能是饑荒。

由這三點來看,可以發現"物質生活直接影響戰術",

因為不同的戰術、不同的戰爭模式都有其條件存在。

十字軍東征是傳統騎兵最輝煌的時候,在這之後因為封建制度瓦解,

民族國家成立,使得步兵方陣又成為可能,

而騎兵則成為不可或缺的...配角。

在這之後隨著槍械的進步、戰場的擴大(手錶、車、鐵路等發明),

騎兵漸漸退出戰場,而只剩下機槍、豪溝與不停的砲擊聲。

至於坦克,這種太過IMBA的東西就先放旁邊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