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延長12年國教對台灣好不好?


延長12年國教對台灣好不好?  

243 票

  1. 1. 延長12年國教對台灣好不好?

    • 好!增加國民水準減輕學生負擔
      49
    • 不好!降低國家競爭力學生素質低落
      196


Recommended Posts

  • 2 weeks later...
  • 回覆 88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叫作高中生,但是並不表示他有高中的程度

叫做大學生,全民都有大學可以念,並不代表具有大學生的水平

我們教育是不能只看表面的 ,但是實際的情況也許就是如此

應該要重視所謂內涵 ,那才是最重要的

並不是說各國都有十二年國教,所以台灣也要有

我想,現在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所謂表面好看的文憑

如何去提升學生的素質和縮短教育資源的差異 才是最重要的

縮短教育資源的差異→可以盡量減少貧富差距

減少貧富差距的方法→我個人認為是要把最基本的課本能夠有

有內涵 、並且便宜一點,這樣對許多貧窮的家庭就是很大的幫

助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課本要怎麼「有內涵」才能讓學生「有內涵」?

縮短貧富差距,是要讓貧的人接近富,還是讓富的往下接近貧?或是各取半?

如果是前者,那自由市場要如何來因應這批新興高薪者?

還是我誤會了您所謂的「縮短教育資源差異→減少貧富差距」並不是指文憑所帶來的附加價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有點抓不到閣下究竟想要問什麼

不過您可以比較一下經濟狀況不同的家庭,他們的下一代是怎麼學

習的?

有時候真的不是他們是不行,他們程度會比較差,這真的會是他們

本身的錯嗎?而他們就該受到別人的輕視?

有時只是他們拿不到那種資源罷了;從英文的學習來講,城市的同

學和鄉下的同學比例上程度就有明顯的差距。

至少要在九年國教,讓每個國民都有相同的資源;當然這樣不

可能。

所以國中開放各出版社編課本是比較不合理的,您可以去參考一下

現在課本的價格和實質的內容;當然有人說這是一個多元的方案,

讓學生有多種的選擇?說這個話的會是哪一個階程的觀點

很遺憾的,社會一定會有階級存在的,看人們要用什麼心態去看

如果課本編的夠充實,有條理,國民有基本受教的權利;還有有這

些雜七雜八的問題嗎? 很遺憾的,還是會存在,只是比較小。

自由市場如何因應→這不是我們能夠解釋的,也真的不夠格去解釋

雖然叫做大學,可是那真的具有大學的內涵嗎?會不會只是換個名

字呢?

內涵、充實、條理,這些詞都是很抽象的, 還要繼續解釋真的沒

完沒了

我只知道,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家裡窮的饔飱不繼,更不用說課本了

但那些課本真的有用嗎?為什麼大家又往補習班跑呢?

我目前能做到的就是把我的書分享給他們,這是我唯一實質能做到

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5 months later...

重點還是要定個基本水平

首先是對"義務教育"的定義

"義務"應該不只是每個人都該去念就沒了

學生有義務要學到至少60%~70%的知識

沒到不能畢業

基測該定個基準

拿60/100來說

基測沒有180就得留級或肄業

如果不夠格還要他/她去唸書這是在折磨人嗎?

對個人&整個國家都不好

因此

如果學生素質到了

不管6年9年12年16年其實都沒影響

還有政府學區制不能太小

目前這種規劃剛剛好

大致同樣素質的學生聚集一起不僅教育管理方便

學生相處學習一更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因為現在工作的需求學歷越來越高, 大家都想上大學所以高中變多, 大學也就變多了, 但是整體素質卻變差了, 這樣一來, 反倒是都沒意義了, 應該要縮減大學, 鼓勵企業多用職業教育人才, 修改升學制度和課程內容, 所謂明星高中就是升學主義的產物, 如此一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並增加學術競賽的質與量, 讓優秀學生仍然可以良性競爭, 這是我暫時所想出最兩全其美的辦法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國中一堆人上課都在發呆、睡覺,但當老師一問:「你們要上高中嗎?」,一定沒人說不。但在國中上課情況都這麼糟了,上高中還會學到什麼嗎?

沒有升學考試,沒有壓力,國家競爭力一定降低。

我們公民老師講的,十分贊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沒有心沒有能力唸書得真的就不要浪費時間精神力氣去唸高中大學

不如把心力花在學習幾項自己有興趣的專業技能

這樣才有社會分工

現在失業的人很多

但求才徵人的更多

與其為了沒興趣的東西跟其他筆自己厲害的人擠破頭

不如好好鑽研自己真正想做的東西

(前提是合法正當)

在自身專業區域嶄頭露角吧

畢竟

"做唯一"比"爭第一"更有意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總歸一句

精英教育(正規大學教育)不適合做普及化

政府規定每個人要有一定的受教(即義務教育)

除了讓人民普遍有基本知識外

另外就是要建立理性思考分辨能力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現在工作絕對不只360個

而需要絕對高學歷的比例不是很大

所以精英教育普及化真的是非常無益而有害的

當今多數人民

連號稱大學畢業的記者 主播

都被政客牽著鼻子走

這就證明教育太過普及是非常不對的

以上屬於個人意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

這在台灣絕對是騙人的,如果是你妳要你小孩做技工還是醫師,律師

答案很明顯的,我們無法擺脫傳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而在歐美地區,兩者的社經地位是一樣的,甚至律師還更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DUST 發表

一句話:「教育不是為了國家發展而存在的(不管是競爭力或所謂的國民教育水準)。」

那教育若是總為他人作嫁...也不太好吧!!!

既然是國家教育...當然以本國利益為優先咩

當然~~"優先"並不是"強迫"

若學生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那就出去闖闖吧!!!

不過.......如此一來國家直接與間接的投資也白費了

(假設他"一闖不回頭"的話@@)

說的偏激一點,若"教育不是為了國家發展而存在"

那各國培育出來的各種人才能幹嘛?

消滅九大行星的侵略者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吽,樓上的,我的意思是說,還有更明確的目標,而非為了國家發展。

當然嚴格說起來那個目標終極目的其實還是為了國家發展,只是格局上的不同罷了。

然而是什麼樣的目標?我信仰的是「以人為本」(我沒有在打廣告=0=)。

也就是教育是為了「個人」而存在的,而這個個人的附加價值,最後依舊會回歸到國家利益上;然而現在的教育確是只重視國家利益,個人的價值無從發揮。

我們可以分三個階段來看:

首先是「個人在社會當中的生存」,其次是「個人對生活目的追尋的一種思考培養」。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才能附加第三個:「個人對於社會整體福利的增進」。

大致上是如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問題還是高中不是適合所有人唸的

很多人國小國中都玩掉了

實際學力只有小學肄業

你卻要他唸有一定水準的高中

這不但他個人沒興趣

還會把整個"高中生"應有的基本素質 涵養 通通破壞

這樣絕對是沒好處的

如果政府可以保證國中"畢業"的人

都有學到至少60%↑或 70%↑國中所交的知識

那麼其實"12年國教"還ok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最初由 羽叢 發表

我家這的素質普遍低...我說真的...我國中的學校總共只有6個第一志願的..聽說還是創校以來升學率最好的一次..如果高中還得跟那些人混在一起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阿~"~(動不動就澇人打架那種~~).老實說...我真的還蠻不?............(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我們這屆才三個:|

創校以來也才這三個:|

應該...不會有學校比我們爛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0 months later...

今天坐公車回家的時候作我後面的幾個婆婆媽媽在聊天,我聽到他們這樣說:

「耶你女兒現在幾歲啊,應該可以不用考試喔?」

「對啊!」

「那你是要怎麼樣,遷戶口到北一女旁邊嗎?」

「當然啊!」

......= =""

於是我就想到了一個口號:

「我們前幾志願不會那麼簡單給你搞垮的!」

(這個「你」同時包含搞政策的政治人物和利用政策的死老百姓)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