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誰有資格上大學?


Recommended Posts

  在這篇我想先做出幾個前提:

1經濟學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資源有限

2普高和普大的設立目的。普高為通才教育,普大為培養研究人才。

A1.

我沒說只能離家近噢,我只說離家遠近
可以是一個考量
(即針對15樓「學生要依什麼標準來選學校?」這個問題提出的可能答案),這包含或遠或近都可以,自由在學生個人。

至於學生有權利可以選擇就讀地點,如果實務上行得通的話,當然是不錯的點子。不過直覺上這可能會有困難,所以也許採統一分配會比較有可行性。

  在理性假設為前提下,大部分學生都一定會想往資源較多的城市(如台北)移動,這方面的資源是不可能靠我們去做強制分配的。所以如果開放自由選擇必然會造成資源少(台北學校招生人數不足)但需求多(人人搶著去台北)的情況,造成台北必須廣設更多大學,而其他縣市只能關閉大學只能關閉大學,最後造成大部分學生都會集中在台北。因此只能用統一分配來強制執行。但統一分配就已經違反你所謂學生選擇個人自由。

A2.

冷熱的區分來自學生選擇的結果,我們不應該強迫某些人去唸他不想唸的東西,就算那是為了學術領域健全的理由。而,如果哪一年真的沒有學生選填某個科系,那挺多意味著那一年那個系得停課,過一年後,也許有人唸,那麼就可以開班。

  如果按照學生真能完全自由選擇的情況下,那我想大部分學生在現實社會前提,會一窩蜂選擇往熱門科系(如電機、財金、法律等),這個情況我想是眾所不能否認的。這將造成熱門科系將會資源不足,而冷門科系會分不到資源分不到資源,最後只會導向兩方都損失的局面。

我一樣不主張學習知識就是學習職業技能,但當它跟學生選擇自由有所衝突時,自由應該先受到關注,如果真的每個學生或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為了職業而唸書,那也是無可奈何的;挺多,我們可以透過義務教育來灌輸學生知識學習的觀念。不過我也不排除,制度上真得可以辦到把知識學習獨立於職業技能之外,例如這樣子:

  這段依照我的第二個前提就可否定。這也是普高和技職體系的差別。設立普高的目的就是培養通才,設立技職學校就是培養技術人才,如果學生真心想學職業技能,那他當初就該選擇技職體系而非普高。

A3.

「大學素質均衡」的主張,目的是為了成就「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唸的科系」與「不用考試就能上大學」,在想不到其他方法前,這是唯一的解決途徑。如果你同意,學生可以有選擇權而不用迫於高中學業的成就而犧牲,例如成績不好可能沒辦法唸到醫學系;並且也同意,大學入學考試並無法測出學生有沒有資格唸某所大學,那麼大學素質均衡就必須實施,因為,如果大學仍然有優劣之分,除非最頂尖的大學可以吸收全台灣的學生,否則這種均衡是不可避免的。簡言之,在我們想不出來公平的入學方式來決定某些學生可以上好學校、某些學生只能上壞學校之前,不用考試入學與因此造成的大學素質均衡就是一個公平的方法。

  在於如果學生真的很有興趣想念醫學,我想他一定也會為了上醫學而妥協努力學習現階段這些看似無用的科目。以後出社會可是有更多你需要妥協的地方,而政治本身更也是一種妥協的藝術。如果興趣無法讓你進行妥協,那就代表你的興趣所讓你得到的滿足並未超過現階段妥協所造成的損失,因此就可否定你並不是真正想要往這條路走。好比一個運動家很想拿到奧運金牌(想上醫學系)卻因為無法忍受無聊痛苦的訓練(準備升學考試),難道我們就因為他想就讓他去當選手嗎?這豈不是對那些努力練習的選手不公平?

我認為要均衡素質不會是多大的困難,對大學生來說,學校資源不外乎師資、同儕競爭力、校園設備,至於學術研究成果我認為對學生沒有多大的影響,換句話說,只要我能夠控制師資(透過評鑑區分等第之類),並且將補助前段大學的經費拿來補助後段,那麼是能均衡的;至於同儕競爭力,會隨著自由入學而消滅優劣之分,實施的時間控制好應該沒問題。

過度期的確是個需要考量的地方,但直覺上問題不大,大概就是那段期間的前段學校學生會對政府不補助學校產生不滿;可能是我沒想到其他問題,也許你將它具體提出來我比較能了解。

  對大學生來說,資源並非只在於你提出的三項,除了校內資源外,校外的資源更是影響。我想非台北的學生到台北讀書都可知道台北是個資源多多、吸引力多大的地方,因此你的假設太過簡化。而師資評鑑你要如何評鑑這方面你也沒做太多說明,因此不了解你該如何控制師資。而補助前段大學的經費補助後段,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投資例子,可以否決你的提案。

  過渡期的問題才是真正麻煩的地方,就好比現在的高中課綱一樣,幾年就改一次,也好比之前的建構式數學,多少學生是白老鼠?光是改變就會造成非常大的反彈,何況如果配套做不好甚至本身改革根本就不適合,那不是會引起更大的問題?改革問題不是單就問題本身就好,更是要把整個改革方式、配套措施、還有改革期間會造成什麼反彈、後果、處理等都做出一套詳細的規劃。

再來關於升學測驗部份,我猜你可能誤會我的意思;我所主張的是,現在的入學測驗是沒道理的,因為「高中學科的能力好壞」不足以作為「一個人有沒有資格上大學或上前、後段學校」的憑證;但要評估誰有資格上大學,或誰應該上好大學誰應該上壞大學,除非直接測驗學生對該大學科系的熱誠或學習能力,否則在沒有方法下,讓學生自由選擇上大學才會是比較公平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同時在罵高中學科本身存在的目的,一來它不符合通識教育應該有的樣子(為什麼通識只能是那些科目?為什麼通識得排斥專才?為什麼通或專不是學生選擇的自由?),二來它也不足以作為升大學的學識基礎(高中學科無法輕易涵蓋各類知識領域,要說是探索知識也是莫名奇妙的),三來對一個人來說這些知識並沒有重要到哪裡去(相對於如果我們可以讓學生學好溝通或人際關係技巧,以及學會一技之長不愁吃穿等),那麼,高中教育應該轉型,特別當現在要搞十二年國教時,這階段用來訓練學生的社會適應性能力也算是符合公平的(不會有人因為只學九年國教而不繼續升學造成某些重要知識學不到)。

  依照我第二個前提,我想可以很清楚知道並不符合你的推論。況且在國中升學上本身就有做過分化,想往專才走就去技職,想往通才走就選普高,這就已經否定你的部分內容。而你所謂的大學應該只包括普通大學,但是目前大學不只有普大,而還是有科大、技院等。而科大本身的晉升管道是統測,有別於普大的學測指考,因此可知道同樣是技職體系學生照樣可以拿到學士,並不輸普大;論資源,台科北科記得也是有拿到5年500億的學校,而且普大本身也有開放轉學考(或稱插大),由此可見不代表想讀好大學不是只能讀普高(通才),技職(專才)照樣可以讀好大學。

  而在通才教育上,如果你認為高中所學非通才教育,那哪些科目才是通才教育的科目呢?當然以高中所讀的確無法涵蓋所有學科(如果可以那就太神了),但是因為有太多學科都是這些基礎學科的延伸(例如商學很多會用到數學,法律也需要有堅穩的國文底子才能寫出好的文,社科方面很多都需要歷史地理相關知識,物理化學在二類很多科系都是基本,生物更是所有三四類科系必備知識)如此怎說高中所學是無用科目?不能因為該科系用不到(如法律用不到數學)就否定某些學科的價值,況且現在的社會是需要多方面知識都需了解的,不是你只要專精一項知識而其他完全不知就能夠應付(就舉我自己系上以後出路之一─不動產估價師,不只需要地政本身知識,更需要法律、經濟、會計等不同方面專長的知識,因此一個不動產估價師就不止地政出身才能從事)而你所說有些知識並非很重要,那我想那對於教育體系是否要求過高?要幫每個人量身訂做合適的課表那根本是難如登天!而你舉例的那些知識都是需要從生活上慢慢磨練而來,而不是教科書所能教的(難道今天只要有人寫一本搭訕大全看過的人都可以馬上變身搭訕達人?)

  在此在引用我第一個前提,教育制度不是萬能的,就算沒有金錢成本限制也有時間成本,想想光是要修訂法令一條就要耗費多少時間?何況是訂定整套法律或是整個教育制度?況且這種改變還要整個進行台灣人基本思想的改造,更是難上加難,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

根據前段,那麼大學入學基準挺多是測驗學生有沒有將高中階段的知識學好以至於可以繼續升學,得到高中畢業的認證後,那麼大學要學什麼就是自由的(但這不一定有道理,理想上大學知識學習資格不應該被高中知識所限,也許制度上能設計成兩個獨立的體制,高中沒畢業仍然可以上大學,這點如果發生在仍然追求學歷文憑的職場上,那麼就變成企業主徵人時可能得同時看一個人是否具備高中與大學學歷)。

所以,根據以上,你所提的「幫學生選擇適合唸什麼」是不會發生的,因為選擇權在於學生自己的意願;而另一方面,面對「學生自己有沒有辦法探索應該在大學唸什麼科系?想往哪邊發展?」這點,可以在高中課程中開設選修,該課程是介紹大學各個科系的內容與特色,以及學生未來探索興趣與人生規劃方面的技巧與知識,即可克服學生選擇科系的能力問題(而且,以現在既有的體制,我相信高中生在這方面的能力不會比較好)。

  論實在大學所學很多也是技職體系所學(當然會更延伸),那當初直接選技職體系不就更快?如果只是想當個專才人員,那現在坊間也有很多補習班可以幫你進行更好的知識整理和學習,何必需要去大學呢?由此前提可知,上大學很多就是要那張文憑,或是想從裡面的眾多資源去做研究。如果一個只因興趣那方可選擇去補習班或是靠自己去學習,而非只被困在唯有上大學才能學該知識的管道。

  如果一個學生只被困在興趣就只能困在升學而不去尋求其他管道,那我想他在積極力上就已經是個非常不及格的人,也可以證明他為了追求興趣所獲得的效用並沒有高過努力去尋求其他管道所需花費的成本。

至於抗壓力、耐力云云,我會主張,其他知識能力仍然可以培養這類東西,不見得得靠高中那些國、英、數等等科目(何況這些知識領域除了那個壓力以外似乎沒什麼用);固然,在高中沒畢業就能上大學的前提下,這種能力的培養可能得到大學才比較有機會執行,但在必須高中畢業的前提下才能上大學,意味著高中學習真的得確實,一個高中生要應付畢業,就得花不少精力在課業上(換作是前面狀況的大學,一樣是畢業資格帶來的壓力);況且,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只能靠畢業壓力來讓學生學習抗壓力,我們仍然可能透過課程設計來實施,例如讓學生野外求生(生存壓力)、讓學生嚐試跟父母做某些特定的交流(溝通壓力)、拿到全校女生的手機號碼(人際壓力)、用100元活一個禮拜(財務壓力)...,這些當然是隨便亂舉的,實際狀況得看這個社會到底想要什麼樣壓力的克服力。

  這些能力我想也可以視為附加價值,因此我不多做評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68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台灣做不到像不丹那樣的快樂學習= =

要求的都只有因為失業率攀高而需要激增的競爭力

政府一再的投入預算給頂尖大學

但是就業機會並沒有增加

難道只是為了論文數多寡 然後影響到台灣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 ?

為何不乾脆把預算投入到開發就業機會

念的越高 競爭力反而輸給基層人力(高中職畢業生)

上大學資格在哪 ?

花錢在一張紙 然後再被退履歷嗎 ?

國外學校都是漸漸的把研究型大學轉型為實作型甚至是實作與研究涵括在一起的"綜合型"大學

台灣卻是技職體系不斷的想變成學術型 來提高自己學校的學術地位

我實在看不出來 這樣上大學有什麼好處= ="

我覺得不該問有沒有資格上大學

而是該想 念大學 追求的是什麼 !

是前途? 學歷? 知識? 還是技術?

就如上面大大所說 台灣限制了人才 因為他們只看到頂尖大學的學生存在

而缺乏對重點發展培育的關心

導致台灣很多學生 除了體保生之外 很多都很慘

他們不是沒資格上大學 而是因為大學訂出的門檻 不是他們的強項或者能承擔的

訂出門檻 只為了一句"要維持學生整體素質" 無奈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希望別忘記普通高中創立的目的是為何?

是要培養通才,而不是培養技術人才

因此選擇普高就是去作通才教育

而通才教育基本上就是給你大量的基礎知識

讓你以後在大學任何學科都有廣闊的大腦資料庫讓你從中融會貫通

我從來沒說過高中應該培育專才噢。

如果你是指我兩年前寫的那篇文章,我的主張也僅是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想唸的東西,或通或專決定權在自己;我批判的是高中要大家學會某些特定的知識能力,而讓對那些知識能力沒輒或只能通其中一兩科的人淪為教育制度犧牲品。

而在之後的普通大學本身設立之目的為培養研究人才以及知識傳承

研究人才不是需要單純技術和熱忱就可以達成,這些條件只是附加的

而現在很多科系在各大學都有

如果真心喜歡一個科系的學生,直接選擇有該科系的所有大學不就OK?何必要屈就名校光環?

如果因為想上名校而因此放棄自己想要科系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就是你認為名校所獲得的滿足大於科系的滿足,因此就可否定其是對該興趣真的喜好

同樣的,如果真的要比興趣,那可以直接選技職學校去學習自己想要的興趣

最後靠轉學考的方式轉入名校,這方面有此管道

我有個北商的朋友今年就考上台大國企

這裡我看不懂,我前面有說過什麼東西成為這段文字批判的對象嗎?

而在資源平等方式我想在以上我的文章論點應有說明過

資源本來就不該平等,平等只會造成無謂的損失

在單一學科上,原本就該把較多的資源分配給較好的學生

讓他們得以更上層樓,以後產生更大的效益回饋給社會

這就是所謂投資的道理

如果把資源均分,就好像你無論好壞都投資

結果壞的把資源都吃光,好的卻分配不夠資源而造成回收效益減少

最後所獲得的總效益比把較多資源投資在較好的的部分所獲得的還要少

那這並不符合經濟效益

而就現實來說,資源是不可能作到均質分配的

就拿政治和商學方面來說好了

台北本身就是集中政治和商業的中心

所有政黨、國內外商業部門幾乎都集中在台北

相對的台北就是擁有這方面大部分資源

而補習班本身也都集中設立在台北台中高雄

那我們要如何平均分配這些資源?

我想這不是我們可以辦到的(甚至是根本辦不到)

而甚至大學本身科系名額也是

某些科系的總資源就是只有這麼多,如果大家一窩蜂都想念某科系

那不就造成所謂資源供不應求的狀況?最後造成大家分配資源全都極度缺乏

結果我想已經顯而易見

而科系自由選擇也可以再用資源有限去解釋

因為資源有限而造成科系名額有限

而科系名額有限的狀況就不可能所有人都有辦法讀到想讀的科系

因此必然會造成部份人無法進入該科系

而哪些人有資格獲得該資源就是只能用測驗方式去測驗

在第一段的"普高和普大設立的目的"為前提,就只能用高中所學的東西當作考試去測驗篩選能力

哪個大學會不想要能力高的人去讀呢?

因此當然越有能力就越能獲取資源

就好比你投資會去投資哪個項目呢?

當然是獲利越高風險越小的項目,而不是好的壞的都一起平均投資

別忘了我原PO主要批判的問題:「高中學科是否足以作為唸大學或唸好壞大學的依據?」其中關於學科涵蓋性我認為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推翻的,這不是只不只能的問題,而是那樣的方式就跟以你的血型來決定你是否可以工作一樣,如果企業主告訴你:「我腦殘,就是只能看血型來分辨人,所以只好看你的血型來徵選。」你會有什麼反應呢?就算他說血型人格分析本來就很準,我相信除了是他的菜的那些人以外,大概沒人會理他。

我並不是一個照顧弱勢到認為所有人都應該享有相同資源的人;我只是在說,要區分高低資源,那麼就該用有道理的方法,否則不符合公平正義。

最後,我覺得灰塵你只考慮到單一高中升大學這一兩年階段的問題

但是你卻欠缺從整個東方社會思想以及整個教育制度等全盤考量

你只舉出一個理想化的模型,但是卻缺法改造的整體過程以及之間的配套等

因此你的舉案雖然頗有理想但是卻是無法實行的

我個人是比較偏向務實和理性型,所以打字中可能會有些讓人不悅的字眼,還請見諒

如果我是教育部長,並且有意推動這種制度,那我當然會盡可能把所有問題一次解決;而現在我的身分挺多是個知識份子,更貼切地說應該是制度的受害者與喜歡批判的人,我認為只需要對我所想說的、所理解的問題,提出大方向,至於不能實行的地方大家都可提出來討論,當做學術研究的樂趣,如果單單因為我提得不完整而認為不可能,卻又沒說服甚至沒說清楚不可能的地方在哪裡,我認為這是沒道理的批判方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自然知識數理化生那些一定要學吧,不然現在漲個油價就鬧轟轟的。

如果以後海平面上升會不會暴動啊?

國文知識也很重要,不學國文就像說英文只會用五大句型。

英文更不用說,歷史與地理...。

反正就是很重要就對了,去除掉了都不好。

大學那些系所幾乎都只是高中課程的更分化深度延伸應用。

沒有這些知識,多有想法應該也是使不上力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在這篇我想先做出幾個前提:

1經濟學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資源有限

2普高和普大的設立目的。普高為通才教育,普大為培養研究人才。

  在理性假設為前提下,大部分學生都一定會想往資源較多的城市(如台北)移動,這方面的資源是不可能靠我們去做強制分配的。所以如果開放自由選擇必然會造成資源少(台北學校招生人數不足)但需求多(人人搶著去台北)的情況,造成台北必須廣設更多大學,而其他縣市只能關閉大學只能關閉大學,最後造成大部分學生都會集中在台北。因此只能用統一分配來強制執行。但統一分配就已經違反你所謂學生選擇個人自由。

我主張的選擇自由是為了支持學生能自由地選擇想唸的科系,加上如果沒有方法可以評價哪些學生能唸資源豐富的學校、哪些學生只能唸資源少的學校,就必須以學校均質化來解決(有其他方法當然也可以,只是目前沒有想到)。這裡在意的是學生在學校所能獲得對學習有幫助的各種資源而言,並不包含學校以外的外在環境。外在環境排除,我認為仍然可以保護好學生選擇自由所顧及的利益。

  如果按照學生真能完全自由選擇的情況下,那我想大部分學生在現實社會前提,會一窩蜂選擇往熱門科系(如電機、財金、法律等),這個情況我想是眾所不能否認的。這將造成熱門科系將會資源不足,而冷門科系會分不到資源分不到資源,最後只會導向兩方都損失的局面。

我指的資源是師資、設備(這裡就不討論同儕競爭力了),師資問題不大,而設備會隨著熱門科系開班增加而有資源需求,這些額外的需求只要吸收本來可能會投資於那些被減班的冷門科系的設備擴充部份即可;至於那種像是補助學生學費或者作為學園活動經費部分當然不需要動到,對許多科系來說,設備資源逐年更新也不是多迫切的需求。你所指的資源不足與分不到資源,我想不到會有什麼類似的問題。

  這段依照我的第二個前提就可否定。這也是普高和技職體系的差別。設立普高的目的就是培養通才,設立技職學校就是培養技術人才,如果學生真心想學職業技能,那他當初就該選擇技職體系而非普高。

我在外連的文章提及關於技職與普通教育的分流所解決的問題,並不是現在的普高與技職體系所能解決的;如果我們仍然有許多學生上普高為的是唸大學,而唸大學為的是追求職業,那麼文憑主義帶來的考試領導教學以致讓知識學習變質,就不可能獲得解脫;如果你有仔細看,會發現到我所主張的分流是指同一種學科有分為兩種學習管道,一種是學術知識性的,一種是職業性的,例如法律在分流的普通教育中單純就是學術研究,若要考執照,得到技職體系學習,教的東西也不一樣。這顧及的是純知識與學術研究的發展,而不讓大學淪為職業訓練所。

  在於如果學生真的很有興趣想念醫學,我想他一定也會為了上醫學而妥協努力學習現階段這些看似無用的科目。以後出社會可是有更多你需要妥協的地方,而政治本身更也是一種妥協的藝術。如果興趣無法讓你進行妥協,那就代表你的興趣所讓你得到的滿足並未超過現階段妥協所造成的損失,因此就可否定你並不是真正想要往這條路走。好比一個運動家很想拿到奧運金牌(想上醫學系)卻因為無法忍受無聊痛苦的訓練(準備升學考試),難道我們就因為他想就讓他去當選手嗎?這豈不是對那些努力練習的選手不公平?

這個比喻是不倫的,想拿到奧運金牌,痛苦訓練跟拿金牌有正相關(除非他是不用訓練就已經是穩拿金牌的天才,否則訓練就是有助於拿金牌),但升學考試跟有資格唸大學可是毫無關係的,因為考試成績就算高得不像話,我們也無法說他就是適合唸醫學系。我認為這點應該非常好理解,天才放錯位置就會變成笨蛋,不會因為某個人在某方面有天份就意味著他所有方面都是天才,也不會因為某個人在某方面很笨拙就意味著他其他方面也都很笨拙。

  對大學生來說,資源並非只在於你提出的三項,除了校內資源外,校外的資源更是影響。我想非台北的學生到台北讀書都可知道台北是個資源多多、吸引力多大的地方,因此你的假設太過簡化。而師資評鑑你要如何評鑑這方面你也沒做太多說明,因此不了解你該如何控制師資。而補助前段大學的經費補助後段,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投資例子,可以否決你的提案。

  過渡期的問題才是真正麻煩的地方,就好比現在的高中課綱一樣,幾年就改一次,也好比之前的建構式數學,多少學生是白老鼠?光是改變就會造成非常大的反彈,何況如果配套做不好甚至本身改革根本就不適合,那不是會引起更大的問題?改革問題不是單就問題本身就好,更是要把整個改革方式、配套措施、還有改革期間會造成什麼反彈、後果、處理等都做出一套詳細的規劃。

關於資源,我前面已經提過就不再贅述了。師資評鑑問題,如果現在師鐸獎做得出來,那麼依樣畫葫蘆然後加以分級就能辦到,師資評鑑必須以教學力為評鑑對象,而那些像是研究成果則可以忽略(因為對學生來說那並不是資源)。

思辯問題應該將目的、手段、後果一致思考,補助後段大學這個措施如果切割開來單獨討論,當然沒完沒了,為什麼我要主張補助後段大學?目的是為了讓大學素質均衡;而為什麼要均衡?因為我考量的是不均衡狀況下沒有好方法來評估誰適合唸好的學校;而為什麼需要解決誰適合的問題?因為現在的升學制度不公不義,排除掉不好的升學制度後,自然得找一套讓學生可以升學的方法來填補。如果這些因果關係不好好顧及,而只對部分內容挑著打,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舉個例子,如果我跟你用一樣的邏輯,那我可能會罵:「機車,為什麼台大補助多又學費便宜?不公平啦!」、「機車,薪水沒漲物價卻一直上揚,現在油電又貴得要命,你政府這些漲價措施根本就是在找民眾麻煩嘛!」

至於過度期,你還是沒告訴我,在我設計的機制中會有哪些過度問題?不是因為其他措施有過渡問題那麼任何措施都一樣會有,講配套也得說清楚是哪部分的配套、我所沒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如果只是一般論地嚷嚷,我認為這不是在討論,而是在無的放矢地找碴。

  依照我第二個前提,我想可以很清楚知道並不符合你的推論。況且在國中升學上本身就有做過分化,想往專才走就去技職,想往通才走就選普高,這就已經否定你的部分內容。而你所謂的大學應該只包括普通大學,但是目前大學不只有普大,而還是有科大、技院等。而科大本身的晉升管道是統測,有別於普大的學測指考,因此可知道同樣是技職體系學生照樣可以拿到學士,並不輸普大;論資源,台科北科記得也是有拿到5年500億的學校,而且普大本身也有開放轉學考(或稱插大),由此可見不代表想讀好大學不是只能讀普高(通才),技職(專才)照樣可以讀好大學。

你覺得我所提的專才是指技職教育嗎?應該不是吧,我特別舉過數學跟物理的例子,數學強物理爛是技職與普高區分下所能解決的嗎?我在意的問題是,每個人專長不同、興趣不同、想學習的事物不同,為何得屈就於其他學科來決定我未來的生活,甚至我所喜歡的東西並不存在於決定我未來生活的學科測驗裡?

  而在通才教育上,如果你認為高中所學非通才教育,那哪些科目才是通才教育的科目呢?當然以高中所讀的確無法涵蓋所有學科(如果可以那就太神了),但是因為有太多學科都是這些基礎學科的延伸(例如商學很多會用到數學,法律也需要有堅穩的國文底子才能寫出好的文,社科方面很多都需要歷史地理相關知識,物理化學在二類很多科系都是基本,生物更是所有三四類科系必備知識)如此怎說高中所學是無用科目?不能因為該科系用不到(如法律用不到數學)就否定某些學科的價值,況且現在的社會是需要多方面知識都需了解的,不是你只要專精一項知識而其他完全不知就能夠應付(就舉我自己系上以後出路之一─不動產估價師,不只需要地政本身知識,更需要法律、經濟、會計等不同方面專長的知識,因此一個不動產估價師就不止地政出身才能從事)而你所說有些知識並非很重要,那我想那對於教育體系是否要求過高?要幫每個人量身訂做合適的課表那根本是難如登天!而你舉例的那些知識都是需要從生活上慢慢磨練而來,而不是教科書所能教的(難道今天只要有人寫一本搭訕大全看過的人都可以馬上變身搭訕達人?)

  在此在引用我第一個前提,教育制度不是萬能的,就算沒有金錢成本限制也有時間成本,想想光是要修訂法令一條就要耗費多少時間?何況是訂定整套法律或是整個教育制度?況且這種改變還要整個進行台灣人基本思想的改造,更是難上加難,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

我只是說,高中不符合通才教育應該有的精神,並且壟斷了其他種類通才與專才的可能;這個批判當然不是說我認為另一種組合才算是通才教育,真正的通才教育不會有什麼特定的學科,而單單只是一個人擁有多領域的知識能力罷了。

至於你認為,有些高中教育內容的確是大學教育的基礎,這點我沒有否認,甚至一開始在原PO原就提過了;我的著眼點是,挑這些領域與內容學習,是否對大多數人都是有用的?如果只成就少數,或者其實這些學習在這個階段不學而延後也能成就(加上高中換學其他東西),是不是就不需要這麼做?

「一個人學了高中各種科目,然後到大學後用到的只是其中一兩種」,跟「一個人在高中學一些對個人在社會生存有用的能力技巧,然後大學再學習那些用來支援自己科系的基本學科知識」,兩個比較起來,怎麼看都是後面比較好。

至於你提到的社會需要一個人學會很多知識,這點我同意,但我不同意的是那些知識就等同於現在高中所能學到的那些。另外,我還是得重複再提醒,我從來沒主張過一個人應該專精而捨棄通才,我只主張通或專是個人的自由,不應該被制度限制與抹滅。

另外,我也沒主張我們必須針對學生量身訂做課表,我挺多只會說,我們盡量提供充分的領域,讓學生自由選擇。

我所認為重要的知識能力,在教育理論中本來就佔著相當大的地位,只是實務基於某些理由(像是把那些知識能力化約到其他學科裡稀釋,或者因為考試領導教學)造成成效不彰,並非教育做不到類似的教學;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森林小學的老師在幹嘛,或者,看看《全美最好的老師》這本書那位老師在幹嘛,甚至是《麻辣鮮師》的老師徐磊在幹嘛,他們都在從事這種教育,靠的是方法、模擬、開放式、溝通、參與學生生活的教學,教育當然不是只是死板的教科書跟老師講解。固然,也許某些能力透過家庭或生活,可以磨練、體會、學習,但如果這真的很有效,那麼台灣社會就不會這麼亂(http://dreambox.why3s.tw/viewthread.php?tid=126&extra=page%3D2),不會有人連搞懂對方在說什麼之前就下定論(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102888)。如果教育能發揮功效,那麼就應該在這方面多花資源,而讓在社會中處於弱勢的人免於犧牲。

教育並非雞毛蒜皮之事,台灣民眾本來就很在意教育問題;再來是說服與溝通,任何政策推行當然都得經過這種程序,但這不意味著我們需要花費龐大成本,而是有一群人甘願做,願意組織起來遊說政府與民間,勞神費力鼓吹新的價值,再怎麼說這種耗費也是自願的,沒有人會被迫需要做這種事。反體罰、性別人權、遺產制度、勞工權益...,哪一個不是這樣走來?只要有道理,那麼就是值得的,並且過程中也沒侵害到什麼他人的權益,挺多是消彌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罷了。真要說,挺多是當遊說成功,而正式推行政策時,需要支出因應政策需求的金錢與時間,這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不過既然大家都同意推行政策,也自然包含同意承擔這些經費與時間人力,一樣是甘願受而想換得對大家來說比較好的制度。所以困難挺多在於遊說的過程,而這不會花費什麼不當、應該避免的成本。

  論實在大學所學很多也是技職體系所學(當然會更延伸),那當初直接選技職體系不就更快?如果只是想當個專才人員,那現在坊間也有很多補習班可以幫你進行更好的知識整理和學習,何必需要去大學呢?由此前提可知,上大學很多就是要那張文憑,或是想從裡面的眾多資源去做研究。如果一個只因興趣那方可選擇去補習班或是靠自己去學習,而非只被困在唯有上大學才能學該知識的管道。

  如果一個學生只被困在興趣就只能困在升學而不去尋求其他管道,那我想他在積極力上就已經是個非常不及格的人,也可以證明他為了追求興趣所獲得的效用並沒有高過努力去尋求其他管道所需花費的成本。

如果大學文憑喪失職業價值,那麼這東西意味著的即是一個人的學術地位價值(有些阿公阿嬤還會想拿國中或高中畢業證書而去學習),有些工作本身就是學術研究,這類工作就得靠這種文憑;何況正規教育存在的目的就是設計來作為知識學習的正式管道,它本來就不是作為職業訓練所。非正規教育沒辦法提供充足且有品質保障的學習管道,而這卻是正規教育所可以有的。至於剩下的,前面提過不再贅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熱誠與興趣雖然重要,但是並無法概括一切。他的能力,才是重點。

  比如,有一個人網球一直打不好,明明他在試算表上的能力高超,但他就是愛打網球。他心裡想,只要我努力,我有興趣,一定能成功。結果,他花了好幾年,一事無成。

  其實這個問題背後真正的意義就是,網球真的是他的興趣嗎?還有,努力一定能成功嗎?我不知道現在高中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他們知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志向?如果不知道,那又怎麼能讓高中學生自由選擇大學學系呢?在現在高中學科無法表現大學學系內容的情況下。有沒有看到現在揚名吐氣的許多人物,許多人大學念的校系都與自己的本行無關?這樣是不是四年都在浪費時間(或許也學到了一點東西,但實際上用的到嗎)?

  我的想法是,高三(甚至高二)開始,增加大學每個學系的基礎課程(比方法律就是法學概論的基礎啦等等),讓高中生透過實際經驗,探知自己的幻想(OK,應該說是夢想)是不是正確,走這條路合不合適。畢竟我也承認,國英數自社除了國文(自己國家的文化耶)、英文(與國際人士溝通必備)之外,其他太深入的課程,對於不想要進修的人會是個莫大的麻煩。

  我們當然要把大學全部均衡化。只是,需不需要加上個「專業化」?如果只是單純的均衡,對各領域頂尖的學生們而言不會有多大幫助;但是,在專業化以後,某個大學就是負責某個科目(比方台大負責法律、政大負責政治,當然這只是個比方),這樣的話,學生們是不是更能有突飛猛進發展的機會?

  另外,我覺得真正理想的教育環境,不應該侷限於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即使跳級也是全跳的作法。應該將能力分為比方國小的國英數自社,各科獨立分班。假設我今年國三(離基測越來越近了,真是該死的死數學(笑)),數學只有國一程度(當然沒這麼嚴重啦),但國文卻有普通的國三程度,可以讓我數學課在國一的教室上,到了國文課回到國三的教室來。甚至,如果已經確定了將來的性向,就只要將國英數自社各科學習到一定的基礎(足以在生活中使用)就可以停止,不一定要全學完,可以直接跳升我剛剛說的高二高三大學入門班,就全部的科系作統合的選擇。

  總而言之,就是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其實,現在教育的問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不重視生活教育。

  這裡的生活教育,不是指甚麼小一小二的生活課,而是真正在人間相處的方式。有人曾經說過,「在街上打混一年,比在學校讀了三年書得到的還要多」(我忘記是誰說的了),誠哉斯言!尤其是現在學校學的東西與實際生活有落差的情況下。我非常認同DUST所言,應該增加一些生活中用的到的東西,甚至加上一些剖析生活黑暗面(比如劉墉的《我不是教你詐》系列)的東西作為輔助課程,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就能學到將來出社會會碰到怎樣的情況、該怎麼應變。學校真正重要的不是教我們判別式B平方-4ac<0的時候有複數根,而是應該教會孩子們該怎麼吃飯。這才是最重要的。不然教出來的孩子,個個都是搖頭晃腦不知所云的書呆子(記得不知道是誰還曾經寫過一篇批評士大夫反而不如農夫的文章),這怎麼行?

  好像寫了很多。話說下來我還是得說一句,各位學長姐們,或許我的見識還不及各位深,不知道我的想法的真正的可行性與潛藏的問題,還請各位不吝指教!

  另外補充,今天放榜,聽說不是零分可以上大學,應該是7.69分,錄取率達97.1%,雖未達事前媒體預估,但總算是破了紀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還蠻不喜歡 "街上" 的模樣的,尤其是夜市或很亂的鬧區,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去啦,但我認為那是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說耶,罪惡還是墮落吧。

那種態度,過久會變得渾渾噩噩,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街上那種習性是不好的,應該要反世俗,要徹底消除那種環境,雖然我不知道有什麼好處啦。

總之就是不喜歡那種東西。

還有我記得"小洛"是女生吧。還是你試在謎底揭曉前註冊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指的資源是師資、設備(這裡就不討論同儕競爭力了),師資問題不大,

師生比(老師:學生)1:10和:30 ,顯而易見地兩種狀況下的教育品質會有很大的差別.(想像一下:30個學生排隊像一個教授請教各種不同難度的問題...或是小組討論式的教學 ,人太多效果也會變跟著變差)

而我也不認為說有辦法及時因應學生的需求而調整師資的供給 ,很難想像會有足夠的老師其專長的領域 ,剛好契合學生的需求 ,培育一個博士要多年時間 ,拿博士生當助教的話 ,數量及品質也都是問題.

「一個人學了高中各種科目,然後到大學後用到的只是其中一兩種」,跟「一個人在高中學一些對個人在社會生存有用的能力技巧,然後大學再學習那些用來支援自己科系的基本學科知識」,兩個比較起來,怎麼看都是後面比較好。

應該是說 :學生可以在高中學習以後能支援自己科系的基本學科知識和自己不足的社會能力技巧 ,或是純粹感興趣的科目 ,不然你後面那個主張就會和下段話矛盾.(說是讓他自由選擇 ,卻又強迫他到了大學才能學習基本學科知識?)

另外,我也沒主張我們必須針對學生量身訂做課表,我挺多只會說,我們盡量提供充分的領域,讓學生自由選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還蠻不喜歡 "街上" 的模樣的,尤其是夜市或很亂的鬧區,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去啦,但我認為那是一種...不知道該怎麼說耶,罪惡還是墮落吧。

那種態度,過久會變得渾渾噩噩,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街上那種習性是不好的,應該要反世俗,要徹底消除那種環境,雖然我不知道有什麼好處啦。

總之就是不喜歡那種東西。

還有我記得"小洛"是女生吧。還是你試在謎底揭曉前註冊的?

  他「街上」的意思應該是指「在外面奮鬥」,而不是單純的「街上」而已。

  另外,雖然小洛是女生,但是我喜歡他戴草帽、男孩子的裝扮,而且這名字不也是男女通用嗎?在這裡就把小洛當成男生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師生比(老師:學生)1:10和:30 ,顯而易見地兩種狀況下的教育品質會有很大的差別.(想像一下:30個學生排隊像一個教授請教各種不同難度的問題...或是小組討論式的教學 ,人太多效果也會變跟著變差)

而我也不認為說有辦法及時因應學生的需求而調整師資的供給 ,很難想像會有足夠的老師其專長的領域 ,剛好契合學生的需求 ,培育一個博士要多年時間 ,拿博士生當助教的話 ,數量及品質也都是問題.

在我的體制中,我認為有兩個問題是棘手的,我想這跟你所描述的問題應該很類似:

1. 當體制一開始實施,基於選擇自由化造成某些科系學生突然暴增(以及某些科系學生人數銳減),因此讓那些科系的教授突然不足以因應學生需求嚴重到例如一個老師得教其中數百數千位學生(另一方面,那些銳減的科系會造成過去既有的教授突然遭遇失業危機)。

2. 因為完全自由,可能會因為時代變遷迅速,或者沒來由地發生某些科系人數每年大起大落,造成師資供給上的困擾。

這兩個問題我目前沒想到什麼好的解決方式,我只能想到例如因應師資不足時該年該系停招,然後安排那些學生在那一年接觸該科系未來的職業環境,或者其他培育機會,當然,這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他們亦可選擇家裡蹲一年,或者換個科系。或是,不停招,而教育部以重金聘請相關身處國內外有能力教學的學者或從業人員來從事教職。而因應過多的教授的部分,可協助導向研究,或給予補助,或輔導轉行。長期策略上,則對短缺的教職發出人才招募(根據長時間的統計觀察,發現某科系的學生大致上每年需要多少教師),讓相關領域的博士或碩士班學生,以及在學術界工作、國內外實務界工作者有興趣從事教職;對過多的教授,則促進研究如何招募學生讓學生對該知識有興趣以提升學習人數。

關於第二個問題,則需要儲備教師以因應突發的學生潮,至於那些面臨沒事做的教師,就同上述,暫時改做研究或其他工作,或給他錢等等。

這些方法我認為都稱不上是好方法,因為會造成資源浪費。不過不乏可以從中修正或重新擬定策略,應該還是有機會降低浪費甚至完全不耗多餘的資源解決問題,如果真要這麼做的話。

應該是說 :學生可以在高中學習以後能支援自己科系的基本學科知識和自己不足的社會能力技巧 ,或是純粹感興趣的科目 ,不然你後面那個主張就會和下段話矛盾.(說是讓他自由選擇 ,卻又強迫他到了大學才能學習基本學科知識?)

「一個人在高中學一些對個人在社會生存有用的能力技巧,然後大學再學習那些用來支援自己科系的基本學科知識」這句話是說,我們不需要在高中強加地提供某些用來支援大學學習時所需要的基礎知識。所以我的主張不是「高中應該完全杜絕那些知識」,而是我們不必強加在學生身上,只要自由選擇即可。不過在關於社會生存的基本能力部分,我則認為需要強加。

量身訂做課表的部分不指涉關於社會基本能力的培育,而單純是指學生得以自由選擇的那些知識。

所以應該沒有矛盾噢。(雖然這麼做有點嚴苛,不過其實只要看一下相關問答回應之間的前後文,應該就不會產生誤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過在關於社會生存的基本能力部分,我則認為需要強加。

每個人的價值觀 ,在社會上生存的方式都不同 ,有什麼能力是每個人都需要學會的呢?

再者 ,如果真有那樣的能力是每個人都覺得對自己有益的話 ,那他們就會自己想要去學習 ,無須別人強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社會生存的必要能力,或應該更貼切地說,「有助於社會生存的能力」、「社會所需要的能力」,之前我有列舉過一些,前者像是溝通、人際關係,後者像是法律常識、公民素養。另外,還有語言力(能妥善理解別人的意思,包含說話或文字;能適當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見,包含說話跟文字)、對所處的當下文化的認識(沒有必要的話,只要針對當下著墨及可,不需涉及歷史或全世界)。

這些列舉的是我個人提出的意見,完整的面貌可待正式政策規劃時再做研究,包含領域或界線等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 7 months later...
我來總結好了,把高中課程學得好的人有資格上大學。

大學是學術殿堂,不是職業訓練所,而訓練EQ每個人一輩子自修科目。

我最近覺得EQ的學習是不容易的事,如果我們所宣稱的EQ不只是外在行為的不表態或佯裝和善,而是內心的態度真正達到高EQ,這跟改變價值觀一樣困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怎麼說

我覺得樓主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想法卻不一定完善

百密必有一疏

我覺得學科能力不必然能代表一個人全部

但也不能完全省略它的必然存在性

如果照著樓主的方法走下去

我覺得冷門科系 師資弱 地處偏遠的學校會垮

我覺得台灣大學整體素質會降低

我覺得台灣高中生的普遍常識也會下降

如果大家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完全不理會其他自己所不喜歡的事

那麼不管在社會上還是職場上要怎麼生存呢?

只要別人順著自己自己卻不順著別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照著樓主的方法走下去

我覺得冷門科系 師資弱 地處偏遠的學校會垮

我覺得台灣大學整體素質會降低

我覺得台灣高中生的普遍常識也會下降

嗯,有什麼好理由相信DUST的建議一旦被實行就會容易導致這些結果?

如果大家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完全不理會其他自己所不喜歡的事

那麼不管在社會上還是職場上要怎麼生存呢?

只要別人順著自己自己卻不順著別人?

DUST有鼓勵大家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不理會其他自己所不喜歡的事嗎?在哪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嗯,有什麼好理由相信DUST的建議一旦被實行就會容易導致這些結果?

DUST有鼓勵大家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不理會其他自己所不喜歡的事嗎?在哪裡?

根據實際實行的結果,我們將大學科系分類提高到大二,將大一列為通科教育已讓學生擁有對各科系充分了解,以便再大二進行選系,也就是各科系對自身不在設限,由學生自由選擇其未來

實際上證明學生素質下降,選系多以好過或是出路廣的科系為主,冷門的科系人數過少

這種的反應如果套用在學校上可以預見,有名氣的學校將會得到較多的學生,其次是好過的學校科系,就數據來說雖然各校的預算、設備等分配平均了,但是不代表其長久以來所累積的名氣也能獲得相對應的平均

使用統一平均分配學生,只是消弱學校和學生的競爭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根據實際實行的結果,我們將大學科系分類提高到大二,將大一列為通科教育已讓學生擁有對各科系充分了解,以便再大二進行選系,也就是各科系對自身不在設限,由學生自由選擇其未來

實際上證明學生素質下降,選系多以好過或是出路廣的科系為主,冷門的科系人數過少

這種的反應如果套用在學校上可以預見,有名氣的學校將會得到較多的學生,其次是好過的學校科系,就數據來說雖然各校的預算、設備等分配平均了,但是不代表其長久以來所累積的名氣也能獲得相對應的平均

使用統一平均分配學生,只是消弱學校和學生的競爭力

  能否提供那些數據給我們瞧瞧呢?

  為何統一平均分配學生,只是消弱學校和學生的競爭力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能否提供那些數據給我們瞧瞧呢?

  為何統一平均分配學生,只是消弱學校和學生的競爭力呢?

數據涉及到學生隱私的問題

第二點統一分配學生一樣會造成對某些科系有興趣或是有天份的學生無法入學,其次即便將經費平均分配,那麼如台大等知名學府一樣還是會有很多學生搶著就讀,但是台大卻沒有辦法對學生進行挑選,最後就是教師水準的問題,有的教授他選擇學校並不是因為學校開出來的薪水或是其他福利以及職務,更重要的是他看中了學校的名聲,但是經費統一分配後學校礙於經費和學生福利的問題不能多收教授,其他較次級的學校也沒辦法招到更多的教授,這樣就會變成如台大等名校缺乏經費,後段的學校則經費一堆沒有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根據實際實行的結果,我們將大學科系分類提高到大二,將大一列為通科教育已讓學生擁有對各科系充分了解,以便再大二進行選系,也就是各科系對自身不在設限,由學生自由選擇其未來

實際上證明學生素質下降,選系多以好過或是出路廣的科系為主,冷門的科系人數過少

這種的反應如果套用在學校上可以預見,有名氣的學校將會得到較多的學生,其次是好過的學校科系,就數據來說雖然各校的預算、設備等分配平均了,但是不代表其長久以來所累積的名氣也能獲得相對應的平均

使用統一平均分配學生,只是消弱學校和學生的競爭力

提到大一不分系,小弟說一下敝校的例子,證明升學掛帥下,再怎麼立意良善的制度都會被扭曲。

所謂的大一不分系,也就是敝校所謂的院招生。以人社院為例,有中文、外文、人社三系,但每次的選系結果大都進入外文系,只剩下小貓兩三隻選其它科系,偏偏院招生的分數比外文系的錄取分數低,又造成另一個弊端。再來更誇張的例子是工學院院招生,他們創下的輝煌紀錄是:所有院招生有志一同的倒向材料系,結果材料系瞬間多出一個班,造成教室、師資嚴重不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熱誠不等於天賦,

(打趣的補充一篇二月河小說上看到的一篇有趣的墓誌銘公自幼習文,不成;改習武,又不成;憤而習醫,自以為成。 懸壺三載,乏人問津。 公怒,公病,公自醫,公卒。 嗚乎哀哉,尚饗.。公之夭折,地府少冤殺鬼也..只不過是奇文共欣賞,不是推銷小說 )

但是學識與能力都是可以開發的,

例如教我們斑電機機械的導師劉寬仁,他在考預官考試時就是智力測驗過低而被刷下來,但是他現正在修台大的博士學位。

以現行的教育方式,任何一所大學所能授課的人數都是有限的(我可沒有在打我計畫的的廣告喲),如果招收方式沒有一個來分優劣先後標準的話,就會像"高中免試入學一樣"大家都一頭栽進第一志願...

再者,就拿醫學院來說好了,學習能力差、效率差,學習態度、意願被動、不積極之類的人,去學醫學系真的是浪費青春,許多醫療名詞是以希臘文寫的,難道進了醫學院還能說...今天不會不代表一被子不會嗎?誠然...但難道別人學7年,而上述所說之人要學14年嗎?或許醫學院確實不需要國文數學特別好的學生,但是重點學校如台大就會考量到希望吸收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而不是天賦異秉但卻弱於學習意願與學習效率。一室之不掃何以掃天下大概可以說是這些重點學在錄取學生看法的一個寫照。

就如我前文所述智力極低也依然可以唸台大博士,

我國中時,斑上座號是以智力測驗分配先後的,男生1號後來唸淡江大學物理系,但是3號唸台大獸醫系(他爸媽當時要我勸他重考,還為他準備了70萬的樣子...但是他覺得唸書太痛苦了,我也沒有為難他,因為Me Too)。女生一號唸台大國貿...以上是說明高智商低成就所在多有,成績代表的是現實的殘酷

至於說"怪才"我不願用這種說法,像愛因斯坦與愛迪生他們早年在求學路上都不順遂,愛迪生還只接受過3年的學校教育,大家稱他們做"天才",他們後來都證明自己的成功與價值,而他們的天賦在他們小時後的表現都實在很難被發現,愛因斯坦是物理學大師,但是中學時表現平平,我說這樣的是"晚開竅",並沒有委屈他。因此協助學生開竅....我沒讀過有哪一本相關書籍告訴我他的啟蒙方式開發出了愛因斯坦所以我也不敢說哪種啟蒙方式真的確實可以"開發天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再者大學素質該均衡化,並且花比較多的資源在落後的學校..

這個想法很好,但後面缺乏細節方案支持...

我舉我唸的電機為例子,我在補習班遇見的台大電機系學生,

台大一年級的人還不是很進入狀況,二年級的學生在微積分、工程數學、電機機械、電力系統就把我完全打敗了...

而我認識的萬X科大學生機械系畢業的卻連最基本的微積分都不會就畢業了...

細節說起來,每間學校所過濾的素質差異性區別很大,

理論方面教授、講師授課能力當然也是很有關(師資與授課能力大概只能靠科技解決,比方評比出全國授課能力最強的教授錄製教學影片,發送給全國同科系的學生自習),

但培訓學生的備課用心卻不是可以輕易的用資金可以堆積起來的(電機方面的實習..講起來有點複雜,而且離題..)。因此後段斑的大學用台大的標準評分,不要說沒有人會不會PASS的問題,甚至根本沒有人要去唸了,所以後段大學不會接受這種提案。

反之則變成劣幣驅逐良幣,委屈了重點學校,反而降低台灣學校的整體競爭力。

不過正如同我上面所述,差的學校實在需要定個畢業的標準(工科學生微積分都不會太恐怖了),當然在台大、清華大學、成功大學、交通大學甚至台科大眼裡我的程度可能更..不可思議的...爛T_T

上大學應該自由化,不需考試

美國的著名大學都是如此,像柏克萊(比爾蓋茲唸的)就是如此,程度高也可以唸,有錢也可以唸(還有沒有其他入學標準請知道的人告訴我,因為我剛好認識幾個有錢的),不過要畢業就得憑實力,我堂哥就是高中畢業被我叔叔送去柏克萊唸電機(我記得是工業方面的...不是很確定),但是他老跟華裔的留學生混,結果英文也沒學好,唸了個...旅遊相關科系回來...

個人意見

此我認為國中高中的教育應該要更具功能化,

現在歐美近億人的已開發國家人口在學中文,有個保姆指因為懂通中英文就被以大約台幣200萬年薪聘請照顧剛出生的嬰兒。我倒不是要大家去做保姆,而是說明能同時用已開發國家(歐美)與內需強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國)的語言在未來所具有的強大競爭力。

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國際觀等等..都是應該編入國中高中能力的

在我個人認知上這包括了溝通能力、協調領導團隊能力這些應該要在教育中長時間不斷的、像玩魔獸世界的(商業週刊去年底某一期講到許多歐美的孩子在玩魔獸世界中學到團體合作的技巧與精神,加強了溝通協調能力)與人長期合作才能有效的磨練出來,當然市面上也有許多書籍給人實務上的參考像是商周的大師輕鬆讀系列,就有許多將外國上千元大師級的實業家、一流顧問、卡內基成功學名人、創意界的佼佼者等...7、8百頁的著作精華整理成中文6、7十頁精華心得,從實務到理論精闢的講解溝通與推銷、寫企劃案的要訣、創意的開發、談判...範圍太廣了,一一盡述是很愚蠢的...,於是學生便可以開始從書本的建議中摸索屬於自己風格的協調能力、溝通技巧、分析情勢進而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然若是依照我另一篇目前沒人理會的文章【創作】如何組織打破斑級侷限,講究學習績效的小組 必然會有人漸漸從小組中淘汰,領導者面臨取捨的壓力,被淘汰者面臨現實的殘酷,說實在的現實社會也是如此呀!好人在此時就不是好的領導人,被淘汰者若痛定思痛也不失為一個好的契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謂的大一不分系,也就是敝校所謂的院招生。以人社院為例,有中文、外文、人社三系,但每次的選系結果大都進入外文系,只剩下小貓兩三隻選其它科系,偏偏院招生的分數比外文系的錄取分數低,又造成另一個弊端。再來更誇張的例子是工學院院招生,他們創下的輝煌紀錄是:所有院招生有志一同的倒向材料系,結果材料系瞬間多出一個班,造成教室、師資嚴重不足。

大一不分系的理念之一就在於「防止學生因為不熟悉自己可能有興趣的科系,而直接倒向主流科系」

故,大一不分系理應提供各系的主要科目,並且限制學生一面倒的只去學習某些科目,以及其他達到理念的一些細微調控等等,比方說生涯引導,不多贅述。

如果是「沒有特別興趣,但因為主流價值考量想考材料又考不上,想說先進工學院學士班,之後再轉去材料」的那些人,那麼工學院學士班理應讓他了解他適不適合材料,或是其實他適合其他科系。

所以,如果出現這種一面倒的情形的話,要嘛就是學校做得不好(比方說,沒有讓他們持平的去嘗試各科,或是缺乏引導),要嘛就是那些非主流科系真的很無聊,如果都不是這些,然後才是功利主義實在太過強大。

然後,轉去各科系應該也要做出一套篩選機制,否則如果欠缺引導,又可以一面倒的在學士班修某些科系,最後分發各系時也輕鬆通過,學士班的分數又比主流科系分數低,那麼就莫怪人家要去鑽這簡單的漏洞了。否則,考上知名學校冷門科系再轉系的人,怎麼就沒人說那是鑽漏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