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誰有資格上大學?


Recommended Posts

文/裏想箱人文平台副站長 DUST

  繼去年18分上大學事件,今年又出現0分上大學,被輿論批得滿頭包,但筆者倒是深不以為然;高中升大學其實隱含著社會不公不義的問題,不知道是沒有人願意面對,還是真得看不出來。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興趣與專長都不同,在學業上,例如一個數學很強的人,不見得理化也會很強,我們不可能用一個人的數學能力,來評估他適不適合唸物理、化學;同理,一個高中社會組的高材生,為什麼會比其他人有資格唸前段大學的法律系呢?「國、英、數、史、地」與「法律」有正相關嗎?而「國、英、數、物、化、生」跟「醫學」又有正相關嗎?

  雖然,的確有些科系跟高中學科「很有關聯」,例如醫學系跟生物課,甚至那可能不只是有關聯,而是屬於必要的基礎;但,又有多少科系跟高中學科無關呢?經濟、法律、管理、政治、財金…,種類不在話下。我想問,一個對醫學有興趣的人,是不是真的沒有高中生物基礎,就一定沒機會把醫學唸好?不對,反而是有興趣的人,他更有可能把它唸得嚇嚇叫,只是也許他的興趣在於對醫學的熱情與某部分特定的醫學知識上,而不在於高中生物的內容,或許,他的確可能得在大學期間惡補因醫學所需的生物知識基礎,但高中生物不好,不意味著他沒能力在未來把生物或醫學唸好(何況一般來說,他還得在國、英、數、物、化上也要強得不像話)。

  筆者主要想說的是,高中學科能力根本不足以作為升大學的資格認定基礎,就算我國、英、數、史、地爛到掉渣,我也可能因為對法律的興趣或有著公平正義的心,而成為優秀的司法官;如果說,這種看高中學科好壞來決定上大學資格是為了成就通識教育的陰謀,筆者認為,這根本是在浪費人才,而且是莫名奇妙的;通識人才要會十八般武藝,這的確有它的好處,但它不是唯一選擇,我們應該思考,如果我們拿通才能力作為篩選資格,那麼那些只能對某個專業知識有興趣的人該怎麼辦?為什麼我們要犧牲許多可能因為專精而成就學術顛峰的人,來換一群可能樣樣都會但樣樣都不精的傢伙呢?通識教育應該採鼓勵學習,而不是作為限制手段,況且,高中的學科,其實並不是多重要的知識,有更多的知識,更值得成為通識教育的內容。

  「書唸不好表示對知識沒有能力學習」也許是一個認為高中學科能力不夠就沒資格唸大學的好藉口,不過就如筆者前面所述,沒有理由不會物、化就一定對數學沒輒,大學知識種類也不是高中學科可以輕易涵蓋,這樣的藉口當然是沒道理的。我想應該有人會問:「那麼,難道要測驗學生大學學科的知識能力來作為升大學資格認證基礎嗎?」當然不是,但那不乏也是個方法,只是我們測驗的不是知識,而是熱誠(這是可能的,不過因為不是筆者在本文想主張的,所以略而不提)。

  我認為,上大學應該自由化,不需考試(或者,採用李家同所主張的,考試是為了學歷測驗,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高中畢業的資格,測驗的成績,及格者可以升大學,不及格者得重考;而成績高低禁止拿去作為大學招生的依據),只要有高中職學歷即可(當然,這樣一來,高中職畢業的把關得做得確實);另一方面,大學素質該均衡化,並且花比較多的資源在落後的學校上(資源,包含師資、設備、環境);最後,讓學生的競爭,發生在升研究所;這麼做,是為了讓學生能確實基於學科興趣而有公平的競爭,不會因為高中學科能力不好,而被犧牲對大學知識的興趣追求;至於升研究所時,學生就能拿大學相對應的科系知識,用來競爭上好的研究所,事實上,菁英教育在台灣本來就是發生在研究所,大學的競爭其實是沒什麼價值的。

  上面這個方法其實還有些意外的好處,如果大學素質均衡化,並且沒有好壞排名,那麼研究所以下根本就沒有升學主義與填鴨式教學的問題;固然,這會使競爭力下降,但別忘了,去競爭國、英、數、物、化、生、史、地的知識能力根本是浪費時間的(而且,又有多少人上了大學或出社會以後,真的還記得高中所學得的知識?因為用不到,當然容易忘記),真正的學科學習,應該是成就在大學專業知識上,若有對上述高中科目作為基礎知識的需求,其實還是能透過大學加以學習,沒必要多學一些用不到的東西來加重負擔,甚至犧牲人才。另一方面,這也會導致大學文憑價值下降,但這其實是沒差的,只要大學把關好,出來的大學生都能有符合職場期待的能力,文憑就會是有價值的(這裡也有意外的好處,那就是基於大學素質均衡化後造成大學文憑等價性,那麼職場上用人就會需要考驗更多不同的能力,而非現在單單的國立大學文憑就能在職場比較吃香而能力上其實不一定比私立學生強)。

  再者,高中學科也可以轉型成為更有用並且也是社會生存必要的知識能力培育,例如職業技能、溝通表達能力、公民素養、人際關係、獨立思考等等。現在的教育對這些層面的知識能力培育效果當然是不彰的,其被遷就的即是升學主義與高中學科帶來的競爭,如果我們真正在意那些社會生存的重要能力,那麼就應該徹底透過教育達成,而筆者所略述的體制,不乏就是一個可能的契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68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1.

  我認為,上大學應該自由化,不需考試(或者,採用李家同所主張的,考試是為了學歷測驗,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高中畢業的資格,測驗的成績,及格者可以升大學,不及格者得重考;而成績高低禁止拿去作為大學招生的依據),只要有高中職學歷即可(當然,這樣一來,高中職畢業的把關得做得確實)

2.

  再者,高中學科也可以轉型成為更有用並且也是社會生存必要的知識能力培育,例如職業技能、溝通表達能力、公民素養、人際關係、獨立思考等等。現在的教育對這些層面的知識能力培育效果當然是不彰的,其被遷就的即是升學主義與高中學科帶來的競爭,如果我們真正在意那些社會生存的重要能力,那麼就應該徹底透過教育達成,而筆者所略述的體制,不乏就是一個可能的契機。

我覺得,必須要把 2. 當成實行 1. 的前提,否則就如同你所說的:

但別忘了,去競爭國、英、數、物、化、生、史、地的知識能力根本是浪費時間的(而且,又有多少人上了大學或出社會以後,真的還記得高中所學得的知識?因為用不到,當然容易忘記),真正的學科學習,應該是成就在大學專業知識上,若有對上述高中科目作為基礎知識的需求,其實還是能透過大學加以學習,沒必要多學一些用不到的東西來加重負擔,甚至犧牲人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國、英、數、物、化、生、史、地。"真的有那麼沒用嗎?

有的時候我會很無聊的去看一下大家翻開課本就會忽略的各章節編者希望學生們從該單元中所學習到的知識和該科目的學習目的,雖然很公式化,但還是可以從中看的出來他們的用心。畢竟要從人類發現、創造出來的知識中選取適合學習的內容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選了這個,怕漏了那個,都選又太多,到底要哪些才好?這真的是非常傷腦筋的問題。有的人或許認為這樣就夠了,有的人或許對別人的那樣有非常大的意見。

就像隨著時間的經過,會有很多人對我們學習的東西有非常大的疑惑。

國中的時候,就開始聽到許多人抱怨著過去所學的和未來自己生活的一點關聯都沒有了。而這變成了現在許多人反駁教育學科的理由。

"我未來又不是要當文字工作者,為什麼我要學國文背一堆沒有用的文言文?"

"我工作的地方又不用講英文,為什麼我要學英文?"

"我以後工作的時候用不到三角函數,為什麼我要學數學?"

以上甚至有關更多其他學科的抱怨,我都有聽過。綜合來說,只有一句話。

"我未來用不到的東西,為什麼我要學?"

我想許多人的聽完的第一個想法應該是點頭。

"是啊!我用不到的東西為什麼我要學?"

有很多時候我並不會去想著那些科目給的知識是我未來真的會用到的。說真的,要是在未來考我,我不一定會記得。不常用的知識,會遺忘。

即使在未來我會用到那些知識,忘記了,沒關係,再問再學就好了!至少我有學習有關科目的能力。

我想,應該是基於這樣狀況所以產生出了所謂的國文、英文、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美術、體育、音樂、生物、公民、軍訓等科目。

這些科目的學習,提供了些基本知識讓人摸索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進而去學習。即使沒有興趣也不擅長,也可以學習到如何整理有關該科領域的知識的能力進而學習。

我並不覺得那真的沒有用到這種地步。

至於樓主所認為該學習的"職業技能、溝通表達能力、公民素養、人際關係、獨立思考等等。"

職業技能部分,我想國中畢業時的測驗有高中和高職這兩條路走,這部分教育已有提供了一定的資源。但我覺得因為社會對高職生的評價在很多的時候比高中生還要低,甚至有許多高中生會認為自己就是比高職生高一等,有許多高職生覺得自己就是比高中生還要矮一階。這樣的狀況導致有許多孩子被家長及社會目光弄得選擇高中=>大學的這條路。這部分的心態問題我想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避免有許多人浪費了許多時間在不必要的路上。

溝通表達能力、人際關係,這部分我想在學校生活中可以學習到。

公民素養,這是需要時間和環境才培養出來的,這不是上課老師說學生們就會乖乖做的事情。

至於獨立思考,這就要看學生們在學習許多科目的時候是否抱著質疑該知識的心態,或者是抱著只要老師說的、課本裡寫的都是對的,對於自己心中有疑問的地方是否單純的就以那樣的想法直接否定掉。思考自己所學的內容,和為何學習這些知識的原因。(關於獨立思考部份我覺得有可能我認為的"獨立思考"和樓主所謂的"獨立思考"有很大的差別。)

現在網際網路的發達,知識的普及化幾乎到了只要你想要上網或者去書店就有相關的知識可供學習的地步。不是只有學校裡老師教的、課本寫的才叫做知識,那只是提供了最基本學習的能力,我一直是那麼覺得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認為,知識重不重要首先取決於那種知識在未來或當下生活上用不用得到,以及社會需求性;如果某些知識技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迫切的,像是溝通能力或人際關係,那就不應該交由學生自己在生活中探索學習,而該由教育提供資源,這是為了避免有人因為環境或與同儕互動上有狀況,而被犧牲。至少,教育意味著「有老師擁有著相關的專業知識能力,而老師把這些知識能力授與學生」。

  現在的學科知識的確蘊涵了某些我們可能必要學得的知識,但那通常是不被重視的,例如國文,學校會在意讓學生背誦古文、記憶每個古人的特徵,但對如何用文字避免辭不達意、如何論述問題或閱讀文章方面幾乎沒有著墨(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我開始唸法律書的時候,我發現我的理解能力是跟不上的,法律教科書沒有多文言,但卻因為用字遣詞嚴謹,有種學術著作都會散發出來的文字氣息,導致理解起來需要花不少時間;我國高中也看過坊間的許多類型契約書與法律文件,我認為若沒有長期接觸那種文感,理解上對許多人來說可能都是吃力的),它挺多發生在作文課,然後老師也不見得會告訴你怎麼寫比較好,而是給你個分數,然後自己知道寫得很爛。甚至,作文多半都強調美感,實用性的文章也時常不被重視。

  另外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學生沒辦法跟上考試領導教學的步調,那麼他再怎麼想學習某個學科所蘊含的價值,他也很可能淪於考場上的砲灰,進而喪失求學的信心。我認為,那些考試很強的傢伙,要不是有閒餘時間,否則他所吸收的知識很可能跟學業強調的某些重要價值無關,像是歷史的鑑往知來或避免重蹈覆轍(死背知識)、數學的邏輯思考(背公式、記算法過程)、英文的國際觀或多元文化(7000個單字和一大堆文法)...。

  高中基本學科用來作為探索興趣、能力的基準我認為不是個好理由,因為有許多知識能力並非那些學科能涵蓋的,例如高中學科學不到管理學,在我這輩的學生也碰不到法律、經濟的知識,另外還有教育理論、電子機械、生物科技、餐飲、醫護...,除了那些像是歷史系、國文系、數學系之類直接跟高中學科有關的科系,其他很難排除這樣的批判。再者,若真的為了讓學生探索知識上的興趣、能力,我覺得同樣的學科既然已經在國中學過了,那麼高中應該換點不一樣的、更廣泛的領域來讓學生接觸,甚至直接讓學生到各大學旁聽或者找大學各種學系教授來學校教學;而我也相信,大學各種領域知識也跟高中很不一樣,高中生選填大學校系時,搞不好根本對大學那些科系完全沒概念,無法從既有學科學習經驗來推測那些科系的學習內容長什麼樣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也許他的興趣只在於對醫學的熱情與某部分特定的醫學知識上,而不在於高中生物的內容

  我也可能因為對法律的興趣或有著公平正義的心,而成為優秀的司法官;

我們應該思考,如果我們拿通才能力作為篩選資格,那麼那些只能對某個專業知識有興趣的人該怎麼辦?為什麼我們要犧牲許多可能因為專精而成就學術顛峰的人,來換一群可能樣樣都會但樣樣都不精的傢伙呢?

  我認為,上大學應該自由化,不需考試(或者,採用李家同所主張的,考試是為了學歷測驗,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高中畢業的資格,測驗的成績,及格者可以升大學,不及格者得重考

  

對專業知識有熱忱是培養人才的共識

但樓主一開始的說法使我誤以為樓主要改考"熱忱測驗",

一種很主觀的考試

原來樓主是主張大學自由化(笑)

但卻又提出學歷測驗,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高中畢業的資格

可見樓主同意基本通識教育也有其重要性

再者,我認為能力仍然需要透過篩選

若一個人對某方面的專業極度熱忱

卻連基礎知識的檢測都過不了

我想到一個畫面:

外科醫生一面冒汗

一面碎碎念"xx神經"

最後卻割到動脈......

空有興趣卻沒有知識

是件危險的事

樓主又提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我認為這種說法十分誇張

第一,大學學測的五科考的是高一二基礎課程,何來精通?

第二,大學指考較深入而專業的科目,各系所要求的只是其中幾項,並不是十八般武藝

若有對上述高中科目作為基礎知識的需求,其實還是能透過大學加以學習,沒必要多學一些用不到的東西來加重負擔,甚至犧牲人才。

  

這時我想到一個小故事:

一個人走進麵攤

叫了陽春麵

吃完了覺得還很餓

又叫了第二第三碗,

終於飽了

他很懊惱的說

"早知道就叫第三碗就好了"

我要說的是

高中教育就像前兩碗

而樓主今天告訴我們

大學才是真正專業的知識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學習高中"沒用的東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樓上

這麼說好了

本家家族裡面出了幾個怪才

一個滿腦子就是數學算式、一個是語言方面天才、一個是天生的藝術設計師

後來第一個沒有上好大學因為他的數學以外的成績都太差

第二個的家長對台灣失望(有第一個當案例)所以送去國外,學成歸國,當翻譯也賺不少(口譯的話可以賺一場以5位數字在跳

但是他出國前連多項式四則運算都有問題(WHY?因為他認為數學不正常........)

第三個(女性)更絕,她嫁人之後發現家用不夠,後來自己在網拍賣一些她設計的小玩意......也賺不少,可是她沒念大學,因為學科成績都太差

教育制度抹煞了這些人,讓他們的成功之路更為艱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專業知識有熱忱是培養人才的共識

但樓主一開始的說法使我誤以為樓主要改考"熱忱測驗",

一種很主觀的考試

原來樓主是主張大學自由化(笑)

但卻又提出學歷測驗,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高中畢業的資格

可見樓主同意基本通識教育也有其重要性

直覺上,大學繼高中之上,所以一般來說,要唸完高中,才能上大學。這是我的基本思維,也就是不能跳著唸。

當然,這個還是可以受檢視,是不是真的有這種需要。然後老實說,我原本提出的時候並沒有想這麼多。

再者,我認為能力仍然需要透過篩選

若一個人對某方面的專業極度熱忱

卻連基礎知識的檢測都過不了

我想到一個畫面:

外科醫生一面冒汗

一面碎碎念"xx神經"

最後卻割到動脈......

空有興趣卻沒有知識

是件危險的事

如果篩選的方法是沒道理的,例如看妳的血型來決定你能不能上班,這樣的篩選不具任何意義,我想冰塊的補充也幫我解釋了。

我會主張,熱誠是入學的可能基礎,但不會是畢業的可靠依據;所以那種熱血蒙古大夫在我構想的制度裡不會發生。

樓主又提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我認為這種說法十分誇張

第一,大學學測的五科考的是高一二基礎課程,何來精通?

第二,大學指考較深入而專業的科目,各系所要求的只是其中幾項,並不是十八般武藝

這時我想到一個小故事:

一個人走進麵攤

叫了陽春麵

吃完了覺得還很餓

又叫了第二第三碗,

終於飽了

他很懊惱的說

"早知道就叫第三碗就好了"

我要說的是

高中教育就像前兩碗

而樓主今天告訴我們

大學才是真正專業的知識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學習高中"沒用的東西"

十八般武藝是誇示法,不用太在意-.-。

我在描述關於十八般武藝,也就是所謂「成就通識教育的陰謀」,是在討論高中科目的存在意義「如果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各種類別知識,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像是為了作為升大學的學識基礎、唸書能力的評鑑),那麼是可議的」。所以我想妳弄錯了我的意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麼,灰塵會贊成目前英國的教育升學體制嗎?我還滿好奇這點,

就我看來目前英國教育體系的模式似乎滿符合灰塵的批判論述。

(抱歉我時間不夠沒辦法在這裡直接提出說明,下次再接續討論)

我的主張是「大學素質均衡化」+「自由選擇上大學不必考試與排行入學,只要高中職能畢業(甚至不必看這點)」+「高中科目改變」。

以我活21年的經驗研判,世界上應該沒有可以自由選擇唸哪所大學(而且每一所素質一致,挺多科系不同)的國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是我的基本思維,也就是不能跳著唸。

如果篩選的方法是沒道理的,例如看妳的血型來決定你能不能上班,這樣的篩選不具任何意義,我想冰塊的補充也幫我解釋了。

我會主張,熱誠是入學的可能基礎,但不會是畢業的可靠依據;所以那種熱血蒙古大夫在我構想的制度裡不會發生。

我在描述關於十八般武藝,也就是所謂「成就通識教育的陰謀」,是在討論高中科目的存在意義「如果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各種類別知識,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像是為了作為升大學的學識基礎、唸書能力的評鑑),那麼是可議的」。所以我想妳弄錯了我的意思。

不能跳著唸,所以我們現在要釐清高中課程和升學考試的內容

我猜樓主想表達高中課程教得太廣(所以用十八般武藝形容)

但在進入專業知識前

廣泛而淺白的基礎知識一方面有助於未定志向的人選擇機會

一方面專業人才較能通盤掌握情況

(畢竟使用專業的時候還需倚靠其他知識)

照樓主說法

似乎一個人只需有一種熱忱和專業就夠了

但身為明星國高中的學生

曾有位同學連剝粽子都不會 被批是生活白痴

我的意思是

專業人才還是需要其他方面的涉獵

再者

如果有人如樓主所說

對某專業十分有熱忱,並且有一定的水準

現制下是有保送

使其能專注於本行研究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定位清楚的)

我的主張是「大學素質均衡化」+「自由選擇上大學不必考試與排行入學,只要高中職能畢業(甚至不必看這點)」+「高中科目改變」。

以我活21年的經驗研判,世界上應該沒有可以自由選擇唸哪所大學(而且每一所素質一致,挺多科系不同)的國家-.-。

那我們是否應思考

各國家既然沒有可以自由選擇大學的體制

他的目的為何

難道完全有門檻不能塑造樓主所要的人才嗎

門檻真的是扼殺人才的原因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能跳著唸,所以我們現在要釐清高中課程和升學考試的內容

我猜樓主想表達高中課程教得太廣(所以用十八般武藝形容)

但在進入專業知識前

廣泛而淺白的基礎知識一方面有助於未定志向的人選擇機會

一方面專業人才較能通盤掌握情況

(畢竟使用專業的時候還需倚靠其他知識)

不是,我的思考過程是:

「欸,為什麼要學這些高中科目啊?教育設計者到底在想什麼?」→

「我認為這些科目不可能是為了當作大學學習的基礎,因為有很多科系都用不到這些知識,而且如果是的話,那就預設了高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上大學,那麼高中畢業卻不能上大學的人怎麼辦?」→

「退一步說好了,就算教育設計者認為高中就是為了升大學存在,那這些知識顯然跟探索興趣、能力有關,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讀書能力認證,一種是各種領域學習好讓學生摸索出想在大學學習的東西,但這兩種都禁不起批判(如我在原PO前五個段落所描述的)。」→

「那假如高中不是為了升大學,有沒有可能只是國中科目的加深?然後呢?學這些東西獲得高中學歷這樣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需要學這些科目?」→

「我想,會不會是教育設計者本來就認為這些知識是國民應該學習的知識?因為國中、小是義務教育,然後高中課程跟義務教育課程很雷同,這麼想應該是有道理的;並且,單純因為高中比國中強,所以就直接加深這樣?(簡言之,高中就是義務教育課程的再進修。)」→

「那麼,為什麼教育設計者認為這些知識是國民應該學習的知識呢?」→

「我猜,這可能跟通識教育思考有關,也就是說,教育設計者認為一個健全的國民應該都要學會一些知識,他們不同意國民挑喜歡的學,或者專精在某個知識上。並且,那些被認為應該學習的知識是教育專家所規劃的,也就是國、英、數...等等科目,其他知識範疇是不准的。(換句話說,就算我想以通才為目標來學習,我不能自己選領域,而得屈就於特定的知識範疇(即國、英、數...)。)」

如果再誤解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P。

至於我認為「高中學科拿來當探索未來上大學的興趣」是沒道理的,這部份的論證在原PO主文以及本討論串6樓最後一段都有提及,可以參考。

照樓主說法

似乎一個人只需有一種熱忱和專業就夠了

但身為明星國高中的學生

曾有位同學連剝粽子都不會 被批是生活白痴

我的意思是

專業人才還是需要其他方面的涉獵

我沒有主張說「大家都應該成為專才」喔,我只是在說升學制度會犧牲那些只能成為專才或尚處探索階段的人。我認為,通或專是個人的自由,當然,有些生活必要能力的培育是教育得提供的(例如妳說的剝粽子之類),但這不意味著高中學科就是生活上的必要能力。

再者

如果有人如樓主所說

對某專業十分有熱忱,並且有一定的水準

現制下是有保送

使其能專注於本行研究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定位清楚的)

沒有如我所說喔。

我在討論的是「高中考大學的資格」的問題,我們不可能用高中學科來決定他適不適合唸大學(也可另閱白鹿的協同意見文章: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162643),至於決定的方法,我認為倒是有可能透過熱誠興趣來考量。甚至,大學也不用去看當事人是不是真的具備熱誠或興趣,直接就將決定權給學生就好,這才是我所主張的,也就是入學的自由化。

那我們是否應思考

各國家既然沒有可以自由選擇大學的體制

他的目的為何

難道完全有門檻不能塑造樓主所要的人才嗎

門檻真的是扼殺人才的原因嗎

說實話我認為世界教育一般糟-.-。

世界之所以沒有自由選擇大學的權利,當然跟每個國家都有頂尖大學與後段大學這樣優劣區分有關(因為總不可能在有優劣之分的前提下,讓大家自由選擇,這樣一來後段學校都倒光了,然後頂尖大學大爆滿);我主張的是讓大學沒有優劣之分,要優劣等到研究所再說。

至於門檻問題前面解釋過了不再贅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世界之所以沒有自由選擇大學的權利,當然跟每個國家都有頂尖大學與後段大學這樣優劣區分有關(因為總不可能在有優劣之分的前提下,讓大家自由選擇,這樣一來後段學校都倒光了,然後頂尖大學大爆滿);我主張的是讓大學沒有優劣之分,要優劣等到研究所再說。

如果沒有優劣之分的話 ,那請問學生要依什麼標準來選學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科系與離家遠近;或者,將相同志願者統一分配。

然後依每年需求刪減冷門科系開班,擴增熱門科系總招生量(因為為了讓大學素質均衡,資源掌握大概必須在政府,所以這種控制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科系與離家遠近;或者,將相同志願者統一分配。

然後依每年需求刪減冷門科系開班,擴增熱門科系總招生量(因為為了讓大學素質均衡,資源掌握大概必須在政府,所以這種控制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1.

為何一定要離家近?

上大學我倒是認為該多去外地看看,而不是永遠留在自己原本的生活圈子。而且統一分配,這未必是所有人都想要的。我認為學生有自己選擇自己想要就讀的學校地點。

2.

冷門科系和熱門科系的定義是?

且大學設立的目的在於延續知識,而不是技術人員產出班。像是哲學、歷史等科系,雖說在實務上沒什麼用,但是它確有它存在的必要。

3.

如果讓大學素質均衡,那就不會有什麼競爭力可言

況且依照比較利益,每個學校會有自己專長的地方,如果每個都發展就會造成廣而不精的窘況。

況且以現在階段,政府也無法做到資源均分。一來是大部分大學已經多少有自己強項(交大的電資、中央的地科、中興的生農、政大的商及社科)如果要重新做到資源均分,那我想少說十幾年,多則幾十年才可能達成,甚至是根本做不到。就算做到了,那在改造的過程中,反而會有更多的deadweight loss。而在改造這段時間每個學校會進入種四不像的過度期,這過度期該如何進行配套又是個麻煩的問題。

我認為以目前東方社會的教育模式,大概就是只能實行目前的方式。東方的教育方式與西方不同,而且在理念上也是不同的。如要進行此工程,我想大概需要進行整個思想的大改造。就好比要現在的中國去實行台灣的投票是一樣的。這種宣導教育不是說幾年就可以達成,我們台灣一個約中國一省大小的地方也是花了好幾十年才有如此果實,何況是中國?

況且現今的考試制度真的無用嗎?其實我認為不盡然。一是普高的教育理念是通才教育,而非技職教育,因此當然是教育基礎學科,我看過很多人都說,上過普高後,基本上看些科普書不會看不懂。二是高中三年都在學通才教育,如果按照此篇文章所說,只把高中三年所學弄成能否入大學的門檻測驗,那我想這乾脆去考學力鑑定就好啦!況且就算真的已經設定為門檻測驗,那要如何去測驗哪些人適合去走商,哪些人又適合走法、電機、物理?這種太主觀的東西要如何量化去測驗,實在太難。況且有些人雖然興趣在文學但是卻想去熱門科系又該如何去幫他選擇?

我想以現今教育制度,要一個剛從高中畢業的人去選擇實在是太過困難。依照以上原因,我想能夠上普高最方便也最有效的測驗就是現在的學測指考。而大學本身又有轉系轉校考制度可讓想轉換興趣的人去考,我想不乏是一個管道。而當然轉系轉校的制度上還是有它的缺失,但這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

而現在指考學測真的是完全無用嗎?或許從表面來看,很多人學三角函數、學歷史地理,學數學生物,似乎跟以後的商、法、醫等完全無關,但是從更裡面來看,高三的那一年的打拚,不就相對又訓練了耐力、抗壓力、自我情緒管理、自律等潛在能力,我認為這才是高三那年所獲得最大的,現今大學我想就是要讓這些潛在能力夠強的人能夠享用更多資源,讓其能夠因此成為更頂尖的人才,而這些能力也是未來幾十年真正能夠讓我們受用無窮的。太多職場上的人員都說,專業能力其實是第二,你的抗壓等才是你能夠成功的條件。

而其實從東方社會這種升學制度來看,不也是讓我們提早看到現實社會嗎?或許這樣說太過現實,但是我想越早能夠體務現實越能夠適應以後的職場,那種多人競爭下最後勝出的人就是成功者的道理。

其實現今台灣真的需要那麼多普高、大學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大學本身定位就該是走研究路線而不是技職路線,是培養研究人才而不是技術人才,但是這個社會真的需要那麼多高知識份子嗎?那只會造就成現在的台灣─大學文憑滿街跑,一堆人高不成低不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A1.

我沒說只能離家近噢,我只說離家遠近
可以是一個考量
(即針對15樓「學生要依什麼標準來選學校?」這個問題提出的可能答案),這包含或遠或近都可以,自由在學生個人。

至於學生有權利可以選擇就讀地點,如果實務上行得通的話,當然是不錯的點子。不過直覺上這可能會有困難,所以也許採統一分配會比較有可行性。

A2.

冷熱的區分來自學生選擇的結果,我們不應該強迫某些人去唸他不想唸的東西,就算那是為了學術領域健全的理由。而,如果哪一年真的沒有學生選填某個科系,那挺多意味著那一年那個系得停課,過一年後,也許有人唸,那麼就可以開班。

我一樣不主張學習知識就是學習職業技能,但當它跟學生選擇自由有所衝突時,自由應該先受到關注,如果真的每個學生或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為了職業而唸書,那也是無可奈何的;挺多,我們可以透過義務教育來灌輸學生知識學習的觀念。不過我也不排除,制度上真得可以辦到把知識學習獨立於職業技能之外,例如這樣子:

A3.

「大學素質均衡」的主張,目的是為了成就「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唸的科系」與「不用考試就能上大學」,在想不到其他方法前,這是唯一的解決途徑。如果你同意,學生可以有選擇權而不用迫於高中學業的成就而犧牲,例如成績不好可能沒辦法唸到醫學系;並且也同意,大學入學考試並無法測出學生有沒有資格唸某所大學,那麼大學素質均衡就必須實施,因為,如果大學仍然有優劣之分,除非最頂尖的大學可以吸收全台灣的學生,否則這種均衡是不可避免的。簡言之,在我們想不出來公平的入學方式來決定某些學生可以上好學校、某些學生只能上壞學校之前,不用考試入學與因此造成的大學素質均衡就是一個公平的方法。

我認為要均衡素質不會是多大的困難,對大學生來說,學校資源不外乎師資、同儕競爭力、校園設備,至於學術研究成果我認為對學生沒有多大的影響,換句話說,只要我能夠控制師資(透過評鑑區分等第之類),並且將補助前段大學的經費拿來補助後段,那麼是能均衡的;至於同儕競爭力,會隨著自由入學而消滅優劣之分,實施的時間控制好應該沒問題。

過度期的確是個需要考量的地方,但直覺上問題不大,大概就是那段期間的前段學校學生會對政府不補助學校產生不滿;可能是我沒想到其他問題,也許你將它具體提出來我比較能了解。

再來關於升學測驗部份,我猜你可能誤會我的意思;我所主張的是,現在的入學測驗是沒道理的,因為「高中學科的能力好壞」不足以作為「一個人有沒有資格上大學或上前、後段學校」的憑證;但要評估誰有資格上大學,或誰應該上好大學誰應該上壞大學,除非直接測驗學生對該大學科系的熱誠或學習能力,否則在沒有方法下,讓學生自由選擇上大學才會是比較公平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同時在罵高中學科本身存在的目的,一來它不符合通識教育應該有的樣子(為什麼通識只能是那些科目?為什麼通識得排斥專才?為什麼通或專不是學生選擇的自由?),二來它也不足以作為升大學的學識基礎(高中學科無法輕易涵蓋各類知識領域,要說是探索知識也是莫名奇妙的),三來對一個人來說這些知識並沒有重要到哪裡去(相對於如果我們可以讓學生學好溝通或人際關係技巧,以及學會一技之長不愁吃穿等),那麼,高中教育應該轉型,特別當現在要搞十二年國教時,這階段用來訓練學生的社會適應性能力也算是符合公平的(不會有人因為只學九年國教而不繼續升學造成某些重要知識學不到)。

根據前段,那麼大學入學基準挺多是測驗學生有沒有將高中階段的知識學好以至於可以繼續升學,得到高中畢業的認證後,那麼大學要學什麼就是自由的(但這不一定有道理,理想上大學知識學習資格不應該被高中知識所限,也許制度上能設計成兩個獨立的體制,高中沒畢業仍然可以上大學,這點如果發生在仍然追求學歷文憑的職場上,那麼就變成企業主徵人時可能得同時看一個人是否具備高中與大學學歷)。

所以,根據以上,你所提的「幫學生選擇適合唸什麼」是不會發生的,因為選擇權在於學生自己的意願;而另一方面,面對「學生自己有沒有辦法探索應該在大學唸什麼科系?想往哪邊發展?」這點,可以在高中課程中開設選修,該課程是介紹大學各個科系的內容與特色,以及學生未來探索興趣與人生規劃方面的技巧與知識,即可克服學生選擇科系的能力問題(而且,以現在既有的體制,我相信高中生在這方面的能力不會比較好)。

至於抗壓力、耐力云云,我會主張,其他知識能力仍然可以培養這類東西,不見得得靠高中那些國、英、數等等科目(何況這些知識領域除了那個壓力以外似乎沒什麼用);固然,在高中沒畢業就能上大學的前提下,這種能力的培養可能得到大學才比較有機會執行,但在必須高中畢業的前提下才能上大學,意味著高中學習真的得確實,一個高中生要應付畢業,就得花不少精力在課業上(換作是前面狀況的大學,一樣是畢業資格帶來的壓力);況且,這也不意味著我們只能靠畢業壓力來讓學生學習抗壓力,我們仍然可能透過課程設計來實施,例如讓學生野外求生(生存壓力)、讓學生嚐試跟父母做某些特定的交流(溝通壓力)、拿到全校女生的手機號碼(人際壓力)、用100元活一個禮拜(財務壓力)...,這些當然是隨便亂舉的,實際狀況得看這個社會到底想要什麼樣壓力的克服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是「嘗試」嗎?

另外,A3的第一段中:「如果你同意,學生可以有選擇權而不用迫於高中學業的成就而犧牲,例如成績不好可能沒辦法唸到醫學系;」後面的底線部份可能改成「例如成績不好卻仍然可以唸到醫學系」會比較好的樣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至於學生有權利可以選擇就讀地點,如果實務上行得通的話,當然是不錯的點子。不過直覺上這可能會有困難,所以也許採統一分配會比較有可行性。

統一分配? 原來學生的自由只限於選擇"要不要"上大學 ,而不能選擇要上"哪間"大學.

不是住在台北的學生就沒機會去全台資源最豐富的地方讀大學 ,那還真是自由.

另外你說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唸的科系 ,那請問要是某個地區的大學醫學系大學部全年級最多只能負荷200個學生 ,結果光是一年級新生就有超過200個想進來 ,導致他們接受的教育品質會被稀釋降低 ,這時你的制度要怎麼辦?(分配那些多的人到其它科系?)

我認為要均衡素質不會是多大的困難,對大學生來說,學校資源不外乎師資、同儕競爭力、校園設備,至於學術研究成果我認為對學生沒有多大的影響,換句話說,只要我能夠控制師資(透過評鑑區分等第之類)

老師不能決定自己要去哪間學校教書.

為了所謂大學的均質化 ,只好犧牲老師的自由 ,老師的自由還真是微不足道.

但要評估誰有資格上大學,或誰應該上好大學誰應該上壞大學,除非直接測驗學生對該大學科系的熱誠或學習能力,否則在沒有方法下,讓學生自由選擇上大學才會是比較公平的方法。

為何不能讓大學招生時直接測驗學生對該大學科系的熱誠或學習能力?

現階段的推薦甄試不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嗎?(第二階段的口試和科系自己要求的測驗項目)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統一分配? 原來學生的自由只限於選擇"要不要"上大學 ,而不能選擇要上"哪間"大學.

不是住在台北的學生就沒機會去全台資源最豐富的地方讀大學 ,那還真是自由.

另外你說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想唸的科系 ,那請問要是某個地區的大學醫學系大學部全年級最多只能負荷200個學生 ,結果光是一年級新生就有超過200個想進來 ,導致他們接受的教育品質會被稀釋降低 ,這時你的制度要怎麼辦?(分配那些多的人到其它科系?)

我說了,如果辦得到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讀哪間學校,那我當然是贊成的;我對此完全沒有反對的意思,只是我認為要做到有困難,因為每間學校容量有限,若大家都衝著想唸台北的大學,除非其他地方學校遷校,否則不太可能;因此,統一分配會是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看不太懂,如果照我的統一分配,那麼就不會發生某個地方被擠爆的問題;挺多是,其他地方都沒有開設相關科系,學生只能往這裡跑,那麼這面臨的是加開班級的問題,至於加開班級會不會造成資源落差,我認為是不會的,因為資源的比較,有分為「同系之間的平等」與「學校共同資源校際間的平等」兩種,前者意思是全台灣的XX系都能有平等的師資與同儕競爭力以及系相關的環境設備(如化工科技類的器材),後者則是指每間學校內部學生的共有環境資源,例如E化程度、圖書資源、校園社團或活動、學生自治發展程度...。如果某間學校某個科系因為人數很多需要加開班級,對後者資源來說其實影響不大,況且,仍然可以採取在其他學校開班的措施來分散;至於前者那種同系的資源平等,要嘛加入新的資源來支援,要嘛與既有的同系班及共同分享,這都還是能維持資源均衡的。

老師不能決定自己要去哪間學校教書.

為了所謂大學的均質化 ,只好犧牲老師的自由 ,老師的自由還真是微不足道.

大學均質化為的是讓學生能有公平的競爭環境與學習自由,如果它與教師自由有所衝突,以現在的教育思潮來說,學生權益會比教師自由重要得多,除非有其他方法,不然教師自由勢必是得犧牲的。

為何不能讓大學招生時直接測驗學生對該大學科系的熱誠或學習能力?

現階段的推薦甄試不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嗎?(第二階段的口試和科系自己要求的測驗項目)

如果可以設計一套真正有道理的入學資格評鑑,那麼當然可以做。

以現在的推甄制度來看,它仍然需要看學測成績;至於所謂的第二階段,其測驗的內容與標準操之在教授手中,而不是符合比較公平的—像是測驗熱誠或對大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對於後者,要怎麼測驗本身就是一個難題)。並且,現在的教育實況,許多教授越來越討厭推甄這一套(原因我忘了),何況這些名額本來就很少(加上校內初選也都是看學業成績),大多數的學生仍然得靠指考來進大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 ,前兩個問題是我腦袋不清楚 ,浪費了你的時間

如果可以設計一套真正有道理的入學資格評鑑,那麼當然可以做。

以現在的推甄制度來看,它仍然需要看學測成績;至於所謂的第二階段,其測驗的內容與標準操之在教授手中,而不是符合比較公平的—像是測驗熱誠或對大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對於後者,要怎麼測驗本身就是一個難題)。並且,現在的教育實況,許多教授越來越討厭推甄這一套(原因我忘了),何況這些名額本來就很少(加上校內初選也都是看學業成績),大多數的學生仍然得靠指考來進大學。

如果教授的標準不是學生的熱誠或對大學知識的學習能力 ,那不然會是什麼標準?

至於要怎麼測驗 ,不同科系會有不同作法 ,我也不認為這會多難設計--如果他們會測驗系上的學生話 ,應該也會知道怎麼測驗高中生對這個科系有多少了解和學習潛力.

至於我說現在就有推甄這個制度 ,只是說其中功能已經可以達到你部分的目的 ,並不是說就不用對制度做任何修正了. 名額可以擴大 ,學校推薦的部份也可以廢除.

事實上 ,我認為你說的大學均質化這制度很有問題. 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 ,所需要的教育也不一樣. 程度較好的人學習速度比較快 ,若為了其他同學而繼續敎他已經理解的東西 ,那只是在浪費時間. 程度較差的就剛好相反 ,他可能無法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 ,學習效果一直很有限. 簡單地講 ,這種齊頭式平等的教育很沒效率.

至於高中課程的部份 ,我認為比較好的是自由選課的制度. 學生想學國英數物化其中他感興趣的科目 ,就開那門課讓他去修 ,他想修什麼你說的獨立思考 ,溝通表達能力的課程 ,當然也可以. 至於要不要這樣作也是學校和學生的選擇 ,讓學生自己去決定要不要接受的這樣的選課制度 ,要的就去能自由選課的學校 ,不想要的就到像我們現況制度下的學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教授的標準不是學生的熱誠或對大學知識的學習能力 ,那不然會是什麼標準?

至於要怎麼測驗 ,不同科系會有不同作法 ,我也不認為這會多難設計--如果他們會測驗系上的學生話 ,應該也會知道怎麼測驗高中生對這個科系有多少了解和學習潛力.

至於我說現在就有推甄這個制度 ,只是說其中功能已經可以達到你部分的目的 ,並不是說就不用對制度做任何修正了. 名額可以擴大 ,學校推薦的部份也可以廢除.

如果說,大學入學可以全面改由測試熱誠與大學知識學習能力,並且強制教授必須依此標準來徵選,那麼當然是沒問題的。

但是,大學知識學習能力,除非他真有參與大學課堂並且有不錯的表現,我們才能判斷他擁有該學系學習知識的能力;如同我原PO主要的批判,即在指責高中學科的學習能力是無法作為大學知識學習能力的判斷標準。如果可以設計一套讓學生在尚未升大學前,到大學學習並做評量,以其評量結果作為大學徵選的重要依據,那麼的確是可行的。不過這在設計上可能會面臨一些小麻煩,例如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獲得一致標準的評價?例如我給A教授教而你給B教授教,其評量結果若為量化,其高低分是可信的嗎?若不採量化,而採其他方式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好,那假設換個比較可能的方法,即讓學生自由參與課堂,學個一學期,然後全國來個大系考,考驗學生對該系的學習成果,這樣一來就比較有比較的可能性;不過問題又來了,是不是每個學生在那一學期能都接觸到相同教學能力的教授呢?

好,就算上面的問題都解決了,我們有機會弄到全國學生對大學知識學習的能力資料,大學教授是否需要再檢視其他資料呢?還是只要一個依據就好了?如果答案是還需要檢視其他資料,例如面試或者熱誠或其他東西,那意味著每個系所可能得面臨檢驗數百數千人的各種資料以及對數百數千人從事面試工作,因為現在是所有學生都需要這樣招生;而一個學生如果對自己的能力大概到哪裡沒有掌握好,可能就得投遞百份的資料與到數十所大學近百個系面試(這很有可能,因為除了所謂大學知識學習能力是量化得以評估以外,其他資料或面試狀況是根本無法事先評估的);當然,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可以偷吃步,即每個學系自己劃定「大學知識學習能力」測驗的分數門檻,或者讓報名的人排名取前幾名分數高的,進而再做其他方面資料與面試等檢證,但這必須先通過一個辯證,即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大學知識能力比其他需要考量的東西來得重要以至於可以先當做篩選標準,這當然也跟公平性有關,至於該如何證明我就不知道了。或者,如果有辦法證明上或好或壞的大學的資格,只要憑著一項數據,即「大學知識學習能力」,那麼問題也能獲得解決,只是,我也覺得這個證明會有困難。

事實上 ,我認為你說的大學均質化這制度很有問題. 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 ,所需要的教育也不一樣. 程度較好的人學習速度比較快 ,若為了其他同學而繼續敎他已經理解的東西 ,那只是在浪費時間. 程度較差的就剛好相反 ,他可能無法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 ,學習效果一直很有限. 簡單地講 ,這種齊頭式平等的教育很沒效率.

大學均質化是對升大學提出的可能方式,當然,如果可以做到類似我這篇上面主張的那些考量與規劃,那麼大學要有優劣也是可以的。但我認為沒這麼樂觀,有許多問題待解決與證明,要對學生有利並且公平,不容易辦到。而,就算採我的大學均質化,我認為你這裡提出的問題還是可以解決,我的主張很簡單,那就是把課程分級,讓學習能力佳的人可以快速升上去唸比較難的東西(例如我兩年前寫的這篇文章,即有提到類似的規劃:建構一個新的教育體制),大學均質化只是強調資源的平等,但不會限制每個人學習速度。

至於高中課程的部份 ,我認為比較好的是自由選課的制度. 學生想學國英數物化其中他感興趣的科目 ,就開那門課讓他去修 ,他想修什麼你說的獨立思考 ,溝通表達能力的課程 ,當然也可以. 至於要不要這樣作也是學校和學生的選擇 ,讓學生自己去決定要不要接受的這樣的選課制度 ,要的就去能自由選課的學校 ,不想要的就到像我們現況制度下的學校.

我認為,有些能力知識不應該讓學生自由選擇,而該義務化;有許多時候,學生選擇是屈就於家長或同儕壓力,甚至連自己都認為某些知識能力學習是浪費時間的;如果某些知識能力真的符合每個人都應該學,那就不應該讓心智可能尚未成熟的人去負擔因為沒選帶來的後悔所造成的責任,也可以有效避免有心人濫用這種選擇權,將學生導向該學的沒學而不那麼重要的卻學一大堆,補習風潮本身就是一個再恰當不過的例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希望別忘記普通高中創立的目的是為何?

是要培養通才,而不是培養技術人才

因此選擇普高就是去作通才教育

而通才教育基本上就是給你大量的基礎知識

讓你以後在大學任何學科都有廣闊的大腦資料庫讓你從中融會貫通

而在之後的普通大學本身設立之目的為培養研究人才以及知識傳承

研究人才不是需要單純技術和熱忱就可以達成,這些條件只是附加的

而現在很多科系在各大學都有

如果真心喜歡一個科系的學生,直接選擇有該科系的所有大學不就OK?何必要屈就名校光環?

如果因為想上名校而因此放棄自己想要科系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就是你認為名校所獲得的滿足大於科系的滿足,因此就可否定其是對該興趣真的喜好

同樣的,如果真的要比興趣,那可以直接選技職學校去學習自己想要的興趣

最後靠轉學考的方式轉入名校,這方面有此管道

我有個北商的朋友今年就考上台大國企

而在資源平等方式我想在以上我的文章論點應有說明過

資源本來就不該平等,平等只會造成無謂的損失

在單一學科上,原本就該把較多的資源分配給較好的學生

讓他們得以更上層樓,以後產生更大的效益回饋給社會

這就是所謂投資的道理

如果把資源均分,就好像你無論好壞都投資

結果壞的把資源都吃光,好的卻分配不夠資源而造成回收效益減少

最後所獲得的總效益比把較多資源投資在較好的的部分所獲得的還要少

那這並不符合經濟效益

而就現實來說,資源是不可能作到均質分配的

就拿政治和商學方面來說好了

台北本身就是集中政治和商業的中心

所有政黨、國內外商業部門幾乎都集中在台北

相對的台北就是擁有這方面大部分資源

而補習班本身也都集中設立在台北台中高雄

那我們要如何平均分配這些資源?

我想這不是我們可以辦到的(甚至是根本辦不到)

而甚至大學本身科系名額也是

某些科系的總資源就是只有這麼多,如果大家一窩蜂都想念某科系

那不就造成所謂資源供不應求的狀況?最後造成大家分配資源全都極度缺乏

結果我想已經顯而易見

而科系自由選擇也可以再用資源有限去解釋

因為資源有限而造成科系名額有限

而科系名額有限的狀況就不可能所有人都有辦法讀到想讀的科系

因此必然會造成部份人無法進入該科系

而哪些人有資格獲得該資源就是只能用測驗方式去測驗

在第一段的"普高和普大設立的目的"為前提,就只能用高中所學的東西當作考試去測驗篩選能力

哪個大學會不想要能力高的人去讀呢?

因此當然越有能力就越能獲取資源

就好比你投資會去投資哪個項目呢?

當然是獲利越高風險越小的項目,而不是好的壞的都一起平均投資

最後,我覺得灰塵你只考慮到單一高中升大學這一兩年階段的問題

但是你卻欠缺從整個東方社會思想以及整個教育制度等全盤考量

你只舉出一個理想化的模型,但是卻缺法改造的整體過程以及之間的配套等

因此你的舉案雖然頗有理想但是卻是無法實行的

我個人是比較偏向務實和理性型,所以打字中可能會有些讓人不悅的字眼,還請見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