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簡體字


Recommended Posts

這並不值得吵阿= =

為什麼有人要甚至為這個動怒,

我懂台灣小孩不愛簡體字的原因,

我想這也是被灌輸來的吧= =

而且講坦白化,簡體字並沒有真的簡很多!

其實有被簡化的字體在所有中文字中,

比例並不多!

但是簡體字真的寫起來比較簡單,也比較好學,

你們不為內陸同胞想想,也為歐美正在努力學中文的老外想想嘛= =

寫慣26個字母拼來拼去玩來玩去的外國人,

他們連,甲、田、由,自『己』、『已』經、巳

都分不清楚了!要他學那些比畫那麼多的字,他們應該會手殘= = 

在講現實點,你不想學簡體中文你早晚還是得學,

就像你不想學英文一樣,你還是得學,

因為使用的人多,就這麼簡單!

就算你現在不學,以後你兒子還是要學阿!

所以,面對現實吧=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75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目前中國大陸使用的簡體中文

是依照民國時代的簡化方案去進行簡化

其簡化原則在網上可以查到

但是二簡字當中的許多字體的出現是違背了錢玄同的規則

例如錢玄同曾經提到的"根據字體的大體字型進行簡化"以及字型不造成混淆的核心原則

二簡字的許多字體卻違反這些原則

尤其是"不造成混淆"這點,二簡字的簡化讓人不敢恭維

而如果說,依照簡化原則而產生的簡體字可以算是造字的話

那麼繁體中文原本也是造字而產生的

二簡字的簡化方式你認為在簡化字中沒有使用囉?所以你認為簡化字裡面並沒有造字?

哪些二簡字的例子違反了你說的原則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比如你給我看的那個網址裡的圖片

數量的"量"字被寫成"口"字......

哪些沒有造字?

們=们

門=门

愛=爱

量=量

帶=带

這些字體的字形跟輪廓的變動並不是相當之大(總不會把"愛"字寫成"友"字)

而關於之前的回文

由一個地方需要更改

並非造字,應改為並非"完全造字"

屬於表達上的失誤

抱歉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 如「从、众、礼、无、尘、云」。

  2、草書楷化。如「专、东、汤、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鸡、观、戏、邓、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分。如「声、习、县、医、务、广、条、凿」等。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為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里」,和「裡面」的「裡」合併為「里」;「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麵」合併為「面」;「皇后」的「后」,和「以後」的「後」合併為「后」;「憂鬱」的「鬱」,和「郁郁蔥蔥」的「郁」合併為「郁」。 

而事實上我所想表達的並非哪簡體是否有造字傾向

我的回覆所說的是繁簡兩字之間部份性質的相同以及相似

如果認為繁體中文將古漢字簡化就叫做"遵循規則,有規律,屬於自然演變"的話

那麼簡體中文又何嘗不是?

現在人們會罵簡體中文破壞傳統

但是有誰能保證,在當初將大篆改為小篆進而演變成為繁體中文的時候,就不會有人跳出來,或者膽小點的文人躲在家裡數落小篆以及繁體中文的不好?

如果沒有,那我也可以替古人說句話"你們繁體中文破壞的是我們的古老傳統!我們需要恢復篆文!大篆才是我們中國的最正統的古老字體!你們繁體字把中文改的橫平豎直的,像什麼樣子?難看死了!

請問,在座各位"古漢字的使用者們"聽到這句站在古人的立場上說的話,你們是想駁回去,還是忍氣吞聲?

如果你們選則反駁其論點,那麼也請尊重簡體字使用者們對你們的觀點的反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比如你給我看的那個網址裡的圖片

數量的"量"字被寫成"口"字......

你沒仔細看底下文字,那個框是電腦顯示不出來的文字,並非「口」字。

哪些沒有造字?

們=们

門=门

愛=爱

量=量

帶=带

這些字體的字形跟輪廓的變動並不是相當之大(總不會把"愛"字寫成"友"字)

而關於之前的回文

由一個地方需要更改

並非造字,應改為並非"完全造字"

屬於表達上的失誤

抱歉

1、採用比畫簡單的古字。 如「从、众、礼、无、尘、云」。

  2、草書楷化。如「专、东、汤、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簡單的符號,代替複雜的偏旁。如「鸡、观、戏、邓、难、欢、区、岁、罗、刘、齐」等。

  4、僅保留原字的有特徵的部分。如「声、习、县、医、务、广、条、凿」等。

  5、原來的形聲字,改換簡單的聲旁。如「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輪廓。比如「龟、虑、爱」等。

  7、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同音字,合併為簡單的那個字。比如「里程」的「里」,和「裡面」的「裡」合併為「里」;「面孔」的「面」,和「麵條」的「麵」合併為「面」;「皇后」的「后」,和「以後」的「後」合併為「后」;「憂鬱」的「鬱」,和「郁郁蔥蔥」的「郁」合併為「郁」。 

那二簡字也並非「完全造字」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但是它卻嚴重違背了簡化規則

造成使用的不便,例如我之前誤看的那個"量"字,二簡字的字形與原字形出入甚遠(似乎像個"男"字)

而我前篇回覆中的最後幾段文字,才是我所要表述的核心內容

而如果您一直想在"簡體字是否存在造字"這一議題上跟我討論下去的話,那我也只能說:就算簡體字有造字,那又能如何?繁體中文又何嘗不是將篆字的書寫方式改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造字的途徑?早期的篆書並不遵循方塊字的筆畫跟筆順。而"橫平豎直"的寫法以及"方塊字形"的模樣,則完全是由繁體中文的出現而產生。要是論到簡體字對於字形的更改,似乎其幅度還沒有繁體字當初對於篆書的更改幅度大(至少還是遵循著橫平豎直的規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算是個插曲,這都不是我寫的喔,都是大陸新聞網站自己寫的,還是"新華網"喔

看看大陸人自己對繁體字的看法是如何的,算是個補充資料

一些出言粗鄙的文字我就沒有轉貼了,我只轉貼一部份文章

不識繁體字,張靚穎金像獎出醜,內地網友炮轟

引用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42002457

頒獎現場:繁體、英文都不會念

據香港媒體報導,在金像獎頒獎現場,張靚穎和陳坤一起頒發“最佳視覺效果獎”時,不知是否因為看不懂繁體字,宣佈《鬼域》得獎者時,不會念“鄒(繁體:鄒)志盛”的姓氏,最終跳過這個名字,似乎對獲獎者不甚尊重,而兩人再頒“最佳音響效果獎”時,張靚穎又不會獲獎者NakomKosit-paisal的讀音,發音磕磕絆絆,心虛地問“是這麼念的吧”時,實在“看不下去”的陳坤,頗不給面子地來了一句“還是我來念吧”!,而對於張靚穎“卡殼”繁體字的又一種說法是,有看過電視直播的多位元網友稱,張靚穎不僅沒有讀出“鄒”字,更是沒念出繁體‘國’字,在念到名字“餘國亮”時,念到“國”就卡殼了。消息一齣,網路上迅速出現“涼黑”(反對張靚穎者)和“涼粉”的辯論。“涼黑”認為,張靚穎不認識繁體字,這是非常沒文化的,“不知道當時說英語8級是怎麼吹出來的!”;“涼粉”則相信,這是心理素質和安排上的問題,“NakomKositpaisal”這個名字本來就很難念,在大型活動上頒獎難免緊張,念得不流利很正常,而且內地很早就廢除繁體字,看不懂也能理解。

張靚穎方面:不識繁體“鄒”很正常

昨天,記者電話採訪了華誼兄弟唱片公司負責人袁濤,他澄清說,當時張靚穎因不識繁體字,跳過的是“鄒(繁體:鄒)志盛”,而並非網上引起爭議的“國”字:“昨天,我也在現場,實際上,靚穎是在‘鄒’字上猶豫了一下,不過這也很正常,我回北京後給辦公室的同事看,能認出這個繁體字的人沒幾個,像她這樣二十幾歲的內地年輕人,沒受過繁體字的教育,發生這樣的事很正常。”對於在頒“最佳音響效果獎”時,張靚穎讀NakomKositpaisal名字時再度“打結”,袁濤回應稱,這個名字並不是純粹的英文發音,“拼法和我們知道的英文名字不太一樣,靚穎表現得挺真誠,吃不準就停了下來,這恰恰說明瞭她是一個挺自然的藝人。袁濤稱,此次張靚穎第一次以金像獎頒獎嘉賓身份亮相,緊張在所難免,事情發生後,她以平靜的心態來看待網友們的熱議。袁濤表示:“這次也是壞事變好事,證明瞭靚穎的人氣,如果沒那麼紅,也不會引起那麼多關注。其實,這是一個特別小,特別平常的事。”對於學習英語專業,並擅長英文歌演繹的張靚穎,袁濤直言她的英文水準不用質疑,對方也通過了英文8級考試。

各方反饋

關於小張不識繁字,候鳥認為這就是大陸實行簡體化漢字政策後在近年來表現出的一個典型個案,這對於有著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在新一代大陸人的傳承方面是個破壞!不可忽視!試想一下,當我們去洛陽或是西安再或是北京故宮旅遊時,當我們面對著一排排先哲的書畫或是相關紀事碑文,歷史文獻的時候,作為大陸人的我們看不懂了,還得請專門的“繁體字翻譯官”,這跟老外有何區別?張靚穎代表的是大陸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正會慢慢成為大陸各種工作崗位的骨幹和接班人,如果因為對於繁體字的陌生,犯類似在金像獎上的錯誤,那麼中華文明將在這一代或以下幾代慢慢地風化 直至灰飛煙滅...作為公眾人物,就得接受民眾的監督,凡事更應該做表率,我想在這件事上,內地網友覺得很無光,是有其深層次的社會及文化層面的理由的。

網友:“是沒文化”還是“很正常”

這兩項獎頒發完畢後,網路上就掀起了一場不小的爭論。一些網友引經據典,認為張靚穎不會讀繁體字和英語不流暢顯得很沒文化,丟了內地人的臉,甚至有人說,“不知道英語8級是怎麼吹出來的。”而張靚穎的一些支援者則表示,那麼大的場合,難免會緊張,而且像NakomKositpaisal這麼難讀的名字,念不通順也沒什麼。

公司:頒獎前才知道

張靚穎經紀人的手機截止到發稿前一直處於關機狀態。而張靚穎唱片公司華誼音樂的負責人翟小姐對這件事解釋說:“鄒字的繁體和那個泰國人的名字太生僻了,我想大多數人在第一次看到時都不會念對吧。”當記者問到張靚穎作為頒獎嘉賓是不是事先沒有做好功課時,翟小姐回應道:“當時只通知靚穎作為表演嘉賓出席,到後來才知道要頒獎,根本就來不及看提名名單。而且大獎具有非常強的保密性,在打開信封之前誰都不知道裏面寫著什麼。”

專家:80後不會讀繁體字很正常

帶著對於張靚穎不會讀繁體字的質疑,記者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張芬女士,她告訴記者,從1956年《漢字簡化方案》審訂通過開始,簡體字就已經全面取代了繁體字和其他異體字,張靚穎作為一個在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非專業人士,“不會讀繁體字真的很正常”。但像“國”這樣的經常會出現的繁體字,“不會讀也有點說不過去。”明星“誤”區,其實公眾人物念錯字的事近來並不少見,有的是在歌詞裏,有的是在現場發言……

1.2006年12月,李湘亮相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演講時,說道:“只有多實踐才會有進步,要不然找工作的時候事情會很辣手。”被人提醒後才改為“棘手”。

2.李在《幸運52》節目中出題,把白居易的詩句“曲終收撥當心畫”裏的“撥”(b?)誤讀成“ba”。

3.有“才女”之稱的伊能靜在新唱片中把古詞《念奴嬌》的“羽扇綸巾”讀成了“倫巾”,後來她重新錄製了這首歌曲,並在專輯發佈會上公開道歉。

4.戴佩妮的《一個人的行李》中有句歌詞:“我要一個人通宵看完魯迅的《背影》”,其實《背影》作者為朱自清。

5.周迅在《看海》裏唱道:“上岸後貝殼的孤單,讓我快樂的不自然”,“貝殼(k岢)”唱成“貝殼(qi岬o)”,不過也有人說她是故意這麼唱的。

6.《衝動的懲罰》中有句歌詞“在冰與火的情慾中掙扎徘徊”。刀郎把“徘徊”的“徊”念成“h徂i”,其實應該念“huai”。

7.劉德華曾經在《冰雨》裏唱道“你就像個劊子手把我出賣”,把“劊”字讀成了“ku岬i”,其實應該念“g徂i”。

做好功課才是正道

印象中的張靚穎是個固執到有點木訥的女孩,她在舞臺上那種遊刃有餘的風采到了平常講話或者是在“大場合”中發言幾乎就是蕩然無存,變得很容易冷場,而且出了錯也不會圓滑地自我調侃一番,只會尷尬訕笑,這种老實的性格或許是很多涼粉喜歡她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這次她也只是傻笑,讓旁邊的陳坤和下面的觀眾都替她捏了一把冷汗。說實在的,張靚穎的這次出錯大可不必上升到“丟了內地人的臉”,因為“鄒”的繁體字“鄒”,除了專業人士以外,我想真的是沒有幾個人能認得出來,至於那個泰國名字的英文發音,對於沒有見過這個名字的人來說確實拗口得很。問題是,這次事件的發生,最感到顏面無光的,我想應該是得了獎但名字被忽視的先生,幾位兢兢業業的電影幕後工作者。在頒獎禮結束的幾天內,他們的名字恐怕要被高密度地提及,原因是頒獎嘉賓不會讀他們的名字——這多少會令他們有些尷尬吧。事先花上幾分鐘熟悉一下提名名單,如果實在不認識的話可以問問身邊的香港工作人員,這並不是一件麻煩的事。但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卻是一種敬業精神的體現,也避免了在重大場合對別人無意間的不尊重,這些功課,依然是張靚穎們需要一再學習的。

(記者康沛)(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作者:候鳥e人

:關於小張不識繁字,候鳥認為這就是大陸實行簡體化漢字政策後在近年來表現出的一個典型個案,這對於有著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在新一代大陸人的傳承方面是個破壞!不可忽視!

:文字是屬於文化層面的東西, 也是紀錄文化, 傳承文化的載臺, 它當然是一個民族絕對重要的資產, 但是文字是活的文化, 它會自己演化, 人類因環境的變遷與新事務的不斷產生, 新的文字也就不斷的產生, 人類也會因不同的需要而去學習不同階段的文字, 這不是政治或人為方式可以阻擋或強加干涉的.中華五千年的文化資產太豐富了, 僅只文字一項就因時代及民族以及文化的不同而有太多種類, 全要學習的話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取捨!

:試想一下,當我們去洛陽或是西安再或是北京故宮旅遊時,當我們面對著一排排先哲的書畫或是相關紀事碑文,歷史文獻的時候,作為大陸人的我們看不懂了,還得請專門的“繁體字翻譯官”,這跟老外有何區別?

:對歷史文物有興趣的自己就會去學了, 文化及歷史學者是當然的學習及保持者.但這不是人人都需要學會的, 否則金文等古文字怎麼辦?你要不要學?

:張靚穎代表的是大陸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正會慢慢成為大陸各種工作崗位的骨幹和接班人,如果因為對於繁體字的陌生,犯類似在金像獎上的錯誤,那麼中華文明將在這一代或以下幾代慢慢地風化 直至灰飛煙滅...

:藝人自己會因需要而學習不同領域的事務以充實及擴大自己的文化寬度與深度, 否則他或她自然就會被淘汰掉, "不同的錯誤是經驗, 改正錯誤是進步", 他們是否要進步完全是他們個人的事, 我們又何必管到這個層面?如果是新聞播報員經常唸錯別字的話, 那就該接受批評, 但是文化的深度與廣度就不是一般藝人的必修課了. 

:作為公眾人物,就得接受民眾的監督,凡事更應該做表率,我想在這件事上,內地網友覺得很無光,是有其深層次的社會及文化層面的理由的。

:公眾人物是對社會有影響力, 就因如此, 他們犯的錯誤所受的傷害就比一般人深, 人民也由他們錯誤的表演而得到啟發, 但是我不認為她就因該為此錯誤而接受公審, 因為~那不是他們的專業!

這是其他的新聞(關聯性比較小一點)

內地頒獎嘉賓金像烏龍百齣 趙本山說話結結巴巴

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17日  浙江線上新聞網站

趙本山頒發最佳編劇獎

本次金像獎請來了多位內地的頒獎嘉賓,其中既有上屆影后周迅,人氣明星張靚穎(blog)、黃曉明、黃聖依,還有小品大王趙本山。不過,可能是因為參加金像獎的次數不多,除了周迅以外,見慣大場面的他們,在頒發獎項時烏龍百齣,鬧出了不少笑話。

張靚穎讀繁體、英文都卡殼

陳坤和張靚穎是第一對上臺頒獎的內地嘉賓,結果他倆一上臺便忙中出錯。在頒發最佳音響效果獎時,大螢幕上播出該獎項的提名名單時,陳坤在播完第四個提名者之後,就要開口說出獲獎者。不料,他剛一開口,第五個提名者隨後就在螢幕上播放。陳坤只好硬生生把要說的話咽回肚裏,尷尬情形可想而知。而“超女”張靚穎顯然還沉浸在她對音樂的深刻理解上面,頒發最佳視覺獎時,張靚穎因為不認得繁體字“國”,第一次卡殼。但危機剛過,在頒第二個最佳音響效果時,張靚穎又被卡住,英文歌唱得不錯的她,卻不太會讀英文,將獲獎者的名字Nakom Kositpaisal說到一半就卡了殼,幸好陳坤救場,才避免了更大的尷尬。

趙本山說話結結巴巴

內地小品大王趙本山首次出席金像獎,見慣大場面的他卻一上臺就顯然很緊張。司儀曾寶儀(blog)在介紹他時,對他在小品方面的成就給予了很高評價,但是在表演小品時能說會道的他卻在致辭時結結巴巴,還出現了走音的跡象。不過,經驗老到的他很快穩定了情緒,說話便順暢了起來。

黃曉明半粵語半國語

黃曉明和黃聖依是另外一對頒獎嘉賓,其中,黃曉明可能是要秀一下自己的粵語,在自我介紹時說“我是黃曉明”時,“我是”說的是粵語,“黃曉明”卻用粵語說不出來,卡了兩秒鐘的殼後,還是改用國語說出口,他自己也尷尬地笑了笑。而話題女星黃聖依,則被主持人暗嘲熱諷,林子聰介紹黃聖依出場前說:“無論割雙眼皮、隆胸、剪指甲與剪頭髮,都被‘周馳’罵不專業、不連戲。黃聖依以前跟我有關係,現在已沒有了,她現在剪頭髮也不怕被罵。”在內地頒獎嘉賓中,只有周迅的表現是最穩定的,不愧影后風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明星在文化上出丑不知道在台湾有没有

可多了= =""

呵,平常看台灣藝人在電視上玩耍,耍白痴,應該已經很膩了吧= =""

所以我才會偶爾掀一下大陸藝人的底,這才公平嘛xd

不然很多東西台灣同學都不太曉得,那我就專門負責把它給找出來;-)

在兩岸版好像還沒看過大陸同學掀大陸藝人的底?一_一狠 ......罵台灣藝人的倒是從來都不缺一_一狠

是什麼心態呢?xd

我還有很多東西都沒貼上來;-) ,因為會筆戰,所以我都是選擇性的轉貼

可以看一看:http://www3.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no04&flag=1&idArticle=620570

可以看出,到底是哪些言論造成台灣人對大陸人的反感呢?

一_一狠 一_一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因为我根本不关心那些鸟艺人会怎么样…………

好啦,我以後盡量少貼就是了= =#

我的新博客是北京新浪網的,是跟你一樣的喔;-)

就在簽名檔

怎麼你網易的東西全是空的?一_一狠

新浪的也差強人意,另外,寫部落格怎算是墮落?......我真的搞不太懂:(

是我落伍了嗎?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湾的同学有一点要了解,大陆用的简体字,尤其是1956年推出的简体字,实际上是有传承的,并非凭空造字,我家里有一本书,谈到文字发展,就说道这个问题,有相当多的简体字,在民间早已流传,被称为"俗体字",还有一些字在碑文上就有了.只不过减少了1-2笔画

我回家把那篇文章拍下来,看看深蓝这边是否能上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就这么喜欢润二那个死宅男吗?

其實我看過的漫畫沒幾種,好像就4~5種吧,而且是特定作者畫的

這麼久也只看過這些而已

潤二還好吧?......我只是喜歡他的漫畫風格,很合我的口味

我有收藏他的全套漫畫,就只有收藏他一個而已

至於宅?.....跟這個扯不上關係吧

我是無聊才翻一翻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润二真的很有“宅相”,十字路口是我最喜欢的润二漫画……我第一次知道他是看东森电影台的深夜11点档《旋涡》,当时整个家里两层楼惨白的灯光……我一个人缩在沙发里瞪眼睛看电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润二真的很有“宅相”,十字路口是我最喜欢的润二漫画……我第一次知道他是看东森电影台的深夜11点档《旋涡》,当时整个家里两层楼惨白的灯光……我一个人缩在沙发里瞪眼睛看电视…………

嗯,我也是呢........我常常打扮成十字路口的美少年,拿著人頭氣球在血玉樹下跟富江約會,向她證明我至死不渝的愛

我可是打敗無數個雙一才得到她的呢.....可惜她的美麗是世紀末的美麗

我最近在看"潰談".........雙一前線........不是櫻花前線喔

我又在胡言亂語了= ="" =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