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如果日本戰勝了中國,強烈歡迎老K前來討論


訪客 杨朱

Recommended Posts

別忘了,這是「世界大戰」,

你不動他不代表他就不會出手

日本就是因為顧忌美方的態度才會想先發制人呀,

他自己也知道南進政策會對美國形成威脅,

但為了搶油田他不得不這麼幹

二戰對日本而言本來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豪賭,

而珍珠港卻又是無法避免的一局

附上維基的資料:

背景

日本從1941年中開始向東南亞的發展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十年來這些國家對日本的發展的不滿頂多局限於遞交外交抗議書,但1941年7月美國、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對日本宣佈禁止嚮日本運輸戰略物資(此政策別稱ABCD包圍網,乃取美、英、中、荷四國之英文縮寫而成),尤其是鋼和石油。這一步對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都有威脅,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東南亞的活動,回到談判桌邊。羅斯福下令讓艦隊駐紮在珍珠港(由於它離日本比美國西海岸要近得多,因此它對日本是一個直接威脅)也是這個目的。羅斯福認為這個決定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當理查遜上將對這個決定提出抗議時,他將理查遜解職。但美國和其它國家的反應似乎只是加強了日本軍方的決定,佔領和利用這個地區。日本的石油產量很小,而提煉的石油的儲藏更少,因此禁運對日本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日本政府決定佔據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的資源作為對禁運的回答。他們不能假設,假如他們開始行動了,美國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這是山本五十六考慮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

他襲擊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的主意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他被批准開始準備這個行動。日本海軍內部有強烈的反對這樣一個行動的力量。山本威脅,假如這個行動被中止的話,他將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昭和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這個行動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出兵太平洋的決定被批准。在11月的會議上還決定,只有在美國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況下才放棄這次行動。

你說的沒錯 但是這不符我們現在討論的範疇

現在的議題是 二戰中國跟日本拼誰會贏....

依照原本的論調 都說中國會贏 但都一直扯出美國來

豈不是自相矛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71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你說的沒錯 但是這不符我們現在討論的範疇

現在的議題是 二戰中國跟日本拼誰會贏....

依照原本的論調 都說中國會贏 但都一直扯出美國來

豈不是自相矛盾...!??

不只要提到美國

還要提到蘇聯

毛澤東在他的《論持久戰》當中

認為外國援助對中國抗戰的幫助是不可抹滅的

雖然不是關鍵因素,但是一個要素

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戰場

而且是盟軍的一個成員國

抵抗日本當然不僅僅是中國的責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說的沒錯 但是這不符我們現在討論的範疇

現在的議題是 二戰中國跟日本拼誰會贏....

依照原本的論調 都說中國會贏 但都一直扯出美國來

豈不是自相矛盾...!??

呵呵,那前面怎麼有人一直在講打下亞洲呢?

佔領中國跟佔領東亞可是兩回事喔

何況中國戰場跟東南亞還是有關係的,

日軍多少單位要吃油?

後方工業生產又有多少工廠要吃油?

為了支援中國區和本國的需求,

你怎麼保證他會在中國集中全力,

不去打東南亞?

打仗不是這麼簡單的,

就算裝備再精良,

後勤跟不上也一樣完蛋

回到原題,怎麼樣才算戰勝?

按照我的定義,

日軍早在開戰沒幾年就勝利了,

東部精華區都被他佔走了,

國民政府就只能躲在四川搞些小攻勢而已

那再來咧?

就跟歷史的發展一樣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話說德國佬後來就是因為煉油工廠簍簍被炸最後盟軍進入德國之後一堆軍武趴在地上動都不能動的,自己有能源礦的德國尚且如此,沒能源礦的日本在戰時怎麼可能不打東南亞[茶](聽說他打東南亞是要找橡膠,也是軍事重要資源,因為其時東北和當時的日本占領區就有很多能源礦了,不要忘了太原、大同都丟了,而山西煤是可以露天開採的)

不過要是按照題目,日本真的戰勝的話,我們也只是要記得大家要在今年的六月十七號到台北帝國大學的法政學院經過「榮町」到台北車站前的「鐵道大飯店」再轉個彎經過「兒玉源太郎-後藤新平紀念館」,穿過「新公園」到「台灣總督府」前面慶祝「始政領台113年」,順道唱唱「君之代」,唱完之後再到西門町逛逛「菊元百貨」,買份「台灣新民報」和到西門町的「明治糖果」專賣店去買點吃的

有感覺到和現在的台北生活差不多嗎xd

要是真的戰勝大家也就不用談什麼英國美國蘇聯的,專心談談「生活」就好了,你去問問在東區逛街的少男少女,誰知道布希是誰啊: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歐洲當時自顧不暇 美國採觀望態度

只要日本不去動到珍珠港 或者攻打美國領土 我相信日本會很順利取下亞洲

那照你這麼說

只要希特勒不去動美軍

他就能吃掉蘇俄嗎?

事情不能這麼看

德國日本兩個軸心國當進攻當時的蘇俄跟中國大陸

想的應該是迅速吃掉吧?

德日皆忘了一件事

俄華兩地什麼東西不大地最大

什麼東西不多人最多

就算德日武器較先進

但是人就是殺不完

以當時大陸人口四億來說

抽調四百萬人從軍

才佔全人口之萬分之一

日本當時人口數千萬人

當然很難三月亡華

至於德國也面臨同樣的狀況

德國人口數相較於俄國

也幾乎是日本對中國大陸人口的狀況一樣

所以希特勒無法迅速攻下歐俄

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俄國人殺不完

在加上當時俄華兩地的民族意識高漲

根本不怕沒人上戰場

當然美國的參戰

還是絕對性地改變二戰結果

但是

如果俄國跟中國大陸

地不夠大人不夠多

也撐不到美國參戰

----------------------------------------------------------------------------------------------------------------------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

如果美國沒有原子彈

他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嗎?

別把美國想的好像是世界的主宰者

美國的崛起

只是相較之下

一戰後歐洲列強勢力的衰微

而相對上揚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恩...這裡討論的

是「假設」日本已經拿下中國了

請大家不要一直討論日本能不能打敗中國

(雖然我也認為日本一定打不贏)

不過要是按照題目,日本真的戰勝的話,我們也只是要記得大家要在今年的六月十七號到台北帝國大學的法政學院經過「榮町」到台北車站前的「鐵道大飯店」再轉個彎經過「兒玉源太郎-後藤新平紀念館」,穿過「新公園」到「台灣總督府」前面慶祝「始政領台113年」,順道唱唱「君之代」,唱完之後再到西門町逛逛「菊元百貨」,買份「台灣新民報」和到西門町的「明治糖果」專賣店去買點吃的

有感覺到和現在的台北生活差不多嗎xd

如果日本贏了

這種生活對我們來說就很平常

不一樣的地方是

我現在打的該是日本不是中文:P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日本贏了

這種生活對我們來說就很平常

不一樣的地方是

我現在打的該是日本不是中文:P

因為你是台灣殖民地所以你還是可以打中文,只是就跟你現在當眾寫書法一樣我會覺得你一定是為了像春聯那種特殊目的寫的<8>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日本贏

皇民化運動又很成功

說不定我就不會說中文了:|

不會,之前說過了,「皇民」不是「日本國民」,大日本帝國的「台灣殖民地」如果不能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印尼殖民地」一樣為殖民母國保留一點點「異國情調」

那日本人就太虛了,如果真的把台灣「殖民地」變成「日本人」,那日本「脫亞入歐」一定失敗,(同化台灣人)這只代表日本做到幾千年前中華帝國那樣夷狄到中國就變中國而以,沒辦法像英國一樣可以讓印度始終都保留他人種及文化特色在,所以說如果台灣殖民地的人不能寫漢字講漢語,那日本人就太虛了:P

而且再者說你不會講中文又怎樣= ='

剛剛設定的那個從成功高中經台北車站穿越總統府到西門町的遊戲場景裡面有需要安裝「中文外掛」嗎 一_一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喔,如果要去華東旅遊應該很方便,

大東亞套裝行程~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

如果美國沒有原子彈

他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嗎?

別把美國想的好像是世界的主宰者

美國的崛起

只是相較之下

一戰後歐洲列強勢力的衰微

而相對上揚的

原子彈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跟稻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原子彈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跟稻草...

我說了

美國之所以在兩次大戰中都能發揮決定性的影響

是因為歐洲列強的沒落

而美國在歐洲大亂之時

包括一戰美國本土根本就沒有受到受到戰火波及

簡單的說

美國只是出錢出部分人力

摧殘歐洲大陸而已

然後二戰再以馬歇爾計劃扶植歐洲

至於日本

其實

日本在原子彈投下之前根本沒有打算投降

中國大陸若沒那兩顆子彈

其實

整個大陸將落入日本人手中

畢竟當時的國民政府已經躲到重慶去了

而且美國在二戰時很明顯的重歐輕亞

他有可能在蔣介石被日滅了之後

直接承認日本在華的統治正當性

就像民國六十年中美斷交一樣

得承認那一塊土地的確是中共所統治的

美國

說穿了

自己的國家利益跟軍火商的利益

高於一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台灣雖然在日據時代為日本之殖民地

但也實行皇民化制度...日本當時從沒想過要把台灣環給中國呢...!!

所以我認為 若日本沒去偷襲珍珠港...日本一定能打下中國 橫掃東南亞

而成為一個媲美美國的世界強國...

上面诸位都已经写的很详细了。

日本的民族性太强,这也是其中的一个要点。虽然大战的时候有各个占领区参加日军作战的战士。

而且,我个人认为,如果美国并未开始就参战的话国民政府肯定会以巨大代价取得战略平衡。不对称平衡。

之后还是会为了分配中国利益,同苏联等其他国家联手击败日本。

还有老K,哥萨克并非是一个短期内形成的一个类似民族的集合体。

他是相当长的一个工程,其中蒙古人、鄂伦春(现在的大陆民族)、拉脱维亚、格鲁吉亚以及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囚犯组成的,当初是为了集成团体部落生存。后来才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在苏联建国过程中,他们是和白匪军、波兰军、芬兰人并称四方威胁的一支,被布琼尼以残忍的方式绞杀过。

后来就如同老K所说。参与卫国战争。且事后被处理。(也有部分哥萨克将领逃脱了惩罚)

被弄到外蒙古、新西伯利亚和海参崴做参谋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說了

美國之所以在兩次大戰中都能發揮決定性的影響

是因為歐洲列強的沒落

而美國在歐洲大亂之時

包括一戰美國本土根本就沒有受到受到戰火波及

簡單的說

美國只是出錢出部分人力

摧殘歐洲大陸而已

然後二戰再以馬歇爾計劃扶植歐洲

至於日本

其實

日本在原子彈投下之前根本沒有打算投降

中國大陸若沒那兩顆子彈

其實

整個大陸將落入日本人手中

畢竟當時的國民政府已經躲到重慶去了

而且美國在二戰時很明顯的重歐輕亞

他有可能在蔣介石被日滅了之後

直接承認日本在華的統治正當性

就像民國六十年中美斷交一樣

得承認那一塊土地的確是中共所統治的

美國

說穿了

自己的國家利益跟軍火商的利益

高於一切

45年日本的工業和海運線已經被炸的稀爛了,

我不知道日軍要拿什麼去跟國軍美裝師對抗,

竹槍嗎?還是弓箭?

飛虎隊、中印公路還有一堆拉哩拉雜的援助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

如果美國打算不管蔣介石,

他大可不用費事弄那些物資,

專心把焦點放在西歐和太平洋就好了

沒有美國在太平洋牽制,

中華民國的陪都可能會是拉薩或新德里

原子彈實際上也沒有多厲害,

心理影響大而已(沒人看過嘛),

要知道這兩顆A bomb背後可是有數百萬美蘇部隊背書,

所以A bomb丟不丟都無所謂,

只要日本一天不投降他們就準備登陸本土決戰

最後我不知道你對美國有什麼成見,

但是人家有辦法崛起,

除了時勢再來就是實力,

想一想美國的工業為什麼有辦法在戰時動員到那麼大規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不清楚日本是否殖民失敗...

老K你怎麼能拿英印來對比日本跟台灣呢?

就像法律中的判例跟判決....差很多耶

這殖民地的附庸關係,誰也無法下定論吧!用客觀的態度,在考慮時空背景這並不會不可能阿...

日本在台灣的殖民有相對的成果及成就...若沒有當時的日本替台灣打基礎 台灣也不會有現在的今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实在不想说 什么日本打下中国的样的话~~

不过 既然加入到论贴里 我就说说

日本奴役中国人这个是肯定的了原因是日本国小民少 资源匮乏 需要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为他工作. 既然要为他人工作 待遇肯定是比之日本自己人 要不好的多了的~从东北个城市的日军占领后的残状就可以看出来!

在文化方面 一向是以泯灭当地文化推行日本军国主义文化为主 远的不说,就说台湾被占领的50年 我想不会说中国话的台湾人不在少数把.

在人民地位上来说 日本人从国家崛起到现在 都自剧为亚洲之先导 民族情绪自然也被国家的强大误导 自认高与其他国家 就殖民地的人来说只能勉强算上2等公民或者根本算不上.

所以如果战败的是中国 人民的生活只能在地狱中~~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一種說法認為

日本投降的原因是蘇聯對日宣戰

因為日本在被原子彈攻擊前

已經被許許多多的傳統炸彈轟炸

而這些傳統炸彈加起來的傷害

遠超過原子彈

这个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日本想走两个方向

一是同苏联妥协,让苏联不出兵打他的关东军,之后集中残存兵力向美国发动死亡式冲击

争取在之后的谈判桌上利用这种筹码来媾和。

虽然之后战败,但是对于整体的国家利益和牵扯人数就少的多。而且对于当时中国的利益不会有决定性的损耗。

第二种则是相反,投美抗苏,具体环节也一样,就看倒在那个阵营中了。

这两种方法无论用哪个,他们都不会丧失主动权。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苏联为了争夺在远东的利益,抢先出了兵

美国也为了争夺控制权,扔下了两颗意义深远的原子弹。

(当然,这也是一种说法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不清楚日本是否殖民失敗...

老K你怎麼能拿英印來對比日本跟台灣呢?

就像法律中的判例跟判決....差很多耶

這殖民地的附庸關係,誰也無法下定論吧!用客觀的態度,在考慮時空背景這並不會不可能阿...

日本在台灣的殖民有相對的成果及成就...若沒有當時的日本替台灣打基礎 台灣也不會有現在的今天...

首先是日本沒幫台灣做什麼,我們不需要感激他

再來為什麼會拿英印帝國和台灣殖民地比,因為Kerryboy你不要忘囉,日本為什麼打下台灣需要「殖民地」,因為當時的看法很清楚,西方「帝國」都有「殖民地」,所以問題就是出在台灣不可能有「內台結合」因為台灣根本就是「殖民地」,他就像印度是英國女皇最耀眼的權杖寶石一樣,必須當個乖乖的「殖民地」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因為在韓國日本不是這樣玩的,日本先把韓國在甲午一戰搞成自己的「附庸國」然後在1910年左右「日韓合併」,繼而日本出兵中國東北一直都是採取類似的政策,台灣留著當「殖民地」,韓國人、東北人是「自己人」,對比看看時間點就知道了,同樣在甲午時其取得的土地,為什麼到了1910韓國居然「合併」而台灣始終是「殖民地」?因為還是那句老話,沒有殖民地,日本就不是一個「脫亞入歐」的「西化帝國」

在來日本的建設問題,我不否認日本有蓋很多重要的基礎建設,但是我講的台灣日據時代歷史絕對不是和國民黨占領台灣的歷史做比較,既然台灣是「日本」的土地,我們就跟「日本」其他的土地比較

這方面我的資料不多,但是光是教育一條就可以看出端倪,在東北,日本送去的是他們大城市師範學校畢業的優秀學生去教日本話,在台灣,還記得為什麼要打1874的牡丹社嗎?就是因為九州的薩摩藩和長州藩窮想另闢新天地,所以在台灣很多日本教員都是找這些失意的薩摩藩、長州藩的老師過去,這樣的教育品質根本就是低下,結果台灣的「正史」中都宣稱台灣在應該是1940年代教育普及度達到90%,之後國府只繼承而以云云

如果日本派一堆爛老師來上日文台灣人要感動在心,那你乾脆說你天天吃餿水也可以吃飽算了!光看教育這一條就知道台灣只是「殖民地」,所以他也不大需要什麼教育,派的人自然差多了

然後日本在台灣的建設,像是糖廠、水泥廠等等都常常被人掛在口邊說要感謝天皇恩德,但是我們想想看,這些什麼「廠」是誰的?是日本本國資本家投資的,他賺到的錢就像是荷蘭在印尼搞橡膠一樣,是不會回到台灣的,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台糖」、「台泥」是中華民國「國營企業」,這些資產才是全民的,要不然你以為「昭和製糖會所」所有的「新竹糖廠」可以因應政府政策在民國四十九年把自己工廠結束營業土地免費轉移給「台灣氰胺公司」嗎?(這家後來成為台灣「美國惠氏藥廠在台子公司」成為政府獎勵外資的典範)

你要感謝日本人在台灣的建設我不反對,但是不要忘了真正讓你從這些日本資產中受惠的,是國民黨暴力的接收手段,沒有國民黨強迫日本資本家撤出台灣,把日本民間資產合併國民政府的「國有企業」,你台灣要站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那些自稱「台灣史學者」幾乎都不提,好像以為日本民間的「製糖會社」和中華民國的「台糖」是同一回事,真是笑話,那乾脆說「台塑石化」和「中國石油」都是同樣性質的公司算了,順道叫王永慶記得把台塑賺到的錢匯到國庫去,這可能嗎?這合法嗎Kerryboy?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哦~~其实 我意思是 日本根本不可能 战胜"中国" 这里的中国是一个宽泛的感念~

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国家~ 战胜一个国家容易战胜一个文化难 

更何况是 非正义的

在這個世界上,強權就是正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首先是日本沒幫台灣做什麼,我們不需要感激他

老K這句你說的實在太肯定了...但你忘了很多東西...你的台灣史要加強...

日據時代建設概略與光復初期的重建

  臺灣於一八九五年割讓給日本,於一九四五年復歸中國,前後恰好五十年。在這五十年間,雖然反抗日本統治事件不斷,但日本對臺灣的發展確實有很大的貢獻。包括:

1山農礦業的發展:自然資源的調查,如土地、森林、礦產、水資源等等;自然資源的開發 與利用,如土地的測量與分級、灌溉系統的建設、農業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及有關制度的建立;農業金融系統的形成等等。在這些措施之下,使臺灣農業發展奠立了良好的基礎,對 於光復後的農業繼續發展有很大的貢獻。此外,煤礦、金礦、銅礦亦有開發,規模不大。

2工業發展:主要為農產加工業,如製糖及鳳梨罐頭、紡織、一般日用品工業。後為適應戰 爭需要,又發展了肥料、化學、鋼鐵、鋁業、機械、煉油、造船等重工業,惟規模小,技術設備均落後。

3基本建設:有鐵路、四通八達的公路、電力等。

4有完整的金融制度:包括發行銀行、工商業銀行、農業金融系統、平民消費及儲蓄金融系統等。

5教育與社會建設:以及完整的行政與治安系統。 不幸,以上這些有形與無形建設,受到戰爭的破壞十分嚴重。而由於戰爭結束時,日本技術及管理人才的遣送回國,使得臺灣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光復初期,亦即一九四五至四八年的三年,由於大陸內戰激烈,通貨膨脹嚴重,人才與資金兩俱缺乏,自然影響臺灣的經濟重建。在這一段時間,臺灣經濟恢復十分緩慢,重要生產均未恢復,受炸毀之各種設備與工廠亦多荒廢,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這種情形,中國大陸亦復如此,而據我所知,日本亦然,殆為戰後初期受戰爭破壞國家之普遍現象。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economy-01.asp

該網址可以點看看!!↑

上述為日本替台灣的建設(就現在而言確實不算什麼,但考慮到當時時空背景,有那些東西已經比中國內陸更先進多了)怎麼能說日本未對台灣貢獻,另外日本撤出台灣的原因是因為它是戰敗國吧...戰敗國怎有資格能再收管台灣的東西?國民黨來接收後,反而沒有比日本當時殖民情況更好...!!

而我們能不感激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這句實在太肯定了...但你忘了很多東西...你的台灣史要加強...

日據時代建設概略與光復初期的重建

  臺灣於一八九五年割讓給日本,於一九四五年復歸中國,前後恰好五十年。在這五十年間,雖然反抗日本統治事件不斷,但日本對臺灣的發展確實有很大的貢獻。包括:

1、山農礦業的發展:自然資源的調查,如土地、森林、礦產、水資源等等;自然資源的開發 與利用,如土地的測量與分級、灌溉系統的建設、農業技術的

研究與推廣及有關制度的建立;農業金融系統的形成等等。在這些措施之下,使臺灣農業發展奠立了良好的基礎,對 於光復後的農業繼續發展有很大的貢獻。此外,煤礦、金礦、銅礦亦有開發,規模不大。

2工業發展:主要為農產加工業,如製糖及鳳梨罐頭、紡織、一般日用品工業

。後為適應戰 爭需要,又發展了肥料、化學、鋼鐵、鋁業、機械、煉油、造

船等重工業,惟規模小,技術設備均落後。

3基本建設:有鐵路、四通八達的公路、電力等。

4有完整的金融制度:包括發行銀行、工商業銀行、農業金融系統、平民消費及儲蓄金融系統等。

5教育與社會建設:以及完整的行政與治安系統。 不幸,以上這些有形與無形建設,受到戰爭的破壞十分嚴重。而由於戰爭結束時,日本技術及管理人才

的遣送回國,使得臺灣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光復初期,亦即一九四五至四八年的三年,由於大陸內戰激烈,通貨膨脹嚴重,人才與資金兩俱缺乏,自然影響臺灣的經濟重建。在這一段時間,臺灣經濟恢復十分緩慢,重要生產均未恢復,受炸毀之各種設備與工廠亦多荒廢,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這種情形,中國大陸亦復如此,而據我所知,日本亦然,殆為戰後初期受戰爭破壞國家之普遍現象。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economy-01.asp

該網址可以點看看!!↑

上述為日本替台灣的建設(就現在而言確實不算什麼,但考慮到當時時空背景,有那些東西已經比中國內陸更先進多了)怎麼能說日本未對台灣貢獻,另外日本撤出台灣的原因是因為它是戰敗國吧...戰敗國怎有資格能再收管台灣的東西?國民黨來接收後,反而沒有比日本當時殖民情況更好...!!

不不不,我沒否認過日本的貢獻

但是我要提醒的是,日本不論做了多少的貢獻,這些日本資源能夠為台灣所用,必須要了解到的是由於國民政府強制日橋遷出,合併日本企業,讓日資企業進入公營事業這樣日本人的貢獻才具體的給台灣人享受到,這一點其實很妙,講經濟史的會把「國府治台」和「日本殖民」給分開來,有的時候就會忽略掉這中間的變化

kerryboy0814應該是學法的吧?那我記得依照國際法,當時在台灣的日本國民是有「國籍選擇權」的,而事實上台灣在1945年8月底日本治台官員們也有和「台灣民主國」類似的「台灣自治(獨立)」運動,但是安藤總督覺得輸一次已經夠丟臉了就把這些想法的人趕走了,日本的確做為戰敗國應該要簽出僑民,但是問題是日僑在1945年9 月的時候也一度傳出國民政府可能會像當年日本人統治台灣給予台灣人國籍選擇權一樣保留國籍,只是到了10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確定不論留下的日產處理該如何處理,30萬左右的日僑應該要全數撤離,在這個原則確定之後,日本經濟勢力撤出台灣

然後另外也說另外一個經濟數據好了,1944年,台灣米產量為1700 萬噸,到了1945年因為大東亞戰爭加速,台灣進駐近20萬日軍施行「全島玉碎」(像琉球那樣一次死20萬還不算玉碎,因為全琉球有四十萬人),減低到700萬噸,這樣的米量比1920年代還低,當然是無法養活台灣人,結果

在1945年9月,日本戰敗後15天,日本帝國銀行行員押送了15億日圓進入台灣,1945/8/15時台灣只有13億日圓通或流行,到了1945/10月時卻有28億,這些錢據日本政府的說法就是為了要支付那些日本軍人、公教人員的「退休金」

面對台灣這樣龐大的通貨膨脹(很明顯1949上海灘也沒搞成這樣),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在10月宣布停用所有日本通貨,公家抑制米價,前者成功了,後者失敗了

講這些數據的目的是我要指出一件事情,日本對台灣有貢獻,我不否認,但是這些貢獻創造了日籍的中產階級,這些人成為台灣社會的主力,甚至到戰爭都結束了,日本政府還不忘照顧這些中產階級臨死前還送他們一筆薪水,結果這些人成為日本殖民統治最後50天把日本人50年積蓄都花光的人,你說戰後全世界都很痛苦,那我可以這樣說,日本銀行利用釋放13意的日幣進入台灣,再次的剝削台灣,讓台灣人更痛苦,日本是戰敗國的確沒有權力接收台灣的資產,但是他釋放了13億日幣造成台灣通貨膨脹,利用巧妙的金融操作,還是接收的台灣的資產

當然我這樣講你用一些名人日記可以反擊我,因為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後來統計,許多有地產的親日台灣仕紳利用這次機會把日幣全部藏起來,當他們一聽到日幣將不在流通之後,氣憤和反國府的情緒成為戰後許多家族反國民黨的起因

最後啊,kerryboy0814你把中國想得太大了,我腦袋裡的中國很小,而且分兩個區塊,沿海區和內陸區,我相信你現在也可能是這樣思考中國的,那為什麼你現在可以把中國分成沿海、內陸,想當時的中國卻都得想成鐵板一塊呢?

對於1945年前後的台灣和中國經濟比較目前作的研究不夠多,但是我們不看1945的話,可以發現當時在日本統治下的中國沿海、東北在許多台灣人的記錄裡面都當成是富裕的加州那樣,東北「滿洲」的地位和資源更是高過小小的「殖民地台灣」,很多當時的台灣青年也是到那邊去工作,而你從這個角度看,反正你現在看中國就是把中國切成沿海區和內陸區,那也繼續沿用這個觀點看當時的中國與台灣,你還會說台灣比較進步嗎?上海在1945年一解放之後,可是又繼續夜夜笙歌囉?

所以坦白說,我要是以日本對台灣50年的建設就感謝日本而忽略他最後50天運了13億日幣到台灣剝削台灣人、破壞台灣經濟的事實的話,那我現在也很感謝力霸王XX他這四十年對台灣的貢獻,只可惜「感謝貢獻」和「了解貢獻」是兩回事

P.S.

國民政府不是國民黨,國民政府有權接收日產,這部分ok,但是在1945年9月之際,許多日本人就已經開始脫產了,那個時候很多日本產業早就掉到台灣民間手上了,如果不是國府在1945年10月禁止買賣日產的話,之前買買的都不算的話,我們可以這樣說,光是「台泥」這家之前的國有企業和部分的「台糖」是不存在的,kerryboy0814你不能用幾條戰勝國打敗戰敗國的文字就說日產會被國府接受啊,1945/8/15日本投降,1945/10/25台灣光復,這期間該買該賣的資產早就都搬得一乾二淨了,誰管你政府接收啊,我民間早就像要了,不是政府強制施行國有化,這些財產早就沒了(聽起來好像在講力霸案,你只要給他1 星期,他就可以轉走8億台幣了,國民政府給台灣仕紳2個月,還有什麼搬不走的?)

喔對kerryboy0814,我也了解和認知道你所謂的日本貢獻,但是要我感激他很難,只有那些蛋頭學者沒事把經濟史砍成「戰前」/「戰後」我們才會看到日本人的貢獻,但是至少我們舉一件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力霸案的話,把王XX的歷史分成「離境前」/「離境後」而忽略的他「潛逃出境」、「高買高賣」的「轉型」的話,我們也可以轉過來感謝王XX,不是嗎?

他兒子記得還我錢,我很感激,他老爸有幫我蓋房子,我知道,但是他老爸偷我還遠走海外,臨走前不忘把我家砸爛再撈我一筆維修費,這我沒揍他就不錯了感激他幹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力霸案跟這無法混為一談差太多了

時空背景不同,相對人文思考也會不同

所以,你有你的看法,我也有我的看法,但要我接受日本人或國民政府,我反而比較希望日本人永久統治台灣!

殖民地的人民跟本土的人民待遇是不同的 不要看日本人搞了一堆現代化就希望他們殖民。

自己上一句才說過了 時空背景不同,相對人文思考也會不同 不是嗎?

別以現代的統治觀點來看當時的殖民 若今天是日本統治 你能不能上大學還是未知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