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12年國教之菁英高中資格


Recommended Posts

雙G說的話每次都讓人看了眼睛一亮(笑)

其實我大概懂阿E得意思

像我們班有想念餐飲的有想學美術的

但他們沒去選技職學校儘管當初考慮過

畢竟大家都會覺得北一女比較好啊建中比較好啊

除非是興趣很明確的人,不然成績不錯興趣又不是那麼強烈的人

我想很容易被不管是師長家庭或是自己的心理因素影響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53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嗯...我知道身邊有許多例子是高PR值的學生選讀職業學校,但這畢竟不是常態

那我想我是針對為甚麼大致學生的取向都是走向高PR選讀高中 中低PR才去選讀高職做為討論

因為我認為高中職不應有高低之分,而是只有興趣取向之分,但顯然這在台灣仍然不是常態

高PR值,也可以去念較低PR值的學校,但何以沒有人去念?

經濟學對人的定義是[理性且自私的]

我認為很貼切,當年我有這樣的成績選擇這樣的學校

是因為我認為她的價值與我的價值符合

如果有人認為某些學校與他的價值符合

他當然可以去選擇如職業學校、美術學校、體育學校等等

只是以市場機制來看,多數人是根據自己得成機選擇最佳定位

何況

人選擇[作什麼],往往是因為不敢承擔[不作]的後果

試問當年你考個不錯的PR值

為何你自己沒有去選高職?

相信大多數人會與你的想法類似

PR值分配不是教育體制這遊戲規則的問題

而是在於遊戲參與者經過理性選擇過呈現的現象

PR99都去念軍校、念高職,PR50後才去念高中

只要是場偏好改變,也不是不可能

高中職沒有成績高低之分

這是市場偏好的結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補充一下制度上的問題

我當初聽到的說法,這波改制潮原則上是應映五都改制,原有地方立[縣立、市立]會被改統一改成"市立"

然後再來配合上12年國教的方案,改為社區高中

然而國立因為立基點本身就不一樣[雖然是這麼說,但國立到底不一樣在哪我也不太清楚..以前跟教務主任聊天有聽到但忘了]

補充正確的高級中學屬性說明

雖然這點已經被討論到爛掉了,可惜很少看到有較正確的描述

五都升格問題

原本的市立高中還是市立高中,只不過從"省轄市立"變成"直轄市立"(台南市、台中市)

縣立高中因為"縣"不復存在(台北縣、台中縣、台南縣、高雄縣),再加上縣立、市立屬於地方政府管轄

合併升格以後合理劃歸直轄市立

國立高中改隸問題,要看這所高中在2000年以前是不是省立高中

如果是的話,那就改歸市立

因為省政府層級和直轄市一模一樣

就把它想成是由台灣省政府撥交給直轄市就行了

(參考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H0060001&FLNO=5)

華僑實中精省前就是國立高中,所以台北縣改成新北市對它來說沒差

大學附中和一般的學校不一樣

如果大學本身是私立,那麼那所大學的附中也是私立

貴校是政大附中,政大是國立大學

所以貴校就是國立高中

師大附中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台北市公立高中幾乎是市立,只有政大附中和師大附中例外

重點在"附中",而不是國立

(重要,參考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H0060011&FLNO=8)

不過最終好像還是沒有討論出我們的特色~

政大附中本身就是特色

特色就是這是一所政大的附中

沒有人規定特色一定要很厲害花俏

先不要討論校風或傳統

至少在這方面已經是制度上無法取代的唯一了

對自己學校要有信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是說 新竹實中本身有國科會補助的款項,而政大附中沒有。

如果說對於學校沒有信心,我想很大一部份除了學生本身所謂認同感以外,也要去思考"為何學校的運作以及其所定位出來的格調",不會讓學生歸屬與願意去肯定他的重要因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