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各位!告訴我你對未來有甚麼盼望?環境或是教育


Recommended Posts

反全球極端失敗計畫

前言‧‧‧‧‧‧‧‧‧‧‧‧‧‧‧‧‧‧‧‧‧‧‧‧‧‧‧‧‧‧‧‧‧‧‧‧‧‧‧‧‧‧‧‧‧‧03

全文架構‧‧‧‧‧‧‧‧‧‧‧‧‧‧‧‧‧‧‧‧‧‧‧‧‧‧‧‧‧‧‧‧‧‧‧‧‧‧‧‧‧‧‧‧‧‧03

現狀‧‧‧‧‧‧‧‧‧‧‧‧‧‧‧‧‧‧‧‧‧‧‧‧‧‧‧‧‧‧‧‧‧‧‧‧‧‧‧‧‧‧‧‧‧‧03

應有景象‧‧‧‧‧‧‧‧‧‧‧‧‧‧‧‧‧‧‧‧‧‧‧‧‧‧‧‧‧‧‧‧‧‧‧‧‧‧‧‧‧‧‧‧‧07

台灣的角色

小學教育‧‧‧‧‧‧‧‧‧‧‧‧‧‧‧‧‧‧‧‧‧‧‧‧‧‧‧‧‧‧‧‧‧‧‧‧‧‧‧‧‧‧‧‧‧‧‧‧08

以更先進的眼光,抽象繼承並認同儒家文化‧‧‧‧‧‧‧‧‧‧‧‧‧‧‧‧‧‧‧‧‧‧‧‧‧‧‧‧‧‧‧‧‧‧‧‧‧‧‧‧‧‧‧‧08

品德教育。適應團體合作,發堀天份與興趣‧‧‧‧‧‧‧‧‧‧‧‧‧‧‧‧‧‧‧‧‧‧‧‧‧‧‧‧‧‧‧‧‧‧‧‧‧‧‧‧‧‧‧‧09

適度的開發粗淺的技能以發堀興趣‧‧‧‧‧‧‧‧‧‧‧‧‧‧‧‧‧‧‧‧‧‧‧‧‧‧‧‧‧‧‧‧‧‧‧‧‧‧‧‧‧‧‧‧‧‧09

適度的接觸社會,以體察現實。保護並且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消滅厭學的現象‧‧‧‧‧‧‧‧‧‧‧‧‧‧‧‧‧‧‧‧‧‧10

全天教育,完全包辦學生的學業與品德,晚上將一個沒有課業問題的孩子送回家‧‧‧‧‧‧‧‧‧‧‧‧‧‧‧‧‧‧‧‧‧‧‧‧‧‧‧10

完全解放書本造成學生的肉體壓力與經濟壓力,政府出資送每個學生一人一台電子紙‧‧‧‧‧‧‧‧‧‧‧‧‧‧‧‧‧‧‧‧‧‧‧‧‧‧‧‧‧‧‧‧‧‧‧‧‧‧‧‧‧‧‧‧‧‧‧‧‧‧‧‧‧‧‧‧‧‧‧10

國中教育‧‧‧‧‧‧‧‧‧‧‧‧‧‧‧‧‧‧‧‧‧‧‧‧‧‧‧‧‧‧‧‧‧‧‧‧‧‧‧‧‧‧‧‧‧‧‧‧‧‧‧‧‧‧‧11

學生依其天份與興趣有效的開發能力。不浪費時間精力在與未來的道路無關的科目有效的分配人力。時間分配依照學業完成度,開放自由選擇。給學生足夠的休息時間‧‧11

有教無棄的開發所有學生英語能力‧‧‧‧‧‧‧‧‧‧‧‧‧‧‧‧‧‧‧‧‧‧‧‧‧‧‧‧‧‧‧‧‧‧‧12

啟蒙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與國際觀(地理),與表達能力(PowerPoint簡報、學習發表等...)。強調傳道功能,屏棄死讀硬記的方法糟蹋學問的價值‧‧13

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 ‧‧‧‧‧‧‧‧‧‧‧‧‧‧‧‧‧‧‧‧‧‧‧‧‧‧‧‧‧‧‧‧‧‧‧‧‧‧‧‧‧‧‧‧‧‧‧‧‧13

優劣區分標準:解說條理、表達方式活潑、思慮周延、見解深刻、判斷力

地理(建立國際觀) ‧‧‧‧‧‧‧‧‧‧‧‧‧‧‧‧‧‧‧‧‧‧‧‧‧‧‧‧‧‧‧‧‧‧‧‧‧‧‧‧‧‧‧‧‧‧‧‧‧‧‧‧‧‧‧‧‧15

表達課(取代有錢人去學的戲劇表演才藝課,更實在的內容) ‧‧‧‧‧‧‧‧‧‧‧‧‧‧‧‧‧‧‧‧‧‧‧15

高中職教育‧‧‧‧‧‧‧‧‧‧‧‧‧‧‧‧‧‧‧‧‧‧‧‧‧‧‧‧‧‧‧‧‧‧‧‧‧‧‧‧‧‧‧‧‧‧‧‧‧17

熟練的掌握英語能力達到托福程度‧‧‧‧‧‧‧‧‧‧‧‧‧‧‧‧‧‧‧‧‧‧‧‧‧‧‧‧‧‧‧‧‧‧‧‧‧‧‧‧‧17

通盤檢討各間公立職業學校科系對市場的實用率,與課程內容距離業界需求的實用性。

專注於專業技能。重視團體合作與自主創作‧‧‧‧‧‧‧‧‧‧‧‧‧‧‧‧‧‧‧‧‧‧‧‧‧‧‧‧‧‧‧‧‧‧‧‧‧‧‧‧‧‧‧‧‧‧‧‧‧‧‧‧‧‧‧‧‧‧‧‧‧17

大學教育‧‧‧‧‧‧‧‧‧‧‧‧‧‧‧‧‧‧‧‧‧‧‧‧‧‧‧‧‧‧‧‧‧‧‧‧‧‧‧‧‧‧‧‧‧‧‧‧‧‧18

英語溝通能力(論述、談判、發表、書信、網頁、部落格) ‧‧‧‧‧‧‧‧‧‧‧‧‧‧‧‧‧‧‧‧‧18

第三種外語能力‧‧‧‧‧‧‧‧‧‧‧‧‧‧‧‧‧‧‧‧‧‧‧‧‧‧‧‧‧‧‧‧‧‧‧‧‧‧‧‧‧‧‧‧‧‧‧‧‧‧‧18

專業能力標準化‧‧‧‧‧‧‧‧‧‧‧‧‧‧‧‧‧‧‧‧‧‧‧‧‧‧‧‧‧‧‧‧‧‧‧‧‧‧‧‧‧‧‧‧‧‧‧‧‧‧‧18

計畫經費估計‧‧‧‧‧‧‧‧‧‧‧‧‧‧‧‧‧‧‧‧‧‧‧‧‧‧‧‧‧‧‧‧‧‧‧‧‧‧‧‧‧‧‧‧‧‧‧‧‧‧‧18

實行步驟‧‧‧‧‧‧‧‧‧‧‧‧‧‧‧‧‧‧‧‧‧‧‧‧‧‧‧‧‧‧‧‧‧‧‧‧‧‧‧‧‧‧‧‧‧‧‧‧‧‧‧19

98年辦法‧‧‧‧‧‧‧‧‧‧‧‧‧‧‧‧‧‧‧‧‧‧‧‧‧‧‧‧‧‧‧‧‧‧‧‧‧‧‧‧‧‧‧‧‧‧‧‧‧‧‧‧‧‧‧20

99年辦法‧‧‧‧‧‧‧‧‧‧‧‧‧‧‧‧‧‧‧‧‧‧‧‧‧‧‧‧‧‧‧‧‧‧‧‧‧‧‧‧‧‧‧‧‧‧‧‧‧‧‧‧‧‧‧21

在台灣推廣綠能產業之我見‧‧‧‧‧‧‧‧‧‧‧‧‧‧‧‧‧‧‧‧‧‧‧‧‧‧‧‧‧‧‧‧‧‧‧‧‧‧‧‧‧22

在台灣推廣自行車代步之我見‧‧‧‧‧‧‧‧‧‧‧‧‧‧‧‧‧‧‧‧‧‧‧‧‧‧‧‧‧‧‧‧‧‧‧‧‧‧‧‧‧23

co2.jpg

希望您對這張圖有印象,它是美國自1968年開始對每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統計,隨遮季節轉換,太陽直射北半球被多數植物覆蓋的北半球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在秋天便釋放二氧化碳,週而復始的進行,如同地球的呼吸一般。

co22005.jpg

過去50年地球人口增長一倍,隨著人類對紙張的需求增長了5倍,如今每年森林消失速度有4個台灣大小,隨之增加的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便不斷的增加,我們會因此付出些什麼代價呢?相信您已經體會過了,但是我仍然願為您整理一下。

由於地球暖化,春天提前而秋天延遲,改變了蟲類的生理時鐘,影響了對其賴以維生的鳥類,連帶破壞了所有食物鏈生態。海面溫度升高使得颱風頻率每年上升,海底珊瑚因水溫白化使漁獲量銳減,地表溫度上升蒸發了田地與水庫,改變了蟲類的版圖,帶入了許多消失已久病毒,影響了農作物的授粉、收成,水庫常缺水、農作物沒收成、漁獲量銳減、乾旱與颱風頻傳,如此下去對這些現象置若罔聞40年後大家就不必對這些問題繼續煩惱下去了,因為那時台灣將與紐約、華盛頓、上海、天津等..全世界沿海城市一起泡在水底了。因此在亞洲成功率先的消滅紙張的浪費,並且不斷宣揚這種理念,將成為亞洲60年來最大的善舉。

本文件的篇名的全名是反抗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失敗教育計畫的簡稱,顧名思義,是為了引人注目故語不驚人死不休,由於目的是反目前政策的極端消極,採取的策略也是相對的另一個極端,採取的策略是既可以討好選民,又能達成環保與教改的目的,會衝擊到一群人原本的謀生方式,需要政府的開導與協助,本計畫終極目的在消滅紙張的廣泛使用的同時進行教改,並且開展綠能事業:

28470187.jpg

首先先來略談談台灣的現狀,攏統的來說就是令產業失望、令小民百姓失望、令環境失望。

概括的幾個部分:教育缺乏全球化趨勢的眼光,政策沒有成為產業與社會走向未來的後盾。

分作幾個細節:首先是教育的設計不務實,沒有遠見,永遠被動,並且教學工具落伍沒有與時俱進。

相信關心台灣的您一定知道教育部年編列600億預算,但是向來不關心民瘼的教育部長卻說花不完,也難為了我們的官員向來不關心社會動態與未來趨勢,我個人認為他們只把官位作為個人成就與榮耀的標竿,因此得到了高位的時候完全沒有通盤檢討體制弊病的能力。學生時代唸書唸的出類拔萃,離開學校就再也不關心社會了,不也說明了教育的失敗之處。

現行教育的困境

1教學不符合未來競爭環境

2教育機會有城鄉貧富與天災疫情停課造成的落差

3教育實際成本過高,並非真正的機會均等

4不負責教會,教好,使人才呈現金字塔結構

5沒有強調團隊的機會教育

6粗慥的品德教育

7教材不完整,書面教材作為載體也過時

8.學生睡眠時間不充足,並且學習時間無法配合每個人自身需求

綠能與減炭的政策推行效果不彰,並且立法有重重阻礙。有沒有可能立一個可以討好百姓的法律,並且可以繞過行政效率不彰的困境,達成大量興建太陽能的已創出綠能經濟的可能?我覺得能!

72119433.png

失業率上升,當這個令人麻痺的名詞出現,人們往往直覺性的認為是過去面臨的輕微問題規模擴大而已,所以也不斷的複製過去的經驗,用規模更大的相同手法去解決,做的人認為理所當然,看的人也覺得合理,但是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時...奇怪的是就沒人想過,是問題的設定有問題,也就是說失業率只是結果造成的效應之一。造成失業率真正起因.....或者說是沒有被人重視,又或者說是沒有被決策者視為與失業率有關係。

34040876.png

台灣的人力素質已不符合企業主的需要,根據統計6成2的企業主感到難以在台灣找到需要的人才(見附件一)。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台灣的人力成本已不適合勞力密集的產業。我透過一個叫"追夢高手”的日本節目一段介紹,得知過去日本曾經是全球螺絲批發的最大宗接單國家,後來因為台灣的人力成本便宜使得日本失去這個市場,於是僅有不到一成迅速轉型的工廠存活下來(是作無縫隙的螺絲,用於高速公路等特殊用途)。今天台灣一樣面臨過去日本遭遇的問題,加上如前面所述台灣的教育不符合現存需求,加上畢業生聯考上只考出18分,可以大膽的說台灣教育的設計面臨全面失敗,足可證明教育有改變的需要,而我認為比日本具有更優越的進步條件。後面我將證明,我們的產業具有支撐台灣的教育成為”有教無棄”的條件,但是我們現行的法規也侷限了它的存在,再者教育的缺失形成補習班的商機,而”有教無棄”則違背了這些人的利益。因此能夠改寫台灣競爭力在於教育帶領台灣走向何處?

以上內容詳情請見附件一「怪哉 62萬人失業 62%僱主嘆無人才」。過去20年台灣取代日本成為出口代工大國,賺取貿易順差,維持了經濟榮景,如今的情勢電子產業大有被韓國趕過去的可能,專利方面又遠不及日本,綠能環保又慢日本中國5~6年,今天的日本失業率6%,就業人口中有1/3的派遣人員,台灣的明天呢?見樹不見林的疊床架屋政策能夠挽回頹勢嗎?能尋找出貿易角色的定位嗎?

首先是從教育的目的與效果談起。目前世界各國的教育都有同一個通病,學生在進入職校或是大學之前,無法學習到實用的知識,而在台灣每年有近萬人的中輟生,這群人不被一般就業市場接受,我注意到這問題開始於「比爾蓋茲看金融風暴 ,認為現今各國的教育,面臨比經濟更大的危機。.」這一篇報導,請見附件二。其次是本國教育的設計存在了許多矛盾之處,只負責教,但不負責教”好”,也不負責教”會”,何謂教”好”?就是要求學生要有好的成績,卻沒有有效的辦法端正品德與行為,並且訓練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再者就是要求學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卻沒有以身教與實踐等方式,教人身體力行,現今社會有許多人滿口仁義道德,卻總是言行不一,這叫做教育失敗(後面會談到品德教育的實踐辦法)。

何謂教會?要求學生有好的學習效果與表現,但是教學環境條件上的設計不合目的的邏輯,包括通勤在內一般學生一天花在學校相關活動的時間雖然大約只有10個小時,但是剩餘時間多半也與學校的課業有關,在不斷加重的課業壓力下就目前的一般學生來說,睡眠時間不足6個小時,在沒有充足睡眠的情況下學生能夠完全發揮學習能力嗎?再者,不是每個人都能將工作效率自己或是環境期待的時間,根據研究顯示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是屬於「早起型」的人,在清晨工作效率較佳,確有十分之二的人口是屬於「晚起型」,在早晨昏昏欲睡,通常在下午六點以後工作品質最好。(引用自Joho Medina著作的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 ISBN:9780979777745 )因此學校安排的課程與教材不足以使絕大多數學生達成學習效果,致使每個學生都在不得已情況下買了大量的參考書輔助學生教學。通常學生聽課因為無法一次聽懂課程內容,學生的天份也是有高低之差,每個老師的授課能力不一,卻要求每個學生只聽一次就懂,這不太合理吧?因而需要尋求補習班協助得到再一次聽課的機會,而窮學生呢?通常學生的家裡環境是不適合唸書的,所以常常需要向外尋求讀書環境,例如圖書館、K書中心、國民黨黨部^_^.....學校空著幹嘛用的?教育終極目的設定在每個人都成為半桶水,例如我國的英文教育,撐死了只不過是精通讀、寫而已,這樣能與外國人交談嗎?

就現今台灣社會的日常開銷與生活型態在一個家裡有著7歲到18歲學生的家庭來說,雙親年齡大約在36歲~50歲,一般學生家庭都是雙親皆在外工作,受薪階級下班時間在下午5點到晚上10點,通常景氣越好下班時間只有愈來愈晚,尤其是單親家庭正常來說都會兼差兩份工作,但是我們的學校卻安排下午5點甚至中午12點就送學生回家,學生回到家沒有人照料,通常是不會有人願意放任年幼的小孩一個人在家(容易發生意外),或是在外遊蕩(容易遭遇不好的事情,或是交上壞朋友),家長擔心學生種種的情況下,加上課業問題,使得補習風潮盛行,各別家庭所投入的教育費用的不同也拉大了城鄉貧富之間教育機會的差別,但儘管如此,由於教育設計的不當,國小到高中12年也只不過造就了金字塔型的人才結構。而補習風的盛行不僅僅拉大了城鄉貧富之間教育機會的差別,更使得家庭負擔加劇。

一個學生國中加高中補習與參考書的負擔開支如下

87254186.jpg

p.s往往補習班與學校都會額外加收班費講義費1000元~3000元

而有些家境較差的只在國三與高三補習,所花的費用在31萬到43萬,而這當中還沒有算上通勤費與在外用餐的費用,對普通雙薪家庭來說也是一筆相當大的負擔

方像教的少卻要學生懂得活學活用,像國文每學期只有12課,大半部分都是白話文,考試卻考了所有參考書商課文版本以外的文言文;還有就是英文每星期只有150分鐘,每年大約只有112個小時的學習機會,等於5天不到的時間要學生學會英文。

再者,教育缺乏務實精神,中等高等教育設定的學習目的,與產業需求越來越遠,並且沒有「有教無棄」的精神,,而使程度有高低之差,致使競爭力低下,逼學生吞下以偏蓋全沒用的死知識,既無法開啟學生的智慧,所收穫的知識也流於膚淺。比方像歷史講到西周的滅亡原因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而昭王與宣王的遠征致使周朝主力軍隊敗潰,使得西周國家武力一時空虛,於是西周的國家武力無法維護疆域,諸侯便只能自行徵兵,周幽王才有諸侯的兵可以”戲”。其餘厲王、宣王、幽王帶頭破壞國家體制沒有人制衡,也是國家體制崩壞的主因。...而烽火戲諸侯說到底只能算是個事件而已。而學生辛辛苦苦的承受考試壓力,並且將這些膚淺的知識記到腦袋瓜裡,就算地理、歷史、公民考到100分,也不會有人因此而被老闆錄用。教育的目的難道不是給窮人翻身的機會嗎?不過我認為適當的歷史地理課程可以令台灣人才更具競爭力,歷史可以教導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地理能夠使學生更有國際觀。

乏良好的團隊教育機會,社會中多數產業活動都是經由分工合作而成的,但是教育卻極少強調這一點。天災、疫情使學生課業有中斷與障礙 相信全球暖化的加劇,日後相關情況會越演越烈,目前的各案日後可能會成為普遍現象,應該採取積極的對策因應。

茱莉亞蘿勃茲在蒙娜麗莎的微笑這部一電影中 ,飾演一名滿懷抱負前往衛斯里安學院教藝術的老師,第一堂課她按造既定教材的內容教,結果發現全班學生都讀完整本教材了,使她一時不知所措。

61880597.jpg85194479.jpg

34604861.jpg75583545.jpg

但是當她第二堂課拿出自己選擇的教材去問所有學生:「這幅畫好看嗎?」

22835298.jpg「這幅畫好看嗎?」

11843204.jpg

結果沒有一個學生能夠對這一幅作品,說出一個具體的主張告訴大家這幅畫好?還是不好

這一段故事點出了教育的通病,現行教育鼓勵學生很膚淺去吸收所謂的知識,並且以吸收知識的多寡與記憶知識的完整度來評判學生的優劣,而不鼓勵學生思考與判斷,並且不曾懷疑實際用處、價值與功能何在?而這種教育教出來的學生撐死了也不過就是只能如前所述,對教材倒背如流而已。當然我這樣的說法是具有針對性的,不是每一種科目都是如此不堪,而我針對科目就是歷史、地理、公民這樣的社會科,像歷史科很膚淺的教學生記歷史年代、事件名稱、人名等等...。而地理教學生地名、物產、地形等等...請問教這些東西具有社會功能嗎?對國家有幫助嗎?對學生來說有價值嗎?能從這種所謂的知識得出歷史的教訓嗎?讀那樣的地理是可以增廣見聞?還是能夠具有國際觀?讀這些歷史有助於學生就業嗎?有助於開啟智慧與見識嗎?都沒有的話反而貶低了學習歷史地理的價值,使的每個人畢業之後就遠遠的將這些知識束之高閣。那又何必像背電話簿一樣的記這些枯燥沒營養的知識。在資訊爆發的時代中,學識的價值在於如何善用知識?而不是裝進腦子裡有多少吧?

台灣每屆學生大約17萬多,並且逐年遞減,而對岸中國大陸沿海城市,每天誕生5萬人。若是我們的戰略思維沒有改變,對岸的優質的廉價的人力將成為台灣的競爭對象,因此我們戰略設計的方向就應該利用的國的特點與優勢,將對中國13億人口與印度10億人口成為我國利用的對象。

原子釋放的能量已經改變了一切,卻沒有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因此滑向前所未有的危機。

亞伯特‧愛因斯坦

應有景象-願景

71478770.jpg

漢朝時,中國的絲綢賣到羅馬,價格是絲綢的重量與黃金一比一成交的,但是由於交通上的限制,多半是由西域國家賺取的其中巨大利潤。

將教育方式與目的改良至更符合現代社會型態的需求,教材以筆記型電腦與電子書取代,既能減少紙張的浪費而且可以成為學生的貼身家教,學生可以在精神狀態最好的情形下再次打開電腦來上課,複習或預習上課的內容。而且如國語、成語、英漢字典之類學生需要的工具書,以及有益的演講由政府出資主持製作影音檔或是電子文件,免費供應使用,如此有助於國民可以隨時補充最新鮮的觀點與市場學術界等最新看法。高中職與大學科系開設與授課內容須需要與業界合作重新檢討,以保持學校訓練出來的人才可以貼近產業需求。受到書籍影音產品數位化趨勢的產業政府要協助因應轉型為數位服務性質,促成趨勢之前更早成熟,有利於外銷服務到中國。

31204811.jpg

善用台灣的特點,台灣人口少但因此政策可以更靈活,屬於民主政體,治安方面卻比歐美國家更好,生活開費更低,台灣立足亞洲但實力與地位要更為超然。塑造每一位學生國際化能力也就是外語能力、溝通技巧、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國際觀,再強調台灣現有文化與專業方面的特點,使教育目的定位成為連結國家與全球貿易不可或缺的角色。提供歐美亞洲國家無論中小型企業更容易全球化的平台,而台灣也將贏得國際貿易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將台灣成為有政府提前促生前瞻性的新出版業、有強而有力的人才庫作後盾的發達產業、培訓出具有國際化能力且專業具有跨界跨國籍合作創新的人才、優質的醫療觀光軟硬體資源、友善安全的居住環境、民主公平合理的社會制度,必能使歐美欲進軍亞洲市場視台灣為最佳立足點,最適合尋找人才與商機的地方,台灣因安全、友善、民主、繁榮、舒適成為歐美人士東方故鄉,白天就算在上海北京做生意,晚上也會回台灣跟家人團聚,這樣台灣就可以擴大內需了。關於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與國際觀(地理)是大前研一的報導啟發我的

請見附件三(大前研一:願用麻生首相,交換馬英九)這十萬大學生可以在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工作。我將教導他們領導力、教育、問題解決方式、語言技巧、還有融入社會的能力。學生將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工作。

以下第一部分是每一階段學校與學生的應達成的目標第二部分經費估計第三部分談實施的步驟與計畫

小學教育:

以更為先進的眼光,抽象繼承並認同儒家文化。1993年世界宗教領袖大會達成的人類和平共存的兩條金科玉律,並镌刻在聯合國大廈上,第一條把人當人,第二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顯然儒家講究的面對與尊重可以說幾乎是全人類的共識,而非過時的精神上的文化遺產。因此極適合作為台灣的特色教育。

如何使小學生更能夠接受它呢?我認為學的東西越去考試越使人反感,因此我作出如下建議:

65166088.jpg

學生要對教學內容有認同感首先就是要令學生喜歡教材本身,因此首先教材選用這種系列的漫畫與卡通影片,漫畫部分小學一年級就以電子書的形式給每一個學生,老師上課以配合影片解釋、討論與傳授其意涵與實踐其內容的方法為主,另外也要注重配合教授應對進退的禮節,學生禮貌的應對教育的精神上應該要向日本學習,很形式主義的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看著人,並且有精神的打招呼,或是向長輩問安。以端正學生外在的行為塑造學生對社會規範的認同。但是我認為如果學生學習禮儀的一開始就是單方面的付出禮貌與尊重而沒有得到回饋,很難產生認同感,因此學校也應該對老師與家長溝通,配合學校回應學生的禮貌與尊重。學生得到相對等的待遇,就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就會感同身受,這就是人道主義的啟蒙,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人才能細心體貼的關心家人社會環境,作為品德的基礎。至於為何要抽象呢?因為古代社會與現今社會不同。例如「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就是當時宗法制下的階級歧視與性別歧視。中世紀時天主教認為女人沒有靈魂也是性別歧視,這種問題是時代框架的環境使然,因此沒有必要一眛的全盤接受,並且可以作為機會教育教學生懂得獨立思考。

品德教育:禮貌、尊重、包容、欣賞、負責、環保、公德心。從幫忙家事中學得更懂事。

適應團體合作,善於利用學習,以適應團體中的定位,從中體認自己的天份與興趣。

其實校園霸菱由來已久,我唸高中時就曾受習害,據我所觀察,當一群臭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時,有是沒事都一鼻子孔出氣,人一多膽子就大,而群眾的智商是相對個人更低的,當隻身一人時,人會為了保護自己而保持理智,當站在自己的身邊人一多時,平時小小的不滿都願意隨時反映出來,就很容易作出殘忍的事情,而勢孤力單的個人行為表現的被動、懦弱或是違反那一群一鼻孔出氣人的期待時,就會成為校園霸菱事件的引爆點。其實我們的教育一直以來嚴重缺乏的就是這一環的設計-包容

要如何使學生懂得包容並建立學生的品德呢?我認為品德必須要從小孩子什麼都還不懂開始教起,因此我作出如下設計: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自由的分作3~5人一個小組,平時上課、校外教學、體育課等等活動完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頻繁的安排各種需分工與分階段完成的課題供學生合作完成(後面會提到)。並且訂立獎勵制度,小組中有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協助他向老師發問,或是主動教導至成績提升,則獎勵全組的功勞,藉此教導學生包容他人的缺點並且能夠關心他人

人在小團體中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定位與職責,比方說讓小學三四年級生一個班級訂出一個題目「班級百科全書」,那就可以訂下一些題目「班級日記」「彙整科學新知」「彙整報章漫畫」「彙整健康新知」,那就要可以找三個人合作,有人負責每天注意報章雜誌收集資料,或是在班上拍照片並紀錄事件,一個人負責分類與排版,或是打草稿,再找一個字跡漂亮的來下筆。在合作的過程中,有的人細心,有的人有才能,有的人願意吃苦勇於任事,學生就會開始發覺欣賞別人的優點,在協調合作的過程中老師要教導學生尊重每個人的意見與其本身,如此才能順利的溝通。並且在合作中找到責任感。不同型態的課題就有形形色色的工作,而學生在這些工作中可以找到自己擅長的工作類型,或是時時改變自己以適應團體,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發掘自己能有很高的可塑性。

我認為當你問學生最喜歡的學校安排的活動是什麼?無論是小學生或是高中生絕大多數會回答校外教學,這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教育,校外教學要求每位學生攜帶一個手提塑膠袋與環保餐具,然後由小組長登記學生出門時攜帶的食物與飲料,滕路兩份一份組長留,令一份老師留,無論校外教學玩的地方有沒有垃圾桶,小組長要約束組員一律要求將垃圾留在手提塑膠袋中,帶回學校才可以丟棄,並且組長要在遊玩期間帶頭向師長問好,使學生自覺的體會到要如何關心環境、幫助環境、重視環境以建立公德心。並且要知道禮貌要在任何一個地方表現,而不是在學校表演的儀式。

孩子長越大越不貼心,有些小孩還會越不懂事,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參與家事,隨之產生出「家事不關我的事」的心態,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小孩認為自己長大了,卻又不事什麼都懂,因此對於不滿意的事情就產生反抗心態,例如「為什麼只讓我來丟垃圾」「為什麼我那麼忙還要整理房間」嚴重點沒有意識到家境艱難會想「爸爸好小氣,為什麼別的同學有零用錢有手機而我沒有」...因此我認為要在學校教育中加入強制作家事這一項,具體方法是每個周六週日早上8點到學校集合,依造分組讓學生到小組中的其中一個組員家裡去,然後老師就等待該學生家長的來電回報完成已到達與否,最好外加照片回傳學生到達前與打掃完成後的合照。學生自己一個人在家裡打掃容易產生惰性,帶一群同學到家裡打掃,該學生會產生羞恥心,懂得平時就要清理環境。再配合後面要提到的每學期要完成的技能積分,讓學生三年級以後一學期學五道菜,藉此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機會,積極參與家事,這樣就能使孩子視家庭角色為己任,能夠更懂事。

學生在校期間,不吝嗇大功小功的獎勵學生大大小小創作研究,尤其是要對學業功課較差的學生,多多賦予這樣的研究重建對課業的自信與興趣。

適度的開發粗淺的技能以發堀興趣。(比方一學期學五道菜、手語、英文打字、中文打字...)

適度的接觸社會,以體察現實。保護並且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消滅厭學的現象。

人生不只有讀書,進入社會之後面臨形形色色的人與環境,該如何選擇人生道路的方向?我想廣泛的體驗與摸索是最好的辦法,藉此學生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後面會提到我主張學生在學校時間應該要因應現代社會需求、與教育務實面需求而延長。因此可以安排許多學習活動,兼廉價低難度的能力認證。或是尋找地方特色行業產業的粗淺學習(譬如布袋戲、古廟修補、陶藝等等...),或是請世運選手教對有興趣的學生體驗職業運動員訓練課程,像蘇格拉底一樣將哲理與行動都教給學生。然後給學生設下一個學習積分量表,比方說一個學期要完成五個積分,一項技能算一個積分,一學期學會五道菜,這個算一個積分;中文打字英文打字算一個積分;鋼琴檢定升級比較難一點算兩個或三個積分;古蹟古廟修復這種技能比較希罕算三個積分依此類推。

而接觸社會與人接觸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是跟隨慈濟的志工一起募款,並且可以藉由與這些志工談話可以得到其他生活方式無法體驗的經驗;或是國中高中生考察或訪問空服員禮貌的制式對談,與機場實境英文會話錄,當然最好是先經過老師指導學校限定篩選後,由學生自己向機場或航空公司洽商要求,比較能符合我前述的訴求。

全天教育,完全包辦學生的學業與品德,晚上將一個沒有課業問題的孩子送回家

有些學生回家不寫作業常常是學生課業退步的原因之一,其次是把問題與疑問帶回家,兩者問題皆在於教育學生的流程設計有瑕疵,前者似乎忽略了學生的惰性,因為寫作業不是人的天性,對學生而言沒有吃飯睡覺玩遊戲來的重要,再者”家”通常並不是一個好的讀書環境,干擾誘惑實在太多了,後者來自於放任學生的被動,其實學生懶惰與被動也是學來的當然了!也是礙於人力上的限制,但是花的起錢的家長就尋求補習班來自力救濟,因此就有教育機會上的不平等,因此我主張要實現有教無棄必須要從小學生的年紀開始消除不利於學習的習慣,應該聘用上班時間互補於現行體制的老師,讓學生上課到晚上9點,週六日與寒暑假除過年以外不休息,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將所有課業(包括上課疑問與回家作業)在學校完成,令一方面學生家長不用另行安排學生的補習去處,學習機會得到更均等的條件,學生回家後,家長不需要因為課業問題與孩子爭執,破壞親子和諧的關係。

完全解放書本造成學生的肉體壓力與經濟壓力,政府出資送每個學生一人一台電子紙

如我前述所說,學生從國中到高中由於課本不足以使學生達成學習的目的,因此購買參考書作為輔助但是參考書的價格從國中到高中最少總共要3萬6(有許多朋友說我嚴重低估了,因為我沒加上因版本的差異加買的部分,與練習用的習題考卷,與考前衝刺等等,但是我需要最含蓄的算法),而國小大約也需要3~4萬以上,這些東西造成學生的肉體壓力與經濟壓力的負擔,不僅學生容易被這些書壓的長不高,並且浪費紙張破壞環境,無論是對個人與全人類都是不好的產物,因此我主張從國小到高中所有書面教材全部由政府出資由補習街名師編寫,在書面教材和師資方面政府吸收製作成本,將書面教材編製成兩類電子檔:條理清晰與歸納完整的教科書與精華整理的筆記本;而師資方面聘用補習街名師錄製課程影片檔,使所有學生都可以免費取得。學生家中也不再需要有課本、參考書、筆記和考卷了,只需要筆記型電腦和e-Paper。學生只要負擔考卷與練字用的練習本即可。

加上前面所述的從國小到高中的全天教育方面一個學生到畢業為止多得到了約24萬的分配,就筆記型電腦加電子紙只需要對一個學生花費3萬元的花費,一來可以使學生在教育機會上得到優質公平的對待,並且省下來的前可以穩定生活,或是成為消費,比政府再次花錢補助要來的更實在。

計算想法如下:每30名學生分配一位課後輔導老師,假設每屆18萬人(實際上約16萬多人且越來越少),因此每屆分配的老師為6000人。從國小到高中一共24屆的學生大約432萬。不扣私立學校

每年全國發給課後老師每個月的薪水

每屆6000教師x24屆x12月x每月5萬薪水=86,400,000,000=864億

每年全國發給課後老師每個月的薪水學生平均受益

864億/(12屆學生432萬)=2萬元。直到12年學成畢業總共24萬加3萬配備補助才27萬

相較學生從國中到高中補習6年就要花費31萬到120萬

87254186.jpg

而有些家境較差的只在國三與高三補習,所花的費用在31萬到43萬。

如此解決了部分子女教育問題,也許也能夠解決生育率下降的問題。

國中教育:

學生依其天份與興趣有效的開發能力。不浪費時間精力在與未來的道路無關的科目。

有效的分配人力。時間分配依照學業完成度,開放自由選擇。給學生足夠的休息時間。

正如前述所說教育有人力分配不均的問題,後面會提到,以補習街名師的教學影片,可以彌補部分學生聽課接受程度高低的問題,學生可以隨時選擇比較不了解的內容多聽幾次,而定力較差的學生呢?

在每個學生都有一台筆電幫助學習的情況下,我想學生程度可能會形成M型的雙峰,有兩種人的程度會超前於教學進度:1.天份高的2.善用筆記型電腦來努力學習的。我覺得應該訂立一種功利主義的認定方式鼓勵這種人出現,因為M型的另一端才是很需要人力來幫助他們學習的。每個學生天份高低與種類都不同,不應該要求每個人都把國中全部學科都學會,事實上也證明這是不可能的,而且程度差的學生最後他們去唸工科商科的職業學校,跟他們扯不上關係的科目他們就不需要唸了,那之前浪費精力去考試作什麼?還不如決定唸工科的學生只考試數學理化,文法商科的學生只考試國文數學,每個學生都集中精力與時間在少數與目標明確的科目,這樣就不用降低考試難度的標準,還應該要拉高標準,因此我主張依照個別學生意願,國中聯考分為兩種計分方式:1分類組2跨類組,分類組的依造類組區別考科如文法商科只考國文數學;工科自然類組只考數學與自然科;跨類組的全考。其次英文科國中高中聯考不考,社會科國中聯考段考都不考。(個別後面詳述)

如何鼓勵學生自主的利用設備學習呢?像是享有校內活動的時間自由分配,不強制要求已經將一學習內的某些科目完成能力測試的學生,在該科目的上課時間呆在教室跟其他學生一起上課,他們可以有三種選擇:1選擇其他班級不同科目的課去聽課,去其他比較弱的科目,可採事前報備或事後證明。2.離開課堂向有空老師提問,學生解決問題的熱忱是有時效性的,若不斷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阻礙,以後就會得過且過的,學校應該鼓勵這種提問的精神3.運動設施的利用,以前我唸書的時候北一女的學生一個比一個矮,後來我才知道女生的發育最多到15歲,但是男生可以到23歲,女生在發預期被綁在書桌前,這樣怎麼會長的高呢?4.自由研究活動,比方說對興趣的摸索、討論課業(例如歷史地理,後面會提到)、大學科系教學內容的探索(許多人在家人的期待下讀了醫科,唸了才開始痛恨,開始當醫生的時候說,如果再給他一次選擇機會,一定不會選醫學系。很多人讀純數學系,第二年就轉系了),也可以像第三類組的學生,去醫院考察醫學系工作內容一樣,幾間學校合辦一群人去大學參觀科系,或是更多元的有意義的活動。

我主張國中精簡社會科(後面詳述)並且日常上課日週一到週五排除了英文課,省下來的時間給學生睡覺。一週內社會科6堂英文課4堂,我主張留下兩堂社會課一堂地理一堂歷史。其餘時間延遲第一堂上課時間與加長午睡時間,根據統計有午睡習慣的人,心臟病得病機率相較沒有午睡習慣的人低50%,應該要鼓勵健康的習慣,再者學生睡眠充足才能有良好的學習表現。

有教無棄的開發所有學生英語能力。

在今年的6月14日我參加了在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的「鵝媽媽兒童英語教學」研討會,現場有許多學者與在最前線教書的老師發表了現在英語教學的困境,大致分為三項:

1.教學時間不足(需要的是充足的時間,密集的接觸與使用,而不是愈早學越好)首先有人提到現行倡導的英語教育向下延伸是見樹不見林,例如國中生一年接觸英文課的時數大約是一年不到五天的時間,這樣目前台灣的學生能學好英文,很多人的看法是歸功於學生向外尋求補習班的功勞,至於一年不到五天的時間算法,我想大致是如此...一年52週扣掉寒暑假,一週三堂課

(52週-8週暑假與3週寒假)x50分鐘x4堂課=8200分鐘=137小時=5.69天...五天多一些

國中高中六年一共才34.1天,一個月多一些

現場有許多老師事後在說,若這樣算還是太理想主義了,上課常有人遲到、維持秩序、小考等等問題都會干擾上課時間,而英語教育向下延伸的結果,目前有許多學校出現”愈早起步愈早死”的情況,由於教育時數不足,加上考試的壓力,使許多地方的小學學童很早就對英文放棄了。

現場有許多學者認為其實問題不在提早接觸,而在於學習的方法與學習間的長短,許多人能夠說的一口流利的英文,都是歸功於大學出國留學才開始學的,他們在那樣的環境密集的接觸與使用,只需要兩個月就幾乎可以對答如流了。而個別學校基於教育法的限制,似乎不能在學校增加課程時數。再者,國小的英文課與國中英文課有教材銜接的問題,浪費掉了在國小投入的資源與時間。

2.教學方法問題(死板的書面教材與紙上測驗,限制了學習成果)

現行英語教育方法與學生缺乏互動,學生的強項有就只能留於讀與寫,但是聽與說的能力就嚴重不足,問題出在方法。建中北一女的學生多數也只會讀寫,但是成龍都在好萊塢演電影了,不會有人說成龍比建中北一女的學生聰明吧?再者,教材本身的內容需要讓學生有興趣。

3.人力與教學資源分配上有無法突破的限制(需要充足的設備與人力)老師的教學有授課能力的落差,致使學生程度不僅城市與城市不同,學校與班級之間都會有落差,偏遠山區學校問題更嚴重,由於學生少的緣故,一個英文老師必須要跑好幾間學校,所以很多老師都不願意去,設備較都市學校有補充教慢與缺乏的問題,加深了偏遠學校資源匱乏的問題。在會場上聽說過幾年要縮編教育人事,而大約在2007年教育部特別培訓的2000名英語教學師資由於是年資最短的,將會優先被裁撤...當時這群人有許多人是放下穩定的工作投入教育事業的,這樣...好嗎?

最後是現場沒提到,也沒有必要提的,貧富落差太大,窮的人花一堆錢考英檢,用處也不大,有錢人去國外學,不用英檢也... 請見附件四「考心酸的?全民英檢國際不承認 九成覺太貴 」

以下是我簡單的說在我的計畫中主張的具體做法:

提供學生一切可以學成英文客觀平等的條件:包括人力、設備、環境(學校的假日英文課)、壓力

國中生與高中生週一到週五不上英文課,利用學期內的週六週日以及寒暑假上英文課。

繼前述所說國小學生全額補助E-Paper,到了國中補助學生一人台1萬8的筆電。

小學畢業的暑假不放假七月到學校學習兩門課:電腦與英文。(在第三部分實施的步驟與計畫詳述)

筆電內安裝英語教學軟體溫室仁先生開發的英語直通車或是美國移民ELLIS Essentials教學系統

英文課在小學畢業的暑假兩個月完成軟體內的課程學習。

英文選讀的課文採用經典文學的摘錄:愛麗絲夢遊仙境、湯姆歷險記、金銀島。

由課文為實例延伸介紹文法單字以加深學生印象,與使用它的興趣。

繼前述所說,教育部出資培訓擔任國中課後老師就原本負責的科目除外,加負責英文。(後面詳述)

聯考不考英文與社會科(後面啟蒙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與國際觀(地理)部分詳述)

國中高中二年級暑假舉辦全國標準一致的仿托福的考試,高二考的程度要與托福同水準。

國二暑假考不過英文的無法從國中畢業(學年學分制就算了吧!每間學校標準不一致等於沒有標準)

取消學年學分制(每間學校標準不一致等於沒有標準,不然18分的學生也不會畢業,學校也不願意作蠟)

筆記型電腦:以一台DELL VOSTRO A860 的配備INTEL Pentium雙核心處里器T2390,1GB的DDR2記憶體,160GB SATA硬碟,省電裝置離開插座可維持6小時, 在97年9月的價格在1萬8,他的配備幾乎可以使用絕大多數的應用軟體,而在我的計畫中這樣的配備更為稱職的地方在於它的硬碟容量。以rmvb格式的影片儲存補習班名師的上課影片,是本計畫中的關鍵,補習班每一堂課大約2個小時,rmvb格式的影片每2個小時只需要要450MB,也就是除去硬碟必備剩餘空間與應用軟體相關空間,它至少能容納240堂課的上課影片。有些補習班老師甚至可以半年不到的時間講完3年的課程。

筆記型電腦以Linux系統可以節省軟體費用,其餘應用軟體費政府出資研發,免費供應給學生

軟體方面需要撰寫Linux Only的學生使用的Linux系統、以Linux系統撰寫的英文伴讀教學程式與Linux版的英語直通車、學生連線考試與家庭作業專用的編輯與作答軟體、特殊符號與特殊運算公式的輸入法、以及判讀注意力的程式、製作數位化的學科教材、影片、有聲電子書檔與重點筆記電子檔。

令國內所有法律管轄內的電腦遊戲與成人影片書籍網站媒體,在製作時加入一個與撰寫學生專用的Linux系統公司協議的識別碼或是識別程式,使學生專用的Linex系統無法使用。以杜絕學生分心的因子。

筆記型電腦可以以發教育卷的方式,讓學生購買比較貴的電腦。不過我覺得電腦有燒錄機容易就有盜版

或是像讓學生自費,然後集體購買GPS防竊裝置,像西湖的腳踏車每台都有裝。

溫室仁先生開發的英語直通車與美國移民ELLIS Essentials教學系統後面詳述

ELLIS Essentials教學系統,為美國使外國移民學童能夠迅速的適應美國教育環境,因蘊開發的免費語言教學軟體,配合情境對話影片,十分生動,介紹網站www.infoedu.org.tw/nclb/nclb.asp

溫室仁先生開發的英語直通車教學特點是有如一個老師隨時在你面前一個音一個音的校正,60天遊戲式的教程,可以維持學生的興趣與動力,使學生完全掌握常用單字片語、直覺造句與所有文法。不過大概目前只有Windows版。

啟蒙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與國際觀(地理),與表達能力(PowerPoint簡報、學習發表等...)。強調傳道功能,屏棄死讀硬記的方法糟蹋學問的價值。

教育應該認真思考教學生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讓學生記像電話簿或流水帳一樣的枯燥沒有意義的歷史地理,目的是..?作為基礎,讓學生高中大學學更多?使學生更重視文史?那有達成目的嗎?顯然是沒有吧?學生畢業就把他們丟一邊了,因此我主張與其教知識,不如把他作為一種興趣,一種可以活用的學識,學生實際受益於這種概念,自然會自動的探索更廣泛,更深度的內容去探索。

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

過去國中高中的公民、歷史與地理流於死讀硬記,很容易削弱學生對學問的興趣,使學生普遍覺得讀書是消磨熱情、浪費青春因此許多人離開學校後(就是高中大學畢業後),就不再有學習的動力了,因此我覺得要鼓勵學生的學習熱忱,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自覺的認為學問是他需要的,他有興趣的。當學生意識到了學習歷史的用處與價值,便會主動的去接觸更深更廣的範圍,以加深智慧的深度。再者就是要具有的功能價值是可應用於生活、工作、商業實務,我認為歷史科可以擔當這樣的角色。

=============================================================

我最近在看一本書叫做發現問題的思考術,是一個曾在麥肯錫顧問公司擔任企管顧問的日本人人寫的,他大致將解決問題的結構分文三個區塊,如右圖所示,因為還沒有完全消化,因此本文章也是以這樣的結構來寫。解決問題有兩件事很重要:第一發生什麼事?第二想要怎麼樣?我們教育部似乎從來沒有關心這兩個問題,所以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法永遠不著邊際。確認這兩者之後,了解之間的落差,才是設定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的時候。

28470187.jpg

發生什麼事情,指的是現在的狀態真正問題所在,這需要觀察與判斷,這兩者需要足夠的見識與經驗,但是一般人都無法在面臨問題之前得到足夠的經驗,尤其是剛出社會的學生,那可就可以從別人的經驗取得,比方說業界的案例,前人的經驗等等...但是雖然前者,相當實在容易理解,但卻不夠多樣化,可以取得最豐富見識的我相信就是歷史,深度了解某段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可以以更高的觀察角度了解全局並且能夠判斷所獲得的資訊所具備的價值與其背後的意涵,從中便能學習到歷史真正的價值,那才是具有啟迪智慧的有用知識。客觀的分析情勢,從而得出理想景象與現狀落差的真正原因,將問題內容分類為幾個重點,然後了解其結構並使其具體的呈現,以設定對策。其無論哪一個步驟都應該由歷史使人增廣見聞後,讓人以更宏觀的角度切入問題的結構,才能對症下藥。

要如何使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呢?我是男生的關係,我以很主觀的喜好來說男生對兩種話題感興趣,一、戰鬥的遊戲。二、三國志。男生都喜歡玩戰鬥遊戲,可以在一開學談談戰術與佔戰略漢三國志。我對女認識很不足,跟歷史功能有關的話題,我想是如何致富吧?可以深度的談談胡雪嚴。

男生都喜歡讀三國,而我特別推薦夷陵之戰,三國時期夷陵之戰前,魏蜀吳三方都已經根基穩固,三方都沒有把握以一場決定性的勝利終結其中一方的政權,此時醞釀著三方都在等待投石問路的機會,他們欲從一次小規模的戰役,得知對方糧食存量與運輸效率,兵源徵發能力、軍械戰力強弱等等可供探討實力強弱的依據,從古人的智慧與歷史的教訓使人們能夠開闊視野,遇事都能以更為透徹客觀的角度分析解讀,這樣讀歷史才才能對學生有益處。從此可以見,客觀的分析情勢可以說是設定未知數,軍備、兵力、兵糧庫存、行政效率等等都是衡量彼此勝算的參數,結果求的是避實擊虛,在對方的弱項加以攻擊,避免與對方的強項正面衝突消耗實力。我是個歷史控,故在此多著墨...如果對方適逢新舊交替之際,內部人員還在互相掣肘;或是奸相當道時間還不長,若非得在此時決戰,對方除了行政效率以外都尚未腐敗,我方就可以打擊低能組織的戰略為方針,而不作正面軍事衝突,比方以靈活的戰略聲東擊西,使轉戰各地的敵方軍隊漸漸失去糧食供應。或是誘敵深入、拉長戰線都能十分有效的打擊低能的組織對兵糧運送的統籌規劃能力。因此抽象思考對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其顯著的貢獻。

當然最後那種測試性的衝突沒有發生,因為曹操先死掉了,在魏國政局不穩的空檔,引發吳蜀大戰。

歷史雖然不考試但是可以評分,我建議應該提供分類完整的史料,在學期開始就出一些標的作業討論歷史,讓學生自由分配時間研讀討論,然後讓學生貼在部落格上,請老師在某些價值上作出評價,使學生懂得為何而學,而不是漫無目的的把知識塞進腦袋:

解說有條理(文章內容使讀者了解作者的想法)

下面可將文章分四個級分

可競賽諾貝爾文學3分。 作家(職業級)2分 學生(字句出現太多錯誤也算)1分 遜、不切題0分

表達方式活潑(以圖片或是影片圖表等加深閱讀人對主題的理解)由表達課輔助學生。

商業等級3分。 業餘水準2分。 外行1分。 無附帶圖片圖表0分。

思慮周延(見識周到,能夠整合命題背景環境的客觀因素)

學者達人3分。 歷史控2分。 膚淺1分。 完全狀況外0分。

見解深刻(有特殊的觀點,與有建設性的看法)

見識卓越犀利3分。 有成熟的看法2分。 普通到位1分。 沒有自主觀點,完全因襲他人看法0分。

判斷力(提出有效的解決手段,或是值得一試的行動方案)

大膽有創意3分。 具有實戰價值的方案2分。 解決手法沒能切入問題核心1分。沒有結論0分。

讓高中錄取學校來看學生的程度,該高中自行判斷他們,什麼樣的學生是他們想栽培的,讓老師學校自己選擇。我建議開放30%的名額給在分數上名落孫山於該學校學生,由該校取三倍人數自行判斷,這樣一來就免推徵了,二來減少學生在分數上斤斤計較,再者能進入候選的程度的差異也不至於大到無可就藥。我期望可以藉此加深學生學生善於透過與別人意見的交流,吸收他人不同的觀點與意見,能對事物產生屬於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地理(建立國際觀)

為了提升學生對於國際觀的興趣,課程應該選讀國家地理雜誌關於最新的區域政治、國際政治、全球金融情勢、歷史、文化以及禮儀等...相關節目影片與雜誌內容作為教材。老師要透過討論與對話使學生以開放的心胸認同、包容異國文化,以開闊的視野面對國際情勢,當然也需要作如敏感度訓練這樣的課程,會更為實用,更要時時的去補充最新的資訊,並且去討論它,使學生認識到國際情勢時時的在變化,同時增加學生對訊息的敏感度。

以見識上的理解,理性友善的看待所有不同地方的膚色、民族、文化與習慣,或者最好請在台灣留學的外國人現身說法,比方說在國三時學生的英文課請外國遊學生(我覺得最好是黑人,因為好萊塢的電影,白人看了叫人太有親切感了),用英文談談該國的風土人情,已經在之前接受整整4個月的暑期加2年的的周六日訓練,外加一個英語能力考試的激勵,如果能夠用這種方法作一種文化和經驗上的衝擊,可以作為非常好的地理課。

人要實際經歷文化的衝擊才能夠激勵出不同的成長覺悟,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也是請了許多外國的專家,荷蘭的工程師、法國的法律專家、美國的軍人等等...使所有日本人在新的文化下覺悟,才有之後的成就,因此我認為要在國際觀上衝擊出學生的覺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親身體驗。

此外也很需要建立本地的地理觀,除了台灣各種風土人情外,還應該介紹台灣海洋資源由於濫補造成的匱乏,以及土地流失地層下陷等現狀,並且提供完整的報告與政府資料,如Discovery一樣有條理的介紹給外行的學生看,一方面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關心社會與環境,另一方面把學生當作大人一樣的對話,有助於學生願意對於觀察事情有更高角度去檢視的心態。

表達課(取代有錢人去學的戲劇表演才藝課,更實在的內容)

時代進步開課內容也需要與時俱進,因此我主張與其開公民課不如開設表達課,說實在的出國唸書的小留學生也沒上台灣公民課呀!出社會找工作會講英文的還是比較吃香,也就是說公民課與競爭力無關;再者,守法與否也跟有學公民課與否無關,進入公家機關也不需要知道政府組織,面對社會問題公民課的法律之事也派不上用場,這種學科沒有非學不可的必要,放在小學讓每個學生知道就好了。

我認為要使學生認真的面對學校教育,就應該使學生最遲鈍的學生也了解所學科目的功能性,是真正可以立即學以致用的科目,學生無論在溝通、協調、推銷、斡旋基本都能夠有得體的表現,教學內容我認為應該分為技、術、修辭:技的方面教像PowerPoint之類簡報的軟體(我不知道Linux可以使用哪些簡報的應用軟體?)以及成功有風格的部落格編寫技巧,或是簡單的拍攝技巧;術的方面:談話的禮貌與技巧、肢體語言、歷史作業的實際發表演練;修辭方面:現代各類文章的寫作研究,比方說部落格、網路論壇、演講搞、論述性文章。如此有助於直接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高中為這樣的內容應該多開幾堂課。教學內容也要提供好的教學輔助文件與影片,鼓勵學生主動的學習,學著不要被動等別人教,而是自己學習,當遇到問題了,再與同學討論,主動的向懂的人尋求協助、提問。

提問我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學問,我在聽一些演講時發現,無論學位的高低,台灣人都不善於提問

健康教育

我國有很多需要糾正的飲食與就醫的觀念,十分需要從教育做起才有可能作改變。如飲食方面,

91822544.jpg正常的蝦子在室內培育顏色較淡,而市面上的蝦子為了賣相好些養殖時會加一些硼砂

72152195.jpg經過烹煮由於氧化與食用藻類的關係,顏色會變黑,而加了硼砂的蝦子可是又紅又脆

市場決定一切,如果沒有從國人飲食觀念改變起,像這種變態的要求食物的賣相與滋味,最後受害的仍是國人的健康,硼砂在食物上還有很多其餘用途像年糕、燒餅、魚丸(特別白的還加了漂白水),如果消費者抵制這樣的黑心商業行為,這種歪風才有被市場淘汰的一天。美國在二戰以後黑心商品滿天飛,當記者對黑心食品作出報導,為食品公司圍事的黑道就會槍殺記者,最後不只守法的食品公司活不下去,因為消費者對於加工食品沒有信心,於是黑心食品業者也紛紛倒閉,最後食品業者請政府做出統一合格標準,重新建立消費者的信心。這些是在您的節目聽來的...沒求證過,不過我相信您。

而就醫方面,我們國人非常依賴藥物,一個小感冒就跑去找醫生拿藥吃,健保對感冒不給付好像作了天大的錯事似的,應該教導民眾有病就要看醫生,但看醫生不一定非得拿藥。如醫生開的感冒藥7~8顆中大概只有1~2顆是跟退感冒有關的,那就是抗生素之流的藥物,其餘都是止咳藥、鼻水藥、退燒藥等...醫治症狀的藥,看過一篇日本的報導說這些藥都有導致小兒麻痺症的風險,而抗生素會使感冒越來越有強大的抗體,反會使人越來越依賴抗生素...。

高中職教育:

熟練的掌握英語能力達到托福程度。

延續之前所述,高中職英文由聘請外國人來與學生對話,其餘靠數位教材達成自學的目的。排除死記死學的模式。最好可以到機場做做義工接待外國人,增加實務經驗,亦可增加學生對挫折感的韌性。

通盤檢討各間公立職業學校科系對市場的實用率,與課程內容距離業界需求的實用性。

專注於專業技能。重視團體合作與自主創作。

許多職業學校為了有個成績上的交代,讓學生對市場上的所有該科相關技術全部蜻蜓點水式帶過一遍,如此就算是有指導過了。事實上卻造成了學生平均受教育結果不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與期待。就我本人為例子,我在高職唸的是冷凍空調修護科,深深感受到實習課的教學內容與時數嚴重的不平衡,很多課程接觸個兩天就可以學會了,硬是開了兩年的課,需要比較長時間學的、磨練的。

p.s接觸個三兩天就可以學會就像是,叫做室內配線,這種課程就是學徒到工地去聽老師傅講一天作兩天就可以學得差不多的課程,但是因為門檻低,高一開始到高三大約安排了四個學期學這個。需要比較長時間學的、磨練的科目像電路設計是當一個Case擺在眼前,要求學生作出一個電路符合其功能應用在冷凍設備的的某部分,很實用吧?但是有電子邏輯概念,高二才開始教,加一加只有兩個學期在學。鉗工、焊接等... 符合高職生培訓目的,需要長一些時間讀使用才能熟練,但是學校提供的課程時數卻十分有限。

因此我主張高職教育內容應名實相符,安排足額的經費與課程時數供學生完成磨練技能的客觀條件。而工科與商科職業學校,也不應該安排時間學與市場需求、高職生培訓目的無關的國文歷史課,應該延續國中如前所述的表達課,符合職業教育的目的。

再者,一些本地人力市場需求低的科系應該減少招收人數,以降低人力需求遠高於市場需求的情況,台灣多數製造業在過去為了壓低成本將工廠往海外遷廠,因此機械科的人力需求大幅下滑,但是培訓人數幾乎數十年來沒有什麼改變,幾乎我認識的機械科學生畢業之後去做其他行業,比如在聯合人力網作服務、在作保險業務、甚至去做銀行理專(證照當然是入行之後考的),於是高中加大學7年的時間所接受的培訓幾乎等於白費了。但是我所就讀的電機系類似情形卻不太嚴重,原因不需贅述。

我曾經向一個職業學校美工科的學生求證過,美工科也會為了使帳面表現良好,鼓勵學生考一張張的美工軟體證照,而實際情況呢?業界普遍不太需要學了半調子丙級證照,因為就業後的磨合時間過長,因此多數學生畢業之後還要到外面的補習班再度學習深造,才能符合業界需求,因此學生畢業之後的成就幾乎與學校教育無關,3年教育樣樣通樣樣鬆,知道問題在哪裡了嗎?因此我總結,主要問題在於學校課程的方針沒有方向感(比方說為在動畫公司的3D動畫師、3D合成師、3D特效師、角色動畫、美工編輯、材質設計師、美術總編)、課程內容所安排的客觀條件沒有針對性(比方針對遊戲產業或是動畫產業去作分類分組,客觀條件就比如尋找的師資是否適任、對學生評分的標準能否符合業界期待、培訓課程時數是否流於形式)、缺乏整合跨領域的團隊合作訓練(例如3D動畫公司需要的人才是要一票C++、3D動畫軟體MAYA、美工軟體Photoshop的人作班底與一票會說故事的人和一個票會天馬行空想像角色造型的人合作),因此我主張政府應該整合業界與學校合作一學期一學期的不斷修正評斷學生成績的方式,以及修正學校教學內容及其比重(如前所述排除無關專業的科目、有方向感的3年教導學生一兩門相關技能比方3D動畫Rendering需要會MAYA和Photoshop,而3D合成師需要會MAYA和Combustion),並且不斷吸收業界的意見調整培訓人數與開設科系。

創作研究的內容比方說可以是:自己創作英語的情境對話教材,或是選讀一篇有意的文章做全文翻譯這樣的小創作。或是足以申請專利或是與其他科系合作的大創作(比方像美工科系的人與資訊工程合作完成一個小遊戲,或是一部動畫片等等...)。

大學教育:

英語溝通能力(論述、談判、發表、書信、網頁、部落格)。

第三種外語能力。

為了不使國中高中英文在大學4年中斷而功虧一匱,並且可以使大學生的語言能力區別於高中生,我主張規定大學除了國文課以外課程完全以英文講習。並且以與國中高中相同的方式供學生選擇是否要選擇第三外語學習課程。

像電機系與醫學系實在很忙,很難勉強學習第三語言,但是卻又是有助於台灣競爭力的科目,由於英文課已被課程以英文方式講習所取代(國文加英文至少有6~8堂課),因此我主張學生可以選擇上國文課或是選擇外語研習。

我認為應該鼓勵工科與商科的學生學習中亞與中東國家的語言,因為未來中國新市場的需求就在那些國家,因此台灣的教育應該提前佈局。

專業能力標準化

我在補習班認識兩個萬能科技大學機械系的畢業生,發現他們連不會微積分也不會看原文書就畢業了,我覺得這樣的情況十分嚴重,應該以電子紙達成全國標準一致的考試,作為衡量是否能畢業的標準。

計畫經費估計

估計人數以每屆18萬人估算(網路上找了個大概79年次徵兵及齡男子17萬4772人,求整數18萬)

全國營養午餐供應

每屆18萬學生x 6屆x2餐x50元x365天= 39420000000= 394.2億 (單獨供應國中或高中)

每屆18萬學生x12屆x2餐x50元x365天= 78840000000= 788.4億 (單獨供應國小或同時供應國中加高中)

每屆18萬學生x18屆x2餐x50元x365天=118260000000=1182.6億 (從國小供應到國中)

每屆18萬學生x24屆x2餐x50元x365天=157680000000=1576.8億 (從國小供應到高中)

國中高中增聘英文教師薪水

教師時薪以300元計算

(52週-8週暑假與3週寒假)x4小時*300元+11週寒暑假x10小時x300元=344400+231000=575400(每週11065元)

36000元一個月x9.5個月+90000一個月x2.5個月=342000+225000=567000(平均每個月47250元)

每屆18萬人以每30人分配一名老師,每屆增聘6000人,每位老師月薪5萬元計算

每屆6000教師x 1屆x12月x每月5萬薪水= 3600000000= 36億

每屆6000教師x24屆x12月x每月5萬薪水=86400000000=864億

電費估算(完全不以太陽能發電)每名學生在學校耗電極大值(包含冷暖氣空調)

每屆18萬學生x5千元電費x24屆=21600000000=216億

每年筆記型電腦(1萬8千)+E-Paper(1萬2千)配備全額補助估算

每屆18萬學生x3萬元配備=5,400,000,000=54億

軟硬體開發工程經費

不會算

我想以2000億為未來教育預算目標的.....

馬英九在97年公佈的政策白皮書中說到:「為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及終身學習能力的下一代」為目標的從現行每年約近五千億元,在八年後將提昇至每年超過七千億元」。也就是說政府有意未來增加教育預算2千億元

文章摘錄自社論:務實檢討教改缺失培育多元優質人力(請見附件四)

但是這個計畫並不至於從第一年就會面臨高達2000億的壓力,因此我後面也介紹實行步驟

實行前一年(假設民國99年開始舉辦這個計畫)

民國98年

人力準備

現任大專院校的講師教授開始準備6年的英文授課的培訓。不符合標準的院校就降格。

教育部發給1萬2千名待業老師(各種不同國中高中科目的專任老師)每個月1萬5千元的生活補助,開始培訓,並且將現任英文老師加入為期一年的培訓,內容有通過托福考試的負擔與桌上型筆記型電腦軟硬體故障檢修培訓。使課後輔導的專任老師兼任英文老師。現任英文老師一年後教導高中生。

安排雇用相應的相關人力,進行培訓:學習論壇上的版主,或是教導國中高中職老師使用電腦修理電腦的各校種子部隊,以及公立圖書館中培訓一些可以應付日後新系統使用與維修的人員。

準備中亞與中東國家的語言師資及其教材研發。

硬體方面

最好是公開徵求一張合適的教室設計圖使每個座位都有插座可以充電、連線區域網路(一般為了配線方便都是隔在地板下,但是學生還需要在教室飲食的話,這個設計就不成立了)與隔音板(使用麥克風時不至於干擾到其他座位的同學)還要兼顧每個同學都可以看到講台(停電的時候無法連線可作為替代工具),我個人在設計上有個小小的建議,如果座位必須固定的話,我希望可以使座位以6人為一組坐在一塊,因為一般來說人在社會上要成功很難一個人單打獨鬥的自己打天下,,但是國中高中教育中很少給學生學習團體作戰模式的學習,使TeamWorking要不然就是天賦異秉自己無師自通,不然就是出社會才開始慢慢學習,學生將青春給學校教育12年,卻沒教會這一點實在是太可惜了。教室中有太多不容許破壞與高價的物品有必要使用鐵門或是鐵捲門,且個別隔間(教室)保護。

學校暑假要讓學生到學校上課,需要空調系統這樣老師學生才可以輕鬆的上課,所以學校需要建立全密閉空間與中央空調系統,空調系統冷氣暖氣都要有,由於是全密閉空間所以防臭設計很重要,比如說廁所與鞋櫃的設計,廁所要有獨立的通風設備不可以與其他任何的系統共用,鞋櫃最好是可以加鎖的並且加裝閉路監視器對準學校每個入口,以加強校園治安。鞋櫃區最好能作為放置電子書或筆記型電腦的設計,由於範圍小,只要加裝畫質清晰的攝影機與門鎖,就便於失竊與管理。

新的電力網路系統:推廣新產業最好的手段就是使每個人都見識到他的優點,我希望最好每間國中高中學校都由國家出資建設不怕颱風破壞的太陽能供電系統,設計圖也最好公開徵求。這個電力系統,除了平時可以為學校省下部分電費開支與停電時替代台電供電以外,假日亦可發電減小台電負擔,當然如果還有更多的用途的話,可以使家家戶戶都希望可以裝設太陽能發電板,這樣新產業的需求就能夠打開了。

開發電子影音書籍出版的交易系統的硬體設施與兩套備用伺服器。(軟體系統也應同時開發)

準備在台灣演講內容攝影並付費性與免費性供應的硬體裝備設施。(軟體如網站也應同時開發)

軟體方面

筆記型電腦與E-Paper的軟體教材、影片與教學應用程式的發包規劃(我說真的最好找李開復來做)

軟硬體設備的工程發包,其相關工程有:

1.Linux校園教學版的開發與全系統安裝光碟的製作:開發為使學生特殊需求所設定的Linux,與方便學生重新格式化安裝系統與工具的光碟製作。

2.國中高中職考試與Homework系統製作:有些希臘文的特殊符號與數學微積分字元上標下標與圖表等特殊功能的輸入轉換。

3.國中高中職新教材程式撰寫與課程單元筆記整理電子檔製作:新教材暫時仍以書面方式教授,未來最好以互動方式使學生能夠更投入學習。

為學生做筆記整理,是方便學生在何時何刻都可以條理分明的筆記了解課程內容,這也是十分必要的。

4.國中高中職教學影片的拍攝與後期製作:聘用補習街名師錄製授課影片,配合字幕、圖形、效果等後期編輯效果。不要項華視教育台的片子一樣單調。

5.課業討論網路論壇的建立:論壇上要有許多分類分課程單元負責的版主,回答大大小小相關科目的問題,最好由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人擔任

6.網路連線校內集體考試系統製作與虛擬補習班網路:利用筆記型電腦的內件式攝影機判斷掃描學生的瞳孔確認學生的是否在聽課,要或者使用定時回饋的辦法確認學生是否在桌前讀書或是看教學影片,就像網路遊戲的原理一樣,這樣就可以取代補習班或是家教盯學生唸書的效果,有些家長有這樣的需求。

7.授課連線教學系統:設計一套可以根除上課使用黑板講課的系統,除了要具備各式各樣需求的輸入模式以外,我目前想的到的只有兩個方向計畫性與及時性的機能,計畫性機能就是像使用PowerPoint那樣的簡報系統程式,是先將安排好的內容播放給學生來授課。及時性就是老師授課時臨時做說明解釋或舉例說明時,能有一些快捷方便的方式可以輸入符號圖表等,可以完全棄黑板不用。

8.建議發包給Google與國內唱片書籍等出版業者規劃一套數位影音書籍交易系統與演講內容供應系統。

9.國一新生暑期教材包含英語直通車Linex版、電腦教材使用手冊、電腦故障排除DIY。前者可發包給明日工作室、後者可以發包給PC HOME。

10.做圖書館藏書籍無版權書的電子化的工程。

因此第一年費用內容估計為...

12000名後備課後老師X15000萬生活補助X12個月=2160000000=21億6

每屆18萬學生x18屆x2餐x50元x365天=118260000000=1182.6億 (從國小供應到國中未扣年假)

軟硬體工程費用....不知

因此第一年費用為... 1204.2億+軟硬體工程費用

民國99年

國中高中週一至週五自此排除英文課,國中高中英文課全部安排在周六日與寒暑假(寒假中年假除外),國中高中自此週一至週五9點上第一堂課,周六日與寒暑假10點上第一堂課,給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

國中高中授予相同課程與教材,進行相同的注重對話的英文教育。學生可依照自己的程度進行進度的調整,程度最高的學生可以視情況減少教師,程度最差的學生可以調整較為密集的教學。授課內容一致因此標準也一致,國二高二考試確認畢業資格,聯考不考令學生聯考去準備其他科目,但是考完之後的暑假依舊要接受暑期英文課。

配發剛入學的給國中高中職學生一人一套筆記型電腦加電子紙。並且配發給所有剛入學的小學生一人一份電子紙。所有書面教材與補習班名師課程教學影片從國小一年及到高中職畢業的電子檔案,由政府無償供應。

98年訓練的12000名專任兼英文老師其中6000名進入國中高中進行課後輔導工作與周六日寒暑假英文課。此外在繼續培訓6000名教師致適任高等程度的教學。高中英文老師由去年之前就任國中高中就任英文老師的人教導,若有人數不足從6000名中新培訓的的老師補充。

繼續增加1萬2千名專任代業老師接受英文教學之培訓,培訓內容同去年托福資格與電腦軟硬體故障簡易維修等等...。

軟硬體設施全數啟用,人力部份由培訓中的專任兼英文老師兼職。

7月開始(正式教育國中生新式教育,並且搶救高中生英文程度)

國中高中學生進入學校開始上課,7月到8月期間只上3門課:1.筆記型電腦的使用與自行故障排除。2.如何使用筆記型電腦的應用程式寫作業、考試、上網討論課業。3.英文課。

該屆國小國中高中學生所有的作業與課業問題只在學校完成,晚上9點放學後,是屬於學生自己的時間,除非自主使用教育部提供的題庫與電子參考書加深練習,學校不得出它項作業給學生課業壓力。

推薦徵試不舉辦考試,基於全國電腦連線,可以將每一次平常考試的考卷出題都使用相同的題目(可以在同一間教室每張考卷的題目與選項次序做變化,降低作弊機會),標準一致,程度一目了然,再考試也是枉費人力。

因此第二年費用內容估計為...

每屆18萬學生x18屆x2餐x50元x365天=118260000000=1182.6億 (從國小供應到國中未扣年假)

每屆6000教師x 2屆x12月x每月5萬薪水= 7200000000= 72億(國一高一英文兼課後輔導老師老師)

每屆18萬學生x3萬元配備x 2屆=5,400,000,000=108億(配給該屆國中與高中生筆電與電子紙一套)

每屆18萬學生x1萬2的電子紙x 1屆= 2160000000=21.6億(配給該屆國小新生電子紙一份)

(假設一個學生在學校使用筆電從早上9點用到晚上9點,一年需要5000元)

每屆18萬學生x5千元電費x2屆=1800000000=18億

因此第二年費用為... 1402.2億

民國100年

在台灣推廣綠能產業之我見

85404788.png

因此我認為在未來油價不斷升高,我們必須要以最偏激的方法短時間內迅速促建太陽能,因此

28470187.jpg

因此現狀問題是採取市場主義的話,目前由於台灣的電費偏低因此台灣人缺乏主動購買太陽能光電版的動機,由政府建設又因為政府效率與反應過低,綜合以上兩點就沒有辦法積極拉高產能。

政府雖然有半價補助民間自購太陽能的措施(也就120萬元4千瓦的太陽能,只要花60萬就可以購買),但是由於前述所言,並沒有如火如荼的在台灣成為新產業,出現綠領工作。

政府無論半價補助或是全面自行建設,目的就是1.擴大綠能的普及率,減少污染。2.拉高產能創造綠領相關工作。

分期付款建造太陽能的辦法,反而快過政府建設

綜合以上兩點目的:我提供一個土法煉鋼的辦法,可以使政府先付一半太陽能光電版造價,令一半造價可以分攤為數十年攤還,減少政府負擔。那就是首先前原案不變(政府半價補助民間自購太陽能的措施),再加碼一條另外一半由每年地價稅與房屋稅抵扣,扣完為止(最好不只是扣完為止,而是最後一次也完全抵扣,作為一個小利息)。背後在加一個漲電價的消息放出。

這個點子是從辛棄疾建飛虎軍時,期限快到時軍營缺瓦片而無法建造,但是天氣又陰雨連綿,無法燒瓦趕工,於是辛棄疾發文告是全城百姓,以有償徵發的方式收購民間瓦片,要每戶帶瓦20片送到軍營,而辛棄疾發該戶100文錢。

在台灣推廣自行車代步之我見

說真的這個我比較沒有把握,因為我自認為一來我對這方面現實狀況了解十分有限,二來可以預見的困境也很難突破,但是我也想希望台灣再這方面能夠有一個起步,因此我略堤我的看法

我稍分析現狀自行車不能完全代步的困境在於:

1. 受天氣影響:下雨天時1.太危險。2.容易影響儀容。3.影響健康

2. 受距離、體力、時間方面的方便性影響:趕時間時或太遠的話,騎腳踏車真的不方便。晚上臨時要出門,騎腳踏車是很弱勢的車輛,容易遭搶劫,或是有這方面的想像,尤其是婦女。

3. 受載重影響:不方便帶重物與購物。(先聲明這個我想不出合適的辦法,只能請計程車)

4. 沒有太安全的停車方式....我的腳踏車半個月前鎖在永春捷運站,4個小時後就被偷了。

以上解決方案

1. 在馬路上畫出一個線道給腳踏車專用,並且一律建設堅固的遮雨長棚(或者說是隧道)。巷弄內較寬的也要有設置,或是以車輛不得進入、單行道之類的方法給腳踏車空間。

2. 捷運與公車夜間不休息,或是增建輕軌電車以解決部分距離問題:在捷運與公車站排以及國小郵局附設腳踏車出租站,方便民眾可以隨時以腳踏車與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代步,並且形成依賴。

3. 日本有藏入地面下的腳踏車立體停車場,台灣應該擴大採用在所有公園、公家機關設施、公車站排,大範圍的設置,並且警察要密集的巡邏以防破壞,使民眾可以放心的使用腳踏車不需擔心財產的損失。

此外台灣可以能也會如日本因蘊而生出一些服務產業,可以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附件一

怪哉 62萬人失業 62%僱主嘆無人才

台灣求才困難世界第一 最缺研發人員

2009年05月29日蘋果日報

新聞快訊 列印(20) 轉寄(0) 引用(1) 書籤

del.icio.us Facebook funP google MyShare 黑米 留言(5) 點閱(10998)

【栗筱雯、張勵德╱台北報導】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市場有六十二萬五千多名失業者急需工作,昨公布的最新全球人才短缺調查卻顯示,台灣有六成二僱主感到人才難覓,與羅馬尼亞同在三十三個調查國家或地區中並列第一。人力業者分析,是因多數求職者並不具備企業所需技能。

供需失衡

跨國人力資源機構萬寶華(Manpower)企管顧問公司,昨發表今年人才短缺調查結果,調查在全球三十三個國家或地區、訪問三萬九千名僱主,台灣僱主樣本為兩百九十人。

去年排名全球第六

放大圖片

調查發現,全球有三成受訪僱主覺得人才難找,僱主認為最難找人才的職務前五名為技術工(具專業技能、教育程度通常較低)、業務代表、技師或技術人員、工程師與高階主管,與去年相同。台灣則有六成二僱主認為人才難找,與羅馬尼亞並列第一;去年台灣排名全球第六、五成一僱主感到人才難找。台灣僱主認為最難找的人才類型上,去年求才最難的法務、採購專業人士今年掉出前十名,去年第三名的研發人員今年成為榜首。

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但僱主認為求才困難比率卻居各國之冠,萬寶華台灣區分公司行銷企劃處處長謝文薰說,因為多數失業者是「人力」,而非僱主所需「人才」,中間差別除專業技能外,還包括是否能為公司提升營業績效。

對於僱主認為人才難找原因,宏正自動科技人力資源中心經理王安倫認為,與國內人才流動率高,特別是高科技產業技術研發人員常因薪資與分紅多寡而跳槽有關。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則認為是,金融海嘯後市場競爭更激烈,企業晉用人才標準相對提高。

具多項職能較吃香

放大圖片

日盛金控人力資源部經理李雪珍表示,現在就業市場中,新鮮人大多缺乏穩定性;較高階專業經理人才,又因大量西進大陸而出現斷層,導致人力市場供需不均衡。萬寶華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劉玿廷說,求才求職需求不均情形會持續下去,「一份工所需職能不再單一,誰具備高度差異或創新的多重專業組合,誰就能得到僱主青睞。」

34040876.png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附件二

蓋茲看金融風暴 稱「有趣的危機」

更新日期:2008/10/06 22:24 張喬青

美國金融銀行風暴慢慢吹襲到歐洲,越來越多人悲觀,認為經濟恐怕好不起來,不過美國首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今天卻以一場「有趣的危機」,來形容這次的金融風暴;比爾蓋茲認為,現在最需要解決的是民眾的信心問題,他也認為,現今各國的教育,面臨比經濟更大的危機。

國家遇到罕見的金融危機,看在美國首富比爾蓋茲眼裡,他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危機,並不會終結資本主義。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這是一個有趣的危機,有可能看起來經濟會往下走,不過不像是嚴重的不景氣或大蕭條。」

比爾蓋茲說,儘管金融風暴籠罩,大學還是在做研究、藥廠繼續製藥,軟體公司也在應徵工程師,整個經濟仍然在軌道上。比爾蓋茲:「目前為止,即使沒有紓困案,修正這些(金融)問題,看起來不會讓經濟嚴重脫軌,長期看來,會是一個越來越大的市場。」 蓋茲認為,現在當務之急,是要糾正投資人的心態。比爾蓋茲:「只要股票上漲或下跌,民眾會有一種錯誤想法,那就是會永遠上漲,真是棒。」

對於經濟樂觀面對,倒是美國的教育系統,蓋茲就顯得憂心忡忡。比爾蓋茲:「謝謝哈佛大學,我明年要換新工作,有大學學歷比較方便。」 今年53歲的比爾蓋茲,去年獲頒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他在哈佛只唸1年,就輟學自己寫程式,然後創造了微軟奇蹟,號稱是最成功的中輟生。

不過,他坦言,美國社會不太接受輟學生。比爾蓋茲:「我們有個挑戰,那就是美國有太多中學中輟生,而我們的經濟架構,並沒有提供沒有中學學歷的人,太多機會。」

蓋茲說,從他自己經驗知道,有機會的社會,才會有財富進來,這就是他拿出9成財產,做公益的原因,要給大家一個機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06/8/176ih.html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附件三

大前研一:願用麻生首相,交換馬英九

越洋專訪日本趨勢大師 大前研一 如何讓台灣變成生活大國?

二月的日本東京,攝氏七度左右,冷又不會太冷。但對於經濟已經長期低迷十八年的日本,去年發生的金融海嘯,好似雪上加霜。

作者:狄英、莊素玉  出處:天下雜誌

原本去年四月說不要再寫書的大前研一,眼見全球金融海嘯衝擊而來,去年年底,應出版社之請,又一口氣出版了四本新書。

雖然說話直接、特立獨行,大前其實是一個熱心腸而又有紀律的人。每日早上五點起,就在住家樓下的辦公室,認真研究分析日本及世界的政治、經濟、社會變化,苦口婆心地發表意見,希望日本改善。

長年來往日台,他對台灣也十分有感情,提出台灣應開始規劃成為一個適於人居的「生活者大國」,不要像日本一樣,只有「產業」思維,而不為最終的對象──人民的生活著想。他認為許多已發生在日本的問題與解決之道,也很值得台灣參考。

他指出,許多亞洲人對領導人的期望與要求都太高,才選上來,就扯後腿,並沒有給他們充分機會好好表現。他認為馬英九是不錯的領導人,他玩笑地說,不然他隨時都願交換:「我給你麻生,你給我馬英九。」

以下為大前研一採訪紀實:

問:應該如何投資或是建設,讓國家成為「生活者大國」,更適合居住呢?

答:日本政府有一個心理障礙,就是認為政府應該發展產業。他們做得過度了。

從公民角度重新建構政府

政府的角色,是提供國民優質的生活,安全、舒適的生活,這是政府的第一要務。

日本的政府,思考仍是「產業、產業、產業」,我們有厚生省(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但是這個部會是為醫生、醫院設立的,不是為了病人。我們有農業部,卻不是為了服務我們的胃,而是為了漁夫、農夫服務的。教育部是服務老師的,不是為學生、家長而設。

這是日本政府的產業思維。日本政府的架構組織,是為了提供公共服務的人所設立,而不是為了服務的對象。

現在,是該轉換政府思維的時機。政府應該想著二十一世紀,如何鼓勵學生學習,如果有不適任的老師,就應該開除。我認為日本人民應該要求,要過好的生活。我們值得過上好的生活,政府也應該提供好生活的服務,不再從教師、醫生、農夫、漁夫的角度建構政府,而是以公民、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政府架構。

過去二十年,日本政府並沒有改變。我們有一批教育菁英,卻沒有人說政治家應該將日本政府轉變為服務日本人生活,所以選舉是沒有用的。我們有民主黨、自民黨,但是他們的基本想法是一致的。

改變一切以「產業」為依歸的思考模式

問:你對日本的建議,台灣也適用嗎?

答:是的,台灣的發展比日本晚幾年,所以台灣也將面臨日本的問題。

我對日本人做了很多分析,我希望讀者會享受理解日本國民心理的過程。這不代表日本是個愚蠢的國家,但讀者將會理解,為什麼日本成為如此封閉內視(inward-looking)的國家,在這世上沒有擔當更積極主動的角色。

在某個程度而言,這將會幫助台灣想清楚未來。

台灣政府也是以產業思維主導政策,一向也是「產業、產業、產業」。然後企業西移中國了,那台灣還剩下什麼呢?

台灣必須改變,將自己變為夢想中的生活之地,開放自己,譬如讓日本年長者也樂於長居,這樣一來,資金會流入。

台灣也有很好的科技基礎,要讓科學家、工程師也能從全世界飛來台灣工作。台灣可以將自己發展為適於生活的國家。要吸引傑出的工程師來台灣研發、科學家來做研究,我認為台灣必須聚焦於舒適的生活環境,因為這是中國大陸要花上很久時間才能趕上台灣的。

所以台灣的未來,如果現在就計劃,可以朝生活大國方向邁進,而不是從中國吸引製造產業回流。

下一個五年、十年,台灣應該專注於提供舒適、安全、吸引人的生活環境,打開大門,歡迎外國人來定居,錢也會進來。

台灣需要更多基礎建設

問:你認為什麼構成舒適生活的要件?

答:以政府而言,政府至少必須擔保你衣食無缺。國民自然而然就會花錢消費。

問:台灣政府正在學習日本政府二十年前做的事:零利率、投資公共建設、鼓勵人民消費……。

答:我認為,台灣的確需要更多基礎建設。台灣基礎建設的腳步是緩慢的,像是把河川清乾淨、淨化空氣、清理海岸等等,在創造安全、乾淨、舒適的生活環境上,台灣應該加碼投資。還有也應該都市更新。

我上回到台灣坐了高鐵,非常舒適。但是在日本,你知道的,新幹線是從九州到北海道。台灣只有一條高鐵。高雄只有兩線的地下鐵。大阪有相當複雜的地鐵系統,東京更是被綿密的地下鐵系統覆蓋,任何地方地鐵站都是十分鐘步行範圍內,十分方便。台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政府也應該針對郊區住宅區重新規劃,目前台灣郊區和市中心的交通十分不便。在戰前,日本就發展了地鐵、高鐵,所以,日本中產階級崛起的祕密,是郊區的開發與鐵路的民營化。

變成國際化的學習之島

我認為台灣也可以參考日本,讓人口可以更均勻分布,更舒適地居住、通勤工作。這個對台灣政府來說,還是一項大挑戰。

但是如果現在就開始構思,不只本國人,如何讓外國人在台灣也住得更舒服,表示你要建設不同的宗教設施、多語言學校。這樣將會讓台灣成為人發展學習的地方。讓外國人在台灣可以學到中國的、學到日本的、學到全世界。

台灣必須變成很國際化的島嶼,建構遍布台灣島的學習社群,這將是很好的競爭策略。千萬不要跟中國、越南競爭。

問:但是台灣正面臨經濟衰退,大家都相當擔心台灣的未來……。

答:我並不為台灣擔心。台灣人最大的問題是,總是擔心自己。事實上,是台灣幫助中國成功,台灣對日本來說也是好客戶,台灣還擔心什麼呢?如果台灣被趕過了,當然要很擔心。

台灣政府千萬別為了創造工作而創造工作,像歐巴馬這樣。如果台灣朝生活者大國前進,工作機會自然就會產生,別擔心失業率,用公共預算來降低失業率是最不自然的方式。我對台灣很有信心。

問:但是很多人認為台灣缺乏領導力,領導人也沒描繪願景?

答:你們有李登輝與馬英九。你如果看看日本政治家,我會說,你為什麼還擔憂呢?我隨時願意和台灣交換國家領導人,我給你麻生,你給我馬英九,哈哈……。

我認為馬先生是很有能力的,非常聰明。我認為,台灣人民藉由讓馬英九當選,表達了人民信任他的判斷。

問:現在馬英九的支持率(二八%)很低……

答:是的,但是日本首相麻生的支持率也只有一九%。總是這樣,我也不懂南韓的狀況,每個人都要把李明博拉下馬,但是在一個國家,你無法開除一個總統,在南韓,人民就是和這個總統結婚五年。人民倒不如授與他權力來好好施政,是不是?

讓他好好演出一場吧

我不認為馬先生是個壞人、或是有什麼不良意圖,我認為他是非常聰明的,所以我會說別管那些枝微末節的事了,就讓他好好演出一場吧!因為他是少數亞洲領袖中還能對自己國家做出貢獻的。我對他很有信心。

我認為,他對於開放兩岸是做得很好的,這是早就該做的,這是必須的步驟。前一任台灣政府並沒有做好。我會說,就讓他好好執政,看看他能端出什麼成果。

我會建議,他應該對於日本多花一點時間,因為台灣可以從日本學習很多經驗。馬先生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像李登輝一樣在日本深植人脈,但是我知道以馬先生的知識包容度,是很容易在日本結交新朋友的。

我認為他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其他亞洲國家身上,而不是只專注在中國。如果人民不喜歡他,下次選舉還有機會,但到選舉前,給他機會好好做事。

我認識很多亞洲領袖,我必須說,恭喜你們,你們有一個好的領導者。給他機會,讓他做他想做的事。

問:日本經濟已經壞了十七、八年,你怎麼看日本經濟,未來將會變好嗎?

答:我認為日本人的集體智慧將會式微,日本單獨公司、企業都會不錯。日本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幾乎是零。這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生產了這麼多產品,包括任天堂,不只是豐田汽車和佳能相機。

但是,做為一個國家,日本的智商是很低的。集體智商幾乎是零,這是因為日本政府及官僚不希望人民思考,加上大眾媒體也非常糟糕。作為一部機器,日本注定要衰敗。

這是為什麼我說,如果你想要擁有獨特的生活,你就必須在群體之外,你必須自己思考,所以你才不會依靠群體替你做判斷,你將會有自主的判斷和思考能力。

問:如何提高社會集體智商?

答:昨天,我才從教育部拿到許可來興建(網路教學)大學,這所大學將訓練出十萬個不同的大學生,這樣日本就能改變,雖然這將會花很長的時間,但是或許每年兩千名的畢業生,將像我說的,會有獨立思考能力。

我已經走了很長的路,我的結論是,不要再等待政府,我們自己創造吧!以我的年齡,我也許能參與前十五年,但是我將創造奠定出課程和這所大學的精神。

這十萬大學生可以在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工作。我將教導他們領導力、教育、問題解決方式、語言技巧、還有融入社會的能力(social

fitness)。學生將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工作。

我已走了很長一段路,而我決定,我要創造可以改變這國家的人才,我將把這群我訓練的人貢獻給企業,而這也是我對國家的貢獻。(王曉玟整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依據深藍人文版版規第十條:

I.轉貼文章須注明出處與作者,並尊重作者對於所創作文章之處置之本意,如經查驗與作者之本意不符者,依作者之本意刪除或要求於三日內改善,三日內不改善者刪除論。

II.轉貼文章須於文章最後附註自己之想法以帶領方向。若轉貼文章足以表示自己之想法,應於轉貼文章内劃明表示自己之想法之文句與段落。以劃明文句與段落表示自己想法之轉貼文章,每星期只準發三篇。

依據本條之規定,你於該篇主題中並無注明出處與作者,亦無於附註自己之想法以帶領方向,如果你未於三日內改善,將刪除之。又如經查驗與作者之本意不符者,依作者之本意刪除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依據本條之規定,你於該篇主題中並無注明出處與作者,亦無於附註自己之想法以帶領方向,如果你未於三日內改善,將刪除之。又如經查驗與作者之本意不符者,依作者之本意刪除之。

我就是作者

方向如標題,表達讀者的看法與意見,讀者對未來有何期望?這篇文章小弟是打算記去行政院的,今年三月我寄了一封3頁的精簡版(本版三頁之前有我的精簡版)但是被打了回票,原因是他們已經有了更簡單的做法,實際上他們甚麼都沒改變,因此這次我打算完全表達我的意見...以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就是作者

方向如標題,表達讀者的看法與意見,讀者對未來有何期望?這篇文章小弟是打算記去行政院的,今年三月我寄了一封3頁的精簡版(本版三頁之前有我的精簡版)但是被打了回票,原因是他們已經有了更簡單的做法,實際上他們甚麼都沒改變,因此這次我打算完全表達我的意見...以上

咩~我了解了.......經查證似乎在網路上沒有與其內容相同的文章,故本篇文章似非轉貼文,版規第十條對該篇文章並不適用........

不過還是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排版一下,讓閱讀者能夠清楚閱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看的還真快耶!作小學與國中老師的話,一定非常稱職

你的建議蠻有建設性的,謝謝

還請您繼續指教

你這句話讓人看不出是褒是貶

我想小幽要是當中小學老師的話

要嗎就是大家出來都很厲害 都很砲

要不然就是視學校為地獄這樣xd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很用心阿

可以有這麼多想法

希望學藝術的小薔可以提供意見(尼可拉斯和小薔都像是名,但是小薔更像是名,難道是匈牙利人?匈牙利人和東方人一樣都是把姓擺前面,懂了吧!我超鑽牛角間的,所以....很用心)

我希望教育可以激發任何一種天份的人才,因此作了一些細節安排的設計,

以鼓勵學生在沒有課業壓力的小學時期,多接觸形形色色的生活與人物、環境找出自己的方向與靈感,

因為我發現我身邊的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曉得自己要甚麼,很有可能因此已經辜負了他們的天份。

小薔適從中山女高轉入藝術大學的,我想你可能比較有深刻的感觸,因此希望您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看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希望學藝術的小薔可以提供意見(尼可拉斯和小薔都像是名,但是小薔更像是名,難道是匈牙利人?匈牙利人和東方人一樣都是把姓擺前面,懂了吧!我超鑽牛角間的,所以....很用心)

我覺得這段話是你故意要營造出你鑽牛角尖的形象

如果鑽牛角尖會導致思考變得過於龐雜且掌握不注重點的話,那可能就需要改變一下思考方式,這不屬於聰明的領域,而是沒有效率的領域。(而且與用心無關)

我希望教育可以激發任何一種天份的人才,因此作了一些細節安排的設計,

這是個理想,但我不怎麼希望這種事情發生,你了解我的意思嗎?

小薔適從中山女高轉入藝術大學的,我想你可能比較有深刻的感觸,因此希望您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看法

當一切都在發生時,其實是自然而然的,並沒有多深的感觸,只是知道自己想嘗試些什麼。

我是屬於雙生人格,在任何地方工作、社交、學習,卻永遠不屬於任何地方(對男人方面也是一樣囧),而且我比較不屬於競爭型,也沒有什麼目標,所以你說的那些我都不太了解,只要跟朋友膩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而且我的發展軸線與妳文章中提到的東西幾乎完全無關。

────────────────────────────────────────────────────────

你的提案內容我其實沒有看完,只有大概看一下,因為很長,包山包海,每個都有一點點,但每個都無法自成一脈,比較像是又臭又長的發想,而不是計畫書

把所有亂七八糟的知識刻意串連成有關係的東西,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是個理想,但我不怎麼希望這種事情發生,你了解我的意思嗎?

我是屬於雙生人格,在任何地方工作、社交、學習,卻永遠不屬於任何地方(對男人方面也是一樣囧),而且我比較不屬於競爭型,也沒有什麼目標,所以你說的那些我都不太了解,只要跟朋友膩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而且我的發展軸線與妳文章中提到的東西幾乎完全無關。

────────────────────────────────────────────────────────

你的提案內容我其實沒有看完,只有大概看一下,因為很長,包山包海,每個都有一點點,但每個都無法自成一脈,比較像是又臭又長的發想,而不是計畫書

把所有亂七八糟的知識刻意串連成有關係的東西,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

我要的就是無關。

目前教育的設計表面上給了多數人很多時間,實際上因為考試決定了一切,考試內容包山包海,似乎跟誰都有關,實際跟誰都無關,因此掠奪了多數人的時間與思考自己未來方向的時間,

我所詬病的通才教育、通才考試

比方:

1.這是我在高中時聽廣播節目說的,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是如此,考音樂學院的學生,居然要從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笛子居然還要表演聲樂....聽說在當時就十分的被業界詬病,這種意識形態通才式考法,根本...多的是在柏林交響樂團只精通一種的人擔任指揮(聽說通常是會鋼琴的)

2.說到這裡不知道會不會得罪小薔,我聽說考台灣藝術大學也要考國文、英文、數學...這我也覺得實在是跟藝術無關的東西也拿來考,這樣不會侷限了人才嗎?

因此我主張學生升學只考"需要的會的",國中升高中聯考職業學校工科只考數學、理化;商科只考國文數學,高中類組可以提早決定,分法同前所述,大家都別浪費時間跟腦力,這些應該放在關鍵的位置上,學校也不要逼學生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考。

因此我主張國中高中聯考都不考英文,歷史地理也不應該是現在這樣唸的,所以我主張國中聯考也不應該考。英文是要會用的,而不是要會考的,我講個最極端差的例子,現在在在歐洲如果你是個精通中英文的人,你非常有機會成為年薪200萬台幣的褓母,如果只向錢看這是不錯的職業吧?而我的設計並不是為了讓每個人都去當褓母,而是脫離未來台灣面臨的經濟重心外移的悲劇趨勢....

我在時間的設計上雖然讓學生把多數時間擺在學校,但是我主張學校對學生課業要求,只要懂了就好,學生課業進度超前或是跟上了,其餘時間都是可以自己安排規劃的...

"天份來自於興趣",如果你看過國家地理頻道中的一集"神奇大腦:造就天才"我想你也會有相同的結論,有一個小男孩每天練鋼琴6個小時對他來說就像呼吸一樣重要,當發堀了自己的興趣後他的腦部就開始適應主人的變化,協調視覺聽力左右運動神經以達成他的需求,於是這個男孩大約再7歲時就被美國6個交響樂團邀請...

但是你若是要求每個孩子都跟他一樣練鋼琴6個小時,你就是在逼多數的小孩子崩潰...你懂我意思嗎?

我希望學生可以有更多的空間與時間自己發掘天份所在,因此在國小我主張學生要作廣泛的體驗刺激經驗與靈感,以發掘屬於自己的興趣與天份。到了國中就決定方向,不要讓多餘的課業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對一個因為家庭或環境期待而去唸醫學院的人,他後面的人生很可能是黑白的你知道嗎?一個醫生常常要沒日沒夜的加班,直到他混出頭了,或者是自己開業,病患、醫院、家庭等層出不窮的壓力讓我所認識的一個醫生告訴我,再給他一次機會,他才不要選醫學院,他若發現至今為止的人生是一場夢,他會感謝上帝....

因此決定人生的方向很重要...

其次我相信各位都沒有當過兵吧?當過兵各位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包括中輟生、混黑道的、開地下賭博業的等等...,這些人有些是自己走上這種道路的,有些是環境所迫的,他們即使想要走一斑途徑成為社會接受的求職者,多數機會是不會給他們的,未來的環境因為製造業的出走,不僅是他們,台灣所有人都會面臨更惡劣的環境,我們的遭遇可能會比美國和日本現在的處境更糟

(日本失業率比我們低是5%,但是他們的就業人口有1/3是派遣人員和臨時雇員,是不續約就沒有未來工作的人。美國失業率現在是10%原因是金融業蕭條,但是未來台灣製造業出走誰需要銀行的融資呀?沒有訂單,沒有工作需求,誰來消費?誰需要服務業呀?我是作過製冰機維修員在泰山過去有三十多家海鮮大排擋,我們公司佔二十多家,現在那裡大約剩5~7家。真是一榮俱榮,一損同損)

因此,你站在現在,你看到了什麼?一個杞人憂天的人?還是一個即將走上日本老路的台灣?還是一個無恥掠奪學生私人時間自以為是教育方案?還是課業壓力越來越大的教育?

我在唸高職有找到一票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因為升學大家最後還是各奔東西,現在似乎只有我任性的走向3D動畫行業。因此我有所感觸,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應該要有更好的環境成就我們的志業,如此既保障了人才的多元性,更保護了年輕人對未來的期待、對興趣的熱情、對事業的想像...因此我設計了團隊合作使學生可以發展自己的方向,並且以鼓勵這樣的行為。

再者,這個社會多數工作都是分工合作而成的,無合作經驗、缺乏改變自己適應團隊角色都是現今教育的弊端,也都是未來的企業與工作型態最需要的人力類型。

雖然沒有一條自成一脈,留下的空間與時間,就是為學生留下的。大學的科系倒是包山包海,有幾門是派上用場的?有多少人是為了混學歷去唸大學的?為學生安排了一切就是為學生好嗎?

再者,大學與高職中的方向其實大致上都已經確定了,不必多加干涉,其餘就是多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改變的機會,或是專研專業的客觀條件。

另外就是為國家發展方向而設的英文"有教無棄",以營造不同於其他國家優勢競爭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順道一提,為什麼我認為把每個學生灌輸國際觀、溝通能力、語言能力可以營造台灣新的機會?

韓戰打富了日本,越戰打富了台灣各為知道嗎?各位高才,肯定知道,我就就不多談了

韓戰之後日本開始扶植產業接了歐美大量訂單,造就了日本經濟的起飛,後來日本工資高了,訂單就來了台灣了,日本訂單少了走向產業經濟轉型,專利權成為日本賺取最高比例的外匯的項目,但是經濟轉型卻失敗了,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導向的失敗使日本泡沫經濟消失了十年。

台灣今天也因為製造成本較西方的中國、越南等國工資成本低,以致製造業出走,也面臨了產業型態與經濟型態的轉型。我們的內需現在肯定不可能成為GDP的主力,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戰略。就是全世界面臨人口最多的兩大國家的崛起(中國印度),與未開發的新市場(東歐與中東中亞),即將搶攻新的需求市場形同一場世界商業大戰,我希望台灣可以像當年美國打越戰時的地位、打北韓時日本的地位,可以提供人力技術給這些進攻的國家,台灣就有新的競爭優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的提案內容我其實沒有看完,只有大概看一下,因為很長,包山包海,每個都有一點點,但每個都無法自成一脈,比較像是又臭又長的發想,而不是計畫書

把所有亂七八糟的知識刻意串連成有關係的東西,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

難得看妳在人文版回文,我猜妳最後兩段的點評非常精闢的說出了其他人文版讀者的看法。

kuq數個月前也曾經在人文版發表這種大部頭的「鉅著」,當時我對他的教育觀點只給了一個建議「翻翻人文版過去的討論,應該可以獲得不少不一樣的思考」。

現在我用同樣的方式再給kuq一次建議:「請你參考其他長期關心教育的人,是如何有系統的思考問題,並且引起討論。」

我相信這會是解決尼可拉斯小薔所指出kuq撰文的問題的方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目前教育的設計表面上給了多數人很多時間,實際上因為考試決定了一切,考試內容包山包海,似乎跟誰都有關,實際跟誰都無關,因此掠奪了多數人的時間與思考自己未來方向的時間,我所詬病的通才教育、通才考試

比方:

1.這是我在高中時聽廣播節目說的,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是如此,考音樂學院的學生,居然要從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笛子居然還要表演聲樂....聽說在當時就十分的被業界詬病,這種意識形態通才式考法,根本...多的是在柏林交響樂團只精通一種的人擔任指揮(聽說通常是會鋼琴的)

這我不清楚

2.說到這裡不知道會不會得罪小薔,我聽說考台灣藝術大學也要考國文、英文、數學...這我也覺得實在是跟藝術無關的東西也拿來考,這樣不會侷限了人才嗎?

考這些東西的確是挺麻煩的,但是,我不認為這些東西嚴重到會侷限人才,之

所以把書讀好,只是為了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因為喜歡藝術,就必須與國英數

對立?就必須把這些東西視為侷限或障礙?我覺得沒必要,我只是想把事情做

好,然後去做我喜歡做的事情。實際上,念國英數對我而言也不是一件很困擾

的事情,只是習慣了的例行公事。當一個人會把國英數當成是問題時,國英數

才會真的是個問題,他們會串連各種理由來討厭國英數。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忘了問你了!麻煩把"亂七八糟的知識刻意串連成有關係的東西"指的是什麼?請不吝賜教

就是......哀......好麻煩

就是,說話不說重點,像是很想讓別人知道你懂很多東西,實際上你添油加醋的那些內容只會讓人感覺不耐煩。

有種想到哪就寫到哪的感覺,而且很像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得太簡單,整篇文章看似知識濃度很高,實際上只是把各種不同的知識給硬湊在一起,外加東扯西扯。

典型例子

順道一提,為什麼我認為把每個學生灌輸國際觀、溝通能力、語言能力可以營造台灣新的機會?

韓戰打富了日本,越戰打富了台灣各為知道嗎?各位高才,肯定知道,我就就不多談了

韓戰之後日本開始扶植產業接了歐美大量訂單,造就了日本經濟的起飛,後來日本工資高了,訂單就來了台灣了,日本訂單少了走向產業經濟轉型,專利權成為日本賺取最高比例的外匯的項目,但是經濟轉型卻失敗了,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導向的失敗使日本泡沫經濟消失了十年。

台灣今天也因為製造成本較西方的中國、越南等國工資成本低,以致製造業出走,也面臨了產業型態與經濟型態的轉型。我們的內需現在肯定不可能成為GDP的主力,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戰略。就是全世界面臨人口最多的兩大國家的崛起(中國印度),與未開發的新市場(東歐與中東中亞),即將搶攻新的需求市場形同一場世界商業大戰,我希望台灣可以像當年美國打越戰時的地位、打北韓時日本的地位,可以提供人力技術給這些進攻的國家,台灣就有新的競爭優勢

紅色與藍色之間其實沒有必然性的關係,當然,硬要牽扯關係的話,還是能扯出一點

但這種FU就讓我感覺很不愉快

很像國際觀、語言能力、溝通能力就是為了成就這些僅是商業戰略與戰術的東西(而且還是很宏觀,不知道也不會怎樣的東西)

而且,實際上問題更複雜,你卻用一種「我設計了一套」的態度,很像一切都蓄勢待發,實際上解決方案只停留在膚淺的層次,很像講兩句話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一樣....我知道你沒這個意思,你只是想到哪就打到哪,恩,太宏觀了,宏觀到一種不切實際。

哀...好麻煩

附帶一提

對我而言,國際觀、溝通能力、語言能力,都只是需要的時候才學的東西

其實也沒什麼偉大,只是為了社交,以及與跨文化團隊解決眼前的問題,大家終極而言都是人類,都很愛玩而且也會偷懶,但工作依然很努力,需要朋友,也都需要被尊重,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屬於人這個層次的共同性。國際觀不過就是一種尊重,以及適應各國文化的能力。至於加薩走廊發生什麼事情,以巴問題、巴格達最近發生什麼事情,北韓最近幹嘛、日本經濟如何轉型之類的..平時都有吸收(都是不小心看到的,也沒刻意吸收),但這些對我而言都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都只是看心情來吸收的。我倒是比較喜歡知道哪個國家又有什麼新東西,下次出國就會想去玩一玩。(本姑娘可是,人稱七桃(台語,玩的意思)姐,愛玩的哩)

好麻煩,就打到這裡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嫌麻煩就找個平心靜氣的時間打吧!因為你用詞中批判的針對性模糊,你打的辛苦我看的也辛苦,我做了如下解讀:

根據你所說你也認同用不上的就不必學是吧?

你所說的膚淺指的是沒有對症下藥吧?

少蓋學校就要多蓋監獄。這句話你聽說過嗎?

蓋學校並不能有效立即性的減少犯罪,減少犯罪最有效的手段直接由第一線的警察來處理,其次是從結構上處理,以解決造成犯罪"成因",而不直接處理問題本身:

1.減少犯罪動機,比方說增加就業率。縮小貧富差距,不要讓領薪水的與發薪水的生活落差太大。

2.端正國民的品行,穩定社會風氣,這種道德宣導運動許多朝代都有,漢朝與明朝都算是作的比較明顯的,明朝作的比較意識形態就是了。

而教育於前後兩者都具有實質意義的角色,是環節中的一部分,也是處理環節中具有較高影響力的部分。

這一段你同意嗎?

你說"紅色與藍色之間其實沒有必然性的關係,當然,硬要牽扯關係的話,還是能扯出一點",首先他們之間的關聯就是國民教育以講求實用為主,是為了在台灣營造一個其他國家沒有的客觀條件,那就是具有"豐沛的國際化可用之才",其他國家中型大型企業想要打入亞洲市場,需要可以跨越語言文化障礙的人才在台灣就可以找到,那想要尋找機會的人就會上台灣來了,有企業主在台灣找人才自然有他國的人希望接受相同的教育方式,或是在台灣找工作機會,那就可以創造出一個市場與資方之間的商機了。

這中間當然要有很多政策配合呀!但是我談的是"少蓋學校就要多蓋監獄"的"學校"這個環節要怎麼蓋?你所認為的膚淺是因為我不直接針對問題本身對症下藥,而是對造成問題的成因去解決。

因此我覺得你思考問題的方式就像政府把所有力氣花在處理眼前的問題─失業率升高

72119433.png

於是不斷舉辦就業博覽會,而似乎完全不見政府著手處理失業率升高的成因,或是關注其成因。

34040876.png

說難聽點一百個人失業就有一百個以上的理由,創造媒合的機會只能解決部分問題...

再者,"用不上的就不必學"....多數人都用不上國中高中教的歷史、地理、公民、理財等科吧?歷史狹義、地理不實用、公民離

生活經驗有差距、理財科會用腦的人不需要,反之....。學生像背電話簿一樣的記下這些東西企業主不會因此認為你眼界高、能

幫他解決問題,而學生本身也不會因為這些不實用的知識而有實際收穫。因此我主張實用主義,而趨勢大師大前研一的看法給了

我答案,因此我就目的與功能論,認為過去教歷史與地理的方式是錯誤的。

再者國際觀也不是你所說的那麼狹義,人往往習慣以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來看待一切遭遇,不免淪於短視、坐井觀天,了解國際

發生的事件,有助於開闊視野,以寬廣的角度看帶人、事、物,可以使人更客觀、心胸更開闊。

因此我主張的方式教學歷史、地理不應該列為學科,因為這些價值是不應該被量化的,但是卻是可以明顯區分高低差別。

================================================================

YuSuKe

誰有資格上大學?

廢話有本事的人上大學呀!學習能力效率高的,有錢的,能畢業的才應該有能力插上的限制,

你害怕比較嗎?你害怕現實嗎?你不及早面對問題,問題遲早會早面對你,

比方:你若是打從國小就好好唸書,國中升學根本就不是問題,唸了個差的大學,就該奮發圖強,以圖日後雪恥,而不是要求把你與台大學生一視同仁,你無法改變世界,就該好好面對自己的角色。

我若是企業主,我就算敢把一個主管職給一個台大哲學系的學生,我也不敢把汽鍋房給一個大漢科技大學畢業的學生,因為前者雖然不是專業的管理科班學生,卻能給我期待與想像空間,後者雖然不是公司要害職位,但是汽鍋給一個向來在混學歷的人身上,我對他的人生態度就有了懷疑,汽鍋炸了工廠要停擺,我還得付醫藥費或是賠償員工災害遺屬金給他,據說俄國當年就是這樣混的人導致輻射外洩,污染了大半片國土。

我這樣還應該以相同的眼光對待一流大學和三流大學嗎?冒著這種風險?

幫學生混學歷的大學破壞高學歷的品質就該讓他倒呀!

台灣的高中生科學能力世界排名第四,但是大學卻連世界排名200都沾不上邊,野雞學校留著給人混學歷幹嘛?

【分享】小孩學生的不滿

親子關係觀念的改善在於互動,孩子不應該單方面認為父母的期待不對,父母不應該把制己的期待強加在孩子身上,每個人的道路應該自己去尋找,人是為自己而活的,家人無法諒解就要說服他們,沒有交流沒有溝通,家人怎麼會知道你怎麼想的

像前不久一對男女死在旅館,是男方先殺死女方後燒炭自殺,學者也說學生應該尋求協助說服女方家長認同他們,家長沒有顧及學生的感受,學生沒有顧及家長對於他們之間男女的感情方面資訊的落差,卻單方面的對溝通絕望。

因此我主張學生應該參與家庭,學作菜也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設計團體也是為了讓學生不要把心理話埋著,不要把問題埋著,不要把疑問埋著,這些東西埋久了,跟家人、跟社會、跟環境都會產生矛盾的,有了矛盾就是大小悲劇的引信,小悲劇就是一個從小喜歡音樂的孩子被家人逼進醫學院,最後進了精神病院當的不是醫生,而是病患;大悲劇就是情殺、殉情。

你們單方面在問題的小圈圈打轉,怎麼沒人想該怎辦?怎麼改變結構體制造成的問題矛盾?而是整天想該怎麼是對的,就算想通了只能說服一個人。改變體制則可以使多數人免於錯誤的循環。大戰略抓對了,小問題就好解決。大戰略錯了,小問題就如雨後春筍一個一個冒出來。

我打個抽象的比方,這次88水災土石使得河道消失了,政府清理河道遇到了十間房子拿出證明說自己在該處是有產權的,明天若是一下雨到處又要淹水了,他們又不肯撤你要拘泥於各別人的意願,還是要徹底改變明天面臨的悲劇,結論當然是後者,把人遷出行水區不僅可以拯救該山區的其他人,也可以拯救到河道中央的人。

台灣的教育型態停留在農業轉工業時代的方式,現在學生放學後面對的不是家人與農地,而是更複雜的社會與現實,忙碌的父母使家人之間的距離比同學同是更遙遠,壓力與辛勞使他們把寄望托付在下一代身上,孩子的表現與自己的期待之間的落差成為父母單方面指責的材料,期待與責備化成了親子之間的鴻溝。

是因為有個結構性問題造成背後衍生出數不盡問題。這裡就有個判斷了...

各位有沒有看過《孤雛淚》他在百老匯改編為著名歌劇叫做《悲慘世界》主角尚萬強因為迫於想讓姊姊的小孩們免於挨餓偷那一兩塊麵包被判刑19年...後面不提了。讓百姓因飢餓而偷竊是誰的責任,在那樣的時代背景我說是政府的責任。

教育型態不符合時代需求是誰的責任?我說也是政府的責任。而我主張的全天教育也不是我首創的概念日本已經行之有年了,我不過是基於我的看法賦予這種制度期待罷了。

其餘各位的高見我也花過了一些時間去看了,沒看過的部分有時間也會一一拜讀,我不期待每個人都欣賞在下的拙作,尤其是英文非常好兩眼就看出了Linux的錯字,但卻沒有看到我文章中其他"中文"錯字的人。

至於各位的其餘主題的討論述在下直言,有些人有些顧影自憐的傾向,有些見解過於零碎、不具體不過確實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方向。由於我的文章採取目的論,欲解決結構問題,只針對我認為足以分析其成因的現象採取對策,而不各別處理成因造成的問題。

像是以抗議欲達成校園民主...我個人片面的認為若是沒有從理論完全打倒現行制度完全成立的成因(也就是可以不接受校園民主這種主張成立的依據),彰顯其推翻的必要性,他們就算可能妥協也很容易成為局部暫時的現象,世異時移後不僅可能不會擴張校園民主戰果到更廣泛的領域,瞬間恢復舊制根本就在主其事者個人方便吧!

而且我若是要建議政府處理太過"具體"的細節問題似乎不太可能吧?所以我談的完全是我認為造成問題的成因。

================================================================

A5兄與洛書兄抱歉不是故意忽略你的問題,今天突然冒出一堆事情,很忙實在也有點累了。我會花些時間回應你們的質疑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誰有資格上大學?

廢話有本事的人上大學呀!學習能力效率高的,有錢的,能畢業的才應該有能力插上的限制,

你害怕比較嗎?你害怕現實嗎?你不及早面對問題,問題遲早會早面對你,....................

【分享】小孩學生的不滿

親子關係觀念的改善在於互動,孩子不應該單方面認為父母的期待不對,父母不應該把制己的期待強加在孩子身上,每個人的道路應該自己去尋找,人是為自己而活的,家人無法諒解就要說服他們,沒有交流沒有溝通,家人怎麼會知道你怎麼想的....................

咩~老實說,我認為你似乎沒有很仔細地思考並探究這兩篇文章的重點與所涉及的問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坦白說,我覺得樓主講得內容完全是現實瑣碎而瑣碎的,沒有任何理論成份,不然也不會因為沒系統的論述而被提醒。

這裡的許多人一向對初在人文版發言的人十分客氣,希望藉由各種建議來鼓勵大家思考,既然樓主已經能夠針對建議給出質疑,甚至進而懷疑其他理念,我想是時候該直接的討論樓主的缺陷。

觀察#22對於那兩篇文章的膚淺發言,很明顯缺乏任何教育理念或對於教育核心價值的理解。可以想像為什麼樓主的文字內容都只能提出一些混雜的方法,但卻沒有任何焦點,更別說期待那些方法能達到什麼樣的教育水準。畢竟這位撰文者本身似乎並沒有認真的思考過教育的本質問題,一堆不知道要用來幹麼的改革手段,根本上是不需要討論的。

另外,會抓linux的錯字是因為這是我第二次看到樓主做出這種在linux使用者看來非常沒有建設性的發言,這狀況在先前的主題我就已經糾正過其錯誤觀念。很容易想像的,一個真的搞清楚linux作業系統是什麼鬼的傢伙會通篇把那個字打錯嗎?這就好像一個每天使用Vista的人不會把Vista拼成Viste一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據說俄國當年就是這樣混的人導致輻射外洩,污染了大半片國土。

------------------------------

主詞似乎是錯的(發生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真的要一勞永逸的解決犯罪問題的話 修改刑法是最有效率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