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12年國教後--建中變成私立學校??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142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這是什麼建議啊。

這些教改團體難道是腦子都有洞還是腦子給於喫了。

光看現在建中好了,有多少學生是出自於經濟能力較不佳的家庭?

如果真的變成私立學校,那些真正有天份且想讀書,家裡卻沒錢的學生該怎麼辦?

我自己本身國中國小也都是讀私立學校,我知道那種感覺。

同學間家長間比的不是什麼啦,就是家裡的財富啦。

難道這些教改人士是希望未來的建中北一女變成這樣嘛?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以教改團體的意思就是以後不僅功課要好,我沒錢所以我不准上建中就對了?

12年國教減輕壓力什麼鬼的,說的好像很替大家著想

不過進步不是時間到就自己會進步好不好,教改團體有時候的想法實在很難讓人苟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搞不好你們可以變得像伊頓公學一樣

我有個英國留學朋友說:伊頓公學根本就是有錢人在讀的,學費很貴,可是很有名。

想要上層人脈的有錢人自然會擠進去,變私校後建中不就徹底菁英化了。

有天分的學生就去社區高中念就好了,反正呢,聰明人到哪還不都可以出頭天 =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家沒錢不能讀他們所謂的精英私校嗎 哭哭

搞不好你們可以變得像伊頓公學一樣

我有個英國留學朋友說:伊頓公學根本就是有錢人在讀的,學費很貴,可是很有名。

想要上層人脈的有錢人自然會擠進去,變私校後建中不就徹底菁英化了。

有天分的學生就去社區高中念就好了,反正呢,聰明人到哪還不都可以出頭天 = = 

嗯 最後一句實在太看得起聰明人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私立學校不代表去讀的每個人都需要付很高的學費

不也有所謂的公費生

或是其他獎助金等等的嗎

但是我贊成在做決策之前

先考慮到實行時的細節

以免造成更大的遺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還挺有趣的是:美國的知名大學幾乎全是私立的。

我相信私立較公立必定會有效率較高的好處。

如果於私立建中建立一個完整的獎學金體系呢?

經濟狀況並非甚佳但資質不錯的學生之問題是否可以解決

(當然或許不能百分之百,但我想能夠取得獎學金的學生之平均素質勢必較目前建中之平均素質佳。)

且若真的達到完全十二年國教+「菁英高中」私有、特色化

那可能會造成版圖打散重新競爭,

自由學風有沒有可能會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中產生?

假設有一個私有程度非常高的高中,另外在各項行政事務上均很有彈性

那麼黃金的行政團隊就有機會建立了,效率不彰者予以解聘

另外我還真想看看如果有*教育券實施的地方會發生什麼結果

註:

教育券:在此定義為學生修課的一種票券,

各班持此票券競標各科老師,而教師之薪資依據其收到的教育券多寡決定。(這又是一個有趣的想法~)

講到伊頓,聽說建中跟他有深厚的淵源呢!

凱因斯當初就是拿獎學金進伊頓的,雖然他們家還算挺有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推。建中很多窮人,這分明是要趕他們出去麼。這很不公平。

要有效率其實可以公私合營,宜蘭就有個公辦民營的中小學還不錯,學費也不算太貴。

要讓學校更好當然可以設立私有的學校法人,但是並不能說就抽去教育局的含量。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各位先回想高中第一次段考當時的心得感想

升高中不用考試

誰要念書?

現在搞十二年國教

高中和國中程度落差一定更大

那之前遊行的那些家長好不容易替自己小孩開了一條"快樂"的求學路途

是不是又要朝升大學這塊動歪腦筋

還有

想讓小孩進好大學的一定會把小孩往私校送

私校也會有入學考

看我表弟表妹考南部的資優班就知道了

升學壓力還不是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還挺有趣的是:美國的知名大學幾乎全是私立的。

我相信私立較公立必定會有效率較高的好處。

如果於私立建中建立一個完整的獎學金體系呢?

經濟狀況並非甚佳但資質不錯的學生之問題是否可以解決

(當然或許不能百分之百,但我想能夠取得獎學金的學生之平均素質勢必較目前建中之平均素質佳。)

高二時歷史老師有提到,

大陸的另一種方法正好與此相反:

公立菁英學校開放類似10個名額,

讓捐款最高的幾個家長的小孩免試進來就讀之類的。

如果建中可以這樣的話,

相信很多設備可以改善XD

感覺上台灣不太適合美國的那種模式吧?

至少過去幾十年我們都以我們的教育制度可以造成良好的社會階層流動而自豪,

可能社會風氣不太一樣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