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飛雪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1096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五月飛雪

  1. 舉例來說,

    因材施教,

    在現代的國民教育中,

    每個人學的東西幾乎一模一樣,

    唯一的差別只是學的好與學不好罷了,

    我們要直到大學,

    才可以大幅度的選擇我們所要學習的東西。

    就心理學上來說

    能力分班、因材施教才是好的

    但因為家長們會抗議被歧視 才被迫取消

    還有,

    以『仁』為思想主體,

    說的難聽點,

    這個社會是非常黑暗的,

    陰險狡詐之人到處都有,

    防不勝防,

    在這個以心機為主的社會中,

    如果你還堅持要貫徹你所謂的『仁』,

    那麼到頭來你恐怕是死路一條,

    所以我認為這套思想並不適用於現代社會。

    我想那與 在現代社會生存 並沒有什麼衝突

    其實古代社會何嘗不心機狡詐

    我們應該有的態度 是"我不用計害人 但防人之計終須有"

    不需要自己也去設計相害

    我講究仁義道德 不代表我會被小人耍弄

    再來談談孔子的其他言行,

    不是我故意要貶低他啦,

    但說真的...

    很多的『子曰』,

    其實根本是廢話,

    要不然就是馬後炮。

    例如,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不是一句廢話嗎?

    這種話我也說的出來阿,

    基本上,

    這根本就是『常識』,

    連思想都算不上了。

    我也很不喜歡姓孔的

    不過我不能認同你這一段

    什麼是常識? 常識由何而來?

    如果你向你媽媽說 "我本來就活在這世上了 妳憑什麼說妳把我生下來?"

    這豈不是邏輯上的謬誤嗎 希望你懂我的意思:p

    還有,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也是一句廢話,

    要不是他說是文言文,

    我看這句話大概我也說的出來吧。

    他的君子小人論

    根本是個空談的二分法

    非但他自己 連他所吹捧的幾位古人都不合這些標準

    當然,

    論語還是有好的地方,

    我發這文可不是故意要貶低論語的,

    只是我質疑論語的思想在這個時代是否還能生存下去,

    就希望大家也說說看自己的意見吧,

    就算和我相佐也沒關係。

    我印象中

    在外國賣得比較好的 是韓非(這個有點忘了 不太確定) 易經 老子

    因為這些比較有哲學上的意義 比較有內容

    至於論語

    說穿了只是個老人家在說話 沒有什麼太深的哲理

    他講了半天 可能自己都不太知道什麼叫仁

    中國受儒學毒害頗深

    不過主要是後世的儒學的過錯

    它後來的面貌與最初的孔氏儒學已有大不同

    但我還是不喜歡姓孔的

    姓孔的 可以挑剔的地方太多了

    他叫大家國家上軌道就出來弄個官做

    國家不上軌道就拍拍屁股走人

    他殺少正卯

    宣稱他的罪行是:「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

    這一段 荀子 史記 論衡 都有記載

    他強調形式上的禮

    父母死亡一定要人家哀戚三年

    有人持反對意見 前來討論

    他表面上說 "你覺得你不會哀傷了 那就好了"

    等對方走了 又對弟子批他不是人

    我想論語裡面的東西 不要說什麼現代

    古代都不適合

    古代帝王之所以表面尊儒術

    其實是出自儒家的馬屁文化

    推崇儒學 叫你們都學這一套 你們就會乖乖的順從我

    然而實際上卻是法家做法

  2. 節錄三國志:

    太 祖 武 皇 帝 , 沛 國 譙 人 也 , 姓 曹 , 諱 操 , 字 孟 德 , 漢 相 國 參 之 後 [一]。 桓 帝 世 , 曹 騰 為 中 常 侍 大 長 秋 , 封 費 亭 侯[二]。 養 子 嵩 嗣 , 官 至 太 尉 , 莫 能 審 其 生 出 本 末 [三]。嵩 生 太 祖。

    裴註:

    [三] 續 漢 書 曰 : 嵩 字 巨 高 . 質 性 敦 慎 , 所 在 忠 孝 . 為 司 隸 校 尉 , 靈 帝 擢 拜 大 司 農 ﹑ 大 鴻 臚 , 代 崔 烈 為 太 尉 . 黃 初 元 年 , 追 尊 嵩 曰 太 皇 帝 . 吳 人 作 曹 瞞 傳 及 郭 頒 世 語 並 雲 : 嵩 , 夏 侯 氏 之 子 , 夏 侯 惇 之 叔 父 . 太 祖 於 惇 為 從 父 兄 弟 .

    也就是說曹操的老爸曹嵩本是姓夏侯,成了曹騰的養子。曹操既然是曹嵩的兒子,自然跟夏侯氏的有親戚關係了

    曹操和夏侯惇是堂兄弟,夏侯淵和夏候惇是兄弟

    年齡:操>惇>淵

    其實這還是個疑點

    因為首先曹瞞傳和郭頒世語並不是很可信

    而且這種事情 連三國志本文都不敢確定了

    可見它並不廣為人知

    如此一來 一些小道消息就不那麼可信了

    而且曹氏和夏侯氏頗多通婚

    如果曹嵩原本真的是夏侯氏

    同一族是不能這樣通婚的

    還有 夏侯惇是夏侯淵的堂兄

    補充一個:在官渡之戰防守烏巢的淳宇瓊

    淳宇也是複姓

    是淳于瓊

    之前聽過曹操家並不姓曹,而是夏侯,好像是從其父被開始吧.

    曹嵩(其父)是被人認養?

    唉呀我忘了啦~~~誰能幫我解釋?

    還有,曹操眾多部將都有名夏侯的:惇,霸,蘭......那又是麼?

    BY THE WAY

    之前國文老師還提到,三國演義中只有3個人的姓名是3個字,其中一個是太史慈(吳國將),3個字指的是:姓+名(2字),夏侯為複姓,諸葛也是,司馬,公孫都是,那還有誰的名字是3個字的?

    如果按你們老師的定義

    也就是 單姓 加上兩個字的名

    那麼太史慈不合 因為太史是複姓

  3. 公 聞 之 , 使 人 語 立 曰 : 「 知 忠 于 朝 廷 , 然 天 道 深 遠 , 幸 勿 多 言 . 」

    我覺得這邊的〔公〕是指王立,整段話的意思是,能瞭解你(王立)是出於對朝廷的忠誠而進言,但天象深奧莫測不能盡信,千萬不要再說這件事.

    知 公 忠 于 朝 廷只是場面話,王立的進言為曹操謀取私利實在太明顯,所以曹操在語氣上把王立的行為混成是為了朝廷安危設想.

    王立那段話不是對曹操講的 是對劉艾講的

    曹操是後來得知這段話

    因為他仍以漢朝為招牌 不希望這種流言產生對他不利

    所以希望王立少講一點

    這句話簡單的翻譯就是「知易行難」

    故事應該是袁紹和楊彪等一夥有仇,就要曹操去殺他們,結果曹操拿出漢高祖不殺雍齒的典故來敷衍他,於是他居然也開始懷疑起曹操了(亂入:當然也有可能是袁紹不准別人用典故只准自己用,於是就對曹操懷恨在心:P),但是實際情況是曹操也圍困過楊彪,也把孔融一家都劈了,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要話說的比手動的快(這就是所謂的「知易行難」是也)

    當時的情勢

    曹操大約是從屬於袁紹的

    (並不直接隸屬 但他們是軍事上同一陣線 而曹操地位較低)

    所以曹操的拒絕也就當然地讓自大的袁紹不爽

  4. 直不疑是西漢文帝時的中大夫

    有人詆毀他跟嫂嫂私通

    但他根本就沒有哥哥

    第五是姓 伯魚是名

    劉秀問他 "聽說你當官時打岳父 是真的嗎"

    他回答

    "我三次娶的妻子 都是沒有爸爸的孤女"

    王風是漢成帝的舅父

    獨斷專全

    谷永想投靠他 便上奏章吹捧王風好比周宣王的大臣 申伯

    因此被王風提拔為光祿大夫

    王商是漢成帝時的丞相 不滿王風專權 而被陷害致死

    當時 張匡為了迎合王風 上書成帝說王商"執左道以亂政" 左道就是邪道之義

    使 賢 者 食 於 能 則 上 尊 , 鬥 士 食 於 功 則 卒 輕 于 死

    是说要让有本事的人能凭他的能力做大官,勇武的人追求军功而不顾生死

    庶幾

    是说,时间很快(这个词古汉语中常用的,你看到的次数会很多,如果你常看的话)

    庶幾是差不多的意思

    "而今而後 庶幾無愧" -- 正氣歌

    這句話是說孫盛亂改史書,把曹操說的話改成夫差快死掉的時候講的話,真是不倫不類

    然後同學... 你最近在幹嘛啊@@

    尤非其類

    意思是實在不像曹操會做的事

  5. 不過呀

    這也算是一種特色吧XD

    白色的背景

    散落的叉燒包

    櫛比鱗次的文字與偶發的彩圖

    整整的給人一種期待的感覺

    "下一頁更驚奇"造就了單日63以上的瀏覽人次

    加油吧!好好保持。

    唔...還有啊,拍照時取景廣一點會更好看。

    喔還有,笑淺一點拍起來會更好看

    水王好久不見啊

  6. 不負責任說明

    BBS流行語:(PTT╱批踢踢)

    最早是有一位ID為overpass的網友

    常常在批踢踢Joke板發表以前就發表過的笑話

    因此當時Joke板板友就把那些重複發表的文章說是OP文了

    所以並不是像記者說OP是OverPost的縮寫喔~ =.=

    PTT的人一向有大頭症

    自以為全天下的網路文化都從PTT出來的

    其實早在那之前就有OP的說法

    所以別太信PTT的腦殘鄉民唷

  7. 我記得初等微積分要算導函數...

    也就是斜率...

    dx=x的變化率(得他x

    dy=y的變化率...

    斜率是dy/dx

    所以才會dx在分母..dy在分子

    這樣講不太對..

    應該說

    Δx 是x的變化率

    Δy 是y的變化率

    這是在曲線上做割線的情形

    如果我們要做的是切線

    就要考慮讓這兩個都趨近於0

    無限小的割線變成了切線

    於是就變成了dx和dy

    我們說這個切線它的斜率是 dy/dx

    記號的使用是數學上重要的一環

    不恰當的記號 例如正負電 就會帶來很大痛苦

    現在一看到電子都要想它是負的 看到正的都要覺得是失去電子 與直覺不合

    Leibniz這種記號不但容易記住 也很方便計算

    當我們說 "將函數y拿來對x微分" (當然,這時候y是一個以x組成的函數)

    幾何上的意義是說 "y之於x的斜率" 換言之 "x每增加一單位 y會增加多少"

    所以dy/dx 意思是把y (在分子) 對x (分母) 微分

    恩....樓上說的很正確

    但是白話來說,如果你不寫dx的話,題目問你y=x+3 的導數,你不寫dx,天知道可以寫,u'=1還是y'=1,如果你有買微積分屠龍寶刀的話,在積分的部分有說

    對於有名字的函數(例如三角函數 自然指數 ..) 我們可以直接寫

    例: ∫sinx ,

    或是你只是想表達積分 不是要計算 你可以寫 ∫f 表示是f這個函數的積分

    但絕大多的函數都沒有名稱 因此才要加上一個 dummy variable

    楊維哲將它翻譯為 啞巴變數 我不知道大多人是不是也用這個中譯名

    於是就變成你會看到的 ∫(2x-1) dx

    這個啞巴變數你可以這樣看:

    所謂的積分 是從分割、取樣、求和、取極限 而來的

    它原本是 lim Σ (2i+1) Δx

    因為最後一步的取極限 使得 Δx 變成了 dx

    ∫這個符號 Leibniz的意思是取 "Summary" 的頭一個字母 變形而成

    所以就變成這個樣子 ∫(2x+1) dx

  8. 轉貼自數學系學長的個人板

    雖然各位以高中生居多

    但還是可以看看 參考一下

    總算找定了指導教授了

    今天和俊全老師談了快一小時

    老師跟我說了很多東西

    重要的像是面對博班的態度

    老師說

    要珍惜人生中唸博士的這一段時光

    這是人生很特別的一段時間

    將來畢業時

    要有一種覺得自己已經"脫胎換骨"的感覺

    否則如果想要畢業以後再來補一些東西

    是不太可能的

    因為畢業以後 跟當學生唸書就會差很多

    像在工作一樣 有責任有壓力

    不太能真的讀什麼東西了

    所以可以的話

    一定要趁著博士班的時候 能讀多少盡量讀多少

    數學這一科 不會比別的學科難

    但不同的地方就是在於 學習的方式不同

    因為數學書裡的知識 都是經過濃縮粹取 整理過的

    我們要做的動作 就是把他"稀釋"開來

    所以一本兩百頁的書

    被你稀釋過後

    可能可以擴充寫到五百頁

    這中間就是要投注時間下去

    所以心態上要調整變成

    可以去設想一下 如果我要把這個道理搞懂 應該要花多少時間投資下去

    就好比你要開咖啡店一樣

    開一間咖啡店 你如果只投資兩百萬 到底可不可以賺錢

    這兩百萬你要買咖啡 請員工 裝潢店面

    這投資如果不能賺錢 那這兩百萬 不如拿去浪費到其他地方

    數學也是一樣

    如果不能調整心態變成 我就是應該要花這麼多時間投資下去

    而是每次都只花一點點時間

    那這些時間 不如去把他浪費掉

    所以心態上如果調整變成

    預設好 這個東西要花個十天 或是一個月搞懂

    那學的時候就不會患得患失了

    不會去想說 "我怎麼比別人笨??"

    其實不是的

    事實上是因為一直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投資下去

    老師也說的很清楚

    現在先跟他做做看研究

    如果後來真的不行

    早一點換老師 其實也不用覺得不好意思

    (後來洪立昌說這是很美式的作風 因為台灣其實有點忌諱中途換老師)

    意思是說換老師其實是很正常的

    不要等博三博四了才換

    那就很麻煩了

    總之 漂泊的一艘小船 總算是找到方向了

  9. 有的時候一直把"正史可能沒有寫到"掛在嘴邊,講的似乎沒有討論價值似的,至少要先了解史書有寫到的地方,再去延伸可能沒寫到的地方才對。

    要是一開始就說史書沒寫,那樣要歷史學家幹嘛?幹嘛研究這種東西,搞不好是史書亂寫嘛!是這樣的嗎?

    另外歷史不是記載大事情,是記載大人物。

    正是因為史書沒寫到 才有討論價值呀

    不然 像"歷史上有劉邦這個人嗎" 這種問題值得討論嗎?

    歷史學家

    是在眾說紛紜、語焉不詳的史料中去儘可能推出歷史真相

    或退而求其次 推個大概

    你的話應該這樣修正

    "要是史書都完整地寫好好了 那要歷史學家做什麼?"

    就是因為光從史書 我們無法窺見真正歷史

    所以才需要 "歷史研究"

    至於大人物的問題

    你覺得史記裡面的郭解、三國志的朱建平都是大人物嗎?

    另外

    並不是只有記述人物的傳記才是史料

    以下這是四庫全書的史部分類

     

    正史類   (就是二十五史)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一、詔令之屬

      二、奏議之屬

    傳記類

     一、聖賢之屬

      二、名人之屬

      三、總錄之屬

      四、雜錄之屬

    史鈔類  

    載記類  

    時令類  

    地理類

     一、宮殿簿之屬

     二、總志之屬

     三、都會郡縣之屬

     四、河渠之屬

     五、邊防之屬

     六、山水之屬

     七、古跡之屬

     八、雜記之屬

     九、游記之屬

     十、外紀之屬

    職官類

     一、官制之屬

      二、官箴之屬

    政書類

     一、通制之屬

     二、儀制之屬

     三、邦計之屬

     四、軍政之屬

     五、法令之屬

     六、考工之屬

    目錄類

     一、經籍之屬

     二、金石之屬

    史評類

    以上這些

    都是一個研究歷史的人

    所必需多方考證的東西

    你想要找大人物

    請到正史類的紀傳體史書 以及傳記類查詢

  10. 貂蟬這個名字是值得大家懷疑的

    因為按中文字的字面解釋,"貂"是屬於珍貴的動物

    而"蟬'如果我沒記錯是有招財之意

    或許取這個名字是想討個吉祥,才在小說中取此名

    不然應該不太會有人把自家小孩的名字兩個字都取為動物名吧

    貂蟬是衣飾

    藝文類聚.衣冠篇.貂 蟬

    應 劭 漢 官 儀 曰 . 侍 中 左 蟬 右 貂 . 金 取 堅 剛 . 百 陶 不 耗 .蟬 居 高 食 絜 . 目 在 腋 下 . 豹 內 勁 悍 而 外 溫 潤 .

    【 賦 】 隋 江 總 華 貂 賦 曰 . 領 軍 新 安 殿 下 . 以 副 貂 乘 錫. 仰 銘 恩 澤 . 謹 題 小 賦 . 貴 豐 貂 於 挹 婁 . 飾 惠 文 而 見 求. 標 侍 臣 之 密 設 . 曜 毛 彩 之 溫 柔 . 拜 文 ● 而 影 度 . 陪 武帳 而 香 浮 . 隨 玉 珩 之 近 遠 . 共 金 璫 之 去 留 . 仰 太 山 之 千仞 . 開 谷 中 之 鄙 愆 . 撤 君 子 之 寶 飾 . 榮 小 人 之 蓬 鬢 . 蔑置 醴 之 殊 私 . 誇 賜 田 之 薄 潤 . 顧 朽 拙 之 微 躬 . 早 遊 藝 而不 工 . 逢 河 閒 之 好 古 . 自 隗 始 而 恩 隆 . 諒 維 鵜 之 有 媿 .庶 懷 音 而 克 終 .

    【 啟 】 梁 元 帝 謝 東 宮 賚 貂 蟬 啟 曰 . 挹 婁 之 毳 . 曲 降 鴻恩 . 麗 水 之 珍 . 復 蒙 殊 獎 . 東 平 紫 貂 之 賜 . 非 聞 暖  .中 山 黃 金 之 賜 . 豈 曰 附 蟬 . 坐 變 仲 宣 之 容 . 增 暉 允 南 之貌 .

    有個說法是她15歲在宮中掌管這種官飾

    所以就被稱為貂蟬

    另外

    名字為虎、豹、龍等動物的也不是沒有

    連"醜"字都有人當名字了..

  11. 就算有...也跟沒有差不多了吧...世界上只承認畢氏定理而不承認商高定理呀...

    為什麼跟沒有差不多??

    你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畢氏定理 不說商高定理嗎

    你知道祖沖之在圓周率的計算上領先西方多少嗎

    我覺得他想說的是 如果是中國的數學一直是世界的主流

    不斷的有新發現的話 那麼現在數學界會是什麼有趣的情形XD

    若是這樣的話

    那不會的

    因為印度也不是主流

    但印度-阿拉伯數字是我們通用的 極為方便的一個數字系統

    話說回來

    數學好像沒有 哪個國家是主流 這回事?^o)

  12. 我現在依然不懂什麼是數學歸納法

    害我看的有一點辛苦

    所謂歸納法

    就是把所有個案一一列出

    藉以證明原命題

    例如

    1號考85分

    2號考89分

    3號考95分

    .

    .

    .

    如此列到最後一號

    最後的結論 全班都考八十分以上

    這個就是歸納

    然而

    很多事都很難 或不可能一一列出

    例如 1 + 4 + 9 + 16 + ... 無限多項

    這個級數和的公式

    既然是無限多項 當然就不可能一一列出

    所以我們只要證明 若 n = k的時候成立 則它的下一項 n = k+1 也會成立

    這樣就可以推至無限項以後

    不過在一開始要記得先證明 n=1成立

    唯有先做了這個步驟 才能推到 n=2 n=3 以至於無限大

    否則 若 n = k的時候成立 則它的下一項 n = k+1 也會成立 這個證明了

    卻無法確定第一項是否成立

    這樣就沒辦法確定命題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