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飛雪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1096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五月飛雪

  1. 他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代數幾何學家,

    但是他大學入學考試重考了五次,

    每次失敗的原因都是

    數學考不好。

    他的大學讀到幾乎畢不了業,

    每次考不好都是為了

    數學那一科。

    他大學畢業後考不上任何研究所,

    因為考不好的科目還是──

    數學。

    數學是他一生的至愛,但是

    數學考試是他一生的惡夢。

    不過這無法改變他的偉大:

    課本上「共軛矩陣」是他先提出來的,

    人類一千多年來解不出「五次方程式的通解」,

    是他先解出來的。

    自然對數的「超越數性質」,

    全世界,他是第一個證明出來的人。

    他的一生證明

    「一個不會考試的人,仍然能有勝出的人生」,

    並且更奇妙的是

    不會考試成為他一生的祝福。

    翻開歐洲的地圖,在法國的東北角嵌著一塊小小的版圖,名叫洛林 (Lorraine)。

    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北扼萊茵河口,南由馬恩河(Marne

    River)可以直搗巴黎;瀕臨的阿登高地(Ardennes)是軍事制高點;地層中蘊藏歐洲

    最大的鐵礦。早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洛林草場上就染滿騎士的鮮血;1871年德國

    的鐵血雄兵蹂躪法國後,要求法國割讓的土地就是洛林。

    革命家的血統

    經過百年來戰爭的洗禮,洛林留下來的是一批苦幹、達觀的法國人,足能面對環境

    的苦難。埃爾米特 (Charles Hermite)1822年12月24日出生在洛林的小村莊,他的

    父祖輩都參與了法國大革命,祖父被大革命後的極端政治團體巴黎公社逮捕,後來

    死於獄中;有些親人死在斷頭台上;他的父親是傑出的冶礦工程師,因為被公社通

    緝,逃到法國邊界的洛林小村莊,在一家鐵礦場中隱姓埋名做礦工。

    鐵礦場的主人叫雷利曼 (Lallemand),一個標準強悍的洛林人,有一個比他更強悍

    的女兒瑪德琳 (Madeleine)。在那個保守的時代,瑪德琳就以「敢在戶外穿長褲不

    穿裙子」而著名,兇悍地管理礦工。但是一遇到這位巴黎來的工程師,她就軟化了

    ,明知對方是死刑通緝犯還是嫁給他,而且為他生了七個孩子。

    埃爾米特在七個孩子中排名第五,生下來右腳就殘障,需扶枴杖行走。他身上一半

    流著父親優秀聰明、理想奮鬥的血液,一半流著母親敢作敢為、敢愛敢恨的洛林強

    悍血統,譜成不凡生涯的第一個升記號。

    數學課本垃圾論

    埃爾米特從小就是個問題學生,上課時老愛找老師辯論,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問題。

    他尤其痛恨考試;後來寫道:「學問像大海,考試像魚鉤,老師老要把魚掛在魚鉤

    上,教魚怎麼能在大海中學會自由、平衡的游泳?」老師看他考不好,就用木條打

    他的腳,他恨死了;後來寫道:「達到教育的目的是用頭腦,又不是用腳,打腳有

    什麼用?打腳可以使人頭腦更聰明嗎?」他的數學考得特別差,主要原因是他的數

    學特別好;他講的話更讓數學老師抓狂,他說:「數學課本是一灘臭水,是一堆垃

    圾。數學成績好的人,都是一些二流頭腦的人,因為他們只懂搬垃圾。」他自命為

    一流的科學狂人。不過他講的也沒錯,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大多是文學、外交、

    工程、軍事等,與數學不相干科系出身的。

    埃爾米特花釵h時間去看數學大師,如牛頓、高斯的原著,他認為在那裡才能找到

    「數學的美,是回到基本點的辯論,那裡才能飲到數學興奮的源頭。」他在年老時

    ,回顧少年時的輕狂,寫道:「傳統的數學教育,要學生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地

    學習,訓練學生把數學應用到工程或商業上,因此,不重啟發學生的開創性。但是

    數學有它本身抽象邏輯的美,例如在解決多次方方程式裡,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

    美感。數學存在的價值,不只是為了生活上的應用,也不應淪為供工程、商業應用

    的工具。數學的突破仍需要不斷地去突破現有格局。」

    孝順的天才

    埃爾米特的表現讓父母憂心,父母但求他能把書唸好,再多的錢也願意付出,就把

    他送到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學」(Louis-le-Grand)。因著超卓的數學天份,他無法

    把自己塞入數學教育的窠臼,但是為了順父母的意,又必須每天面對那些細微繁瑣

    的計算,以致痛苦得不得了。這位孝順的天才,似乎註定終生的自我折磨。

    巴黎綜合工科技術學院 (Polytechnique)入學考每年舉行兩次,他從十八歲開始參

    加,考到第五次才以吊車尾的成績通過。其間他幾乎要放棄時,遇到一位數學老師

    李察(Richard)。李察老師對埃爾米特說:「我相信你是自拉格朗日 (Lagrange)以

    來的第二位數學天才。」拉格朗日被稱為數學界的貝多芬,他所作的求根近似解被

    譽為「數學之詩」。但是埃爾米特光有天份不夠,李察老師說:「你需要有上帝的

    恩典,與完成學業的堅持,才不會被你認為垃圾的傳統教育犧牲掉。」因此他一次

    又一次地落榜,卻仍繼續堅持應試。

    騎在蝸牛背上的人

    埃爾米特進技術學院唸了一年以後,法國教育當局忽然下一道命令:「肢障者不得

    進入工科學系」,埃爾米特只好轉到文學系。文學系裡的數學已經容易很多了,結

    果他的數學還是不及格。有趣的是,他同時在法國的數學研究期刊「純數學與應用

    數學雜誌」發表「五次方方程式解的思索」,震驚了數學界。在人類歷史上,第三

    世紀的希臘數學家就發現一次方程與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後,多少一流數學家埋首

    苦思四次方程以上到 n次方的解法,始終不得其解。沒想到三百年後,一個文學系

    的學生,一個數學常考不及格的學生,竟然提出正確的解法。

    埃爾米特知道自己已經「對數學的開創性研究中毒很深,熱愛得無法自拔」,幸得

    好朋友勃特倫(Bertrand)趕忙幫他補習學校要考的數學。對這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天

    才,僵化的數學教育帶來無邊的苦難;惟有友誼的瞭解與鼓勵能夠支持他走下去,

    並使他在二十四歲時,能以及格邊緣的成績自大學畢業。

    由於不會應付考試,無法繼續升學,他只好找所學校做個批改學生作業的助教。這

    份助教工作,做了幾乎二十五年,僅管他這二十五年中發表了代數連分數理論、函

    數論、方程論……已經名滿天下,數學程度遠超過當時所有大學的教授,但是不會

    考試,沒有高等學位的埃爾米特,只能繼續批改學生作業。社會現實對他就是這麼

    殘忍、愚昧。

    不考試的老師

    能夠使埃爾米特不憤世嫉俗、坦然前行的動力是什麼?有三個重要的因素,一是妻

    子的瞭解與同心。埃爾米特的妻子,是他大學好友勃特倫的妹妹,她無怨無悔地跟

    隨這個不會考試的天才丈夫,一年一年地走下去。

    二是有人真正地讚賞他,不因他外表的殘廢與沒有耀人的學位而輕視他。欣賞他的

    人後來也都在數學界享有盛名──包括研究無窮級數收斂、發散與微分方程式而著

    名的柯西(Cauchy),發表橢圓函數、行列式理論而著名的雅科比(Jacobi),「純數

    學與應用數學雜誌」的主編劉維爾 (Liouville)。這些都是行家,而來自真正行家

    的惺惺相惜,比考試高分的一點虛偽榮耀,更能支助一個失敗者走較遠的路。

    三是埃爾米特的信仰。埃爾米特在四十三歲時染患一場大病,柯西來看他,並且把

    福音傳給他。信仰給他另一種價值與滿足。

    埃爾米特在四十九歲時,巴黎大學才請他去擔任教授。此後的二十五年,幾乎整個

    法國的大數學家都出自他的門下。我們無從得知他在課堂上的授課方式,但是有一

    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沒有考試。

    三角幾何裡認識另一個世界

    不會考試給他帶來釵h麻煩:工作不順利、多次重考、他人的輕視、自卑……。但

    是給他帶來釵h祝福:認識妻子、好友、信仰,與整個生命的成熟。

    後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的教授貝爾(Bell),在他對歷史上數學偉人的回顧上

    ,用一段話描述埃爾米特:

    「在歷史上的數學家愈是天才,愈是好譏誚,講話愈多嘲諷。只有一個人例外,就

    是埃爾米特,他有真正完美的人格。」

    埃爾米特死於1901年1月4日。晚年寫道:

    「三角幾何是永恆、是不朽的。自然界裡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絕對的三角形,但是

    在人的腦中卻存在著完美、絕對的三角形,去衡量外面的形形狀狀。沒有人知道為

    什麼三角的總和就是 180度。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三角的最長斜邊對應最大角。這些

    三角幾何的基本特性,不是人去發明出來或想像出來的,而是人在懵懂無知的時候

    ,這些三角特性就存在,並且無論時空如何改變,這些特性也不會改變。我只不過

    是一個無意中發現這些特性的人。三角幾何的存在,證明有一永久不改變的世界存

    在。」

  2. 最初由 夜深 發表

    同學!!撿起來拿去賣也好啊啊啊~(抱頭)

    你知不知道聖經很貴呀~

    一本好歹也要幾百塊

    通常是會友捐的愛心錢

    不想浪費它請把它撿起來

    我會感激你的QQ

    聖經的歷史部分的確很好看

    對於神學能接受的人就不多了Orz

    聖經不用錢Q__Q

    很多人會送

  3. 最初由 gich950444 發表

    學長太屌了~~~="=

    怎麼辦到的!?XD

    緣分這種東西是不能強求的...

    該來的自己會來...

    如果妳正煩惱找不到

    我可以當妳男友

    最初由 TORO.M 發表

    我想雪大應該是一次訂了一百顆金排球得到賣家的芳心吧...

    ?............(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不 我沒在那邊買過東西

    而且我得不了任何人的芳心

  4. 最初由 倚亭 發表

    最初由 evaeva 發表

    恩。。。。。。

    首先我觉得科学和宗教并不矛盾

    这样一来就好说多了

    我研究过佛教和基督教

    算是一个不太虔诚?............(論壇訊息:引文過長 恕刪)

    :p

    我認為是妳誤會了他的意思

    他是先假設神存在的可能情況

    然後解釋為什麼以凡人之力無法瞭解神的一切

    然後推出以人力無法否認神的存在

    他並沒有說神是確定存在的:P

    或者說明白一點

    以人類對科學如此淺顯的認知

    要去對高深的科學知識做確認或否定 言之過早

    神的事 可喻之為高深的科學 (比喻而已 別把話題圍著這裡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