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hmagic

可發文群組
  • 內容數

    543
  • 註冊日期

  • 最後上線

文章 發表由 kwhmagic

  1. 王水能溶解金屬,主要是硝酸的氧化力和氯離子配位到金屬離子上(穩定金屬離子)的能力。對人體,氯離子不起作用,王水和硝酸效果差不多,還不如氫氧化鈉來的有效(強鹼催化水解比強酸有效。要溶掉人體的話,其實沒有必要氧化)。

    那如果用五氟銻酸效果會不會比較好呢?

    (突然想起艾西莫夫的正(離)子人...xd ...雖然原著指的是正電子...)

  2.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該結束啦...

    1.有點火藥味

    2.早就討論過相關問題了,樓主請多爬文。

    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87657

    3.補習班的觀點從來就是把科目當成搶分入學的敲門磚;三位國手大則從科學的哲學初衷角度出發探討,本來就是會一觸即發的討論......(不然你去讓補習班名師和海森堡去吵這個問題)

    4.既然樓主是社會組同學,也許想知道社會組是否念化學是比較容易的(就高中而言),或是希望得到其他有利社會組念化學這科的方法,請循其本。

    5.今年手寫題1.2大題不是都在判斷嗎?背什麼?他答案都寫好給你選了耶......xd

    (千萬不要告訴我你有機學名用"背"的xd xd xd )

    6.國手大們請息怒...雖然怒火中燒地去莫斯科可能比較不用帶外套......但我想您們應該瞭解高中生的論壇對於一門學科的本質探討是無法太深入的...

  3. 不需要擔心這個.....努力一點普通班也是能出頭的.......分那些班只能證明你前三年的努力而不能決定你後來三年的發展.重要的是你未來要怎麼走.而不是前三年表現的如何........

    學弟妹們...

    樓上是你們一位身在普通班

    卻積極進取,號稱指考物理.化學.生物三科270分的頂級學長

    多多學習啊......

    (卓Sir果然是強者...佩服...(H) )

  4. 最好不要用混合液做火燒手指吧......

    重點是讓水在內側保護手指.可燃液在外側燃燒

    所以先整隻手指浸泡在水裡

    再讓指尖浸在丙酮或酒精

    我很久以前試過.倒是不會燒到手吧...只是仍然會很燙

    雖然我不建議你玩這個

    不過真要做的話就先裝假手指套.或塗上一層凝膠之類的東西吧...

    這個實驗真的有點危險(H)

  5. 我很高興看到你們醉心於化學的威力...

    但是這些暴力的討論已經讓我想鎖文了= =""

    適可而止吧......

    以下文章由台大化學蔡蘊明教授所寫,轉貼自台大化學系高中化學教學諮詢網

    希望能讓大家有點啟發(H)

    ----------------------------------------------------------------------------------------

    諾貝爾的迷思

    常有學生來這個網站詢問具有爆炸性物質的製程,當我們回問為什麼他們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時,通常是沉默以對,但是有一種答案是:因為仰慕諾貝爾所以也想要做做炸藥。姑且不論這是不是一個好原因,我們認為在聲稱是諾貝爾的仰慕者之前,至少應該對諾貝爾的生平有所瞭解。諾貝爾是瑞典人,生於1833卒於1896,自幼就顯現了對事物的好奇心,在十六歲時就已經學到許多化學的知識,諾貝爾對炸藥的興趣應該是源自於他父親在俄國所開的炸藥工廠,大約於1856年諾貝爾開始從事新炸藥的研發,這當然是一個危險的工作,在諾貝爾發明了硝化甘油之後,建了一個硝化甘油的製造廠,諾貝爾的弟弟就在1864年因為工廠的爆炸而身亡。諾貝爾一生由於炸藥的發明與販賣在全球賺了很多錢,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他在遺囑中決定利用他的財富成立現在為大眾所熟知的“諾貝爾獎”,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在1888年當他的一個兄弟過逝時,法國的新聞界誤以為是諾貝爾而在報上給予一個“死亡的經銷者已死”的諷刺性標題,我們或許可以推論,這個錯誤讓諾貝爾幸運的預見了他死後世人可能給予他的評價,因而決定於死後成立“諾貝爾獎”以推動世界的和平進步,彌補或許因為他的發明對世界文明所造成的傷害。不論事實到底如何,我們從諾貝爾獎項不難看出他平日對物理、化學、生理及文學的興趣。

    從上述諾貝爾生平的簡略介紹,不難看出這個才智出眾的化學發明家雖然在炸藥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卻因為炸藥卻犧牲了一個親人,並背上因戰爭而致富的惡名,然而他死後所建立的“諾貝爾獎”又對人類科學的進步與人文的提昇不遺餘力,在他這充滿了矛盾和衝突的一生中,請問仰慕諾貝爾的人到底仰慕的是哪一部份呢!

    化學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基礎科學,在大學裡大部份理工的學科都需要修普通化學的課,這顯示了化學對這些學門的重要性。的確,在人類的生活與生存方面,化學是無所不在的,但卻往往被忽略而且誤解,從最近台大化學系網站有人詢問“化學食譜”就可對民眾化學知識的貧乏略見一般。化學的老師們在教授初學化學的學生之時,常喜歡以炫目的顏色變化,或像將鈉金屬丟入水中所造成的特殊聲光現象,來博取學生們對化學的好奇與興趣,其實在這種絢麗的包裝之後,化學仍然包含了許多非常抽象的概念,沒有清楚的思維能力和抽象概念的接受能力,是很難以化學為終身職志的。化學是一個非常強調現象的觀察,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化學的老師們在以五光十色吸引學生之外,也應該多強調這些現象背後的化學問題。

    對學生而言,我們並不反對你們對炸藥的興趣,不過在你們對一些問題的瞭解以及化學的知識尚未成熟之際,對於這種較危險的實驗還是止於一般的瞭解就好,諾貝爾在炸藥方面的發明,也是在對化學有較深的認識之後的工作,化學裡面其實有許多較安全的東西等待你們去發掘。在大學裡雖然學過大二有機化學的學生都已經學到合成炸藥的知識,然而在我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從來沒有一個學生向我詢問過炸藥合成的細節問題,因為對一個大學生而言,有太多新奇的東西在吸引著他們,有誰還會對製造炸藥有興趣呢!仰慕諾貝爾者不妨學習諾貝爾,多培養一些人文的素養和對這個社會的關懷。

  6. 我不喜歡有職位和權力在手 會無法自拔

    修奇當初也是拒絕當領主 回家當蠟燭匠 請費雷爾管理了 (看過龍族的應該知道我在說啥吧)

    我相信 一定有比我能幹的角色 我只會發文瞎掰 不會管理

    以上是我的投降宣言(?)。

    太謙虛了

    強者都謙虛的結果

    就是讓不少喜歡權利在手的水查握有大權= ︿ =

    ex. 某政府

  7. 普通化合物共振條件是在共價鍵鍵結方式是以sp2

    外圍有氟 氧電負度較大之元素

    請問你的共振效應定義是從那邊出來的?

    唉唷 高中同分異構物只要知道鄰間對那些基本的就好啦;-)

    我覺得共振概念也很基本,至少對自然組同學而言。= ︿ =

  8. 其實核反應也是化學啊~

    有一門課叫做核化學喔~

    核物理就不是物理嗎?

    (我還蠻排斥高中沒強調核反應和化學反應的不同.像是一級反應那邊...老是用核衰變來舉例.但是一級核反應和一級化學反應只有消長的數學模式相同而已...本質上是不同的.速率定律式的k也不應用在一級核反應上.阿瑞尼士方程式更不可以...可是很多人分不清楚...:( )

  9. 在國中和高中課本上,有一個最常見的化學反應

     A + B --> C + D

    問題來了~請問:

     1. A是什麼?

     2. 最有可能的A、B、C、D分別是什麼?

    參考資料:

     穩定同位素列表: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8C%E4%BD%8D%E7%B4%A0%E5%88%97%E8%A1%A8&variant=zh-tw

     B: B-10、B-11

     C: C-12、C-13、C-14

     D: H-2

     

     

     

    唯一令我不解的是,這看起來像核反應......xd

  10. 感覺考完之後.心情沒有太大的起伏.有一種奇妙平靜的感覺.....原來考完的世界是這樣阿(笑)....(雖然考的不是很理想.不過至少自己已經努力了也盡力了....這樣就夠了吧!.人生在世只求無憾而已阿....)

    人生在世只求不無聊而已,

    有遺憾是難免的。

    註:你懂我在說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