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ent Count
691 -
Joined
-
Last visited
Posts posted by 軒彧
-
-
免修是一年份的
印象中英文免修沒有開"考試"(天音:哪來的消息)
其他的我不確定...
再說
傳說中
建中數學物化難
北醫中山英文難
政附公民歷史難(被倒扣的很爽快啊...)
倒扣是高中考試一定會有的
指考會到扣
-
你忘了嗎
我在這段的前面已經講過
美國人的平均學術水準其實並不高
這點就算不從文盲比率看...也可以從很多種檢定數據看出端倪....
比如數學的檢定成績等等又或是職場中同等學力者的辦事能力等
我說的平均水準就是整體而不考慮頂尖人物造成的極端數據
君不見美國能有優秀表現的學校都是所謂百大大學
美國的大學...通常只要是排名落於200以外的學校
其能力就與亞歐菲等洲的平均學術水準相去無幾
看看美國論文發表的質量
的確遠高於其他國家
但你看看發表的學校以及學系...
百大大學的比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其餘大學就瓜分剩下的部份
所以我舉這點本來就是要證明在高中時代台灣頂尖學子能力遠高於美國的高中菁英...
(平均能力不用比就知道贏了..難道你沒聽說台灣學子到美國的高中能力都領先一大截嗎??)
只是由於民情的關係以及國家整體財力水準本來就不如美國才會造成台灣大學生能力不如人
所以我實在不知道你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難道你看文章都只會斷章取義不懂得從上下文去看看別人要表達的事物範圍嗎..
-----------------------------下面兩篇文章節選針對教育制度的探討
大學之路,在日本可說已是零競爭。不過,零競爭並不表示不需要競爭,關鍵之處還是在於日本社會對名校、名師的執著。換言之,以全國大學做衡量尺度來看,大學新生錄取名額已超過應屆高中生的畢業名額,但以個別大學招生情況來看,個位數的錄取比率,卻屢見不鮮。
日本惡補之風,從小學就開始,由此一事例,可一窺日本升學體系競爭的激烈。崇拜名校、尊敬名師是日本教育價值觀的主軸,進大學,唯名校是問,唸研究所,以追隨名師為標的,導致日本青年學子無法擺脫競爭夢魘。
日本國家公務員素質之高,舉世公論,公務員在日本社會地位評價之高,從日本相親榜上,公務員一向是未婚女性最為青睞的對象,可列為旁證。按理而言,公務員經由考試任用,晉用之道當然是向全國國民開放,不過,在日本中央政府層次的公務員,幾乎是以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出身的畢業生為主流。
本篇節錄 作者黃自進先生畢業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學碩士、法學博士,目前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
為什麼有人把美國講得那麼好, 有些人把美國講得那麼差? 哪一個才是真相? 兩者皆是. 美國是很龐大, 社會資源分布差距很大的國家. 台灣是很小, 很一至性的國家. 美國學生或是國民, 平均素質其實很低, 不見得比得上台灣, 不過他們只要有很小數的菁英, 就夠了. 其實不論是哪一個國家, 維持菁英的水準都是非常困難的, 美國也是需要大量進口國外的菁英份子, 才能維持他們在科技方面的競爭力.
我的感想是以一個年輕的開發中國家而言, 台灣的平均教育水準其實是滿值得欣慰的. 隨便選一個台灣學生, 隨便選一個美國學生, 我相信相比之下台灣學生不見得素質比較差 (而且很有可能比較高). 跟全世界其他曾經被殖民的國家比起來, 我們的情況算很好了. 跟一些南美洲國家的同學談起來, 才了解到情況真的是有可能遭得多. 不過我們這種小國家的挑戰, 就是光是平均水準高還不夠. 如何提高菁英份子的水準, 那就是困難之處了.
本篇節錄自 網路某討論區對某主題之評論 作者為台灣人 是美國大學生
--------------------------
各位大大應該發現了吧
這跟台灣的問題是一樣的..
台灣何嘗不是崇拜名校名師
台灣政經界何嘗不是由前幾大的大學所佔??
民情相近作法相近結果就不會差太遠...
也造成台灣現在的教育狀況
但是這樣真的不好嗎??
去反觀日美的平均學術差距...
然後考慮一下我們國家人民的財力
考慮一下人民做事的風格
在考慮一下大環境...
美國大學生中的優秀人才有八成是用錢砸出來的...不管是不是他自己的錢..(大部分是貸款)
你絕得像目前台灣偏日式的教育方法比較可行於台灣....還是美式呢??
也許50到100年後...台灣會比較適合美式教育...
但現在的台灣...應該是不太適合
另外提出一點給大家思考
老是有報導說台灣大學教授認為台灣學生競爭力不如大陸學子...因為不忍真
但我們可以看看其餘國家的例子....
日美韓香港等等...
同齡教育中...以大陸最難..同齡教育中..也以大陸最為認真(雖然比起大陸高中..大學生也是很墮落)
但是大陸真的有表現的比較好嗎??
在許多的大學競賽中大陸表現極佳...
但到了真正的職場
能真正獨立思考富有創意以及靈活性的日美港學子表現卻遠較大陸為佳..
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是個比資訊的時代..比創意的時代..
在制式考試上大陸有能力壓過其他國家
但是考試能力卻不是現今世代真正所需...考試只是要檢驗你對於基礎理論的熟晰度...
在既有基礎理論上有表現的能力其實不如能利用基礎理論跨上更高階理論的能力珍貴
看看印度吧...
印度工程師在考場上也一樣是比大陸低的...
難道印度軟體工程師不如他們??
不對吧..印度軟體工程師的能力遠遠高於大陸人...
所以....很多人都說大陸學子很了不起...但真的是這樣嗎??值得深思
ps以後要淺水了..
我說一下題外話XD
對岸學生的作文能力的確不差
且對於古文的造詣也佳
也許可以說是文化+民情吧
頗羨慕倒是
-
穿上制服 感覺問路的很多 = =川 機率比便服高超多....
也會有很多工人對你說:「早阿!」 or 「放學啦!」 or 「妹妹小心點~」
也會有人 在我要過馬路時 突然衝過來 說可不可以ㄧ起借撐傘 = =
要不就 跑來 摸摸我的書包徽章說: 這徽章好可愛喔!
也許 他們 覺得 學生比較親切吧 然後穿上制服看起來比較乖? 所以敢講話?
那沒制服的要怎麼辦?(淚奔)
(所以只能穿別人的制服過過乾癮XDDD)
-
五行社我確定他還活著
社博我有看到....
-
我說:社博的地點有變更
因為科學館附近在施工
所以有的攤位被遷到旁邊了
-
直接PM給熊會是個好方法但我希望大家能夠看到,所以我決定用發文的。
政附的自由精神還在否?自律精神去哪了?創意呢?創意不是用來下課亂丟球的,沒有第八節課也不可以這樣,樓上還有幾百人在上第八節,大考沒考好倒時候政附沒落大家一起倒楣。活力,大家都很有活力,可不可以在更積極投入一點公共事務而不只是在社團上?
雖說社團是高中生活很重要的一個部份,但沒有國,哪有家呢?學校對於社團處理態度的問題不處理掉,對社團是極大的傷害。班聯會參加的人少到甚至需要用強制的;衛糾也是。在別人學校看起來十分光榮的工作為什麼我們沒有人願意參與呢?虹報與校刊皆須大家投注熱情,不論是參與編輯或是提供稿件。
大家常在說政附糟政附爛,那大家當初是為何而進入這所學校呢?若是為自由,那我要說:「別傻了。」不要忘了我們都還是學生,有很多事情只是憑藉著一股熱情是做不好的。常在政附板上看到各位抱怨東抱怨西,有很多老師逛過深籃板之後的評價是:「怎麼那麼多抱怨?」,但在其中也有不少是真正有建設性的發言,我們是否該集合起這些聲音像學校宣告呢?相信行政再如何裝聾作啞,群眾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的。
2008、2009政大附中在哪裡?我覺得這將會是個很好的議題。
我們的未來要由我們自己決定,老師們都有教學熱誠,他們來這所學校的理想與我們是一樣的,但也與我們一樣失望了。機會是要靠自己爭取來的,個人推荐建北成、中崙四校的網站,那裡有相當多的比賽資訊。各項體育競賽...請洽建中社團版詢問,幾乎是有問必答。友校友社是很好的資源
未完,我會再補上
-
叫你阿妹還認為你建中@@"
這就像是我去洗手間的時候有家長問我說建中是不是收女生了一樣
-
-
就是現在我留校晚自習後都搭計程車回家(噢基隆很遠這樣)
結果某天有個計程車老伯 看到我穿制服
問我一個很奇妙的數學題目這樣
我有300元 要買300隻雞 大隻雞10元 中隻雞5元 小隻雞0.5元
每種都要買到 各買多少隻這樣
我當下很累 就說 全部買小隻的等他長大不就好了
然後計程車老伯竟然 跟我說 你們現在高中生程度怎麼都那麼差這樣
還說 這是小學三年級的題目
板上各位大大請你們算算看 看你們要算多久 XD
聽說我回家整個算了半個小時 真的是我程度太差嗎@@?!
算很快的大大請分享你們怎麼算吧 ^___^
這真的是三年級數學.........我被我家小朋友的數學考卷嚇到了...還真的有
話說....九月底的某個星期五...我穿著建中制服下山(政附在山上),要到政大轉車+覓食,
結果迎面走來一個成功的學弟,睜大眼睛看著我胸前的四個藍色大字愣了約三十秒(我有偷偷計時),然後往前走還不時回頭望過來(我笑翻了....)
然後蔥抓(政大那邊的)的老闆娘很疑惑的望著我說:「阿妹啊,阿建中是都不用穿制服喔,很少看你在穿耶。」←為了未來的食物,我有認真跟他解釋我不是建中的............
再說,那天是建中社聯,我去洗手間時,一票媽媽們很開心的圍過來:「建中開始收女生啦?」「果然是所自由開放的學校!」「有女生會不會影響男孩子們讀書啊?」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斷出現,瞬間三條線|||
我要怎麼跟他們解釋那天叫做制服日故我穿著建中制服且建中沒有收女生?有女生會不會影響男孩們唸書.....這就要問有女友的各位台大學長們囉(笑)
回家的路上還被大冒險.......
-
救我所知...(謎...我又不是建中的為什麼我知道....|||)
美術社分為漫畫組和西畫組
西畫組就不說明了,漫畫組應該看的出來是在做什麼了吧(笑)
日研社也有接觸ACG,但他們較希望大家可以不要只把焦點放在ACG上面。
看起來兩社都是很歡樂的地方
又ㄧ說,日研有校花XDDD(四字頭)
-
有些不完全是翻譯上的錯誤
而是連原文版的有問題了
p.93頁的圖5.23
最後那個鐵原子應為離子才是
且目前說法似乎2+3+都有
但台灣高中課本寫的依然是原子
-
實驗會搞死人阿....
不過要比賽考試campbell的確不錯
內容詳盡且以高中範圍來說幾乎所有問題都能獲得解答
-
報名日期具我所知應是還沒過
我們校內正在複賽階段
題目有種...的感覺...基因真是給她難爆,差點寫不下去。
翻了一下高三生物才發現哈溫定律在那裡|||| 囧rz
-
要不要有個主題?
有點像師大附中他們畢業典禮那種每年主題都不一樣的感覺。
-
-
我覺得南興的褲子最好穿
噢對他是百利的
我是覺得買褲子就好了
因為很貴
冬天制服也不建議啦
因為很厚(就是不舒服啦)
那為什麼還是有人熱愛冬季制服呢?
(某友人堅持穿冬季)
-
有人說國樂很精采耶~~
開心~~
飛~不過我那天好像臭著一張臉:P
揚琴真的很讚XDDD
我社博就有看到他了,超強!!(好像一個上午都他在那邊吧)
(國術社的攤位在國樂附近啊,看的我心癢癢XD)
-
高二班基過於偏遠
可否使用較樓下的空間?
-
教育部沒錢故據說不辦
來源:醬油+教務處
-
我說
我高一是語文實驗班的,不過就是奇奇怪怪的英文課多了六堂,一週十堂英文課。上一屆的實驗班還有強制選修二外跟獨立學習,我們這屆...教育部有補助...課後自行參加....今年...教育部不給錢,啥都沒。今年的實驗班被廢掉了,因為教育部不補助"術科專長""以外"的資優班。
沒錯,資優教育的確能夠集結更多的資源來做投資。
well,我要說,特殊專長加分,吃飯都成問題了,哪來的特殊專長?
偏遠地區的體保就算了,那是他們的吃飯工具。
在都市地區,音樂、美術、棋藝、舞蹈........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我是舞蹈隊出來的,每次的舞蹈比賽,一套服裝就要三四千塊(這還算是相當便宜的),個人組的衣服甚至是五位數。道具和教練費都還沒算在裡面。
我是國術社社長,教練費一次兩個鐘點,一個鐘點在外面算至少要六百到八百元。
實驗班的外師,一個鐘點九百元,一週兩個鐘點;英文寫作的軟體(Criterion),由於廠商贊助,不然一年也是要幾千元。
各種特殊項目的檢定,檢定費一次六百一千這樣算,音樂項目就更貴了,特殊樂器有的買起來是六七位數(豎琴等等)
體育競賽若非學校支持,自費出去比賽,舉例網球選手詹詠然莊佳蓉等人,出國比賽、教練,全都自費,一次開銷就是七位數。
體操等等又更貴了
資訊科技,正版軟體有多貴大家都知道
這樣的專長,全是錢錢錢
即便前程大好,但在培育階段的人呢?這樣是不是讓那些真正弱勢的人沒了機會。
公立高中一萬五有找的學費對我都有點吃力了(我是領補助的)
大家又特愛訂講義,全班一起定下來...再多個三千,班費一繳,再加兩千五,兩萬塊有找啦。
不論是一綱多本或一綱一本又如何,核心項目都不會變,只會隨時代的更迭而修正。
十二年國教....十幾年前就在吵了....
什麼時候會真的上路,再看看吧
-
金姓學弟開站沒幾天
快四千了XDDD
-
我有去看
進場的時候我傻眼,尖叫聲,螢光棒滿天飛。
建中生都那麼瘋狂嗎?
整體來說活動很精采,串場的也很棒(雖然點有點冷掉XDD)
為什麼要把螢光棒丟回觀眾席
直接沒收就好啦
看他們還有沒有東西可以丟
話說....
喇叭很好音控小糟
為什麼聲音會MIX在同一個喇叭裡?!
國樂很精采~~
-
我想問一下:
每個社團都會自己增加社課嗎?藝術性的社團會常練習嗎???(自己明明就不是藝術性的還問xd)
一定得自行增加的
一學期只有五次社課絕對不夠
話說:國術社只有四次阿...
就要努力社練啦~~
-
中研院生物資優培訓計畫
in 科展 競賽 奧林匹亞學術討論區
Posted
九月中旬開始看....目前看掉快半本了...interestingXDD
就當成床邊書吧,若真有興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