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大家不怕毒奶粉?!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146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我倒要問

難道說毒奶粉還沒重要到能夠大幅炒作嗎

這種新聞都批評

你要新聞報什麼?

我很不能理解什麼事都往媒體砲一下的想法

我今天才看到統計

各大平面媒體的頭版

有5X%是負面新聞

是正面的5倍

難道我們是一定要活在不安和恐懼中嗎

了不起有毒的東西就下架嘛

一定要把大家搞的無法生活

要無辜的廠商全部倒光就是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怎麼我們化學老師說還是少吃點好?

認為沒毒 你吃中毒 算你倒楣

知道有毒還吃然後身體不適就是活該了

反正少吃至少身體不會出問題

多吃就由自己的身體承擔吧:D

媒體呀

只是迎合大眾的需求罷了

每天還不都有人看爽報看得多high?

至於活在不安與恐懼之中

來比較一下

"活在到處提醒你陷阱很危險的地方"

以及

"活在有陷阱可是大家都當作沒事的地方"

一_一狠

報太多壞事總比不報好呀

從很多訊息中挑選有用的總比不給你挑

可行的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毒奶粉是會造成腎結石沒錯

但...有沒有注意到那一閃即過的訊息...

毒害的都是些新生兒

那那些成人病例都死到哪去了?

對阿= ="

成年人喝一點不會怎樣吧

不過不會致病的份量又該如何拿捏呢?

又不是像嬰兒體型小又每天致命狂灌牛奶

更何況明明出事的就那幾家 有必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嘛

不過話說新聞會報成火焰誇張的樣子

應該就跟颱風通常都會預報的比較閃亮威猛強力一樣吧

寧可大家恐慌 也不要大家沒做準備(?)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實這種有毒的東西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出現在食物中

而且還是為了要獲利而添加的

搞不懂政府為何要把標準訂在2.5PPM

即使不添加,乳牛體內也會因為生物累積的關係而含有各式各樣的有害物質。

這就跟有機栽培的蔬菜也允許有一定值的農藥殘留同一個道理。

而且如果我這個換算方式沒問題的話,2.5ppm不算是很高的數值。

美國標準是每公斤體重每天0.63ppm,有哪位可以在一天內吃下體重四分之一的食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今天才看到統計

各大平面媒體的頭版

有5X%是負面新聞

是正面的5倍

難道我們是一定要活在不安和恐懼中嗎

了不起有毒的東西就下架嘛

一定要把大家搞的無法生活

要無辜的廠商全部倒光就是了???

了不起有毒的東西就下架

但如果不是媒體爭相報導這件事

有多少廠商願意承認事態嚴重到需要下架?

很好啊

不要活在不安和恐懼中

大家不要知道有毒奶粉不是很好嗎

分工合作每家新聞報導不同的東西

負面新聞不大於正面新聞

是不是又是另一種新聞封鎖?

"這東西是可能危害到性命的也!為什麼只有這家新聞有報導?"

你喜歡這樣的世界?

或許我有點激動

但我絕不認為這是媒體在炒作無聊新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yahoo新聞有報一個很鳥的理由…

因為機器驗不到那麼低…= ='

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927/11/16nkl.html

衛生署對三聚氰胺訂出2.5ppm的標準,原因是考量各機關儀器好壞不一,對2ppm以下的含量往往檢測結果有差異,所以乾脆放寬標準。

不過,清大教授「凌永健」直批本末倒置,因為全國至少有30台儀器可以驗出0.01ppm的濃度;師大教授「吳家誠」也說,三聚氰胺可能致癌,衛生署關起門來做決策,不向民間求援,真是離譜。

清大化學系的實驗室內,這組造價500萬元的機器就是能檢驗三聚氰胺的「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精確度可達0.01ppm,雖然能扮演毒奶事件的緊急檢驗器,但問題是衛生署在危機處理時,卻對國內這些精準儀器不理不睬。

就算不提清大實驗室,在衛生署底下的藥檢局也有一台同款質譜儀,能驗出0.05ppm的水準,但衛生署卻偏偏以各機關器材在2ppm以下檢測結果不精準,而作為放寬標準的考量,學者痛批這根本就本末倒置。

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全都不允許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就只有台灣學香港放寬標準,師大教授吳家誠認為,衛生署相當離譜。

去年,美國就因為中國毒奶粉發生寵物暴斃事件,上網查詢三聚氰胺的英文(Melamine),就能找到美國FDA的完整應變處理機制,但衛生署卻亂無章法,閉門造車,不禁讓人驚訝,官員們的腦袋到底想些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