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中文版的維基解說:米蘭維奇定律


Recommended Pos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lankovitch_cycles

非常的難啊難啊。但是米蘭維奇定律,我試著去找,Googe和Yahoo大部分都是英文版的。我想要了解,想要更多的資料,雖然課本上有寫了,但是我沒有辦法以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去You tube搜索過影片,但是他不─存─在─!= =""(氣)

有沒有哪裡有Milankovitch的資料呢?我需要繁體中文版的。而且維基的資料加上圖片讓人看起來,很棒。我很希望那是中文版的。但這個意思不是說希望這兒有人可以幫我翻完它,沒有啦!跟我有同樣感覺的人應該有吧,真的很棒是的資料。若有人看到類似的資料,可否分享一下呢?謝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我們都知道米蘭科維奇(Milankovitch)曾經提出地球氣候變化的三個天文週期,分別是二萬年、四萬年及十萬年週期,其中十萬年週期便是地球繞日軌道從最橢圓變到最圓又再變到最橢圓所需的時間。而最近在Science上所發表的這篇文章則是利用了一根採自西南太平洋(West Caroline Basin)的深海沈積物岩心,獲得大約二百二十五萬年來的地球磁場紀錄。根據頻譜分析的結果顯示,地球磁場在磁傾角及地磁場強度的變化上,有很明顯的週期性變化,頻率大約是每十萬年一次,這樣的結果和地球軌道變化的週期非常一致,同時磁傾角的變化和地球軌道變化的模式也非常吻合,這是否意味了彼此的關連性呢?文中作者認為由於氣候的變化,改變了地表的質量分佈(冰河的形成與消失),進而影響到地球自轉與地球的磁場變化,因此會有這樣的關連性。

雖然作者強調這樣的紀錄是屬於全球性的偶極磁場(dipole field)而非區域性的非偶極磁場(nondipole field)事件,可是從頻譜分析的結果來看,雖然磁傾角變化確實有很明顯的十萬年週期,但是地磁場強度的變化就不見得吻合(甚至是很不吻合),因此要單以一根海洋岩心的紀錄就作全球變化的推論,畢竟可信度還是值得懷疑的。

米蘭科維奇(Milankovitch)指出日-地關係的變化是造成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出現的主因。冰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夏季(不是冬季)的太陽輻射量變弱,不足以溶化上一冬季留下的冰雪。使得冰雪覆蓋區域逐年往低緯度區擴展。較廣的冰雪覆蓋區反射較多的太陽輻射,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變少,冰雪溶化量因此更形減少。此一『冰-反照率機制』產生的正回饋,使得冰雪覆蓋區逐年擴大。圖7-2描述有利於形成冰期與間冰期的日-地關係。適合冰期發展的日-地關係,為較小的黃赤交角及位於遠日點的夏季。如此一來,高緯度地區夏季所接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小。相反的,如果是較大的黃赤交角及位於近日點的夏季,高緯度地區夏季所接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大,因此適合間冰期的發展。米蘭科維奇的理論已為許多古氣候資料印證。

以上資料來自雅虎奇摩知識~

翻譯我不行~學妹這些資料將就一下吧~多懂一點也好~[我找這個米蘭科維奇找很久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