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明星學校的存在價值


Recommended Posts

我覺得有這個必要耶....

畢竟 可以促進良性競爭吧

總不能因為達不到要求..就否定它的存在價值吧?!

至於弊→就是有人會因為沒達到要求 想不開吧= =

所以有人說什麼不能能力分班→差不多跟這個一樣吧

就是看到別人的班比較帥→不爽=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78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大家可以想這問題,唯有精英教育才能培訓出人才嗎?鼓舞學生奮發向上真只有精英學校是唯一方式嗎?教學的品質與內容為何不足

可是有些精英教育\研究需要的資源成本太高,不可能普及化,或是普級划不來。

尤其是對想要參加能力競賽或是奧林匹亞的人(舉例而已,不只是比賽),不是[也永遠不可能是]每間學校都有足夠的資源

總不能叫學的多、快的人停下來吧

如果相處過的話,真的能體會到建中、一女中的人,除了知識外,真的有不一樣的氣質

名校的價值應該不只是升學,升學的人也不等於人才

一個很會讀書,有自制力的人,無論讀哪裡都可以升學,但不是讀哪裡學到的都一樣多

像是我高中從來沒有找教授進實驗室做些研究,雖然是我沒主動找

但是在參加化奧(高三下)前,根本不知道有這種事(我孤陋寡聞......),

還是從讀北部學校的人聽來的

對我們小學校(即使明道也不小了),有很多事情是想像不到也創造度出來的 ex,(海龜湯?)拖走

而造就建中這些名校的資源,環境適不適合\不能普及化

問題終究是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沒有條件上名校,拼命擠,擠不上就眼紅才造成升學制度的問題的

可是在學歷=工作機會的環境哩,想改善很難

高中原本就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也需要讀的,可是為了上大學非拼不可

哪大學呢?她是研究殿堂還是職業訓練?大部分的人好像把它定位為後者

公司徵才:學歷限大學畢業!這是社會的錯,不是教育制度的

我覺得國民教育的目的是把文明的基礎傳承下去,讓每個人都有能力獨立接收資訊→國中就夠了,12年國教很浪費

高職是讓"還能學習"的人有更多知識,能幫助科技社會繼續運轉 ex. 機械工程、電工等

普通高中只是為大學做準備

大學為了推動科技\研究而不是為了找工作

我們現在的物質社會不就來自大學出現後的研究?

化學的建立才有各種新物質,像是面前電腦中的矽,液晶......

物理學→電路、能源......

作為理學基礎的數學,讓政府有能力調控市場的經濟學......

而不是大學=工作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明星學校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競爭力較其他學校大

將成績較優異的學生放在同一個地方

相互切磋

才廣受大家喜愛...

精英教育固然有存在的必要

明星學校對我影響可以說是很大

也可以說是完全沒有

因為我的堂表兄姐和我哥哥姐姐都是從建中北一畢業

或者還在就學

我唸的學校讓我爸媽感到很沒面子

我也被親戚恥笑

但是我的第一志願是高職

所以也不能說我差

我只是照著我的興趣走......

名校出來也不一定出頭天

台灣也有很多高學歷失業的例子啊

不是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