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者的一些問題?


Recommended Posts

四季星座出現的時間 ?

似乎每天都會出現 只是兩個在白天 兩個在晚上(前半夜與後半夜)

那詳細的出現 又是何時?

赤道儀經緯儀 的差異 與粗略的問置?

兩個似乎都是儀器的一部分 但上次講解儀器時 似乎沒提到經緯儀

在看迎新發的講義時 有提到北天 南天 是指什麼? 為何星空要細分成那樣?

迎新過後 產生的疑惑 原本應該是問我們學校的教學 只是期中考逼近 學校又要犧牲社課啦!

下一次恐怕是在三個禮拜後 疑惑不吐不過 實在難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四季星座出現的時間 ?

似乎每天都會出現 只是兩個在白天 兩個在晚上(前半夜與後半夜)

那詳細的出現 又是何時?

所謂四季,是以春、秋分或夏、冬至0000時所能看見的星座,

所以其實有重疊到。記個大概就好。

訓練觀測可以參考這裡: 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105198

赤道儀經緯儀 的差異 與粗略的問置?

兩個似乎都是儀器的一部分 但上次講解儀器時 似乎沒提到經緯儀

經緯儀就是做簡單上下左右移動的望遠鏡架,

赤道儀卻比較特殊,它會繞著某一點旋轉。

如果在架儀器的時候把這個點對準北極星,

它的移動方式恰巧和星子們的東昇西落一致,

裝上馬達就可以追蹤!

追蹤就可以做長期曝光的攝影。

在看迎新發的講義時 有提到北天 南天 是指什麼? 為何星空要細分成那樣?

因為地球是圓的,

一次頂多只能看到半個星空。

因為它是繞南北極自轉,

當你站到南、北極,

無論如何都只能看到一樣多的星。

在北極看到的是北天,

南極則是南天。

迎新過後 產生的疑惑 原本應該是問我們學校的教學 只是期中考逼近 學校又要犧牲社課啦!

下一次恐怕是在三個禮拜後 疑惑不吐不過 實在難受~~~

那就多來天文版吧!

(順便拉幾個好友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謂四季,是以春、秋分或夏、冬至0000時所能看見的星座,

所以其實有重疊到。記個大概就好。

訓練觀測可以參考這裡: 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105198

經緯儀就是做簡單上下左右移動的望遠鏡架,

赤道儀卻比較特殊,它會繞著某一點旋轉。

如果在架儀器的時候把這個點對準北極星,

它的移動方式恰巧和星子們的東昇西落一致,

裝上馬達就可以追蹤!

追蹤就可以做長期曝光的攝影。

因為地球是圓的,

一次頂多只能看到半個星空。

因為它是繞南北極自轉,

當你站到南、北極,

無論如何都只能看到一樣多的星。

在北極看到的是北天,

南極則是南天。

那就多來天文版吧!

(順便拉幾個好友xd)

那麼怎麼判斷 當時看的北天 還是 南天?

黑洞 是因為恆星耗盡體內核能 失去對抗壓力的能力 才會發生崩潰 壓縮 不過壓力是什麼?

引力?

很感謝版主 這麼快 就回我 ^0^ 知道南部天文幫嗎? 那真是一個很好的團體

黑洞 我是想問 耗盡體內核能 跟失去對抗壓力的能力 有什關係?

那壓力又是什麼? 是指引力嗎?

當時學長就有說 天文幫比北部的人 多很多 來過天文幫的活動嗎? 版主

北集星 星中會 天文幫 不知道有沒有聯繫~~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麼怎麼判斷 當時看的北天 還是 南天?

用背的,

或著粗略地以黃道為分介。

黑洞 是因為恆星耗盡體內核能 失去對抗壓力的能力 才會發生崩潰 壓縮 不過壓力是什麼?

可以去查一下資料啊!

http://www.student.tw/db/showthread.php?t=53237&highlight=%E9%BB%91%E6%B4%9E

引力?

引力安怎? 惹了你喔? xd

好啦,真的,奇摩知識很好用。

簡單說,質量會把周圍的時空扭曲,

就像一張紙中間的球,

原本的直線會不自覺變成曲線,

造成 "引力作用"。

很感謝版主 這麼快 就回我 ^0^ 知道南部天文幫嗎? 那真是一個很好的團體

知道啊,人多得跟什麼一樣,讓我消化不良xd

那你有聽過中部的星中會嗎?

北部的北集星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麼怎麼判斷 當時看的北天 還是 南天?

黑洞 是因為恆星耗盡體內核能 失去對抗壓力的能力 才會發生崩潰 壓縮 不過壓力是什麼?

引力?

很感謝版主 這麼快 就回我 ^0^ 知道南部天文幫嗎? 那真是一個很好的團體

黑洞 我是想問 耗盡體內核能 跟失去對抗壓力的能力 有什關係?

那壓力又是什麼? 是指引力嗎?

當時學長就有說 天文幫比北部的人 多很多 來過天文幫的活動嗎? 版主

北集星 星中會 天文幫 不知道有沒有聯繫~~

幾經查詢 終於為自己解惑

超新星爆炸除了往外炸開的殘骸之外,原先核心部分仍繼續向內塌縮。這時有兩種可能的情況會發生。核心質量很大的,一般認為大約大於3到5個太陽質量,會一直塌縮下去,變成一種很奇怪的物體:黑洞。

大質量的恆星演化到中心的碳氧核心向內收縮時,因為質量夠大,內縮的萬有引力夠強,以致於電子簡併的壓力不足以抵擋萬有引力,核心於是持續收縮,溫度升高,直到碳和氧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融合反應,形成更重的元素,例如氖和鎂。在核心部分,這樣的,收縮融合,再收縮融合,的過程一直接續發生,直到合成鐵為止

在恆星內部鐵核形成之後,並沒有進一步的核融合反應可以提供能量來抵擋萬有引力的收縮。因此核心密度一再升高,整個核心就像是一個超大的原子核一樣。在接下來的某一瞬間,許多電子被質子捕捉,轉變成中子。在這一瞬間,核心物質的性質頓時改變,變得堅硬了些。原先在這核心外圍一起向內收縮的物質一下子反彈子出來,而把更外圍較低密度的物質整個向外炸了開來。這就是超新星的爆炸。

至於為何內縮 至今仍是謎 快期中考 恐怕不能再花大量的時間在天文上 >< 偏偏我查內壓 都是一大堆疾病

話說最近對黑洞吸光很有興趣 天文版內的討論 大多零散 等費一番工夫才能理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個人猜測:

把物質往外噴的力量超大,

其反作用力及足以把中心內縮成奇異點。

翻閱一下社團講義 雖然有提到重力吸引 但仍是無講解原因 所有我就在知識+

專查"重力吸引向內縮"(果然比查內壓的情形好多了 人還是不要太懶惰的好)

重力擾動現象  在大爆炸後的宇宙中,物質原本是均勻地分佈的,那為什麼在今天的宇宙中會有這些數不完的銀河系及星系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在大爆炸之後的早期宙宇中,一定存在有某種“物理機制”讓原本均勻的宇宙變得不均勻,之後這些微弱的不均勻分佈便在重力的不穩定作用 (gravitational instability) 下進一步形成今日的銀河系及星系。(這裡所謂的重力不穩定作用指的是,在三度空間中如果物質密度的分佈是不均勻的話,那麼密度高的部份將會隨時間因重力作用向內收縮而變得密度更高,同時密度低的地方將會變得密度更低。)

所以內縮的原因 找到 !!! 果然自己查資料 記憶比較準確 改天自己做一下報告好嚕~~ 算是這幾日的心得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是宇宙初期的內縮,

跟近日黑洞的形成關係不大吧?

(不過由星雲變成恆星的方式也差不多啦)

嗯~~ 當初沒查仔細"重力擾動" 除了宇宙初期的內縮 它也才用來解釋

行星與其他星體的互懂 不過也算學到一點 ^0^

這是社團講義所提到 "電子簡併的壓力 抵擋重力內縮"

而電子簡併的壓力 屬於物理量子力學 大致是電子以及其它所有歸類為"費米子"的粒子

都擁有一種奇異的性質 就是不能處於完全相同的狀態(其實這句話 我是看不懂的)

這個性質在物理學中稱為「包立不相容原理」 是物理學家包立所提出來的

當星球物質密度很大時 就有越多的電子必須處在比較高能量的狀態 也就是有比較高的速度

因此提供了比較大的壓力 這個壓力稱為電子的「簡併壓力」。

例子:

如果恆星演化晚期時核心的質量比昌德拉華特極限大

(即> 1.4 太陽質量),重力勝過電子簡併壓力,恆星的核心不斷收縮,

密度不斷增加,當密度達至約 1012 g/cc,電子被壓進原子核內。

原子核內電子與質子結合為中子

質子 + 電子 -> 中子 + 中微子

形成中子物質。密度達至約1012 g/cc 之後,

中子簡併壓力產生的反收縮作用急劇上升

塌縮下墜的物質突然衝擊堅硬的核心時發生反衝 (rebound),

產生向外傳播的激振波 (shock wave) 造成超新星爆炸。

如果核心的質量 < 2-3 太陽質量 中子簡併壓力便會抗衡核心進一步收縮,

形成一顆穩定 非常細小但密度極高的中子星。

我猜內縮 是核心吸引外層的結果 而黑洞就是阻止不了這種內縮的最終產物

暫時這樣想 不知道版主有什麼意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同意啊。

其實,我在這不算什麼高手

比我強的大有人在,

只不過大家都跑去準備考試了,

只剩我一個在此荒廢時日 (茶)

這學期 沒地科 也沒物理 要不然問問老師 就清楚得多嚕~~

(雖然老師不一定天文很強 但至少可以幫忙解釋一下專有名詞)

至少你比我這個小高一厲害得多拉! 這學期還有三次社課 希望可以學到更多

要不然寒訓就慘嚕~~~

剛讀三個小時的書 處於你只要一點我 就可以輕鬆倒下的情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