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真的很誇張。


Recommended Posts

單指一般人而言,其實把個人擴大到國族一點都不奇怪。

的確一個人的行為並不代表該國人民整體表現。(這個思想很正確)

但是會這麼想的有多少?

回覆內容大致和上面差不多。

再次強調一點,你的想法觀念很正確。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是理性的,

而且在潛意識中會產生以偏概全的想法。

口氣這樣,你果然是聖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篇放在建中板根本就是個笑話&錯誤

學弟(看一下,的確是一槓)

真的關心現在台灣人的國際觀感、社會,那這篇歡迎你放到別的地方去

甚至登報,我可以幫你打電話&EMAIL到中國、聯合、蘋果

發在這邊,幾乎是要挑起筆戰了.....

(尤其是不斷的在文中使用 "你們" 這裡又剛好是建中板 無意之中,就讓大家都絕得你在指責建中)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有一些看法。

台灣接觸藝文的時間有多少?

台灣有多少個正式的表演場地?

兩廳院是唯一國際級的場地,可是也只有二十年歷史。

對於藝術淵源深厚的西方人,尊重表演者是理所當然。

但是,現在來說,要2300萬人都"知道"表演時不要說話,可不是件簡單的事。不過重點是,跟二十年前台灣的觀眾素質比起來,實在是進步太多太多了。

說真的,台北的表演場地論品質與數量都比其他地方好很多,觀眾素養也真的比較好。

我好奇

1.我以為中國人接觸「藝術」〈或藝文?〉已經很久了?

2.尊重表演者是理所當然?還是國情使然?

我認為表演者理應受尊重

但那只是「我認為」

就以高中課本最常見的老殘遊記中的篇章─「大明湖居聽書」來看

在那位「皮膚像風乾的橘皮」的男子「上台」時,觀眾有搭理他嗎?

還是說這是因為中國人太沒水準了?

我不想引起筆戰...純粹好奇!:E

再次為更改您的名字向您道歉!= ='

P.S.上述使用「中國人」字眼乃因我個人認為台灣及中國文化一脈相傳之故,與政治立場無關...=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好奇

1.我以為中國人接觸「藝術」〈或藝文?〉已經很久了?

"

顯然地

有人對於藝術接觸定義的非常狹隘

而且台灣的歷史文化並不能單獨分割

接觸藝文的時間絕對不短

我想問題不是出在長短

而是長久以來藝術表演的地位高低吧

mayb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學弟喔~

希望你講話不要太全盤性的否認高職生

妳難道以為我們這個學校行為就檢點到哪去了嗎?

再捷運站

我也常常會看到自己學校的人再飲食阿

真的是有點大建中主義(自以為清高!?)

題外話

下次你看到有人在捷運飲食,請你自己去制止他吧

要求別人之前先要求自己

這也是做人的本分

妳既然覺得妳所謂的**高職在敗壞國家聲譽

身為一個清高的建中人

就算幫捷運員工一點小忙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好奇

1.我以為中國人接觸「藝術」〈或藝文?〉已經很久了?

2.尊重表演者是理所當然?還是國情使然?

我認為表演者理應受尊重

但那只是「我認為」

就以高中課本最常見的老殘遊記中的篇章─「大明湖居聽書」來看

在那位「皮膚像風乾的橘皮」的男子「上台」時,觀眾有搭理他嗎?

還是說這是因為中國人太沒水準了?

我不想引起筆戰...純粹好奇!:E

再次為更改您的名字向您道歉!= ='

P.S.上述使用「中國人」字眼乃因我個人認為台灣及中國文化一脈相傳之故,與政治立場無關...= ="

我覺得呀~聽書本來就是娛樂性很高的活動 總是要吵吵鬧鬧的@@

樓上說的好~還是國情使然吧~

說不定他們的觀念是"臺下越熱鬧 表演者就越開心"

(雖然說到西式音樂廳是不適用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顯然地

有人對於藝術接觸定義的非常狹隘

而且台灣的歷史文化並不能單獨分割

接觸藝文的時間絕對不短

我想問題不是出在長短

而是長久以來藝術表演的地位高低吧

maybe

我以為,西方的表演者以前也是要靠宮廷或一些達官貴人來豢養

為了滿足這些權勢者的胃口,這些藝術家們創作勤練

又因為彼此競爭創新,或互相觀摩學習

使的西方的表演藝術越來越精緻純熟

加上欣賞這些藝術表演的人身分較高,他們也把藝術欣賞的場合當成交際場所

每次去看表演都盛裝赴會,看完表演後不免要把表演內容當與人交際的話題,

大家品評討論

所以觀賞時必是聚精會神,也就形成看西方表演要鴉雀無聲的習慣

而中國的表演藝術起自民間的俚巷歌謠,歌樓酒館

這種"平民式"--如說書、戲曲等--表演常是酒酣耳熱之助興用途

這種大眾化的藝術內容當然也不適合讓觀眾坐在高級的椅子上安靜的欣賞

一定要有人跟著節拍搖頭晃腦,或到精彩處拍案叫絕

所以總結來說應是中西方不同的藝術內涵

造成觀眾有不同的觀賞習慣

我有一些看法。

台灣接觸藝文的時間有多少?

台灣有多少個正式的表演場地?

兩廳院是唯一國際級的場地,可是也只有二十年歷史。

對於藝術淵源深厚的西方人,尊重表演者是理所當然。

但是,現在來說,要2300萬人都"知道"表演時不要說話,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不過重點是,跟二十年前台灣的觀眾素質比起來,實在是進步太多太多了。

說真的,台北的表演場地論品質與數量都比其他地方好很多,觀眾素養也真的比較好。

(SORRY那個"阿"沒辦法打只好用Y)

這。。。好歹台灣人大多數也是從大陸移民過來的吧

文化應是一脈相承(非關政治)

下面那句說的好耶

文化差異不是那麼容易就被弭平

不過去看西方文化的表演本來就應該用西方的習慣來看

表演者才會"認為"我們是在尊重他

我發現我以上的文字好像很主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以為,西方的表演者以前也是要靠宮廷或一些達官貴人來豢養

為了滿足這些權勢者的胃口,這些藝術家們創作勤練

又因為彼此競爭創新,或互相觀摩學習

使的西方的表演藝術越來越精緻純熟

加上欣賞這些藝術表演的人身分較高,他們也把藝術欣賞的場合當成交際場所

每次去看表演都盛裝赴會,看完表演後不免要把表演內容當與人交際的話題,

大家品評討論

所以觀賞時必是聚精會神,也就形成看西方表演要鴉雀無聲的習慣

而中國的表演藝術起自民間的俚巷歌謠,歌樓酒館

這種"平民式"--如說書、戲曲等--表演常是酒酣耳熱之助興用途

這種大眾化的藝術內容當然也不適合讓觀眾坐在高級的椅子上安靜的欣賞

一定要有人跟著節拍搖頭晃腦,或到精彩處拍案叫絕

所以總結來說應是中西方不同的藝術內涵

造成觀眾有不同的觀賞習慣

(SORRY那個"阿"沒辦法打只好用Y)

這。。。好歹台灣人大多數也是從大陸移民過來的吧

文化應是一脈相承(非關政治)

下面那句說的好耶

文化差異不是那麼容易就被弭平

不過去看西方文化的表演本來就應該用西方的習慣來看

表演者才會"認為"我們是在尊重他

我發現我以上的文字好像很主觀

嗯...你說得真好...經過你的一番「解釋」後我深有同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