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我國高中教育之文言文課程應採選修制(討論進行中)


Recommended Posts

辯題:我國高中教育之文言文課程應採選修制

正方:聖水炸彈客

反方:颻

評審:醉明月、白鹿(版方安排)

本場辯論採行新的實驗制度:

1.正方首輪申論

2.反方首輪申論

3.正方第二次申論

4.反方二次申論

5.正方總結質詢

6.反方總結答辯

7.反方總結質詢

8.正方總結答辯

9.反方總結陳辭

10.正方總結陳辭

11.講評

12.發問與討論時間

(本時間開放所有有興趣者討論與詢問)

每個環節間隔至多48小時,否則視為放棄,提醒講評則不在此限。且辯士發文後不可再行修改,否則視為違規,請各位注意。

(註:論壇辯論各環節中的48小時緩衝是考量辯士之上網時間不一及打字速度差異,而非用來供辯士作查資料或重新架論點之途,亦請把握時間。)

辯論正式開始。請正方進行第一輪申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正方首輪申論

大家好,最近在電視上看到刪減『文言文』在學術界及政治界引起軒然大波,高中文言文教育的去留已受到台灣教育界的矚目,文言文這麼艱澀難懂的東西,真的有留下的價值?

語言實乃溝通之工具,文言文在現今社會並不被普遍使用,據我所知,甚至連古代的市民百姓也不接受,文言文只是文武百官在書寫文章加強形式精華程度的手段,以前人除非唸過書,不然其實根本就看不懂,再加上早期社會並不如現在富裕,通常讀書跟工作人數有一段落差,試問當時普通人如何接觸從古至今的經典文學內涵?怎有機會翻身?

再把焦點放在現在的高中,文言文比重如此之大,大家捫心自問,今天我們為了升學而唸文言問、背文言文,在考試之後有多少人再特地去找文言的書來看?會做這種事的也只有少數吧!我們何不把文言文改為選修制,我想了解古代思想精華我就去修文言文,沒有興趣的人為什麼一定要逼他們學?艱澀的文言文並不是生活必需,當然這種文化有他保存的價值,任何東西都會有想學習的人,採選修制的話,文言文可交由這些有興趣的人傳承下去並將其發揚光大,不應該強迫沒有意願的學生去做,難道沒有興趣的學生真的懂得文言文的價值及精髓在哪?挺多的是抱怨這麼難背的東西為什麼會放在一試定終生的聯考上,需要性不大的東西竟然佔滿台灣學生的心思,學生如何適性地發展興趣?造就了一位半吊子文言文的全能學生是否也意味著扼殺了一位精於他科的人才?在此的利益比較可想而知,如不採取選修制實在教人憂心。

我們來舉個例示範現在教材中文言文的難易度:

中國戰國時代,秦始皇之丞相李斯,寫了一篇「駢體文」,其中有如下的文句: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鼍之鼓。】

短短只有兩行,卻是處處是典故,一般人看得懂嗎?而這篇艱澀難懂的「駢體文」,正是目前各出版社都列入高三國文教材的「諫逐客書」,也就是今年大學指考國文科試題出處。

在銀幕前的你看得懂嗎?你仍然覺得這就是我國該填入高中生腦袋的東西?為什麼看個文章還得猜謎語猜來猜去?光這句話其背隱含的典故若沒有讀過根本就看不懂。

根據我國高及中學法第一條:高級中學以陶冶青年身心,培養健全公民,奠定研究學術或學習專門知能之預備為宗旨。文言文既無法陶冶大部分青年的身心(背的要死),也無法培養健全公民,雖為中國文學的專門知識必備能力,但如果採選修制,不僅有興趣的人可以獲取相關知識,沒有興趣的人也有更多時間準備其他有興趣的科目,這樣各方面的人才不必擔心時間不夠而無法鑽研想學的東西,不僅達成適性發展,相信由興趣的人來發展會比沒興趣的人來得有成就,因此我國高中教育之文言文課程應採選修制

正方首輪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大家好,

高中教材在文言文的比例上從六成調整成四成五,從這裡陸續引發許多爭議;在我們的認知裡,語言與文字是活的,是會變化,許多人認為文言文已經死了。死了的文言文根本沒用,而且又難學,又難又不實用的東西確實沒人喜歡,也不會有什麼人想學;但是如果因為這點而將高中課程中的文言文改成選修,那是否是一種逃避?舉例來說「很多人覺得:數學也很難啊,為什麼不要選修?而且學數學根本沒用啊,日常生活又用不到三角函數,學他幹麻!」如果是一個工廠的作業員,他在求學中學了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那我可以質疑他,你學那些有什麼用,你不是只需要用到勞力嗎?

文言文在高中教材已經刪減到五成以下,對於這個教育政策,我覺得他確實減輕了學生唸國文的負擔,但是高中課程中的文言文真的有難到這麼誇張嗎?真正有難到的部分其實也只有先秦到兩漢的文言文,文言文是從先秦人們說話的語言演變而來,當時的人說話確實文鄒鄒,但是先秦兩漢的文章有很多嗎?並不會,舉「桃花源記」來說,他會難到看不懂嗎。從許多討論來看,學生之所以討厭文言文或覺得很難,不過就是因為要背,背書浪費了學生的時間,背書背一背就忘了,用不到又背的要死,也難怪沒什麼人喜歡;但是唸書真的是背嗎,如果只是死背、死讀,那每個人都發幾本論語孟子回去背起來,然後來學校考試,考八股文就好了。

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文言文並不是為了背起來考試,其他科目也一樣,健全身心發展的教育之下,解決的方式並不是選修,而是試著去解決填鴨式教育下的錯誤觀念。

另外讓我不得不質疑選修的原因是高中階段的學生真的有判斷能力嗎?大人們因為自己有過不對的路途,因此老是幫我們決定了一大堆事而造成很多人的不滿,也有些會因為叛逆或有自己的想法而與父母的期望對立,況且還是高中生的我們的社會歷練在大人眼中還不夠、還不成熟,由此可以知道,高中生的判斷能力是受到質疑的。

如果在現高中階段將文言文改成選修,高中生會基於什麼樣的心態去選擇要或不要學?如果不學又要如何去接受高等教育,也許以後唸的科系與文言文無關,但那只是相對多數與少數的問題。文言文並不實用,但是不能否認它的價值,如果我們連自己過去的文化及語言都不了解,那要如何承先啟後?文言文的歷史少說有兩千三百年,而白話文的歷史也不過才兩百年,現在國文課本白話文與文言文的比例是5.5:4.5,發展相差如此甚大還要刪減之後再改成選修嗎,我認為這並不好,只會讓我們與傳統文化的隔閡更大。

高級中學法第一條:高級中學以陶冶青年身心,培養健全公民,奠定研究學術或學習專門知能之預備為宗旨。

我不能肯定文言文是否可以陶冶身心,培養健全公民,原因在於學校老師的教學與教育的政策在不知不覺中抹殺了閱讀文言文的目的,變成了只要背下來就可以應付考試的觀念,如果可以使教育遠離這種觀念,那麼文言文為什麼要選修呢?在高中的階段中了解孔子的仁、教育理念,了解孟子的理念在多年後被范仲淹寫成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同樣的我們也學習古時候的東西,以古鑑今,我們也有新想法新理念,與文言文相互應照、檢證。嘗試著藉古今文章闡述,能也有進一步的判斷能力,並由此塑造出一個健全身心的良好人格,我覺得若能做到這點就沒有選修的必要性了。

另外若沒有文言文的基礎是無法奠定學術基礎或專門智能之預備的,應該說,其實並非所有高中生都知道自己未來的學習與什麼相關,而且人的想法會改變,也許聽了一場演講就有可能想要改變自己的志願,因此才需要在眾多「沒有用」的科目中學習,培養全方位能力的基礎,然後逐漸發展出自己的興趣及專業能力,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達到我國高級中學法的第一條之宗旨。

反方第一次申論,到此結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正方第二次申論

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文言文並不是為了背起來考試,其他科目也一樣,健全身心發展的教育之下,解決的方式並不是選修,而是試著去解決填鴨式教育下的錯誤觀念。

您方提到這段本人深感認同,但現行教育制度之下,我就聽過很多老師常常說:『這幾課白話文自己回去讀一讀,考試會考幾題。』,我曾和一位親戚(國中國文老師)討論過,他跟我舉一個例子,今天某甲做了十杯咖啡,某乙通通喝過一遍,假設咖啡是難喝的,某乙不能說咖啡不好,而應該是某甲做咖啡的技術很爛。相對的,的確我們不應該質疑文言文傳承下去的價值,但是現行制度衍生出老師們因為時間不足而無法顧及『一般人認為』比較簡單的白話文,試問白話文真的更好學?高中三年這樣過去其實文言文明顯的實際比重和白話文有一段差距,況且現在指考吹起了一股『復古風』,這樣的情形很有可能越演越烈。

上述指出我們的教法,也就是制度出了問題,選修制是一個較可行的方案,與其犧牲大半對他科有潛力的學生,不如讓大家依照自己的興趣分門別類,鑽精學習,我認為選修制絕對是當今犧牲最少且又能改善狀況的方法,您方認為應針對填鴨式教育下去做改革,請問現況能容許這麼做嗎?要怎麼改革?至少較可行的選修制能夠有效改善現況。

況且還是高中生的我們的社會歷練在大人眼中還不夠、還不成熟,由此可以知道,高中生的判斷能力是受到質疑的。

或許當下很多名人感謝前人對他們的嚴格要求,或許我們真的不夠成熟,就算我們遭到質疑也不代表可以抹殺我們的興趣、創意及理想,歐美國家的教育告訴我們學習也可以這麼快樂、這麼有成就,當我們有一天上英文課上到畢卡索,有誰會特地去查他的資料並對他深入了解?挺多的是單字背一背、課文看一看就上戰場考試。您方前段指出應修正填鴨式教育,但後來又說高中生的判斷力令人質疑,難道非填鴨式教育指的也是不相信高中生的選擇

同樣的我們也學習古時候的東西,以古鑑今,我們也有新想法新理念,與文言文相互應照、檢證。嘗試著藉古今文章闡述,能也有進一步的判斷能力,並由此塑造出一個健全身心的良好人格,我覺得若能做到這點就沒有選修的必要性了。

的確古人思想精華的確有其可學價值,但是其他文學呢?難道無法像藉由文言文了解的中國文學般教化人心?如果把國文課改成類似選修制的文學課,選修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不也一樣能達成其目的?既然如此,何必讓沒興趣的人學得如此辛苦?

因此才需要在眾多「沒有用」的科目中學習,培養全方位能力的基礎,然後逐漸發展出自己的興趣及專業能力,如此一來才能真正達到我國高級中學法的第一條之宗旨。

在選擇自己興趣的同時,一方面也是向自己施壓,告訴自己如果對自己的興趣只是5分鐘熱度,將來就會因為不好轉行感到苦惱,在這方面只要學校好好宣導,相信大家都能開心學習,如願就業,況且現在國中升學宣導就做的還不錯,許多家長已經開始改變觀念、重視孩子們有興趣的技職教育。

正方第二次申論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觀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方辯友您好,

承如我之前所說文言文與其他多數的科目多半沒有實質上的意義,因此我將對方辯友您說的東西整理了一下:

一、 不實用

二、 不合時宜

三、 看不懂   

   ↓厭惡

四、 影響其他專長發展

五、 學習沒有意願

因此文言文成了沒意義的強迫學習,還不如選修。

以及

我認為選修制絕對是當今犧牲最少且又能改善狀況的方法

對方辯友您這句話應該可以當做利益評估吧。不知道我是否可以知道現在學生中對自己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或已經決定好為來的目標是多數還是少數?如果對方辯友也同意這樣算是一種對於學生的利益上的評估的話。

如果「我國高級中學文言文之課程改成選修有利於高中生」,在您方的論點中似乎只有一點有利於高中生,那就是極力發展自己的專長及能力,避免文言文佔據了發展的空間。但這點卻還是一個估計值,您方沒有辦法肯定這完完全全是對於高中生有利的情況,高中生的專長在哪裡?興趣在哪裡?相對於您方的論點,除了專長可以培養,興趣亦然之外,就是文明帶來的科技使人們依賴科技,青少年對於電動電腦遊戲的興趣大多大於課業上的興趣,以下有一份參考資料:

http://www.ckids.com.tw/news_060104-1.htm

我相信沉迷於抒發情緒或是娛樂不太可能能夠有有效並準確的判斷能力,資料上也提出,學生之所以沉迷於網路於多媒體娛樂的原因在於課業壓力過大,以用來紓解情緒,這樣的情況下真的可以知道自己的專長嗎?

高級中學法第一條之宗旨在於培養健全身心與基礎專門知識之預備,但是因為課業壓力過大而減少了學生的閱讀量,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在人文素養上就不是很健全了。(參考資料)而原因在於壓力過大,前面也曾說過解決填鴨式教育才是真正的解決方式,選修在沒有足夠判斷力的高中生眼中可以說是偷懶的方法。會造成說即使不唸文言文,被當掉都無所謂,反正那是選修而已的那種情形。

我們的重點都強調在興趣,但是健全身心教育體制下本來就不會純在有純粹的興趣發展,比方說自然組的學生雖然選了自然組,但他也可能很喜歡數學而討厭化學。我國並非美國、香港這些地區一樣,但我相信這會是另一件事所以就不討論了。

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

高中職教育方面,將縮小資源落差,推動優質教育,以培養出兼具本土關懷與國際視野、科技與人文素養、多元與永續思維,以及落實法制與人權能力等特質的現代化國民

以上這篇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也說明,並非培養興趣專長就夠了,還需要有其他國際視野、人文素養、科技的特質,文言文的能力可以探知文獻記載的歷史,都包括了這些特質,或者更甚。

在選擇自己興趣的同時,一方面也是向自己施壓,告訴自己如果對自己的興趣只是5分鐘熱度,將來就會因為不好轉行感到苦惱,在這方面只要學校好好宣導,相信大家都能開心學習,如願就業,況且現在國中升學宣導就做的還不錯,許多家長已經開始改變觀念、重視孩子們有興趣的技職教育。

我對您方這段話有些許疑慮,如果說就將有興趣到技職學校就讀,那麼那些進到高中的學生為什麼還會有選修或不想念文言文的疑慮?另一點則是無論技職學校,普通高中,還是其他,國文都是必修,而且文言文絕對是佔多數,因此我不能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關於我國高中課程之文言文課程應該採選修的問題,我還有幾點想說:

就如您前面兩次所說,文言文很艱澀難懂,但是我想有學過一些基礎這個並不是問題(其實理工科基本上學過基礎自然就可以理解再深一點的東西),我想你應該會同意這點。事實上就如你所說,白話文也會很難,像新詩雖然白話,但是字面上意思懂了卻不能理解詩人想說的意思,但更有可能連字面上的東西都不懂;只是我想說,國中開始國語課本就換成了國文課本,教的已經不再是國字注音,而是文學賞析,以及文章的內涵。

內涵是什麼?對方辯友您說白話文很難何苦讓文言文排擠了白話文,然而不管是文言文抑或是白話文都是「漢字」。漢字,發展了千年的漢字有一點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構成漢字的型、音、意,因為每個字都有他的意義,自然而然逐漸構成文章,構成內涵,甚至有些句子只有一個字。

為什麼會說到這裡就在於漢字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必須仰賴這些漢字才能窺探文章的內涵,然而對方辯友您說:

的確古人思想精華的確有其可學價值,但是其他文學呢?難道無法像藉由文言文了解的中國文學般教化人心
歐美國家的教育告訴我們學習也可以這麼快樂、這麼有成就,當我們有一天上英文課上到畢卡索,有誰會特地去查他的資料並對他深入了解

其他文學指的是什麼?外國翻譯文學嗎?翻遍國文課本,翻譯的文章絕對是少數,為什麼會少就在於我們學的國文本身就是學習自己的文化,而外國文學多半是高等教育或是自己課後餘閒的興趣,既然是自己的文化那文言文自然就佔了國文教材的多數。但就如你說的,其他的文學也可以教化人心,就拿西方文學與中國文學來比較(只是這裡可能會牽扯到生命哲學),西方是向外延伸摸索世界的真理,中國向內自省尋找自我的真理。

正如西方會用科學的方式證明或論證,然中國並不是使用科學的方式,而是道德倫理,因此文字就顯得很重要。然無論白話文或是文言文,都很重要,除了自我認知及提升內涵,理性與知性,兩者同時也是需要相互檢證,因此白話文重要,文言文也不能沒有,而白話文是日常生活的用語,文言文則很少接觸,自然需要在教材中得到一定的份量;現高中階段又何來選修文言文的方法?

反方二次申論到此結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正方總結質詢

謝謝對方辯友熬夜趕稿,在此想請教您幾個問題。

1、您方認為非填鴨式教育指的是不相信高中生的選擇嗎?為什麼?

2、您方是否認為如果改採選修制,學生壓力會減少,進而減少玩網路遊戲時間?

3、您方是否認為改採選修制之後,沒興趣的學生不唸文言文是一種不該的行為,或違反選修制的本意?為什麼?

4、『健全身心的教育』為何意味非純粹興趣發展?現在高中生壓力那麼大是否就是一種健全身心?那些自殺的學生身心也很健全嗎?

5、您方是否認為做為學術研究的高中不應該參有太多就業考量?意即學術研究的本意是否本身就是比較注重興趣發展

6、您方認為現行教育制度有辦法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人文素養、科技的特質等...嗎?改採選修制是否有更多時間讓同學們進修或挖掘?

7、您方認為文言文佔了教材的多數還是近乎全部?挺多老師沒有時間顧及白話文,何況外國文學。

8、您方認為高中國文教育幾乎只有向內自省尋找自我的真理,符合世界情勢發展?能夠提昇國際視野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方辯友您好,

1、您方認為非填鴨式教育指的是不相信高中生的選擇嗎?為什麼?

關於這點,事實上我確實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情況應該是依您方的口訴或資訊得知,只是您方卻沒有提供任何東西只是一味支持選修;那只是有利於真正有理想與判斷能力的學生。如果情況是一半一半的話,還能夠斷言嗎?

2、您方是否認為如果改採選修制,學生壓力會減少,進而減少玩網路遊戲時間?

選修制對於某些人壓力確實會減少,但相對也會有人增加壓力;舉例來說,一個小孩的父母不過問他在學校做了什麼,或是成績怎樣,完全的放任,但有天小孩卻問自己的父母親自己該不該唸書,而父母的回答卻是「隨便你」。又假設他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那麼在這種情況硬是要強迫他自己選擇,事實上壓力並不會比較小。當然這點不管選修與否都是問題,網路早已逐漸成了現在人的溝通與人際關係的媒介了,也許你可以在這之中找到自己想幹麻,但也可能是沉迷,從我所引述的資料中,則網路遊戲更甚。

3、您方是否認為改採選修制之後,沒興趣的學生不唸文言文是一種不該的行為,或違反選修制的本意?為什麼?

高中課程中,選修的科目在一年級中只有英文聽力,據我所知,有少數學校可以選修日文。選修的目的在於加強,更深一層的專研或擴展,但不選修仍不影響其他課業。

國文的基礎就是從文言文中汲取,拿掉了文言文之後,國文課本剩下了什麼?事實上已經沒多少東西了。雖然現在文學以算是成熟,但就數量與質量來說還不成氣候,沒有多少人能夠知道那些當代文學家的文章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因為那是純文學;而古典文學不同,古典文學很直接很寫實的反應當時的社會風氣、習俗、禮節,文章甚至可以說上至天文,下知地理,如果以後要研究相關資料,這些都是第一手資料;因此我認為具備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是必要的,這種原理就像學習英文然後再需要研究戲劇、音樂、文學、史學、哲學…等的原文書,而不是看到文言文就說「我看不懂,也沒興趣」

4、『健全身心的教育』為何意味非純粹興趣發展?現在高中生壓力那麼大是否就是一種健全身心?那些自殺的學生身心也很健全嗎?
一般中學生往往都受到時代、環境、家長、親朋好友的影響而莫知所以然地捲入聯考的壓力漩渦之中,終日伏案燈下,埋首苦讀,過著白天在學校疲勞填鴨,晚上到補習班霹靂轟炸的生活。 國文天地/中學生研讀國文 應有的幾個觀念

壓力大的來源除了教育政策體制,還有社會觀念,當然最直接影響的事實上是社會價值觀的問題;既然社會價值觀出現了偏差也就沒辦法確保健全身心發展。

5、您方是否認為做為學術研究的高中不應該參有太多就業考量?意即學術研究的本意是否本身就是比較注重興趣發展

高中是奠定學術基礎。學術不一定與職業有關,多少人大學唸了某某科系,但是就業卻完全扯不上自己唸的科系分毫。雖然台灣並不像美國,但是目前這種大學生失業、在加油站工作、在當送貨員、7-11臨時工、作業員等,已經屢見不鮮了,因此趨勢除了往高科技發展,就是往興趣。興趣上,如果對於一件事沒有喜愛就不會想去特別研究它;比方說,如果對物理沒興趣還會去研究去計算嗎?

6、您方認為現行教育制度有辦法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人文素養、科技的特質等...嗎?

就教材來說我們可以理解字面上所說的國際視野、人文素養什麼的,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經驗,另外就是老師的教學方式;一個老師如果不能帶領學生進入主題,切入重點,而只是含糊帶過,那麼自然就無法在課堂上做到有效的學習效果。基本上科技越發發達,許多事物已漸漸無國界,雖教育體制不完美,但是卻都可以因為國際化與科技發展的關係進而使人人都更能接觸到更多的東西。

改採選修制是否有更多時間讓同學們進修或挖掘?

是的,讓能預知未來或有準確判斷力的學生有更多時間進修或挖掘。

7、您方認為文言文佔了教材的多數還是近乎全部?挺多老師沒有時間顧及白話文,何況外國文學。

佔了什麼教材?我不知道您方想問什麼。

8、您方認為高中國文教育幾乎只有向內自省尋找自我的真理,符合世界情勢發展?能夠提昇國際視野嗎?

試問,沒有紮好根基要如何向外發展?

假設人都以國際化為目標,然後開始拼命吃國外的東西:政策、理念、流行、科技…等,然後滿腹漲滿的都是國外的東西,完全沒有一個自我心中的基準點、概念,只要是跟國際化有關就通通接受,那這樣有什麼意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反方總結質詢

對方辯友您好,有關「我國高中文言文之課程應採選修制」我有些問題想發問:

一、 若用比較利益來看,選修文言文真的是一種好的做法嗎?

二、 然又從情況來說,事實上這樣其實並沒有有利於大部分高中生,只是單單有利於少部份人,為什麼政府要為這少部份人修改政策,那其他大部分人呢?

 三、

總目標:

  結合家庭、學校、社會及國內外資源,建立全面輔導體制,統整規劃輔導工作發展,以減少青少年問題行為,培養國民正確人生觀,促進身心健康,增益社會祥和。《輔導工作六年計畫》

國中生的輔導教育多半著重於青少年問題,事實上升學輔導就成了導師的工作,但導師往往只會灌輸考到好高中就對了以衝校方之升學率,請問國中升學之後真的沒有問題嗎?

 四、請問您方是否認為有好的就業才是對的?正如一個頭腦好的學生最終當醫生就很好?

 五、如果學生因為選修的關係而不選修文言文,他在中等教育中未能學習到國學基礎,那麼他要如何接受高等教育?

 六、高級中學教育是培養專業知識知能之預備,既然是基礎就沒必要說是抹殺人才了,高中教育哪裡有專業?請問對方辯友,文言文到底造成多少負擔,而又抹殺多少人才?

 七、中學生判斷能力受到質疑,這在私人多半是父母親的期望所致,純粹是希望孩子不要繞路,找到好的歸宿與工作。我方想的是,有很多高中生常會因為一本書、一句話,或是一個談話性節目而改變自己的目標,如此變化並無法預知,您方認為中學生的判斷能力不需要質疑嗎?

 八、除了就現代觀點,我方想請問:一個國家之公民為何不需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那麼我們只是單單學文言文以利未來可以朝其他方向發展的閱讀能力就不對嗎?

 九、培養國際視野本身應該具備一些內容與他人交流,那麼請問如果只是一味吸收他人的東西要如何培養國際視野?

質詢到此結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正方總結答辯

一、 若用比較利益來看,選修文言文真的是一種好的做法嗎?

二、 然又從情況來說,事實上這樣其實並沒有有利於大部分高中生,只是單單有利於少部份人,為什麼政府要為這少部份人修改政策,那其他大部分人呢?

您方的意思是說改採選修制之後大部分的高中生會將原本唸文言文的時間作為非興趣發展之用途,像玩線上遊戲之類的?的確有可能這樣,不過在課業壓力這麼大的情況下無論鑽研文言文的時間是否用在正途,相信都能減輕學生壓力。因此,您方何以斷言『事實上這樣其實並沒有有利於大部分高中生,只是單單有利於少部份人』,個人並不認為現在的高中生滿腦子都想著玩樂。

國中生的輔導教育多半著重於青少年問題,事實上升學輔導就成了導師的工作,但導師往往只會灌輸考到好高中就對了以衝校方之升學率,請問國中升學之後真的沒有問題嗎?

根據我今年升高一的經驗,學校有開設技藝班,輔導老師上課也常常強調技職的重要性,甚至說出其實普通科應該是讓每班前十名去念才有意義這類話,況且今年媒體也有報導北市高職也有最高260幾的學生去唸,顯示目前文憑至上價值觀已經慢慢轉變,您方說法可能不合現實。

四、請問您方是否認為有好的就業才是對的?正如一個頭腦好的學生最終當醫生就很好?

好的就業固然是對的,但是還有其他對的選擇,如果學術研究偏重興趣發展我想對於國家會有更大的幫助,不然您方所謂的身心健全之現行教育制度下的台灣為什麼還得淪落到向美國買破武器?如果這位頭腦好的學生立志當醫生,且動機不是基於薪水之類的考量,當然最後他當上了醫生是非常好的!不過現在『醫科』成為最強學生一定要讀的目標,我認為這根本就是有病。

五、如果學生因為選修的關係而不選修文言文,他在中等教育中未能學習到國學基礎,那麼他要如何接受高等教育?

您方的意思是說假設我立志唸物理系,但是我高中沒有唸文言文,我會無法接受大學物理的高等教育?您的問法似乎不合邏輯。

六、高級中學教育是培養專業知識知能之預備,既然是基礎就沒必要說是抹殺人才了,高中教育哪裡有專業?請問對方辯友,文言文到底造成多少負擔,而又抹殺多少人才?

改採選修制有違反『高級中學教育是培養專業知識知能之預備』?似乎沒有吧,又不是沒有提供學習機會。

請問對方辯有高一的時候花多少時間在背文言文?一個禮拜背個三、四篇長篇的文言文是很正常的是吧?我認為如果對其他科目很有興趣的同學能拿這些時間鑽研其興趣,對一門知識的極限發展絕對是非常有益的,畢卡索不就從小天天畫畫嗎?文言文絕對抹殺了其他科的人才且大量的背誦對大部分人來說是輕鬆的是嗎?何嘗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七、中學生判斷能力受到質疑,這在私人多半是父母親的期望所致,純粹是希望孩子不要繞路,找到好的歸宿與工作。我方想的是,有很多高中生常會因為一本書、一句話,或是一個談話性節目而改變自己的目標,如此變化並無法預知,您方認為中學生的判斷能力不需要質疑嗎?

從這句話看來您方似乎認為做為學術研究的高中教育應該首先考量的就是就業問題,父母眼中所謂好的歸宿與工作不外乎是高薪、吹冷氣之類的,既然如次為什麼大學中還有所謂的『哲學系』、『蟲學』..諸如此類從字面上完全看不出適合從事哪些工作、或需求量極少的專業科目?假設一個人不是唸國立大學的哲學系,他有辦法輕易找到工作嗎?依照就業的考量大部分家長鐵定不想讓孩子去唸,但他對哲學的鑽研是否就是一定輸給國立大學畢業的?學術研究成果會是誰比較輝煌?由此看來學生依照興趣的選擇為何會受到質疑?為何學術研究一定要這麼重視就業?每個人都有『好工作』的情況下真的對國家發展有幫助?

八、除了就現代觀點,我方想請問:一個國家之公民為何不需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那麼我們只是單單學文言文以利未來可以朝其他方向發展的閱讀能力就不對嗎?

高中三年的國文教育都強制唸完才算是對於自己國家的文化有基礎的了解嗎?哪一天碰到外國人,難道他會問妳何謂【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鼍之鼓。】?發展閱讀能力一定要用到文言文?大學不是挺多原文書的。

九、培養國際視野本身應該具備一些內容與他人交流,那麼請問如果只是一味吸收他人的東西要如何培養國際視野?

您方的意思是指台灣的學生必須高中三年都一直向內自省尋找自我的真理才是符合國際情勢的發展嚕?我的意思是指再開方適度的外國文學參入國文課,『向內自省尋找自我的真理』與『向外延伸摸索世界的真理』並重不才是文學的真蒂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國高中課程之文言文應採選修制嗎?

我想這中間事實上有著非常多的問題存在,如果排除那些問題,文言文是否有利於高中生呢?我想,這確實是依個人而定的。我試著作出一點論證:

假設這個世界存在著文言文,而我們全都知道他存在。

「而教材中文言文又佔了多數」前提一

「有一部份人認為,學了文言文是有用的」A

「則有另一部份人認為,學了文言文沒用」B

「有學者認為,學文言文會使人變的有涵養」1

「另有學者認為,學文言文沒什麼用,根本是浪費時間」2

一、如果學文言文是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會變的有涵養;那麼學文言文是有好處的。(根據A與1)

二、如果學了文言文是沒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也變的有涵養;那麼學文言文依舊有好處。(根據B與1)

三、如果學文言文是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沒什麼特別的影響;那麼學文言文還是有好處。(根據A與2)

四、如果學文言文是沒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沒什麼特別影響;那麼學文言文就是沒有壞處也不一定有好處。(根據B與2)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學文言文要嘛有好處,要嘛就是沒什麼影響。但是我們都還不知道(四、)的這點學習的人對於文言文的態度,因此結論採保留。

如果這個鳥論證不好也無所謂,我們再換一個問題。

改採選修制有違反『高級中學教育是培養專業知識知能之預備』?似乎沒有吧,又不是沒有提供學習機會。

請問對方辯有高一的時候花多少時間在背文言文?一個禮拜背個三、四篇長篇的文言文是很正常的是吧?我認為如果對其他科目很有興趣的同學能拿這些時間鑽研其興趣,對一門知識的極限發展絕對是非常有益的,畢卡索不就從小天天畫畫嗎?文言文絕對抹殺了其他科的人才且大量的背誦對大部分人來說是輕鬆的是嗎?何嘗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從學習機會開始說,當然有違反。您方顯然沒有設想過所有高中生,或者是半數的高中生都有能力作出判斷。文言文的教學方式錯誤,我不認為選修就可以解決,那句「又不是沒提供」在我看來根本是隨便說說絲毫不負責任的說法。

如果可以,拿美術課來舉例,如果美術課採選修,想必許多不怎麼喜歡美術的人或是不擅長美術的人避之退之;但是為什麼美術到高中還是必修?於是我可以冠冕堂皇的說因為可以陶冶心靈、提高國民素養。

您方提問了我就回答這個問題,事實上我在學校根本沒背過多少文言文,頻率只有一個月一次的段考,但我本人也從來不會背這些東西,默寫是空的。

我覺得您方這段話很弔詭,學文言文又不用一定要背,喜歡也一樣。畢卡索從小就畫、也有許多音樂家從小就練琴,例子不勝枚舉。只是你的舉例很奇怪,人家又不是台灣、內地,學文言文幹麻,他們用英文、法文不是嗎。讓我跟著你的方式舉個例子吧,哈利波特中有許多人物的名字事實上是用拉丁文翻的,這代表什麼?其實拉丁文也相當於西方許多民族的文言文,但是他們在創作上對於尋根溯源卻是汲汲營營。還有,莎士比亞創作的作品到現在也依舊保存的很好。

您方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文言文多並不代表要背的多,默寫都只是老師給學生的加分題,因為不是所有學生都真的能了解一篇文章到底再說什麼?思想是什麼?既然是加分題,不背又何妨?又有多少負擔?大考也不會要考生默背文言文。

文言文不是負擔,只有喜歡與不喜歡,覺得有用跟沒用而已。我們剛教完虯髯客傳,這是一篇唐代的傳奇小說,小說不可能背,我們只是需要從這篇文章去理解小說的演進、當時的思想、風氣等,最後我們從這篇小說知道當時女人很豪放、道家思想蔓延、文章流露出保皇思想,從思想來說這是一篇教導人民變成愚民的小說。從文章我們可以精確知道很多史料,當然小說較不列在內。

文言文不像專門科目,因為專門科目需要天份,物理需要天份、美術需要天份、語言也需要天份,但文言文不用。

您方很強調技職的重要性,我也贊同;只是技職科的學生必修也有一項國文,國文裡頭也有文言文。但這不是我想說的重點,台灣有多少學校開設技藝班?甚至我也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技藝班的存在是做什麼的?為什麼純粹升學的普通高中要開?為什麼不要直接唸高職?

這一串問題有些關聯,我想開設所謂技藝班的招生應該是自願參加,而學生若是主動,那就表示學生也想多學習一些東西。事實上技藝班的出現只能導出校方主動發現教育的缺失,因此開設此以減少那些填壓學生的數量並改善情況。我不能理解這跟高中生應該選修文言文有什麼關聯。而且若是就以上的那一段話來說,好像是更應該學文言文,而非選修。然我方還質疑的就是國中的升學輔導,我希望您方可以看清楚點在辯駁,因為有節錄國中輔導教育六年計畫,請避免斷章取義。

其實文言文採選修問題真的非常多,文言文不是英聽、不是高中生物、也不是英文寫作,而重要的是我國是我國,不是美國,不是香港,不是澳洲。以就事論事來說,教育體制是另外一個問題;比方精英知識份子看到美國的建構式數學覺得非常好於是搬來台灣,結果是什麼?台灣買美國的破武器跟文言文不選修有什麼相干我就很不明白。

種種原因,我必須懷疑選修的必要性,但經由討論與辯解仍然不認為我國高中課程之文言文應採選修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正方總結陳辭

我國高中之文言文教育難道不該採選修制?

到現在為止,我方將自身論點導向學術方面的突破以及壓力的減輕,您方大致上認為現行制度並無綁住學生的發展性而是以後極可能必備的專業知識,甚至認為高中生的判斷是不足以採信的。

我方仍然認為改採選修制並無違反『高級中學教育是培養專業知識知能之預備』,您方也同意現行的文言文教法是錯誤的,改採選修制之後您方可能認為如果大部分高中生選擇放棄,文言文可能會面臨無法傳承(a)、高中生怎麼知道文言文的用處進而長大之後後悔(b)

(請容許我斷章取義,您方並未說明何謂錯誤之選擇)

無論動機是哪一個,根據(a),既然是文言文一個必須傳承的文化,為什麼此種文化會如此勾不起學生的興趣?多半是和教法有關。但改選修之後,在了解現行教法的前提下,自己想唸的高中生們一定是對於文言文有極大的興趣,如此一來,國文老師會開始重視如何啟發學生的興趣,畢竟人數變少了很多。或許幾年之後文言文會是一門由許多相同志趣的學生努力鑽研創新的文化。假如不採選修制,對於沒有特別喜愛文言文的同學只會造成越來越排斥的感覺,假設高中沒有逼這麼緊的話,到了大學主動選擇國文系的同學勢必會變得更多。反之,只會讓沒有興趣的那群人與沒有特別喜愛的那群人失去選擇它的意願,相信這樣的情形不是我們樂意所見的。但您方指出文言文其實並不如我所說背的量如此之多,但是在重要的月考,本人以為分數影響的排名對於以後推甄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就算形式上寫著『加分提』,應該也有許多非常重視分數的人根本無視題意,加分題在這些人眼裡早就成為了必寫的拿分題(這樣的人絕對不是少數),默寫範圍大概都是教過的文言文甚至補充教材,對於背完這些東西其實是很痛苦的。

又根據(b),文言文的確對於現代文學和古典文學都有某種程度上的幫助,在面對以後求職寫自傳時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上述都是就業考量。做為學術研究的高中,如果不重視興趣發展,難以有重大突破,如果改採選修制就跟我之前說的一樣增加鑽研時間,因此各項科目都有驚人的研發、創新成果,那我國是不是就可以不必向外國買武器了?或許這是斷言,但不採選修制的話就鐵定沒有機會。

至於有關技職教育,您方可能誤解我的意思了,之前我指的是國中的技職教育班,雖然目前某些高中也有分綜合科、觀光科、資訊處理科等...基本上他們的性質類似高職,我認為既然就讀了高職,一技之長一定比國、英、數來的重要,升學情形也不如普通高中激烈,國文應該也不需要唸的那麼辛苦。當然念高職重視國文也沒有什麼不對,大致上就是分成升科技大學和就業類型的學生,目前也有建教合作的制度,畢業即可到合約的廠商工作。

我認為文言文也是一種需要天賦的專業知識,揣測語意尤其,這不是嚴謹邏輯能夠解釋的東西,而是來自於我們對情景的認知與想像,實與數學、物理、美術等無異。

台灣雖然非西方國家,但教育需要改革已經是淺而易見的,既然有了建構式數學的教訓那應該更加嚴謹把關新制度的實施,不應因個案拒絕所有東西,雖然我看不出這和選修制有何關係。我之前強調的應該是外國對於『選擇』風氣的開放,科技發達是選擇最有利的證據。

您方至今沒有說清楚學必修文言文如何解決學術上無法有重大突破和考生壓力的問題,此場辯論結尾的提詞,還是一個『我國高中之文言文教育應採選修制』。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各位好!我是本場比賽的評審之一。這場比賽主要是為了實驗新式規則,實驗結果大體上還算成功,至少比之前的賽制來的清爽,且較不會有重複發問之類的問題。

接著廢話不多說,進入本場我個人對論點的看法。其實本場比賽的論點部分還算滿單一的,正方一開始的說法很簡單,就是文言文不重要,所以不應設為必修,而應設為選修。正方論證方式不外乎舉些例子說文言文很艱澀、大家讀文言文根本也只是在死背,然後丟出高中教育法的宗旨說文言文不符合,鑽研文言文根本就是浪費一般人的時間,故應改成選修。在這給正方一個建議:就是一開始倘若你沒有覺得文言文如次萬惡不赦,最好不要講得那麼滿,要不然就是大開大闔,乾脆將文言文踢出高中課程,不過後者很明顯正方無法採用,不然可能會直接被判不合題。因為正方一開始甚至搬出高中法說文言文不符其宗旨,那我就覺得奇怪,此種人神共憤天理不容之物,居然還能存在高中教育中,致使某些懵懂之輩得以選修而誤入歧途,真是奇也怪哉。我個人比較建議的作法,是告訴大家文言文非必要而不是不重要,這兩者看似相仿但其內涵概念相去甚遠,這種打法比較輕鬆,大家也比較容易接受,當然高中教育的本質還是能搬出來用,只不過用法不太一樣,是強調高中為選擇教育的特色。

因為正方的操作方向,所以反方一上來就開始大力捍衛文言文其實有其價值,可能是陶冶心性之類的,我自己是覺得文言文有沒有陶冶心性不太清楚,但它肯定有磨練你的耐性,當然這只是題外話,與本場辯論無關。我在此給雙方一個建議,就是思考一下這場比賽討論的主軸到底是在哪裡,是文言文的價值嗎?也許有,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討論前提,就是高中教育本質為何?這會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但在本場辯論中,大概也只零星的出現,絶大部分的篇幅,還是在於文言文可以幹麻。其我正如正方結辯中所言

做為學術研究的高中,如果不重視興趣發展,難以有重大突破
這裡就告訴大家,高中做為一種預備的教育,其實最重要的不是讓你變得很威猛,而是要你去探索你未來的興趣,指是很可惜,我認為這其實恰恰好是文言文這類的東西要必修的原因,正如我所言,高中教育教你的,不是要讓你變得很專業,甚至不一定是讓你將來能夠用,而是藉由多方面學科的嘗試,讓你瞭解未來該走上哪條路,這就是文言文存在的原因,也是許多其他科目看似很奇怪也很沒用但也是必修的原因,當然,這不是這場比賽場上的討論,甚至也不是高中所有科目都存在的原因,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狂想,跟大家做個分享,當然,雙方應該都不是打了很久的(我自己也不是),還有很多地方可再精進,希望這場辯論能讓雙方辯士、評審以及所有看倌能有點收獲,不論是覺得雙方有哪些觀點很可取,抑或講評講得不好而不重蹈覆轍,那我想這花下的時間以及本版的創立就都是值得的。

我的講評至此告一段落,敬祝各位學運昌隆,萬事如意,並靜候下一位評審的講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各位好!我是本場比賽的評審之二,基本上我的論文趕不出來現在快死了,那我們就馬上進入正題。

這場比賽的題目非常大,牽涉的層面非常多,這代表著雙方在許多時候只能談概念打高空,因為某些重要的資訊或事實,不僅辯士不知道,恐怕目前全世界也沒有人知道。比方說,現在文言文教育落實得很差是一個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改成選修制或者維持原狀哪個比較有助於達成我們進行文言文教育的初衷?要對這個問題給出一個可靠的答案,需要進行相當龐雜的研究和觀察,如果我們找找資料討論討論就可以解決,教育部大概會有一堆學者專家被資淺。給定這樣一個麻煩的題目,就算場上是研究所辯士,我也不期望他們能找到足夠的資料來佐證每一個重要交鋒的成敗。所以,我並不打算如同一般講評般,針對場上的論點攻防交鋒勝負給出裁決,以下僅對一些技術方面的失誤給予提醒。

雙方都沒有政策

正方只告訴我選修制有什麼好處,卻沒說什麼是選修制。反方也一樣,要維持現狀還是改變現狀沒有交代。就算你們已經在字裡行間完整地暗示了架構的內涵,我還是一樣可以扣分數。

推論不完整

需要性不大的東西竟然佔滿台灣學生的心思,學生如何適性地發展興趣?造就了一位半吊子文言文的全能學生是否也意味著扼殺了一位精於他科的人才?在此的利益比較可想而知,如不採取選修制實在教人憂心。

在你沒有把文言文到底造成多少負擔以至於專才被扼殺舉證出來之前,利益比一點也不可想而知。當然,我並不期望真的有人有辦法把它舉證出來(或是反證推翻掉)。只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如果我沒辦法確定這樣的缺點有幾兩重,我就不該使用「利益比可想而知」這麼強的宣稱。
=反方但是高中課程中的文言文真的有難到這麼誇張嗎?真正有難到的部分其實也只有先秦到兩漢的文言文,文言文是從先秦人們說話的語言演變而來,當時的人說話確實文鄒鄒,但是先秦兩漢的文章有很多嗎?並不會

這隻也一樣,文章多不多是你說了算嗎?

論說不清楚

語言實乃溝通之工具,文言文在現今社會並不被普遍使用,據我所知,甚至連古代的市民百姓也不接受,文言文只是文武百官在書寫文章加強形式精華程度的手段,以前人除非唸過書,不然其實根本就看不懂,再加上早期社會並不如現在富裕,通常讀書跟工作人數有一段落差,
試問當時普通人如何接觸從古至今的經典文學內涵?怎有機會翻身?

我看不出底線處跟辯題有什麼關係,而反方也有一樣的失誤︰
另外讓我不得不質疑選修的原因是高中階段的學生真的有判斷能力嗎?
大人們因為自己有過不對的路途,因此老是幫我們決定了一大堆事而造成很多人的不滿,也有些會因為叛逆或有自己的想法而與父母的期望對立
,況且還是高中生的我們的社會歷練在大人眼中還不夠、還不成熟,由此可以知道,高中生的判斷能力是受到質疑的。

雖然在仔細審視之下還是猜得出你想表達的意思,可是不能不承認的是這串話(尤其是底線處)乍看之下只是一句非常怪而且好像還有矛盾的句子。少說一句話或者說錯一句話很容易就變成整段論點不完整,裁判沒有義務幫辯士填空,所以犯這種錯的人是投訴無門的,就像嫖未成年少女結果被仙人跳一樣。

文句不通順、錯字

很基本的要求,例子卻族繁不及備載,以下僅列出一項
難道非填鴨式教育指的也是不相信高中生的選擇?

我以為"非填鴨式教育"指的是一種教育...

邏輯錯誤

「很多人覺得:數學也很難啊,為什麼不要選修?而且學數學根本沒用啊,日常生活又用不到三角函數,學他幹麻!」如果是一個工廠的作業員,他在求學中學了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那我可以質疑他,你學那些有什麼用,你不是只需要用到勞力嗎?

「因為不一定所有學科都用得到,所以我們不需要強迫每個人學習所有學科」不等於「當一個人沒有用到自己學過的所有學科,我們有理由質疑他」,而一個秉持前者立場的人也可以在反對後者立場的情況下依然不自我矛盾。這樣的歸繆法是失敗的,因為從對方的論點推論不出荒謬的結果。

撒狗血式斷言

文言文並不實用,但是不能否認它的價值,如果我們連自己過去的文化及語言都不了解,那要如何承先啟後?文言文的歷史少說有兩千三百年,而白話文的歷史也不過才兩百年,現在國文課本白話文與文言文的比例是5.5:4.5,發展相差如此甚大還要刪減之後再改成選修嗎,我認為這並不好,只會讓我們與傳統文化的隔閡更大。

承先啟後要幹嘛?隔閡大會怎樣?聽起來很偉大的斷言一樣是斷言。

諂媚裁判未遂

假設這個世界存在著文言文,而我們全都知道他存在。

「而教材中文言文又佔了多數」前提一

「有一部份人認為,學了文言文是有用的」A

「則有另一部份人認為,學了文言文沒用」B

「有學者認為,學文言文會使人變的有涵養」1

「另有學者認為,學文言文沒什麼用,根本是浪費時間」2

一、如果學文言文是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會變的有涵養;那麼學文言文是有好處的。(根據A與1)

二、如果學了文言文是沒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也變的有涵養;那麼學文言文依舊有好處。(根據B與1)

三、如果學文言文是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沒什麼特別的影響;那麼學文言文還是有好處。(根據A與2)

四、如果學文言文是沒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沒什麼特別影響;那麼學文言文就是沒有壞處也不一定有好處。(根據B與2)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學文言文要嘛有好處,要嘛就是沒什麼影響。但是我們都還不知道(四、)的這點學習的人對於文言文的態度,因此結論採保留。

如果這個鳥論證不好也無所謂,我們再換一個問題。

囧自己都知道是鳥論證了還敢端出來。

世界上最丟臉的事情不是拍馬屁,而沒拍到馬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正方的第二次申論給我拿質詢來當偽申論,私底下好像被我罵的還不夠,特別要我提出來罵一次。

也好,避免有人誤會流程的那輪是質詢。

很高興看到兩位評審精彩的講評,也在此感謝辯士的努力,希望接下來我們能更深入輕鬆的檢討一下這場辯論。

這個命題是標準的政策性命題,相信各位認真的辯士雖然都是第一次嘗試辯論,但是應該都看過醉明月版主撰寫的「需、根、解、損」教學文章。我想要精進在論點方面的技巧,在這方面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的研究。

接著我們可以試著回頭審視雙方在「需要性」、「根屬性」、「解決力」、「損益比」上面做得怎麼樣,希望請雙方辯士先彼此檢視看看,你在這論點上是怎麼構成的?為自己分析也分析對方。不要像之前某場辯論,結束後人就都消失,辯論版不定輸贏,以追求更高能力為期許,如果打完辯論就跑,又沒輸贏又沒學習,最後除了消磨時間打打嘴砲外又還有什麼價值呢?

希望我們能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對未來的思維有更大的助益。以上共勉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抱歉,因為事情太多熬夜又引發胃發炎(囧),所以打的不好看。

根據老幽說過,一些小細節沒有注意到,以後有機會我會改進;

雖然很不想找藉口,不過沒做到該做的地方還是覺得很鳥,也有礙觀瞻;但學到很多東西這樣。

總之謝謝馬公一姐陪我玩,讓我可以寫小論文;也謝謝醉明月跟老白鹿寫這個評審稿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題

本人覺得反方砲火不太猛烈

他可以質疑正方多東西

他不用直接闡述自己的論點

這樣應該會更精彩些

不,反方在論點架構上做的比我完整,反之,我因為過度質疑對方問題,論點過於單調,其實有一點原因大概是因為我也不太清楚我能再補充什麼論點吧!

質詢式申論就是最佳寫照(對不起我錯了)

小幽似乎也說過攻擊對方論點比質疑問題來的有利。

題外話,為什麼我會突然出現呢,終於藏在聖水心中的內疚爆發,超我說服了本我後,使自我動作,因此趕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段考時間有限,先針對幾項準則做分析

壹、合題性:

在銀幕前的你看得懂嗎?你仍然覺得這就是我國該填入高中生腦袋的東西?為什麼看個文章還得猜謎語猜來猜去?光這句話其背隱含的典故若沒有讀過根本就看不懂。

根據我國高及中學法第一條:高級中學以陶冶青年身心,培養健全公民,奠定研究學術或學習專門知能之預備為宗旨。文言文既無法陶冶大部分青年的身心(背的要死),也無法培養健全公民,雖為中國文學的專門知識必備能力

在我的論點某一段強調『文言文』沒有學習價值,甚至不符合高級中學法,關於這裡我想題目『我國高中隻文言文教育應採選修制』其中應已意涵文言文符合高級中學法,且必須放在高中教育中,只是選修跟沒有選修的差別,這裡應該就是我合題性的污點吧,雖然醉明月評審似乎也有稍微提到這點。

貳、根屬性:

這場比賽的題目非常大,牽涉的層面非常多,這代表著雙方在許多時候只能談概念打高空,因為某些重要的資訊或事實,不僅辯士不知道,恐怕目前全世界也沒有人知道。比方說,現在文言文教育落實得很差是一個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改成選修制或者維持原狀哪個比較有助於達成我們進行文言文教育的初衷?要對這個問題給出一個可靠的答案,需要進行相當龐雜的研究和觀察,如果我們找找資料討論討論就可以解決,教育部大概會有一堆學者專家被資淺。

根據白鹿評審的說法,的確很多事情無法採證,因此談概念是否觸及根屬性的問題,我自己也不知道。

參、解決力、損益比:

引用:

作者: 正方

需要性不大的東西竟然佔滿台灣學生的心思,學生如何適性地發展興趣?造就了一位半吊子文言文的全能學生是否也意味著扼殺了一位精於他科的人才?在此的利益比較可想而知,如不採取選修制實在教人憂心。

在你沒有把文言文到底造成多少負擔以至於專才被扼殺舉證出來之前,利益比一點也不可想而知。當然,我並不期望真的有人有辦法把它舉證出來(或是反證推翻掉)。只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如果我沒辦法確定這樣的缺點有幾兩重,我就不該使用「利益比可想而知」這麼強的宣稱。

或許解決力、損益比與根屬性一樣在這個題目有點模糊,所以在這裡只針對申論所囊括的範疇做自省。上述白鹿的評論,我的確沒有多做解釋,因此我在下面做了些補充。

我想這中間事實上有著非常多的問題存在,如果排除那些問題,文言文是否有利於高中生呢?我想,這確實是依個人而定的。我試著作出一點論證:

假設這個世界存在著文言文,而我們全都知道他存在。

「而教材中文言文又佔了多數」前提一

「有一部份人認為,學了文言文是有用的」A

「則有另一部份人認為,學了文言文沒用」B

「有學者認為,學文言文會使人變的有涵養」1

「另有學者認為,學文言文沒什麼用,根本是浪費時間」2

一、如果學文言文是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會變的有涵養;那麼學文言文是有好處的。(根據A與1)

二、如果學了文言文是沒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也變的有涵養;那麼學文言文依舊有好處。(根據B與1)

三、如果學文言文是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沒什麼特別的影響;那麼學文言文還是有好處。(根據A與2)

四、如果學文言文是沒有用的,而它佔了教材多數(前提一),學了之後沒什麼特別影響;那麼學文言文就是沒有壞處也不一定有好處。(根據B與2)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學文言文要嘛有好處,要嘛就是沒什麼影響。但是我們都還不知道(四、)的這點學習的人對於文言文的態度,因此結論採保留。

以上述四點,文言文基本上是有他的好處,但要這樣講其實任何東西我們都應該碰觸,人一天只有24小時,扣掉生活作息等雜項最多也不過12個小時,12個小時內如果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有興趣或對自己發展有利的東西學習,時間根本就不夠用。其實這樣又回到老掉牙的問題,『高中生如何能知道什麼東西對自己發展有力?』,我想這個問題涉及到太多層面,不可能有人有確切的、屬真理的答案,在這樣的條件下謂何不能退而求其次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

如果我的申論內加上了這點,應該能夠加強我的解決力。

至於損益比暫時還想不到怎麼加強,有空再來補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為什麼你的論點分析漏了最重要的「需要性」?

合題性部分這場沒有那麼大的問題,

反倒是你們提出的問題跟解決方案的鍊節上另人懷疑。

有沒有辦法幫我把你在論點中希望表達的「問題」→「解決方案」的結構分項寫出來,

不然坦白說你這篇我並無法明白的理解。

然後颻那篇論證坦白說就是在亂搞,你在比賽中沒直接打爆我覺得是滿天真活潑可愛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