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我是自由的文章標題,版主不應封鎖會員修改自己文章的權利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63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老學長發表一下一點看法

如果能有學生自己的報紙 我百分之百支持

若能夠形成閱讀的習慣

就能夠凝聚力量制衡學校

但是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1.官方主辦的刊物,雖然保守,但是會顧及學校形象,反觀學生主辦的刊物,為了彰顯自我的獨立性,常常弄一些不三不四不入流的東西,傷害了建中的形象,各位要記得,雖然社會上許多人口中說,建中沒什麼,但他們卻用更嚴格的標準檢測我們,因此內容取材上,十分困難。

2.發送方式,目前來說,學生能夠承擔的僅有兩種,刊印、電子報,其中又以電子報成本最低,但有幾個問題需要思考,刊印需要成本,沒有學校強制徵收,很難維持印刷,畢竟學生不可能付費,派送上問題倒是不大,至於電子報,礙於法令,大量未經允許的派送是違法的,因此不容易找到主機讓你發送,因此沒有學校提供線路,實務上也很難做到,且我強烈建議不要使用學校線路,這樣比較有自主權。

3.組織屬性與立場,一份公正的刊物,該社不應該有任何明顯立場,應該由全校自由投稿,或是特約稿件,向許多學生組織,自行發表一些亂七八糟的言論,就自稱是學生代表,這讓我非常不滿,那群人程度低落不說,發表內容更毫無建設性,再者,我從未授權他替我發言,他怎麼能夠說是學生代表?因此我希望若真的有機會成立這個組織,請務必學習深藍,灌上專有名字,例如,建中深藍非官方刊物社。

4.最後一點,如果各位有心,我非常願意在技術上支援各位,深藍願意支援各位,網頁空間,想辦法解決電子報派送的問題,但是,我希望我也能參與主審文章內容。

5.我提出幾點可能的派送方式,1.電子報、2.派送到建中奇摩家族、3.深藍提供該刊社網站

站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關於建中校內報紙建立的事,基本上目前是先試探學生的反應及社團的支援。

詳細的內容還是要等到段考之後才會討論﹝目前我個人構想要有教育論壇、活動資訊、圖文投稿區,出刊為兩週左右發行一次﹞,

不過目前建青社似乎有意提供資源協助,班聯會及大傳社大概沒有意願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1.原來還有很多人記得那偏"火種"...但我和他的年代相隔十年...所以沒有很大的感覺...

2.不是在潑樓主冷水,如果樓主想要辦報的話,恐怕自己要先有現有的人脈資源...畢竟建中現在帶有文學性的社團並不多(劍青...大傳...詩社...國學...)....大概要先有點具體的東西出來,之後才會有進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首先,感謝您對於這個主題有所迴響,雖然我看不出您究竟要針對辦報的理念提出看法抑或是為建青辯護。

  如果,您是對於我們辦報的理念有意見,請直接提出,而沒有必要將建青相提並論。我說過,建青是無法與一份建中的報紙相提並論的,理由如下:

第一,建青是半年刊,我們要的報紙是短週期的,其時效性不能相提並論,那一種可以較為容易長期、持續作喚起學生自覺,體認校園民主之重要性及教育制度之不合理,可以見之。

第二,建中青年為單向之固定刊物,我們要的報紙是一份多向的﹝包括學生、教師及校外人士﹞討論、發表平台。

第三,建中青年存在目的不清、定位不明,我們的理念、目的極為明確。

  再者,火種之文章空泛乃因其對於自我訴求沒有深刻之體認,也無法喚起建中學生之深刻體認,進而水準低落。而非由於定期發刊,籌措不及。又相關執行面問題,並不能否定辦報之理想。既然要辦報,執行之問題是必定要克服的,而不能以難而退卻,現實與理想固然不同,但也因為有理想並行動才能讓線更美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1.建青和學生脫節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可以是一種建中才有的"現象"

還是高中校刊目前的困境?

原因應該沒有那麼單純

2.看看朝會就知道.....並不是每個星期都會有那麼多直得一書的新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第一,建青是半年刊,我們要的報紙是短週期的,其時效性不能相提並論,那一種可以較為容易長期、持續作喚起學生自覺,體認校園民主之重要性及教育制度之不合理,可以見之。

何以見之?一直重複一種議題就會淪落空汎啊

>第二,建中青年為單向之固定刊物,我們要的報紙是一份多向的﹝包括學生、教師及校外人士﹞討論、發表平台。

學生教師校外人士都是可以投稿建青的

且不只新詩散文小說等文學 書評社論議題都是可以的

只要經過審稿通過就可以刊登

>第三,建中青年存在目的不清、定位不明,我們的理念、目的極為明確。

建青存在的目的就是這間學校的校刊(這問題詳細在家族上已經討論過了吧 這裡不便多說)

我並不是要幫建青辯護

而是只是想以建青的經驗提出一些實行上的困難

上一篇我的回覆的最後也說了

我只是提出一些問題來罷了

或許你覺得這些都微不足道或者可以克服

或許你需要大家的討論

發文的目的就只是這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初由 De'zuvia 發表

1.建青和學生脫節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可以是一種建中才有的"現象"

還是高中校刊目前的困境?

原因應該沒有那麼單純

這應該是校刊普遍的現象

2.看看朝會就知道.....並不是每個星期都會有那麼多直得一書的新聞.....

這也是問題的所在

所以我擔心辦報會淪為空泛

對於樓主的理念我並不反對

我再次強調我只是要提出實行時會遇到的困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關於建青,

我並不想再多說什麼,

坦白說,

我認為建青的問題在於封閉、單向及定位不明。

回到辦報。

關於重複同一個議題就會淪為空泛,

這根本就是謬論。

如果說重複一個議題就會淪為空泛,

那我們的世界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學科,

也不會有今日人類社會的進步。

每個學門都有其持續關切的議題,

而他們能夠不斷進步延續的原因,

乃是由於他們能從不同的面向去關懷,

用不同的方法去架構問題、解決問題。

火種創刊號,

我覺得他是一個極為空泛的刊物,

他並沒有說為什麼,

他提出了一堆老掉牙的口號、訴求,

但是毫無說服力。

我認為,

火種空泛的原因本身在於其對於這些議題根本就沒有深刻的去思考,

編輯群對這樣的一篇刊物根本就沒有去真正投注心力﹝錯別字滿天飛﹞,

用煽動、空泛的言論,可以見其無知。

空泛的口號、言論乃是沒有深切去了解、思索的結果,

那是一種盲從,

我們要辦報、喚起學生自覺,

就應該以深刻的理論來說,

而不是煽動的字眼、空泛的口號,

我們要理性思辯,

而理性,

正是臺灣這片土地缺乏的事物之一。

我們以校園民主來說,我們可以從理論談、從方法談、從必須之素養談、從現在制度之檢討來談、從校園之空間分配來談、從學生的角度談、從校方角度談、從教師角度談、從社會人士的角度談,從其他國家的制度來談、從教改人士來談、從髮禁談、從制服談、從社會學的角度、政治學的角度、經濟學的角度、法律的角度......每一個角度都是心的視野,每個角度都有其侷限,透過不同的角度我們可以了解的更深刻,進而形成一股力量。單行成一股力量之後,我們可以付諸行動。完成任務之後,我們可以談校園與社會的關係、進而談社會問題、國際問題......。

現在的目的只是初步,日後還有一片極大的疆域可以開擴。而每一個階段,我認為大概要4-6年才能完成。我們有無窮盡的議題可以探索,每一個議題又可以以不同的觀點來看,又因為我們需要更高的視野,我們需要向外徵稿。這是扯遠了,但是,沒有報紙,我們不會有這些。

還是要強調一點,空泛只是不去思索、不去了解,那是身為一個知識消費者的墮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引用"關於建青,

我並不想再多說什麼,

坦白說,

我認為建青的問題在於封閉、單向及定位不明。"

樓主似乎還是有點誤解了我的意思

我最後一次強調

我只是在提出"出版"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例如你要邀稿.你要找誰寫?稿費有資金嗎?

校內稿份量不夠是機率很大的事

其餘並沒有要否認辦報的精神或行動

提出這些問題也是希望可以藉由討論解決

這並不關乎樓主本人對建青的觀感

至於我前面所講只是要澄清建青並不是你所想的那樣封閉

而是當我們極力跟大眾接觸大眾卻冷漠回應所造成的誤會

引用"回到辦報。

關於重複同一個議題就會淪為空泛,

"這根本就是謬論。

如果說重複一個議題就會淪為空泛,

那我們的世界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學科,

也不會有今日人類社會的進步。

每個學門都有其持續關切的議題,

而他們能夠不斷進步延續的原因,

乃是由於他們能從不同的面向去關懷,

用不同的方法去架構問題、解決問題。"

"空泛"或許是我用詞不當

解釋的清楚點

你說有不同的議題

但總是有可能沒有"大家關心"的議題

假設你要做校園民主

然後探討了髮禁服儀.學生自治.....當這幾項都被討論完後你還要繼續回到同樣議題探討嗎?

大眾的閱讀率是否會降低這也是要考慮的

在我認為若失去群眾力並且讓人喪失興趣

使得理念無法推行 這就是空泛

這並無法跟學科研究相提並論

學科本身就包含了彼此的連結性與組織性.與持續性

而你所謂校園民主議題卻以"時效性"為最大吸引力

要能引人注意 最重要就是配合時事.例如教官亂抓服儀導致學生怎樣怎樣

這可以做一系列報導.分析.評論

但若之後都沒有時事作導線來發掘校園內存在的民住問題或是事件同質性太高

難道要一直討論相同一件事?

而若要無中生有去檢視校園或用不同面向解讀很可能會變成

故意找碴.雞蛋裡挑骨頭,最後結論就是什麼也不是

假設要做關於服儀的 ,然後學生意見都訪問完了.之後訪問家長或教師意見一定是呈某種程度的對立

這樣難道不會失去"學生"群眾的支持?

抑或用了不同的觀點後.又用己方的立場做結.毫無意義

這個你有信心及能力可以保證不會變成這樣嗎

再則要做社會關懷或是世界關懷

你有自信或能力可以做的比報紙有深度或是能有獨特的特色嗎?

若沒有那何不去買報紙看社論就好了

像這些現實的問題.能力的問題.大趨勢的問題都是你如果真的辦了報要面臨的

我再重申並不是反對辦報.而是這些問題都是該事先想好解決對策方法的

否則空有熱誠而幾年或幾個月後就步入火種後塵

相信是有志之士都不樂見的

問題已經提的差不多 除非必要我也不再澄清或發言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