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文憑主義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Recommended Posts

人力資源評價裡面

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就是客觀

最近在看一些

分析世界上又強又小的國家的經濟優勢資料

不小心瞄到了其中一項

"不重視學歷,重視實力,人才適得所用"

當然或許這和文化也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那些又小又強的國家幾乎都位於歐洲

但是仔細想想

許多人在台灣

多少都有目睹甚至親身經歷人才被文憑主義犧牲的例子

當這個社會充斥著強大的文憑主義

對於經濟的影響到底是好是壞呢?

大家說說看自己的想法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文憑主義所衍伸出來的種種社會問題

例如

1.小孩為了拿到好的獎賞,受到家人稱讚,而努力念書,這種心態島至小孩特別重視利益,沒有利益的事情就不做,小孩子也無法思考為何讀書,這些東西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2.讀書好以及讀書不好的人被分級,導致很多讀高職的人很自卑,群體意識上產生墮落

3.捨棄掉思考技術的培養,只會追求正確答案,卻不懂得發掘問題

4.一路讀到大學,卻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因而"由你玩四年"

5.社會價值觀全部朝文憑看齊,以文憑來判斷個人價值

6.有專業天份的人,必須忍受正規課程

衍伸問題

1.不願意做沒有報酬的事,這正好與競爭力特質(做的比老闆交代的多)相反,這關係到學習態度以及上進心,很多能力的培養都是來自於沒有報酬的事情

2.精緻思考能力欠缺(未來的企業競爭力正是要靠精緻思考)

3.發掘問題的能力欠缺(這攸關到企業精進的效率)

4.快樂力降低

.我想到的大概就是這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有興趣的話

不妨看大前研一博士新著作"M型社會"附錄"給M型台灣的建議"

其中提到了大前博士對子女教育的看法

"小孩被高中退學三次 在家自學程式軟體設計 被送往美國就讀......

........卻獲得美國軟體公司的聘書........."

他稱之為叢林法則

在高度競爭的社會 唯有其所謂的"街頭營生者"能獲得最大的發展

這群人不需要文憑 不需要學術機構背書 一切靠實力 努力 識見

反觀台灣 或許人人皆崇尚名校 造就出許多的"優秀"學生

創造力呢?適應能力呢?新方法?思考模式?學校是不會教這個的 想都別想

M型社會:"於是我們教出一批懂得舊方法 腦裡裝滿舊思維的精英"

或許這也是文憑主義盛行的弊病之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重視學歷,重視實力,人才適得所用"

你想這句話在台灣能用嗎???

現經的台灣無論啥東西 都已"商業化"

就連一個考試報名費都要繳個500以上

還有所謂的"M型"XX

說明白一點就是2極化

M型社會 M型消費 就是 好與壞 成最高峰

而中等就是最低點

這的M字的中間低點 可以代表現在台灣的

中產階級 便宜品質差的不敢買 高貴品質好又買不起

只能在那觀望

惟獨台灣的社會還沒發展出 M型教育

這個東西在德國行之有年 德國的學生在中畢業就要些受分流的選擇

要升學就一直讀上去 不升學的去工廠從基層做工

到最後 升學的有高階白領的工作

去工廠的有高階藍領的職位

這種M行觀念不是很好???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可否認,

這樣的文化確實能在短期內讓帳面上的統計數字維持在一定水準

不過時間一久,

成果也就是那樣而已,

難有更高的突破,

說不定還會帶來反效果,

大部分弊病就像上面幾樓說的那樣

經濟發展不能光追求帳面數字,

文化這種無形的力量亦是一重要推手,

尤其當經濟發展程度越高後,

越是明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講一個最近碰到的例子

我爸在某企業上班 要應徵幹部

來了三個人 兩個是台大電機的博士

一個是淡江電機的博士

最後 淡江的錄取了

原因是 台大的兩位 有很亮眼的文憑

但是 完全沒有能力 就是所謂的讀死書

也就是上面所說的"不重視學歷,重視實力"

但是 反過來思考

今天 就因為它是台大的 淡江的博士

所以他才有機會 進入到面試階段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學歷 坦白說 你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所以 並不是說 學歷不重要 他是一種憑證

但是 如果你只想靠證書的話 那也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社會 要有很強的"能力"

但也要有基本的"學歷" 讓別人有機會來見證你的能力

只是台灣教育 把後著過度強調化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可是外在環境我們其實很難改變

尤其這已經幾乎就是傳統了

我覺得還是靠自己最實在

雖然這有點難(要反抗從小被灌輸的觀念和外在環境的養成...)

但至少先從有自覺開始吧

自己先蛻變成功

再來改變外在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文憑真的很重要,我們不可否認。

但高學歷就代很高人格、高水準的技術?

不一定吧!

可是我們台灣的社會就是無法改觀。

沒有學歷,別人就不想要看你的實力。

記得之前我們老師說,

推甄的時候,你一定要先考到好的分數

如果沒有的話

就算是是全校所有社團的社長,別人也不想理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雖然說是這樣說

但可能我是剛考完高中 特別敏感

我還是覺得文憑不代表一切

只是大家都知道 卻不能實踐的一句話而已

我也常常矛盾

高中本來父母的決定是讓我出國

我還是想留在台灣考高中

說起來有點好笑

但我覺得想靠自己考高中 培養競爭力

我還是不能不服從文憑這件事ˊˋ

現在反而有時候會偷偷後悔自己的決定

不是高中不好 而是因為沒有把握交出亮眼的成績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惟獨台灣的社會還沒發展出 M型教育

這個東西在德國行之有年 德國的學生在中畢業就要些受分流的選擇

要升學就一直讀上去 不升學的去工廠從基層做工

到最後 升學的有高階白領的工作

去工廠的有高階藍領的職位

這種M行觀念不是很好???

這個制度的確不錯,因材施教

哪像現在的大學多的嚇人,

一個招牌掉下來,被砸死的大概十個有五個是大學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我們現在是學美國的教育

但是觀念沒有美國開放 看洋基投手MUSSINA就好了

他是史丹佛經濟學系畢業的 但是也可以去打棒球賺每年1000多萬美金

他們運動是自己找時間去玩的!! 不是說想打得強就不讀書去讀私立學校

傳統觀念差很多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 1 month later...

其實我在美國有個朋友跟我說了一個事實我從來都沒注意過:

為什麼美國的小學、國中、高中生程度這麼差,大學的世界排名卻如此突出?

全世界最好的五十所大學裡,有一大半是美國的大學。

當然,一部分是因為許多移民,

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美國,對teenager學生(小學國中高中生)非常的鬆,

給他們完全自由發展,

可是大學卻非常嚴謹。

其中我朋友給我的例子是,他以前的國中,學生是不准背書包的。

他們只能用手拿binder去學校。

為什麼? 因為國中生正在發育,他們怕書包讓他們發育不好。

至於大學,不是每個人在美國都會想讀大學。

大學非常的貴(我讀的學校是州立的普通大學,tuition+ housing半年要九千塊美金,而且要自己付 T_T)

很多學生都是要自己付學費,所以除非你真的很有慾望要念書,不然...你不會想要自找麻煩的。

雖然他們的高中國中小學很鬆,但是大學的課程卻非常的緊湊。

你不念書,成績就是不好。

跟台灣(或者許多亞洲國家)剛好相反對不對?

我以前在台灣常常聽說台灣大學才是真正解放的時候,比國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輕鬆得多了

呃我一下子打了好多

不知道中文順不順

我的意思是

雖然台灣教育是採取比較美式的方法

但其實...

沒有學到精隨

但是台灣的教育仍然有他的優點

譬如,許多學生學會了負責。

美國很多學生功課都不寫,考試前也不念書

但是因為我在台灣讀過一陣子的書,所以我就沒有這個問題。

嗯....

希望沒有離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經濟學有分析,

學歷是一種代表能力的信號,

意思是說,

在沒有實質深入了解之前,

畢業於不同大學,最高學歷,

簡單傳遞一種能力的訊號,

至於本質如何,未必看得出來,

但總是一個了解的起步。

簡單的說,學歷就像電視品牌一樣,

sony,聲寶,BENQ,

好壞未知,先入為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實力無法量化,同樣學歷年紀的人,一個是台大另一個是逢甲,你根本無法判斷他的能力。

台大不見得好,逢甲不見得差,但是你有什麼理論基礎或者是什麼可以作為評量的東西證明逢甲的比台大好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呃我一下子打了好多

不知道中文順不順

我的意思是

雖然台灣教育是採取比較美式的方法

但其實...

沒有學到精隨

但是台灣的教育仍然有他的優點

譬如,許多學生學會了負責。

美國很多學生功課都不寫,考試前也不念書

但是因為我在台灣讀過一陣子的書,所以我就沒有這個問題。

嗯....

希望沒有離題...

你說到重點了。

其實台灣還是有苦衷的,中國文化本就是壓抑的文化,所以中國人通常相對害羞。壓抑之下體制也跟著以壓抑為主,要自由自性發展極困難,教改失敗也因為壓抑文化累積以致思想難以契合時代與背景。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們現在是學美國的教育

但是觀念沒有美國開放 看洋基投手MUSSINA就好了

他是史丹佛經濟學系畢業的 但是也可以去打棒球賺每年1000多萬美金

他們運動是自己找時間去玩的!! 不是說想打得強就不讀書去讀私立學校

傳統觀念差很多啊...

我的想法是這都是國家產業政策經濟政策的問題

政府重視的主流產業,就越不容易受文憑影響,因為市場規模大(外銷全世界),

產值高,工作機會夠多。例如高科技業,在台灣很多私校的電機系照樣找到

不下於台清交畢業生的工作。

反觀你提到的棒球,大聯盟其實等於是美國外銷到全世界的產業之一

而台灣就是沒有發展棒球展業的相關措施(或產業政策),只是隨意敷衍,

有超級天才的時候才人人追捧(例如 王建民),殊不知大聯盟是用完善的農場系統,

球探,資金,行銷,網羅全球的棒球人才,提供最好的環境和訓練,才享有最高水

準的棒球的,台灣市場那麼小可養不起1000萬的MUSSINA~(王建民也不是台灣培養出來的)

也就是說,在台灣,非主流價值幾乎沒有生存空間(沒辦法賺錢養活自己),

而高學歷讓你能夠進入主流價值(醫、電機等等),因為不能異中求同(不同產業都能賺錢),

只好同中求異(只有某些產業賺錢),大家拼了命鑽,就像在「紅海」中廝殺...

台灣這個經濟體還沒成熟到各產業都能蓬勃發展~~當然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

造成學生只能擁抱一種價值,否則將來可能沒飯吃(創業除外)

只能說台灣鎖國太久了,政府不重視發展各種健康產業環境,

搞一堆亂七八糟的教改~~就算讓學生可以不用死讀不喜歡的學科,然後呢?

非主流價值的科系,畢業後還不是沒飯吃???!!

而產業環境的根基之一是甚麼? 就是金融制度,

台灣金融制度在國際競爭力排名中是倒數的

銀行永遠不會倒,財團永遠在搞小動作,而政府官員為了爭權,無法狠心改革...

如果做得不好的不會倒閉,那有「實力」的人甚麼時候會出頭呢?

所以說,哪個總統候選人或政黨說得出經濟不重要,或是國家認同比經濟重要,

不過是在操弄台灣人的矛盾罷了!

(國家認同基本上是無解,所以政客只能吵根本提不出解決之道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說到重點了。

其實台灣還是有苦衷的,中國文化本就是壓抑的文化,所以中國人通常相對害羞。壓抑之下體制也跟著以壓抑為主,要自由自性發展極困難,教改失敗也因為壓抑文化累積以致思想難以契合時代與背景。

同意! 中國文化其實一直是「大國文化」,是各國前來朝貢的「天朝」,是小國依附的大經濟體,所以儒家文化在中國可行。但今天,台灣是小地方,不應該適用中國文化一般鎖國,而應該採用開放性的經濟。(像中共就是大國,世界各國都搶著進去,他老大還是照用他的共產體制)

至於教改失敗,我認為是負責教改的人根本不重視教改,只是在當官

李遠哲,自己是精英,教改就重視精英教育,而不是提升全民知識水準,失敗!

黃榮村,廢除聯考,其實指考跟聯考沒差多少

杜正勝,收爛攤子,偏偏又是個硬坳的人,所以把自己搞得很難堪~

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們現在是學美國的教育

但是觀念沒有美國開放 看洋基投手MUSSINA就好了

他是史丹佛經濟學系畢業的 但是也可以去打棒球賺每年1000多萬美金

他們運動是自己找時間去玩的!! 不是說想打得強就不讀書去讀私立學校

傳統觀念差很多啊...

我的想法是這都是國家產業政策經濟政策的問題

政府重視的主流產業,就越不容易受文憑影響,因為市場規模大(外銷全世界),

產值高,工作機會夠多。例如高科技業,在台灣很多私校的電機系照樣找到

不下於台清交畢業生的工作。

反觀你提到的棒球,大聯盟其實等於是美國外銷到全世界的產業之一

而台灣就是沒有發展棒球展業的相關措施(或產業政策),只是隨意敷衍,

有超級天才的時候才人人追捧(例如 王建民),殊不知大聯盟是用完善的農場系統,

球探,資金,行銷,網羅全球的棒球人才,提供最好的環境和訓練,才享有最高水

準的棒球的,台灣市場那麼小可養不起1000萬的MUSSINA~(王建民也不是台灣培養出來的)

也就是說,在台灣,非主流價值幾乎沒有生存空間(沒辦法賺錢養活自己),

而高學歷讓你能夠進入主流價值(醫、電機等等),因為不能異中求同(不同產業都能賺錢),

只好同中求異(只有某些產業賺錢),大家拼了命鑽,就像在「紅海」中廝殺...

台灣這個經濟體還沒成熟到各產業都能蓬勃發展~~當然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

造成學生只能擁抱一種價值,否則將來可能沒飯吃(創業除外)

只能說台灣鎖國太久了,政府不重視發展各種健康產業環境,

搞一堆亂七八糟的教改~~就算讓學生可以不用死讀不喜歡的學科,然後呢?

非主流價值的科系,畢業後還不是沒飯吃???!!

而產業環境的根基之一是甚麼? 就是金融制度,

台灣金融制度在國際競爭力排名中是倒數的

銀行永遠不會倒,財團永遠在搞小動作,而政府官員為了爭權,無法狠心改革...

如果做得不好的不會倒閉,那有「實力」的人甚麼時候會出頭呢?

所以說,哪個總統候選人或政黨說得出經濟不重要,或是國家認同比經濟重要,

不過是在操弄台灣人的矛盾罷了!

(國家認同基本上是無解,所以政客只能吵根本提不出解決之道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months later...

國外有沒有文憑主義?

Havard,MIT,Stanford,Cambridge......這些名校是哪來的?

如果出來沒有競爭優勢,為什麼世界各地(不只美國)的人搶著進去這幾所學校?

大家擠破頭進去好大學,這不就是這裡所說的文憑主義嗎?

職場是很現實的,有些公司看到你是XX大學出身,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給你offer

當然,學歷不等於能力,但是至少有一定程度的正相關。想想,一家公司要靠什麼來知道你的能力?難道每個面試的都先試用,有績效就雇用,沒有就fire?我想成本太高,而且實力這種東西有時候短期內看不出來,況且短期的績效好不代表能力好、潛力好。所以當然以學校為篩檢的第一關(如樓上某樓所說的大一經濟學原理有提過,詳細的說明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為什麼),再來是面試,試圖以最低的成本了解你這個人越徹底越好,這是公司的考量。就算不是每個好學校的人都比壞學校的好,但是比例上,誰敢說,自己學校平均素質會比第一志願的學校好呢(如果自己不是第一志願)

其實教育的問題,我們還得考量

以台灣的情況,這麼早分化會不會造成基礎知識、思考訓練不紮實?

基本的能力,國中就真的具備了嗎?

高職又是否能供給呢?我沒讀過高職因此我不知道。

但是我肯定高中給我的知識讓我能夠看科普書不致於像看天書

再來,國中的興趣也還沒確定,台灣的產業結構又不健全,如何分化大家?會不會造成大家一窩蜂擠進「聽起來比較有前途的XX科」?

這也是需要考量的。

我並沒有說高中一定好高職一定不好

相對的,雖然我沒有記得很清楚,但是德國的技職教育似乎不是那麼完美。

我只是提出個方向讓大家思考一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5 weeks later...
經濟學有分析,

學歷是一種代表能力的信號,

意思是說,

在沒有實質深入了解之前,

畢業於不同大學,最高學歷,

簡單傳遞一種能力的訊號,

至於本質如何,未必看得出來,

但總是一個了解的起步。

簡單的說,學歷就像電視品牌一樣,

sony,聲寶,BENQ,

好壞未知,先入為主~~

agree with U're point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