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轉自百度 台灣競爭力


Recommended Posts

大陸人寫的

真實性不知道

出口金額

經濟成長率

只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的多項參考指標之一而不是絕對指標

而且每年都不同

因為所選擇的區間有很大的差異

以最近三年2004-2006而言

臺灣gdp平均成長4.9個百分點

接近百分之五了

韓國近三年也不過平均成長4.6個百分點

至於銀行交換匯率的gdp

因為各地物價水準不同而且是可以人為操縱

並不是衡量發展程度的絕對指標

相較而言

經過物價調整後的gdp(ppp)才真正是一個地區人民的真實生活水準

所謂的臺灣倒退的言論是故意對臺灣的汙衊罷了

臺灣好好的而且越來越好

經過物價調整後的GDP(PPP)

臺灣在三年內將接連超過日本德國法國

也就是說臺灣今年就比法國富裕

三年後臺灣人生活比日本人德國人生活水準更高

臺灣八十年代時經物價調整後的的GDP(PPP)跟現在的中國差不多

都是八千美元左右

今年臺灣經物價調整後的的GDP(PPP)將超過三萬美元

這叫做臺灣退步了?

2007臺灣比法國富裕,兩年後將超越日本德國

CIA資料估計臺灣2006年人均GDP(PPP)為 $29,000。國際貨幣基金會(IMF)2006年數字GDP(PPP)為 $29,224(其早期的數字為維琪百科引用者為$29,203)。IMF對臺灣2007年預估值為 $31,048,遠勝南韓,超越義大利,是法國的 99%日本的94%。這四國稅都比臺灣重。以下是世界51主要經濟體付稅痛苦指數排名,人民稅付的最痛苦國家是法國(#1),其次是中國(#2),義大利 (#3),日本(#18),南韓(#33),臺灣(#46)。經當地物價調整後的人均生產值 (GDP/PPP),今年臺灣已是法國99%日本的94% (2000至2005,各國GDP(PPP)的成長率:臺灣的25.6%遠高於法國的 17.0%,日本的17.8%),可是法國及日本的稅率均列世界的前茅(#1 )。臺灣人應已比法國佬,甚至日本人在國內日子更好過。

著名的英國財經雜誌《經濟學人》對臺灣2005的人均GDP估計為$29,320,2006的人均GDP估計:日本為$32,097;德國為 $31,675(均與台相差一年)。該雜誌對台日德今後GDP成長5年的預估(台/日/德)為:(2006)4.3/2.2/2.3,(2007) 4.3/2.0/1.4,(2008)4.4/2.1/1.9,(2009)4.0/1.7/2.0,(2010)4.1/1.5/2.0, (2011) 4.0/1.6/1.9。亦即臺灣今後GDP成長為日本的兩倍多,現假設台2005至2006年的成長率與2006及2007相同(即 4.3%),做出以下的計算(所有數字見附上之《經濟學人》網站):

【臺灣2009年】29,320x1.043x1.043x1.043x1.044= $34,731

【日本2009年】32,097x1.022x1.02x1.021= $34,162

【結論:如《經濟學人》預估成真,2009年即兩年後臺灣將超越日本,當然也將超越比日本略差的德國】.

注:如用IMF的人均GDP數字,三年後臺灣也會超越日本及德國

(世界51主要經濟體)2006中國稅率第二台倒數第七

臺灣稅率奇低(付稅痛苦指數,低的不像話),中國才是如假包換的“萬萬稅”,萬稅苛政猛於虎。

臺灣即將由四小龍的老三升為老二了!!

從國際排名看臺灣目前的情形

天天唱衰臺灣,『再不三通臺灣經濟就要完蛋了』。請看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對明年(扁仍是總統)臺灣人均GDP(PPP)的預估。臺灣竟超過義大利及新加坡,初次由四小龍的老三上升到老二,可喜可賀。(注:臺灣『曾是龍頭說』是子虛烏有,有心人編的。我曾做過研究臺灣一向是老三)再過兩年『超過法國不是夢』。

兩年間(2005-2007)臺灣能由世界排名第24名,急速上升到第20名,足見臺灣在統派攪局亂政下,經濟的表現仍然不差。我贊同:如藍能協助並監督政府的話,自由民主臺灣的進步當不止於此。

我最近方自台、韓旅遊回來美國。南韓物價遠高於臺灣,於是經當地購買力調整後的人均GDP(PPP),目前臺灣仍遠高於南韓。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estimates for 2007 (PPP)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The list below is of countries of the world sorted by their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the value of all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within a nation in a given year,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 GDP and GDP per capita dollar estimates here are derived from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calculations, calcul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for 2007, which were compiled in April 2006, and deals with estimates.

2007 GDP (PPP) per capita IMF list

Rank Country GDP (PPP) per capita

— World N/A

1 Luxembourg 76,215

2 Norway 45,449

3 United States 45,218

4 Ireland 45,135

5 Iceland 39,453

6 Denmark 37,406

7 Canada 37,289

— Hong Kong (S.A.R.) 37,236

8 Austria 36,409

9 Switzerland 35,067

10 Finland 34,162

11 Belgium 33,908

12 Australia 33,490

13 Qatar 33,344

14 Netherlands 33,079

15 United Kingdom 32,993

16 Japan 32,980

17 Germany 32,684

18 Sweden 32,517

19 France 31,595

20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0,874

21 Singapore 30,871

22 Italy 30,791

23 Spain 28,810

24 United Arab Emirates 27,248

25 New Zealand 26,661

26 Brunei 25,587

27 Israel 25,188

28 Greece 24,733

29 Slovenia 24,593

— Netherlands Antilles 23,727

30 Cyprus 23,481

31 South Korea 23,331

32 Bahamas 22,063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國家長期發展的關鍵,或者說維持競爭力的關鍵,是經濟發展(注:不是經濟增長),例如基礎硬件設施的建設、產業結構的調整、人才培養以及就業率等等。幾年內的GDP增長體現不了什麼,若產業結構改革的進度停滯不前,或者過於緩慢而跟不上競爭對手的進度,以及生產力得不到提高,或勞動力市場出現人才技能方面的短缺,長期內也是衰退。其原因可以包括,例如,通貨膨脹最終會因為"供不應求"而產生,導致Real GDP的下降,而在另一方面,產業結構的落後使得出口品的競爭力在日後逐漸下降,也會在長期使得從外銷出口方面獲得的GDP減少。而且人才及技能的短缺也會導致所生產出來的產品類型的落後,影響競爭力。何況人均GDP(PPP)還會受到人口數量的影響,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國家真正的經濟實力。

這裡是我個人的分析

臺灣稅率奇低(付稅痛苦指數,低的不像話),中國才是如假包換的“萬萬稅”,萬稅苛政猛於虎。

我不了解台灣的稅率有多低,就暫且相信台灣的稅率的確是很低。但是如果將稅率低這一因素,與文中提到的《經濟學人》推測的台灣未來經濟增長的數據相結合,也不難看出,台灣經濟的增長也可能是一種通過消費達到的增長,通過內需的增加而達到的增長。然而,單純依靠內需而產生的經濟增長,最終會受到經濟週期的變化的影響而消失。而相較於台灣,法德日等國的經濟增長的緩慢,也可以歸咎於他們較高的稅率。因為稅率低則表明居民們有較多可用於消費的工資,以及企業擁有更多用於投資的資金。光從理論上講,投資跟消費量提高,則內需提高,而必然帶來經濟增長;因為消費者消費量的提升,或者是稅收的減少,使得企業獲得更多的利潤,用以擴大生產線的規模提高產量,製造更多的產值。而當把一個國家所有產業生產的產值統計起來,GDP就產生了(這裡指的是nominal GDP,非 real GDP)。但是,由於消費者的需求量是不斷增加的,如果生產力沒有得到充分的提升,產品產量的增加速度跟不上消費者對產品需求量的增加的速度,則會最終使產量在長期之後無法滿足這種增加了的需求,通貨膨脹是必然的。因此,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的關鍵是在於產業的生產力,或者說,是供應方面 (Supply)。若無法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某一段時間內的高增長,也只能被視為一種假象。無論在哪個國家,經濟週期上下波動的變化往往是大約每十年發生一次。這也是為什麼不能夠單單用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真正的經濟實力,因為影響其數據的因素並不一定是源自於一個國家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實力。

再從另一個方面看,德法日等國是屬於發達國家的範疇,其產業的生產力、人民收入水平還有人民生活質量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水準,(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的生產力,以及一些產品的技術含量,已經是接近於目前人類生產技術所能達到的頂峰),國家整體的經濟實力已經無法再有大幅度的提升。加之他們還有各類法律,以及可用資源的限制,因此其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的空間,必然比台灣這種新興工業國(NICs)要少,只能維持在一個較為小幅度的增長率。除非他們能夠繼續在產業上做出更大的調整(例如大幅改良生產技術、繼續大幅度提高生產力等等),否則很難再有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以及新興工業國一樣的高增長勢頭。因此,將台灣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與歐亞的發達國家相比,並不具有可比性。

因此,台灣的人均GDP(PPP)的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台灣經濟的持久性。而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退步或者進步,不能夠光看GDP這類的數據,而應該參考與產業結構有關的資料,例如生產力、產品的類型,及其科技含量等等。

此文筆者僅僅以GDP增長率,作為衡量台灣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的標準,是不可靠的。當然,我也不知道台灣的產業目前到底是注重哪方面,也不知道台灣的產業的生產力跟產品質量(這裡包括了技術含量)在近年來提升了多少,但是我想台灣當局應該是知道競爭力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關係的。

我並非學經濟之人,因此觀點當中可能存在錯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三年後臺灣人生活比日本人德國人生活水準更高

無意間看到這句

嚴格意義上講,生活水平不是僅僅以工資收入或GDP(PPP)的增長做為衡量的。雖然目前多數國家都是以聯合國的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作為基礎衡量標準(其中包括教育普及率,綜合生活水平,以及壽命長度),但是世界銀行等其他國際組織,同樣制定了別的更細緻的衡量標準,而且深入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環境,可購買之貨品的種類,貧富差距,就業率,以及民眾的精神狀況(例如生活壓力、心態、社會價值觀等),甚至還包括了交通、治安等方面(與HDI相比,簡直就是"雜七雜八")。單純依靠經濟指標去衡量民眾生活水平,並不可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2005年的GDP(PPP)資料

當時台灣排名是在30出頭

但是這個數據是否能真的証明生活水準

其實不是絕對的

參照一下香港的數字還有實際社會的狀況吧

順便貼上2005年的GDP(PPP)資料

1 Luxembourg LU $62,700 2005 est.

2 Equatorial Guinea GQ $50,200 2005 est.

3 Norway NO $42,400 2005 est.

4 United States US $41,800 2005 est.

5 Guernsey - $40,000 2003 est.

6 Jersey - $40,000 2003 est.

7 British Virgin Islands VG $38,500 2004 est.

8 Hong Kong HK $36,800 2005 est.

9 Bermuda BM $36,000 2003 est.

10 Switzerland CH $35,000 2005 est.

11 Iceland IS $34,600 2005 est.

12 San Marino SM $34,600 2001 est.

13 Ireland IE $34,100 2005 est.

14 Denmark DK $33,500 2005 est.

15 Austria AT $32,900 2005 est.

16 Canada CA $32,800 2005 est.

17 Cayman Islands KY $32,300 2004 est.

18 Australia AU $32,000 2005 est.

19 Belgium BE $31,800 2005 est.

20 United Kingdom GB $30,900 2005 est.

21 Netherlands NL $30,500 2005 est.

22 Japan JP $30,400 2005 est.

23 Finland FI $30,300 2005 est.

24 France FR $29,900 2005 est.

25 Germany DE $29,700 2005 est.

26 Singapore SG $29,700 2005 est.

27 Sweden SE $29,600 2005 est.

28 United Arab Emirates AE $29,100 2005 est.

29 Isle of Man IE $28,500 2003 est.

30 Italy IT $28,300 2005 est.

31 European Union - $28,100 2005 est.

32 Aruba AW $28,000 2002 est.

33 Gibraltar GI $27,900 2000 est.

34 Monaco MC $27,000 2000 est.

35 Andorra AD $26,800 2003 est.

36 Taiwan TW $26,700 2005 est.

37 Qatar QA $26,000 2005 est.

38 Spain ES $25,100 2005 est.

39 Falkland Islands (Islas Malvinas) FK $25,000 2002 est.

40 Liechtenstein LI $25,000 1999 est.

41 New Zealand NZ $24,100 2005 est.

42 Brunei BN $23,600 2003 est.

43 Greece GR $22,800 2005 est.

44 Israel IL $22,200 2005 est.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