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國中到高中不考試,十二年國教


Recommended Posts

  • 回覆 53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我之前看到台大的體保生把答案紙上面的「教師:XXX先生 改成 教師:XXX小姐」,只因為那個老師是女的......= =""

明明就不會讀書來幹嘛啊 :@

不會去念體育大學喔

為什麼這樣就表示他不會讀書?

又為什麼教師都被假設是先生?

而又難道 唸體育大學(學院)的就都是不會讀書的嗎?

再者 他體育方面有這實力 政策又這樣訂定 這是他享有的權利

-------回來-------

前面有位大大說過了 不過好像還是有人不知道.....

12年國教 它並非強制性的 也不是全盤的義務教育

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ExteriorContent/Life/Life-Main/0,4381,news-content+130518+132007022701162,00.html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發現很多人討論都是憑空臆測-.-,我想要評論前至少也去看看教育部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政策到底是什麼作一番的了解比較妥當吧?

1. 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作者:吳清山、高家斌

2. 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問答集

資料來源:教育部

3. 新世紀國民教育體制之規劃

資料來源:教育部

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論壇紀錄

資料來源:新世紀國民教育體制之規劃教育論壇

5. 以高中職社區化成效分析來推估十二年國教之可行性

資料來源:世新行管系學術研討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現在很多地方的討論方向都是一樣的---

大家都是焦躁不安的看著這項政策對自己的利益如何造成損害

對自己國中三年準備基測的辛苦耕耘化為烏有的不甘

對媒體搶快,教育部搶選票的不滿,對自己傳統名校的傳統將沉淪的不滿

卻忽略了十二年國教準備了近20年的原意為何,而且教部又說了一切還有待討論

我認為討論的重心應該回到十二年國教這個政策的本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現在很多地方的討論方向都是一樣的---

大家都是焦躁不安的看著這項政策對自己的利益如何造成損害

對自己國中三年準備基測的辛苦耕耘化為烏有的不甘

對媒體搶快,教育部搶選票的不滿,對自己傳統名校的傳統將沉淪的不滿

卻忽略了十二年國教準備了近20年的原意為何,而且教部又說了一切還有待討論

我認為討論的重心應該回到十二年國教這個政策的本質!!!

如果教育部能夠能將往後的執行細節公開,交由大眾檢視

集中各方批評指教(我認為教育部應該更虛心接受外界正面、負面的評價),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我衷心寄望往後的公聽會能達此效果

只是宣布太急(雖說研擬已20餘年之久,但終究是在檯面下進行)

而兩年的磨合期顯得真是微不足道= =

簡單來說,我認為噱頭意味很大

立異以為高,逆情以干譽之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如果教育部能夠能將往後的執行細節公開,交由大眾檢視

集中各方批評指教(我認為教育部應該更虛心接受外界正面、負面的評價),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我衷心寄望往後的公聽會能達此效果

只是宣布太急(雖說研擬已20餘年之久,但終究是在檯面下進行)

而兩年的磨合期顯得真是微不足道= =

簡單來說,我認為噱頭意味很大

立異以為高,逆情以干譽之嫌

檯面下進行?

噢,十二年國教不知道已經經過了幾十次的教育論壇在探討了,基本上那就是對外開放的討論,只是沒有真正關心的人總是不會去參加這類座談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檯面下進行?

噢,十二年國教不知道已經經過了幾十次的教育論壇在探討了,基本上那就是對外開放的討論,只是沒有真正關心的人總是不會去參加這類座談會。

嗯,是我用詞不精準,讓大家誤會了>W<

往往每次的曝光規模都不比這次

除了真正關心教育的人(不包括我這種偽人文版常客XD)

大家就算看到了報導(報紙的某角落XD),也不大重視,總覺得只是說說

不過這次杜大宣布要玩真的,再加上各大媒體開心地爭相報導

於是乾柴烈火,一發不可收拾=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拉長人類的學習時間

但效果好像也沒有預期來的好...

有拉長的必要嗎?

12年國教

我想拉長人類的學習時間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之前宇文有想研究"教育成本"...,結果沒什麼人回ˊˋ)

學習的時間越長

人們踏入社會的時間越慢

適應力、記憶力...等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弱

人類的醫療成就的的確確延長了人們的壽命

但卻只是延長老年期而已...

青壯年這社會最重要的勞動階級...

並沒有增加這段時間

而12年國教則是在簡短這段時期

關於人力資源運用部份我想應該還要在思考ㄧ下...

真的有必要延長至12年嗎?

-------------------------------------------------------------------------------------------------------------------------------------------------------------------------

好久沒有那麼嚴肅了...

累ˊˋ

在今天抱病聽完此政策的規劃人的課後,我來做些回應

延長是有必要的,就目前的九年義務教育來說,畢業後隨即就業或無就業的學生往往成為社會上得弱勢分子而遭社會排擠,成為社會邊緣人。效訪北歐國家的終身學習制度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十數年前先進國早已採取九以上之國民教育的同時,台灣或許不能在等了。

中崙是「未來」學校,有跟微軟合作

景美是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唸的「女校」

麗山跟政附一樣是獨具特色的「跑班」

每個孩子都有資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並不是每個學生心中的明星學校都是社會上「認同」的「明星」學校

如同您所說的,每間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但今天,我頭腦較差、智力不如人,我就喪失了進入這些特色的學校,試問?似乎也沒有什麼選擇的自由?或是,是進入此學校後,高層再搞些名堂讓他們忘記分數不如別人的難過往事?

把明校擠爆其他學校要喝西北風這樣

我想這是很多人所懷疑的問題,會不會產生遷戶口風潮?

我舉個上課聽到的例子,以前老蔣時代,台北市最出名的初中有大同、成淵、萬華等。

大家都擠破頭想進入好的初中就讀(跟現在的建北道理相同)。

後來57年時,老蔣廢了考試制度,採行九年國民教育,結果呢? 這些學校現在不是所謂的明星國中了,變成敦化、介壽(還有....@#$%*台北市的應該會知道)等以前非明星的國中。那以前念大同初中出身的人現在找誰賠?找蔣委員長?

如果,今天我們站在這個角度看,我當然不希望以後我所就讀的學校變成不值錢的、不受敬重的「普通」中學。 今天,建北會好不是學校好而是學生好,不是老師好而是學生好才得以有好老師來教。

我相信一開始推行時大家仍會想把子女送進「過去式」的名校,但5年後、10年後,哪天台北縣的高中也都有好大學的畢業生了,台北縣的人還需要送進市區嗎? 老師還不肯去教嗎?

只要把位於金字塔頂端的資源平均一些分給下層,什麼事都可能了。

我們不希望聽見既得利益者的哀號痛罵,也不是怕失地位的明星教職員們的媒體操控,而是站在全國、未來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一切都會不一樣了。

社會要更平等,就該從小的時候做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在今天抱病聽完此政策的規劃人的課後,我來做些回應

延長是有必要的,就目前的九年義務教育來說,畢業後隨即就業或無就業的學生往往成為社會上得弱勢分子而遭社會排擠,成為社會邊緣人。效訪北歐國家的終身學習制度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十數年前先進國早已採取九以上之國民教育的同時,台灣或許不能在等了。

如同您所說的,每間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但今天,我頭腦較差、智力不如人,我就喪失了進入這些特色的學校,試問?似乎也沒有什麼選擇的自由?或是,是進入此學校後,高層再搞些名堂讓他們忘記分數不如別人的難過往事?

我想這是很多人所懷疑的問題,會不會產生遷戶口風潮?

我舉個上課聽到的例子,以前老蔣時代,台北市最出名的初中有大同、成淵、萬華等。

大家都擠破頭想進入好的初中就讀(跟現在的建北道理相同)。

後來57年時,老蔣廢了考試制度,採行九年國民教育,結果呢? 這些學校現在不是所謂的明星國中了,變成敦化、介壽(還有....@#$%*台北市的應該會知道)等以前非明星的國中。那以前念大同初中出身的人現在找誰賠?找蔣委員長?

如果,今天我們站在這個角度看,我當然不希望以後我所就讀的學校變成不值錢的、不受敬重的「普通」中學。 今天,建北會好不是學校好而是學生好,不是老師好而是學生好才得以有好老師來教。

我相信一開始推行時大家仍會想把子女送進「過去式」的名校,但5年後、10年後,哪天台北縣的高中也都有好大學的畢業生了,台北縣的人還需要送進市區嗎? 老師還不肯去教嗎?

只要把位於金字塔頂端的資源平均一些分給下層,什麼事都可能了。

我們不希望聽見既得利益者的哀號痛罵,也不是怕失地位的明星教職員們的媒體操控,而是站在全國、未來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一切都會不一樣了。

社會要更平等,就該從小的時候做起。

前陣子我跟一位朋友討論十二年國教,特別在明星學校上掙扎了很久。

假設政府最後打算把明星學校社區化,或是明星學校另外獨立招生(目前政策偏向後者),那麼這些社區化後的學校還會不會產生新的明星學校?

教育部的政策似乎是期望把該有的教育資源投注到每一間學校上,讓每一間學校都能成為優質的學校,以及發展各間學校的特色,來達成防止社區化後的學校產生明星學校的問題。

如果社區化後的學校依然會產生明星學校,也就是會造成大量遷籍擠爆的現象。如果社會價值觀認為「升學率高」的學校是好的學校,那只要有學校表現比較好、投注比較多的資源在幫助學生搞升學考試,以其為學校「特色」,不難想像明星高中就會繼續產生,至少在現階段的國中(也就是已達成社區化、資源平均),就存在著明星國中,除了把大學、研究所都一起社區化來排除升學率以外,在同樣的教育體制中似乎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前陣子我跟一位朋友討論十二年國教,特別在明星學校上掙扎了很久。

假設政府最後打算把明星學校社區化,或是明星學校另外獨立招生(目前政策偏向後者),那麼這些社區化後的學校還會不會產生新的明星學校?

教育部的政策似乎是期望把該有的教育資源投注到每一間學校上,讓每一間學校都能成為優質的學校,以及發展各間學校的特色,來達成防止社區化後的學校產生明星學校的問題。

如果社區化後的學校依然會產生明星學校,也就是會造成大量遷籍擠爆的現象。如果社會價值觀認為「升學率高」的學校是好的學校,那只要有學校表現比較好、投注比較多的資源在幫助學生搞升學考試,以其為學校「特色」,不難想像明星高中就會繼續產生,至少在現階段的國中(也就是已達成社區化、資源平均),就存在著明星國中,除了把大學、研究所都一起社區化來排除升學率以外,在同樣的教育體制中似乎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這的確很難抉擇。

不可否認地,即使高中在地化、社區化後,仍會有所差距出現,要想全然一致簡直不可能。

基本上「特色」實施是以藝能項目為主的,如體育、音樂、美術等項目(或更多),數理資優、社會科學資優這種班級也不可能阻止他設立(若師資許可)。

明星學校另外獨立招生(目前政策偏向後者)=>這只能說是政府兩邊給糖吃的狀況吧!(安撫右派?)

但有了明星高中,12國教就沒什麼意義了。

總之,我認為現階段國中雖仍有明星存在,但至少大家搶破頭的情形比起高中好太多了。(為了讀個台北的國中從彰化去念?應該不太可能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參、學費政策

Q1 :政府要如何補助私立高中職學費?額度多少?補助原則是什麼?

A :

1. 補助方式:

(1)2007 年至 2009 年,逐年由高一擴展至高三。

(2)2009 年以後全面實施。

2. 補助額度:

(1) 家庭年收入低於 30 萬元者(以 2005 年為例,約占全部家戶數的 15% ),補助 3.4 萬,使其負擔學費與公立學校相同。

(2)30 萬元以上至 60 萬元者(約占全部家戶數的 15-40% ),增加補助學費 2 萬元,以降低家長學費負擔。

3. 補助原則:

(1) 以經濟弱勢之私立高中職學生為對象。

(2) 補助非自願就讀私立高中職者。

(3) 差等補助原則。

(4) 現行補助 1 萬元措施維持不變,惟將納入相關法制規範之考量。

以下肆刪...

剛剛看新聞~~教育部說

讀私立高中的確可以補助

但是有一標準

叫做"
非自願
"唸私立高中的人

才能享有此補助......= =""

問題是~~大家不覺得這種規定很不嚴謹嗎?

杜正勝還說這是很常識性的問題

用常理就能判斷學生是不是"非自願"唸私立高中的

何謂自願、非自願?~.~"根本難歸納出一套規則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剛剛看新聞~~教育部說

讀私立高中的確可以補助

但是有一標準

叫做"非自願"唸私立高中的人

才能享有此補助......= =""

問題是~~大家不覺得這種規定很不嚴謹嗎?

杜正勝還說這是很常識性的問題

用常理就能判斷學生是不是"非自願"唸私立高中的

何謂自願、非自願?~.~"根本難歸納出一套規則吧

-.-你沒看我的Q2就回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剛剛看新聞~~教育部說

讀私立高中的確可以補助

但是有一標準

叫做"非自願"唸私立高中的人

才能享有此補助......= =""

問題是~~大家不覺得這種規定很不嚴謹嗎?

杜正勝還說這是很常識性的問題

用常理就能判斷學生是不是"非自願"唸私立高中的

何謂自願、非自願?~.~"根本難歸納出一套規則吧

因學區畫分而必須唸社區私立高中叫做「非自願」,

特別跨區去唸如延平、東山、再興、微閣,那就叫做「自願」。

我還以為很好理解.....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先不要去決定這個政策的感覺!

先來看看先例:

九年一貫有成功嗎?

結果是什麼?

政府出來道歉!

說這個政策是失敗的!

好像我們都是白老鼠!

用完即丟!

死了再重新弄一個實驗!

再來一次!

第一次的九年一貫

第二次的12年國教

第三次?

這樣會增加競爭力嗎?

九年一貫,了多少學生?

我贊成,他們有認真想過我們的情況、處境嗎??

只是口水多了一點而已,

每天在那邊吵他們的,

幾乎沒看到對我們有益的

憲再壓力有一部分是因為政策而出來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從十二年國教改起

不如從上一代的觀念改起

明星學校的名聲不能一夕間抹滅

資源豐缺也不是三兩天能補足

政策其實是可行的

但是

真的有辦法把高中弄得像國中國小那樣普及化嗎

真的有辦法每個社區規劃一所高中一所高職嗎

政府的準備根本就不夠

時機尚未成熟的計畫提出很容易胎死腹中

改一個觀念要多少時間不是重點

重點是願不願意去改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可以問一下以上幾樓的人有沒有爬過前一頁的文章嗎?

像學區在成功附近會成功滿了被派到旁邊的開南去

並不會的,請先看過政策的完整實行方式在這麼說。

政府的準備根本就不夠

時機尚未成熟的計畫提出很容易胎死腹中

怎樣算準備充足、時機成熟?

請至少至少.....看過這個連結好嗎?

按我進入連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政府的準備根本就不夠

時機尚未成熟的計畫提出很容易胎死腹中

首先是,十二年國教政策已經經過二十餘年的探討(民國七十二年已開始規劃延長國民教育政策),而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至今也已有三十九年的歷程(從民國五十七年開始);現在的國中畢業生有升學至高中職已達到95%,而「升學機會」也已達到107%。要說這個十二年國教是「倉促的」、「時機不成熟的」、「沒經過討論的政治訴求」,顯然有點盲目。

關於此項政策,

DD之前已經講過了喔,

12年國教並非隨便決定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謂時機不成熟

並不是指政策方面不完善

而是就經濟層面來說

政府目前尚無法負擔

:政府如要實施免費之十二年國民教育,必須將公立高中職學生平均每年約 1 萬元的學費免 除,至少每年國庫要多負擔 42 億元;而私立高中職學費平均約是公立的 4 倍。據此,全 額負擔高中職學生學費,每年至少超過 200 億元,是目前政府財政所無法承擔的。

不強迫的入學

又怎麼能稱為國民教育

更不能了解這樣急迫的執行

意義何在

並不是不可行

但準備的確不足

總不要到最後

跟大學一樣要自己去募款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政府如要實施免費之十二年國民教育....

你引的部分是「免費」,

而...

不強迫的入學

又怎麼能稱為國民教育

為什麼要強迫才叫國民教育,

你是不是把國民教育跟義務教育搞混了?

Q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中,有關 96 年度經濟弱勢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補助計畫是否已編入 96 年度預算?

A : 1. 96 年度經濟弱勢私立高中職學生學費補助計畫所需經費,教育部已編列28.5 億元執行中。

2. 至於針對家庭年所得 60 萬元以下經濟弱勢學生加強補助學費部份,所需經費 4.1 億元由教育部於相關預算下調配辦理,經費來源不成問題。

請問你說的經費到底是什麼?

國中是國民教育你應該不反對,

而連國中生(非低收入戶)都要付每學期至少三千塊的學雜費,

為什麼屬於非強迫的高中國民教育需要連原先正常一學期約一萬元的學費都予以免除?

此外,許多人一再強調的政策過於急迫,

但孰知十二年國教已由民國72年躊躇至今,

我不知什麼時候實行才叫和緩?

(註:本人於第一次發文時將三千元學雜費誤植為八千元,於重新編輯時於此勘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