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請問大家對於12年國民教育的看法?


Recommended Posts

說到演辯社,喂喂喂學長那時候一開學的新生盃不是有兩百塊保證金嗎怎麼都沒退阿!

十二年國教只會讓一些能力不足唸高中的人來影響那些優秀的學生~本來就該讓優秀與腦殘分開!杜你X的十二年國教

這位同學,沒辦法唸高中不等於腦殘。我媽讀高職,我爸讀大專院校,但他們的頭腦可清楚的很。你有什麼"證據證明能力不足念高中"影響"優秀的學生"有正相關?別這樣,你的口氣好像跟不太會讀書的人有仇似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回覆 121
  • Created
  • 最後回覆

Top Posters In This Topic

這樣如果明明是個優秀人才好像沒有上那36所其中一所學校的話,就完全沒有希望,沒有考上1/36的人就是渣?

目前好像又要把明星高中去掉了,所以我也不想講太快。

不過題目出得好的話,夠強的人是可以進明星高中的(大不了重考一次,再不進就是真的弱),進不了的會讀一般高中,一般高中可能要配合課本內容的更改調整它的程度,確保高中畢業該有的程度同時也讓一般國中畢業生可以銜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倒也未必是媒體造成的,其實還是教育部的問題,

教育部實際上從未花很多時間在十二年國教該如何執行上,

向這類政策起碼他們得召集各縣市政府教育局開會,去

了解,並且必需請所有的高中校長來開會表達意見,了解各校

的需求,然後才可以去做規畫,像這次這樣沒有經過任何

討論就說要保留24所高中及12所高職為菁英學校的作法就

已經很粗糙,因為保留幾所學校為菁英學校應該在各校提

出申請後,審核完並把申請的學校和通過的學校名單公布,

並且應該說明各校成為菁英高中和社區高中的明確的門檻

及理由,這樣才能服眾,此外,菁英高中和社區高中的權利義務

也必需說清楚,也必需要有調升或調降的機制,不然就難以刺

激各校努力辦學;我覺得教育部根本上沒有提出一個很好的執

行模式,空有理想只會是枉然,即便現在說沒有要保留菁英高中

但初步的學區歸畫也都沒有出現,這樣若推行十二年國教也會

是一團亂,基本上那麼大的案子,若連公聽會以及反映基層教師

的意見的會議都沒有的話,高層的決策者或是執行者也都還會犯

類似的錯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用信塞爆他的信箱吧!

欸!這種行為讓我想起之前一個新聞事件:

兩年前,曾一度謠傳王建民可能無法繼續在MLB投球,可能下放3A,就有一個"有趣"的某立委,發起"一人一信塞爆洋基隊的信箱"

這種行為就如同洋基總教頭托瑞所說:"對事情毫無幫助,只會造成困擾"

今天,若發同一封信,塞爆他的信箱,就如同那立委一樣好笑。先暫且不討論杜老爺是否會查閱信箱,你這麼做,只會造成教育部的困擾,又不能真的解決問題,只是憑空的謾罵而已,我覺得提出些有建設性的想法、看法才是重點。

最近政府實施ㄧ些政策,很少會去考慮後果。然而常常後果是要全民一起承擔,收拾這爛攤子。從建構式數學、九年一貫,以及到現在吵得沸沸揚揚的12年國教皆是如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明星高中全廢掉了

真是聰明 似乎以為一視同人 就不會有人吵了

之前的教改不知道是不是蠻成功的?

不過家長們好像得花更多心思栽培小孩的樣子

補習班倒是少賺一筆全科班的錢

舊明星高中周圍的房價卻漲了不少

有錢人的社會更明顯了

私校不知道是會變成最頂尖的學校 還是倒閉

不過12年級的出現了會很有趣

乾脆中學也改成小學算了

這樣我現在還是小學12年級喔

看起來好像是要學美國 卻學的半吊子

真是笑破人家內衣褲

隨著沒用的學位又要向上升了

是不是在為台灣學位等於沒有鋪路

訂下台灣外勞出口的草案

請繼續追求平等吧

營造台灣不願面對社會現實的形象

然後降低全國的競爭力

不過為什麼大學還要申請

我原本很期待16年國教的 直升台大一定很爽

但是現行舊體制的具體缺點到底是什麼啊?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他把明星高中廢掉

只是把好的人才打下來而已

國中生都馬是能不讀書就不讀書

哪有國中生就想到未來要當什麼什麼

要用什麼方法達成之類的

考基測可以讓大家讀書

知道自己能力後再選擇未來方向

現在大家不管怎樣

有社區高中念

ㄧ定就是繼續跟國中一樣

混吃等死!!

到時素質又更差!!

想想之前建構式數學就知道

搞的我們這群白老鼠煩死了

希望能有什麼人

阻止這件事發生

不然升大學之後可能就不趕在回來看成功變什麼樣子了

而且一想到體育館給那種人用就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反對+00(無限)

TO杜老爺:

照你這麼說的的話

乾脆以後繼續來個16年.20幾年

就乾脆連大學.研究所都不要考算了

你看!!這樣子多好 通通有獎嘛

大家都不用讀書就可以上台清交

然後台灣的教育從此就毀掉了

說真的,這簡直就是共產主義的翻版

齊頭式平等 到最後什麼也沒有....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問一下各位現在的高一生

是否有人有跟我一樣的感覺 我覺得我們這一屆好像專門拿來被教育部當作[試試看]的實驗品0_o

請各位仔細想想 從我們開始 九年一貫第二年 基測加考了作文 雖然不算分啦 而且九年一貫第一年的基測聽說是很簡單 結果我們第二年卻非常難= =""

上了高一 還有95暫綱 等到考大學 又加考了公民與道德

唉 為什麼我感覺教育部的政策都弄到我們身上了呢???

現在又有個12年國教??? !!!

我有點想說 夠了 真的是夠了

而且又看到新聞在說第一志願的附近房地產又在炒作 希望價錢能更高

唉 真是苦了那些為子心切的父母了.....

又看了新聞訪問政大附中的同學都從哪裡來 結果有20%從外縣市來!!!

有一個班級更誇張 幾乎全班都是外縣市的人 我有看到一個班有 花蓮 屏東 苗栗 來的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而且又看到新聞在說第一志願的附近房地產又在炒作 希望價錢能更高

唉 真是苦了那些為子心切的父母了.....

又看了新聞訪問政大附中的同學都從哪裡來 結果有20%從外縣市來!!!

有一個班級更誇張 幾乎全班都是外縣市的人 我有看到一個班有 花蓮 屏東 苗栗 來的xd

同樣的話也可以反過來講:

要不是那些「為子心切」的父母,

那些搞房地產的還有搞頭嗎?

看的懂其中差別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今天早上看到新聞說很多人搶著搬進〝明星學區〞,還訪問到一個已經搬進建中學區的媽媽,記者問她:「搬進來的感覺怎麼樣?」她說:「很好阿,以後我的小孩不用努力就可以進建中了~」這什麼道理阿?那我們拼死讀書拼上前3志願是幹麻?搞不好以後就有小孩拿著一百多分的基測成績單到成功來註冊勒....教育部的那個麵包超人就是要把前幾志願這面高牆打成地上的瓦礫是不是?

好阿!你亂搞阿!〝讓學生沒有升學壓力是不是〞?你是永遠活在台灣阿?我們不用跟國外的人競爭阿?學生在罵你有沒有在聽?會不會檢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上聯:杜公昨推九年一貫戕害莘莘學子當代引人詬病 下聯:教部今改免試新制催殘臺灣菁英後人罄竹難書 橫批:三隻小豬(by mimo123483)

記得我媽跟我說過,優秀的人到哪裡都優秀,

同樣的,

糟糕的人,讀再好的學校,一樣很糟糕。

在這裡,我想反駁你一下。那請問,令堂是否說過:"相對的競爭促成相對的進步"?

今天,我們把實力相當的集合在一起,大家的懸殊若差不大,促成競爭壓力。這壓力不會是個妨礙你讀書的動力,而是你的墊腳石。大家憑自己的努力讀,以勤奮定高下。

把實力相當的集中在一起並不是說只注重菁英教育,而是給予每個學生有適當的環境學習。若一個班的成績高低相差過大,只會強的人不一定會越來越強,因為缺乏競爭者,但是弱的人可能越來越弱。能力相等者在同一個環境,大家的起點是一致的,也建立大家學習的自信心。

我們何不希望優秀的人更優秀,較遜色者也能有進步。所以我不太贊同教育部12年國教的政策。他沒有提出具體的證據說,12年國教實施以後,多數人的素質會提升,我想這才是重點。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完全是假平等...

我不是教育家,

但至少我知道社會上的資源分配是各盡其力、各取所需

當12年國教正式實行後

唸"高中"學生的數量將隨智障家長(抱歉...= =)的意志而爆增

而其中將充滿不適合接受高中教育(學術成就取向高)者

重高中輕高職的病態社會心理不改變,搞16年國教都沒用啦!

還是一堆被放錯位置的白癡(沒歧視意義,純粹指不適合)在學校學習著不合自己的東西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個人認為此制度不應實行

一 前幾志願的學生必然會有反對聲浪

二 這樣只會讓在智育方面表現較優良的學生無法早期了解自己的能力

三 程度相近的學生在同校學習的校內競爭較大,若改為十二年國教,則競爭力不足.

四 學生程度差異大,老師上課節奏難調整

五 未來家長在教育上的花費只怕會花更多錢

六 國中基測的能力測驗確實有其存在意義

七 家長的價值觀不太可能改變的那麼快

八 如此易導致北市六省中附近居民迅速增加

九 十二年國教易導致私立學校倒閉(若學費沒降)

總而言之 十二年國教目前不適合在台灣實施

(個人意見 請多指較)

第我覺得第八個應該改幾個字

如此易導致北市六省中幽靈人口迅速增加0_o :|

第九個:

聽說會降

簡單來說,台灣的整個教育體系,

就靠杜老爺這個幼稚園學生來耍低能,

台灣是被搞壞的,

悲!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上聯:杜公昨推九年一貫戕害莘莘學子當代引人詬病 下聯:教部今改免試新制催殘臺灣菁英後人罄竹難書 橫批:三隻小豬(by mimo123483)

囧...

你代我先貼出來啦= ="

好啦 反正沒事想到的,歡迎大家轉載(覺得不嫌棄的話= =)

改了一個字

上聯:杜公昨推九年一貫戕害莘莘學子當代引人詬病

下聯:教部今免試新制殘臺灣菁英後人罄竹難書 

橫批:三隻小豬

(在考慮哪個比較好)

(我原文的摧是手部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對偶沒有對得很合(愛挑毛病)

所以我說大家不嫌棄的話...

像九年一貫那邊我也想了半天,要找有數字的跟他對...

苦吟不出對句XD

(眾毆:自以為賈島還誰啊!)

這種對老杜不滿的文言文其實我跟幾個朋友間寫的還蠻多的

我有時也改西洋名句

"教改,教改,杜正勝假汝之名,行文革之實"

把所有人能力壓低維持權位簡直就是文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以下內容轉自我的部落格裡的文章:十二年國教&升高中免試

  今天,我想討論有關十二年國教的利弊以及發表小弟自身的淺見。

  詳細內容在此我不多加贅述之,亦姑且不談論是否有關政治、選舉因素。

  十二年國教,這個政策,並非近幾天才有的IDEA。早在20年前,教育部就有這種想法。當時的國庫比現在更富裕,應更較今日能實施此政策,那為何歷任教育部長卻沒一個有勇氣去推行呢?想必一定有其困難、弊害之處。

  依教育部目前的制度,十二年國教若真的實施後,可能會發生以下情形。

一、 一窩蜂的人搶著登記明星高中的學區。

  因為依教育部的相關規定,以後所有的高中,招生不是按考試成績,而是學區劃定。此時,將會有家長迷信明星高中的光環,認為明星高中是上好大學的最佳跳板。將有一窩蜂的家長,搶登記省六中附近的學區,建中、北一女更是嚴重。但他們殊不知,這些學校之所以有好的升學率,不是因為名師特別多,擁有龐大的政府補助,而是學生的水準呀!這時候,真正的附近居民可苦不堪言。因為明星學區的崛起,地價上漲快速,附近物價飆漲快速。

二、高中生的水準差距增大

  即使一個人無論多懶、多不會讀書,都可以有高中讀。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但有沒有想過,國中、國小基礎沒打好,學得不夠扎實,就升上了高中,實力與別人差一大截。在未來這段高中三年,這學生讀書讀得辛苦,總是跟不上別人的腳步,自信心可能遭受重創,變的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熱誠。這種情況,與原本教育部實施十二年國教提升國民教育水準的理想不就正背離嗎?國中、小常態分班、九年國教因課程較基礎簡易的緣故,故適合實行此兩種政策。但是進了高中以後,課程無論是複雜度還是篇幅皆重於國中、小。此時除了是大學的前哨站,也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唸高中,有些比較適合唸高職、技術學院。經由最公平的三種方法-考試、甄試、術科測驗,決定你適合的學習環境。相同能力的人聚在一起,彼此若差較小,每個人較有信心去學習、去競爭,「相對的競爭造成相對的進步」,大家的能力、水準提升了,對於國家未來的各項發展,不乃是件好事。但今天開放高中免試,每個人皆可以有高中讀,一個班級勢必學生學習能力差距將拉大,呈M字型狀態無不可能。此時較不會讀書的學生,難以超越排名比他前面的同學,對學習的熱誠可能減低,自暴自棄。成績好的同學,可能越變越強,也可能因為競爭對手過少,而沒有足夠的壓力促使他進步,甚至是退步。老師教學也因為學生程度落差大,難以適應,尤其高中課程繁雜,進度過慢可能教不完;進度太快,又對學習能力較差者是種折磨。以上這幾種情形,對於我國國民的素質提升堪虞也。

三、 學生缺乏大型考試之經驗

  升高中免試,但是上大學之前,仍免不了要考大學學測與大學指考。若升高中免試一實施,學生沒有大型考試之經驗,面對壓力比基測更大的大學升學考,更難以應付。不取消高中升學考試,除了可以測驗學生程度,也可以培養學生面對壓力時,如何調適,以及累積考場競試的經驗值。

四、 明星高中迷思加重

  根據第一項的弊害,此項是其所衍伸而成。大家迷信明星高中能提升學生程度,家長變本加厲,遷戶籍、改學區,將孩子送往明星高中。屆時,入學資格競爭壓力將會越來越重。反而促成另一種的升學壓力,原本意圖消滅明星高中的教育部,適得其反。而教育部針對這點,並沒有具體的回應以及沒提出解決之道。

  導正教育風氣,打破「考試領導教學」觀念以及「減少升學壓力」,不應以如此粗糙的政策解決。十二年國教做得好,也可以如九年國教一樣提升人民教育水準。可惜目前政府仍未針對以上我整理提出的疑問、弊害,提出他們的解決方法,一直說:「十二年國教、升高中免試」是解決一切的萬靈丹。我認為解決升學壓力以及考試領導教學的風氣,可以從基礎教育做起,以及改善考試制度。綜合以上幾點,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政策損益比上,弊大於利,利的部份亦可用其他方法解決、代替,而弊害教育部卻沒正面解決。故我認為教育部目前不應實施十二年國教。

以上是在下的拙見,請多多指教。如果有其他更高深的意見,歡迎一起討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他X的,第三個贊同,

我們也來搞個54運動:P

54運動?

我覺得說成"學運"會比較好。(因為54運動的性質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這個)

離題了~

反正現在就是搞芭樂票,

為了勝選不擇手段,

沒有考慮到實施後的財政負擔。

上面的學弟,

學長+1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