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理想國度


Recommended Posts

為了最近看雜誌看到了一篇報導,(哪個雜誌我忘了)

裡面提到了一個我覺得非常接近人民心中理想的國家,

『丹麥』

這個國家的各種制度非常的先進,

不,

因該說人民的高素養讓這些制度得以實踐。

首先,

丹麥這個國家,

工作並不是為了賺錢,

他們並不重視錢財,

就算你沒有工作,

政府仍然會給你八成的薪水,

人民工作是為了實踐自我,

為了自己的理想。

那邊的議員是「兼任」的,

沒有薪水,

就像我做版主沒薪水一樣,

純粹是為民服務,

而且那些官員絕對不會貪污,

因為根本不重視錢。

他們從小的教育造就了前兩項奇蹟,

這兩個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了。

而他們的政治並不衝突,

他們分左派和右派,

並不是共產和民主,

而是平等與自由,

無關對錯,

兩派人馬一派追求平等主義,

一派貫徹自由主義。

我個人認為,

台灣理當不太可能做到這些,

但其國家的制度實在太過美好,

讓人憧憬。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素質不夠就不能這樣做吧...

真要做的話...

1."反正都有錢拿,我為什麼要工作?"

=>"錢多事少離家近"曾經是人們找工作的條件。變成"錢多沒事隨便我",會發生什麼事?

=>到路上去找幾個未來的國家棟樑,問問他(她)們以後想做什麼、要做什麼。連理想目標都不知道在哪裡了...,要實踐什麼?

2."不干我的事。"

=>得不到權力地位金錢,單純為人民服務。勞心又勞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願意去做?

先說...

不是沒有有抱負有理想,自律的人在。

只是不夠多

一定會有人知道自己的理想目標

一定會有人願意為人民付出一切

只是不夠多

大多數的人決定了這個社會

我不是完全的否定所有的一切

別往此處鑽牛角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最近也有看丹麥的專題報導,就是我帶去人文營的雜誌xd

丹麥人富裕,人均國民所得三萬四千六百美元(根據CIA購買力平價後),全球國家中排名第七。平均月薪合新台幣十八萬元,是台灣的四.七倍,即便送報生都能拿到月薪新台幣十幾萬元。這是一個幾乎沒有窮人的國家。

英國萊斯特大學教授懷特(Adrian White)去年七月發布的「世界快樂地圖」報告(World Map of Happiness),丹麥在全球一百七十八個國家中,列名快樂國家的榜首。

全世界最快樂的人,丹麥人!

丹麥人民之父葛隆維(N.F.S.Grundtvig)在一八二零年曾寫下一首民謠,至今丹麥人人會唱:「也許別人的山裡有更多的礦藏,但在丹麥,即使窮人的小屋裡,麵包也不少……。這裡沒有人擁有太多,更少人擁有太少。」沒有人擁有太多,更少人擁有太少。這話,道盡丹麥的特色——平等。

根據二零零六年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丹麥貧富差距為世界第二低,僅次於亞塞拜然。在已開發國家是全球最低。

這裡,壯有所用。 職業不分貴賤,沒人後悔「入錯行」

丹麥副總理為農校出身,部長不乏高中畢業者,但透過終身學習,他們同樣可以治國。

丹麥人相信不論士農工商,職業無貴賤之分。根據丹麥政府統計,丹麥學生受過義務教育後,有五成的繼續升學者選讀職校,副總理本特強調:「每人都有權利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不僅是那些有天賦的人。」

丹麥人非常無法容忍政府官員貪腐或享有特權。舉例而言,二零零五年五月,丹麥爆發低階移民官收受中國留學生賄賂的醜聞,其中一件賄賂金額約新台幣二十三萬元,竟被稱為「丹麥三十年來最大宗的賄賂案」。談及對政府貪腐的容忍度,諾和諾德製藥公司(Novo Nordisk)副總裁拉爾斯.拉森(Lars Christian Lassen)做說:「如果有弊案,我們零容忍,一定要他下台!」

以上,摘自商業周刊1001期

想看到更多,請點我

嗯這個才是真正的連結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嗯!!

不過缺點是丹麥的陽光一天好像只有4個小時,

所以,他們那邊的人很多憂鬱症,自殺率也很高,

不過,近幾年來說,變少了。

如果可以,蠻想移民的,只是一天只有4小時的陽光,不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素質不夠就不能這樣做吧...

真要做的話...

1."反正都有錢拿,我為什麼要工作?"

=>"錢多事少離家近"曾經是人們找工作的條件。變成"錢多沒事隨便我",會發生什麼事?

=>到路上去找幾個未來的國家棟樑,問問他(她)們以後想做什麼、要做什麼。連理想目標都不知道在哪裡了...,要實踐什麼?

2."不干我的事。"

=>得不到權力地位金錢,單純為人民服務。勞心又勞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願意去做?

先說...

不是沒有有抱負有理想,自律的人在。

只是不夠多

一定會有人知道自己的理想目標

一定會有人願意為人民付出一切

只是不夠多

大多數的人決定了這個社會

我不是完全的否定所有的一切

別往此處鑽牛角尖。

我想問個問題:「妳相不相信體制或律法可以帶動認知與文化?」一個具有完善教育體制下的人民,相較於目前台灣的人民,會有多少程度的差異?從妳的說法看來,似乎是認為人的價值觀是固定的,透過教育或社會風氣都是枉然,因此達成「素養不夠,沒有能力承擔這種體制」的主張。而我是持反意見,我認為如果教育體制與律法可以確立,人民的素質與價值觀是會隨之改變的。換言之,在適用不同的體制後,有抱負、有理想、知道自己的目標的人,我認為是會變多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對於妳所說的「有抱負、有理想、知道自己的目標的人太少」,我認為目前的社會體制有它絕對的責任,而不是民族性或歷史所帶來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那雜誌似乎是商業周刊xd

還有一期是介紹不丹的,生活貧窮而精神富裕的國家=ˇ=

針對樓上 ("針對"這個詞好像不太好...)

但是社會大眾的普遍思維不會接受丹麥這樣的制度

先拿教育來說

丹麥小孩的成績單沒有名次

有的是"最喜歡的科目"、"最不喜歡的科目"、"最拿手的科目"、"最不拿手的科目"

而且成績單還是學期末的時候學生自己畫的

這樣的制度搬到臺灣? 家長肯定瘋掉

制度可以改變觀念 但是觀念會阻礙制度的推行

反正我只是覺得什麼東西到了臺灣都會變得亂七八糟...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家長瘋掉的理由是什麼?是不是一時的無法接受?

在現在的台灣體制而言,不排名次肯定會受到家長的抨擊,至少有少部分的案例是如此,在我看來這只不過顯現出「在這樣的環境下,名次、競爭力是必須的,然而這樣的"必須"則是取決於整個社會體制的結果」。然而如果整個體制換了、設計得夠完善的話(也包含宣導跟體制接軌),沒有什麼「先決」的理由會不接受,真正會反彈的應該僅限於對體制的質疑與後續效應,而非有什麼類似意識形態或是觀念會先做出否定。基於我相信人都希望會往好的方向走。

不過我想重點在於,很多人會認為「觀念」是主要殘害整個社會的大垃圾,然後一提到改革云云,就一定會說些「觀念偏差」、「價值觀」、「文化」、「民族性格使然」,進而得到結論:「要改革得先從觀念開始改。」不過有趣的是,「觀念要怎麼改?」還不就是必須從體制下手(透過教育、透過示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看起來真的是一個蠻好的國家。

「就算你沒有工作,政府仍然會給你八成的薪水」

我覺得好棒,這樣的話工作就可以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而不是養家糊口。

雖然以這樣的教育之下不會有這麼一天,但是我還是好奇,萬一有一天,人民都不工作了,那麼政府收不到稅金,這樣的制度不就會轉變為一個均貧的國家?

嗯,那麼台灣有那麼一天制度被修正成像是那個樣子,未來也可以成為一個均富的國家嗎,然後所有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版圖而生活?可是我在想,改革初始會不會出現「崇洋媚外」「只是為了討好歐洲國家」這樣的批評。。。。ˊˋ然後人們又不願意改革,然後新的制度又倒榻。。。。。。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想問個問題:「妳相不相信體制或律法可以帶動認知與文化?」一個具有完善教育體制下的人民,相較於目前台灣的人民,會有多少程度的差異?從妳的說法看來,似乎是認為人的價值觀是固定的,透過教育或社會風氣都是枉然,因此達成「素養不夠,沒有能力承擔這種體制」的主張。而我是持反意見,我認為如果教育體制與律法可以確立,人民的素質與價值觀是會隨之改變的。換言之,在適用不同的體制後,有抱負、有理想、知道自己的目標的人,我認為是會變多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對於妳所說的「有抱負、有理想、知道自己的目標的人太少」,我認為目前的社會體制有它絕對的責任,而不是民族性或歷史所帶來的。

A:我相信體制或律法可以帶動認知與文化。但是那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一蹴可及的。

體制和律法的改變的確會改變人們的思考和想法。但那是需要時間的,不是嗎?

如果能夠出現那樣的體制或律法,我會很高興。

但在還沒有出現之前...,我還是堅信我自己的「自律」。

總不能什麼都要推到別人身上吧?

台灣不可能做到的理由是因為人民素質不夠嗎?

如果是這樣,那素質不夠卻又實行這樣的體制會造成什麼後果?

我是以"現在"的台灣狀況來回答你的問題。

"同樣的體制律法現在放在台灣會發生什麼樣的事。"

如此而已。

想想

如果"現在"的台灣可以這麼做,為什麼不如此?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A:我相信體制或律法可以帶動認知與文化。但是那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一蹴可及的。

體制和律法的改變的確會改變人們的思考和想法。但那是需要時間的,不是嗎?

如果能夠出現那樣的體制或律法,我會很高興。

但在還沒有出現之前...,我還是堅信我自己的「自律」。

總不能什麼都要推到別人身上吧?

我是以"現在"的台灣狀況來回答你的問題。

"同樣的體制律法現在放在台灣會發生什麼樣的事。"

如此而已。

想想

如果"現在"的台灣可以這麼做,為什麼不如此?

我只是要反駁妳所觀察的「台灣人的性格(或是價值觀也好、文化也好)不適合這樣的體制」這個思考的出發點。我跟妳同樣有相同的共識認為台灣沒辦法成功施行這樣的體制,然而理由是相異的,如此而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看起來真的是一個蠻好的國家。

「就算你沒有工作,政府仍然會給你八成的薪水」

我覺得好棒,這樣的話工作就可以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而不是養家糊口。

雖然以這樣的教育之下不會有這麼一天,但是我還是好奇,萬一有一天,人民都不工作了,那麼政府收不到稅金,這樣的制度不就會轉變為一個均貧的國家?

嗯,那麼台灣有那麼一天制度被修正成像是那個樣子,未來也可以成為一個均富的國家嗎,然後所有的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版圖而生活?可是我在想,改革初始會不會出現「崇洋媚外」「只是為了討好歐洲國家」這樣的批評。。。。ˊˋ然後人們又不願意改革,然後新的制度又倒榻。。。。。。

均富跟均貧的性質是一樣的

貧富是比較出來的

沒有貧就沒有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均富跟均貧的性質是一樣的

貧富是比較出來的

沒有貧就沒有富

唔。。。。是小鈺鈺

好久不見~抱抱:E

----以上是屁話----

我在這裡所用均貧和均富的用意是指

一個是所有人都很滿足而不會出現飯不夠吃衣服不夠穿之類的

而另一則是所有人生活所需東西均快要或是已經不夠用,這樣

(我覺得我解釋還是很不明瞭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唔。。。。是小鈺鈺

好久不見~抱抱:E

----以上是屁話----

我在這裡所用均貧和均富的用意是指

一個是所有人都很滿足而不會出現飯不夠吃衣服不夠穿之類的

而另一則是所有人生活所需東西均快要或是已經不夠用,這樣

(我覺得我解釋還是很不明瞭XD)

"均貧"(富)是跟其他國家比較的結果

這樣的定義比較恰當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當一個人的欲望很早就被滿足了、而且是處於"立即滿足"的情況下,他們的慾望將會無限擴大

然後就會開始貪婪

社會無法滿足貪婪時,就會痛苦

尤其是現在面臨M型社會

很多人可能要開始學習"如何讓自己活得簡單又快樂"..........

不然就只會更痛苦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建造理想國度方法:

1.全民洗腦. 洗成既友愛又互相幫助的好人. 不要洗成什麼一直喊"建立台灣島國"的激進份子

2.完成.

用"洗腦"這個詞怪怪的吧

"洗腦"通常是指負面舉動

通常是有心人士的操控行為手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