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有關韓國人那篇的問題


Recommended Posts

不...

理論上,

韓國太高緯度了,

就古代的技術來說,

不太可能大量生產稻米,

更不可能把生產過剩的稻米拿去投江餵魚,

所以我才認定韓國壓根不可能發明端午節,

在者,

用來包粽子的竹葉片,

在韓國也不見有大量生產,

更進一步證明粽子不可能是韓國人的發明。

至於香包,

其實沒法辯論,

因為他在各國中都有出現類似的物品。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

理論上,

韓國太高緯度了,

就古代的技術來說,

不太可能大量生產稻米,

更不可能把生產過剩的稻米拿去投江餵魚,

所以我才認定韓國壓根不可能發明端午節,

在者,

用來包粽子的竹葉片,

在韓國也不見有大量生產,

更進一步證明粽子不可能是韓國人的發明。

至於香包,

其實沒法辯論,

因為他在各國中都有出現類似的物品。

就算端午節是中國人發明的,古中國(戰國末期,楚國洞庭湖地區,屈原應該是在這投水自盡吧~)會產多少米?

我相信不多,畢竟,那時候中國產糧的地方還在關中.中原地區,洞庭湖富饒是後事了吧~

所以,就產米多寡來論證端午節,我認為是非常不恰當的(又不是每天丟米下去,只是一年丟一些米下去,這跟產量多寡更沒關係)

我不清楚韓國的粽子是用什麼葉子包的,但..竹葉中國也沒大量生產的吧..

何況,一年一次的端午節,能用掉的竹葉也有限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有可能的...

因為根據文建會的說法,端午節之所以吃粽子、划龍舟、掛香包

其實都有不同的原因,不見得跟屈原有關

甚至可能僅僅是附會在屈原的故事之上

http://www.cca.gov.tw/Culture/Arts/cyears/b234/#TOC

↑文建會關於端午節相關習俗的說法

不過這一點無法說明端午節是誰發明的,因為端午節的起源本來就不明確

甚至可能有端午節的歷史比有屈原的歷史還來得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算端午節是中國人發明的,古中國(戰國末期,楚國洞庭湖地區,屈原應該是在這投水自盡吧~)會產多少米?

我相信不多,畢竟,那時候中國產糧的地方還在關中.中原地區,洞庭湖富饒是後事了吧~

所以,就產米多寡來論證端午節,我認為是非常不恰當的(又不是每天丟米下去,只是一年丟一些米下去,這跟產量多寡更沒關係)

我不清楚韓國的粽子是用什麼葉子包的,但..竹葉中國也沒大量生產的吧..

何況,一年一次的端午節,能用掉的竹葉也有限吧~

我要反駁,

就糧食作物來說,

中國長江流域的稻米產量一定大大超過韓國,

因為稻米的生產線是受到氣溫控制的,

太低溫,

稻米會生產不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

日本要發展精緻的壽司文化,

因為用米量少。

或許你不知道,

其實過去每年端午節,

在汨羅江丟下的米是非常龐大的,

有時甚至於會有皇上親自主持大典,

聲勢浩大,

丟米量也很大。

另外,

有關竹葉的問題,

韓國高緯度屬針葉林地帶較多,

而竹葉一看就知道不會是針葉林...

相對的,

中國長江流域的分布地區,

溫度皆不高,

要說闊葉林絕對有。

而韓國,

就算他不是用竹葉包好了,

也不可能用針葉林的葉片包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他们好像有个献酒的祭祀。之后就是嘉年华了。

不同层次的唱歌,跳舞,比试文采,还有什么体育活动,比如射箭、角力、投壶什么的。

而且没有绝对的必须的食物。除了祭祀就没有像样的活动了。

祭祀也是主要的,所以才说什么所谓的端午祭。

不过他们抄袭中华文化是肯定的了。早在元朝的时候就是蒙古人的从属,跟着打仗。而耶律楚奇也是整合当时依靠汉字进行记载的朝鲜半岛政权的文化。最后到明朝的时候,因为政权关系才建立了自己的文字。不过直到最后,汉字都是通行上奏的官方文字。

后来抗战的时候,以后的韩国政权在蒋介石的批护下。而朝鲜政权则是倒向共产党。从他们古代到现在,建国依靠的都是中华这个大圈。

现在就是想摆脱历史,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才如此不顾廉耻的四处杜撰。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問春秋時期的氣候 與現在相同嗎

據我印象 似乎不太相同

那這樣 我們以現今的種植區域 來看古代

其實是不太正確的

春秋時代當時正值第三寒冷期

又稱新冰河期

也叫周朝寒冷期

距今約1800~3000年

應該是較現今寒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我從《資治通鑑》裡讀到的

它裡面提到說在春秋時期的中國

十月份便是冬天

我想MUSTANG說的還是有一定依據的

當然,我只是看司馬光這麼說的= ="

至於農作物能否生長

我覺得這應該問達爾文T_T

好難的問題......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聽說過的好像是相反 從古代關中地方出土的殘骸 有些是大概現在靠近華南那邊才會有的動物 但是印象很模糊了。

不過古禮是三天洗一次澡 我是不知道現在北方的人幾天洗一次 但是應該可以做參考XD

(尋秦記電視劇中 也有人問項少龍說 天天沐浴難道不怕風寒?)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我從《資治通鑑》裡讀到的

它裡面提到說在春秋時期的中國

十月份便是冬天

韓大哥?資治通鑑裡的曆法會不會跟我們現在用的曆法不一樣?

另外

我想如果把中秋節或是端午節的習俗擺脫一些中華人民的歷史與傳統的話...

好比說端午節的屈原跟中秋節吃月餅殺韃子...

也許兩個節日各國會有自己的不同習俗也說不定;-)

那也難怪他們不吃粽子不吃月餅啦...

不過說到韓國人登記那些東西還是宣稱一些文化的獨立性

從歷史長遠的角度來看,它受到中華民族的影響是必定的

不過他們取消漢字..漢城更名首爾等等來看..也許是想擺脫一種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次文化地位吧

(只是一點自己的意見,有錯請各位不吝更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就我從《資治通鑑》裡讀到的

它裡面提到說在春秋時期的中國

十月份便是冬天

我想MUSTANG說的還是有一定依據的

當然,我只是看司馬光這麼說的= ="

至於農作物能否生長

我覺得這應該問達爾文T_T

好難的問題......囧

只是寒冷期

並非冰河期

兩段冰河期間會有非冰河期較溫暖的時期

而寒冷期就是冰河期之間氣候較寒冷的一段

所以全球氣溫只是「比較低」

並非進入冰河期

所以並非全球都不能種植農作物

或無生物生長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韓大哥?資治通鑑裡的曆法會不會跟我們現在用的曆法不一樣?

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當時使用的是夏曆

將12個月分別列爲上述12個季候

跟現在還真是不一樣=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當時使用的是夏曆

將12個月分別列爲上述12個季候

跟現在還真是不一樣= ="

其实与现在的是一样的。

不知道台湾有没有阴历或者农历。如果过春节就应该有这个历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其实与现在的是一样的。

不知道台湾有没有阴历或者农历。如果过春节就应该有这个历法。

有的,但是普遍使用的幾乎都是陽曆

而且台灣目前的陰曆(通常稱為農民曆)大多仍是以內地的節氣作為標準的

故時常會好奇台灣哪來的小雪(笑)

回到前面的主題,韓國的氣候比起內地又再北了些(大致上而言)

以春秋時代的記載而言,其實封建各國都十分清楚把握農時的必要性

尤其是無霜期極短的國家,更要求人民於唯一可耕作的期間全心投入農作以支持國家的需求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要反駁,

就糧食作物來說,

中國長江流域的稻米產量一定大大超過韓國,

因為稻米的生產線是受到氣溫控制的,

太低溫,

稻米會生產不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

日本要發展精緻的壽司文化,

因為用米量少。

或許你不知道,

其實過去每年端午節,

在汨羅江丟下的米是非常龐大的,

有時甚至於會有皇上親自主持大典,

聲勢浩大,

丟米量也很大。

---------------------------------------

回應:

您還是強調糧食產量決定端午文化是誰的嗎?

可能我上篇表達不清楚吧,抱歉

我想表達的是,您所說的,理論上,韓國高緯,沒辦法生產大量稻米,所以您認定韓國人不可能發展出端午節文化(粽子方面)

您也說,汨羅江每年丟下的稻米量很大?我想問,在稻米產量不比今日的古代,會丟下大量的米嗎?何況,那時糧食生產區還在中原地帶,而是不湖廣一帶,丟在黃河?

同樣的,在稻米產量更低的韓國,會丟下大量的米嗎?

我相信不會的...

我相信,要發展這種文化,,不用丟大量米,象徵性就可以了

所以我不認為可以用產米量來決定~

另外,中國的產米量雖是比韓國大,但是,丟米,韓國要丟哪條江?

漢江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丟給李舜臣好了:P

再者,您說皇帝主持祭典,可以列舉嗎?我想比對看看年代...

而且,如果是皇帝,那中國的米可以丟的數量可多了....

重複聲明,我不認為端午文化是韓國發展的,我也認為是中國人發展出來的,但是樓主的理論我頗不認同而已,我不認為可以用產米量這個論點可以證明端午文化是中國的

另外,樓下有朋友也說了,其實粽子不一定是屈原的故事,韓國沒粽子等等,我想,我這次發言純粹是冗言罷了~T_T

---------------------------------------

另外,

有關竹葉的問題,

韓國高緯度屬針葉林地帶較多,

而竹葉一看就知道不會是針葉林...

相對的,

中國長江流域的分布地區,

溫度皆不高,

要說闊葉林絕對有。

而韓國,

就算他不是用竹葉包好了,

也不可能用針葉林的葉片包吧?

------------------

有人說了,韓國沒粽子,不用包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要反駁,

就糧食作物來說,

中國長江流域的稻米產量一定大大超過韓國,

因為稻米的生產線是受到氣溫控制的,

太低溫,

稻米會生產不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

日本要發展精緻的壽司文化,

因為用米量少。

或許你不知道,

其實過去每年端午節,

在汨羅江丟下的米是非常龐大的,

有時甚至於會有皇上親自主持大典,

聲勢浩大,

丟米量也很大。

---------------------------------------

回應:

您還是強調糧食產量決定端午文化是誰的嗎?

可能我上篇表達不清楚吧,抱歉

我想表達的是,您所說的,理論上,韓國高緯,沒辦法生產大量稻米,所以您認定韓國人不可能發展出端午節文化(粽子方面)

您也說,汨羅江每年丟下的稻米量很大?我想問,在稻米產量不比今日的古代,會丟下大量的米嗎?何況,那時糧食生產區還在中原地帶,而是不湖廣一帶,丟在黃河?

同樣的,在稻米產量更低的韓國,會丟下大量的米嗎?

我相信不會的...

我相信,要發展這種文化,,不用丟大量米,象徵性就可以了

所以我不認為可以用產米量來決定~

另外,中國的產米量雖是比韓國大,但是,丟米,韓國要丟哪條江?

漢江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丟給李舜臣好了:P

再者,您說皇帝主持祭典,可以列舉嗎?我想比對看看年代...

而且,如果是皇帝,那中國的米可以丟的數量可多了....

重複聲明,我不認為端午文化是韓國發展的,我也認為是中國人發展出來的,但是樓主的理論我頗不認同而已,我不認為可以用產米量這個論點可以證明端午文化是中國的

另外,樓下有朋友也說了,其實粽子不一定是屈原的故事,韓國沒粽子等等,我想,我這次發言純粹是冗言罷了~T_T

---------------------------------------

另外,

有關竹葉的問題,

韓國高緯度屬針葉林地帶較多,

而竹葉一看就知道不會是針葉林...

相對的,

中國長江流域的分布地區,

溫度皆不高,

要說闊葉林絕對有。

而韓國,

就算他不是用竹葉包好了,

也不可能用針葉林的葉片包吧?

------------------

有人說了,韓國沒粽子,不用包了xd

首先要跟你說,

不會使用引用功能,

就不要自作聰明亂弄。

第二來說,

就端午節文化的發原來說,

粽子的確是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當初丟粽子的意義就是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屍體,

既然意義是希望藉由這個儀式來祈求中國人的俠義不滅,

那丟粽子勢必佔了端午節意義的重大角色。

黃河?

干黃河屁事阿?

屈原是楚國人,

他投的江是汨羅江,

汨羅江位在現今湖南省東北部,

屬洞庭湖水系,

完全跟黃河扯不上關係,

麻煩請充實知識(常識)後在發言。

另外,

請別小看中國人,

就算是古代,

稻米產量還是非常驚人的,

首先,

你會覺得中國稻米產量以前很低,

是因為共產黨的統治,

加上人口激增,

導致糧食不足,

所以你就誤以為中國糧食產量很低,

其實不然,

好多史書都記載過,

許多朝代繁榮一時的時候,

米多到連國家糧倉都堆的滿滿的。

但是這並非重點,

粽子並非稻米做的,

是糯米,

我提稻米只是要區分糧食作物種植的效率,

來比對相對的"糯米"的產量,

我從來都沒有說過粽子是稻米做的,

但從一個國家的糧作物產量,

就可以知道它會不會有閒暇時間去種"糯米"這種非糧食作物。

在來,

你真的以為,

中國人是那種,

重視象徵,

不重視場牌的人嗎?

錯!

你當中國人都是聖賢嗎?

你當中國人發明八撬舞發明假的嗎?

你當皇帝登基大典就傳拿個玉璽這麼簡單嗎?

你當中國人結婚就只要寫寫結婚證書就好了嗎?

錯! 錯! 錯!

以上一是每一項都是要求大場牌的!

(指有錢人,但窮人也會盡其所能弄得很大牌)

中國人非常重視外表重視場牌,

眾所皆知,

你當端午節這種重大的儀式,

會隨便丟個米拜一拜就玩完了嗎?

怎可能!

韓國沒粽子,

只是他希望要排華,

但他一但排華,

文化將失去倚靠重心,

所以搶著要奪端午節奪屈原,

卻拿不出粽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