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Recommended Posts

其實這兩句最早出現在<易經 繫辭上>

這該怎麼解釋目前沒有定論

我只能告訴你歷代以來有哪些解釋

唐代經學家孔穎達解為"自形外而上者謂之道 自形內而下者謂之器"

宋代儒者張橫渠亦以形而上是無形體 形而下是有形體解這句話

民初戴震解形而上是形以前 形而下是形以後 以成形與否來區分

新儒學王邦雄從形而上的而下去解釋 認為此處的"而"當"往"解

代表生命的動向與開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呵呵,按我的理解,道是不可捉摸的世间真理,器是可以触摸的真实物体,

世间真理要它完善的话只有越研究越复杂越完善的,现在不断的空想将来将会更加完善,

但是世间的真实的完成是想那么做却是做不到的。

我觉得他们的联系是先前产生他们的思想而导致的,思想产生哲学,但单方面的思想总也不能彻底完善哲学,而思想产生人类的发明,思想可以想象最美好的事物,但人总不能完全发明出来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呵呵,按我的理解,道是不可捉摸的世间真理,器是可以触摸的真实物体,

世间真理要它完善的话只有越研究越复杂越完善的,现在不断的空想将来将会更加完善,

但是世间的真实的完成是想那么做却是做不到的。

我觉得他们的联系是先前产生他们的思想而导致的,思想产生哲学,但单方面的思想总也不能彻底完善哲学,而思想产生人类的发明,思想可以想象最美好的事物,但人总不能完全发明出来

我看不懂你想說什麼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 2 weeks later...

這大概就是"擴散性思考"與"狹歛性思考"的表現吧,或者是想表達"思想、創意"與"國中課本知識"這兩者的關係

我先離清我對"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基本看法

形而上是所有創意、無形、卻有邏輯的東西的表現(但卻是超經驗,如果本身修練不足,就會出現"屁話"的舉動)所以形而上的程度依本身的"道"來斷定(我對道的定義為"道行、修道"、"修行"、"精神領悟程度")。

"道"指的是"刑而上的東西是無形的",是精神的傳遞、無法透過實體東西傳遞

而"形而下"指的"器",是有形、現成、50年都不會變的理論。

形而"上"跟形而"下",哪個比較厲害、從大前研一所說的"只要一片光碟,就可以把所有國小國中高中知識都裝在裡面。(可以藏在光碟裡的知識就是"器",有形、現成、50年不會變更的理論)",而教導孩子如何適應社會、增加創意、腦筋靈活程度,才是教育關鍵(此的"適應社會、增加創意..等,為形而上的能力)

形而上的東西其實不會憑空出現,還是會被以前所看到的、聽到的東西給影響,因此還是會相輔相成,但如果一個人形而上的能力比較強時,就能激發出更強的能力、創意

但形而下"器"的訓練是左右形而上"道"的重要關鍵

所以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道與器的相輔相成"、"道與器的重要性"

須要先有"器",才可以把"道"給填進去

但光有器,沒有道,那器將一無是處

如果沒有器,道就沒有地方填進去...

以上為沒看書不負責分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