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的深度


Recommended Posts

音符的深度

搞音樂藝術者,從學理上恐怕不清楚除了音樂構成的四要素外─節奏、和聲、音高、音色,音樂這種抽象時間藝術,如何跑出「深度」這種東西來。它們頂多講出了音符長短分割現象、重疊產生的濃淡效果、物理上聲波震動的快慢、不同樂器表現的特殊聲音,如果同樣的樂譜,透過科學分析能掌握這些上列要素,那麼一首貝多芬交響曲,必定有個「惟我獨尊」的演奏方式。或者,只要經過「格式化」訓練,音樂家就能像工廠機械模子般,打造出一模一樣的工業用具來,任何人的手按下鋼琴鍵,不都傳出一樣的聲響嗎?

不用說,任何把音樂當藝術的人,都會反對我以上說法。市面上充斥著上百種版本的貝多芬交響曲,就是明證。門外漢或許懷疑,同樣貝多芬的《命運》,不就那麼些音符的組合,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和卡拉揚領導柏林愛樂那會有何差別?霍洛維茲和魯賓斯坦彈的蕭邦,難道譜寫的曲子不一樣嗎?為什麼聽起來差那麼多?是啊!如果能聽出其中的差別,或許你會承認一個觀點:音樂表達了人類性靈感受,所以不同指揮或演奏家,呈現了不同的風格和感情。如果人類性靈感受有深淺之分,那麼音符表達亦有深淺的差別。

純粹滿足人類感官刺激,用以傳達視聽美感的創作,充斥我們這個時代。不過,應該很少人會把電影廣告看板和達文西《最後的晚餐》這種人類七大奇觀等量齊觀,除了顏料、色彩、線條、構圖外,恐怕還有妙不可言,無法形諸筆墨的奧秘,這卻又非每一個人心靈深處都可以體會出來的東西。欣賞這樣畫作,必須具備某種程度的美學概念、深刻易受感動的心靈、對基督教典故初淺的理解、能陶醉於精緻細膩的細胞,而這一切來自於品味與教養。

同理可證於音樂,數百年來歷史上多如繁星的作曲家和數不盡的樂曲,十之八九早成泡沫。生於今日,我們有幸保留的古典音樂作品,幾乎全是千錘百鍊後的經典之作。在藝術層次上,顯然我們篩選了頗具「深度」的音符流傳後世。然而,音樂不同於雕刻和繪畫的一個難題是:它是一種「再現藝術」。作曲家譜寫的音符必須透過演奏者的手來表現,才有辦法透過流動的空氣,傳達到聆聽者耳中。演奏者在詮釋這些偉大作品時,顯然必須展現音符背後所要傳達的感情與意境,他們除了嫻熟的技巧外,更得涵養深厚的人文感受與思想。

鋼琴聖手霍洛維茲,在鋼琴演奏技巧上恐怕空前絕後,然而十一歲在史克里雅賓面前彈奏後,所得到向他母親的建議卻是:「妳的兒子會成為大鋼琴家。但是,務必讓他成為一個有全面修養的人,不僅懂得音樂,也要懂得生活其他重要方面,如繪畫、哲學、文學等藝術。只有都懂,才能成為全面的音樂家。」許多偉大作曲家講過的名言雋語,都可以印證此話當真。舒曼說:「真正的音樂,必須常是高遠心境的表現。」孟德爾頌則說:「音樂是人類思想、感情與精神生活自由表現的藝術。」德布西則從聽眾的觀點發言:「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也可能只是空洞的音響,假如你無法感受的話。」最有價值的音樂,絕對超乎耳朵快感滿足或目眩神迷的技巧展現。

張繼高先生在〈馬友友‧林昭亮‧陳必先〉這篇文章裡曾說:「音樂不是技術,是藝術。弓法、指法再精確,再完美無疵,甚至可以一口氣拉完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隨想曲,視巴哈的無伴奏奏鳴曲如無物─如果他腦子裡是空空的,沒有思想、沒有感情,缺少哲思,對西方的歷史、文化,其他藝術根本不能理解與融入,他充其量祇是個『匠』,不會變成藝術家。」所以張先生建議林昭亮要「多讀書」,評論陳必先時他說:「陳必先的日漸失去光芒,在歐洲闖不出天下,其主要因素即在此。她的技術之好,絕不次於任何第一流的鋼琴家,但她的腦子裡沒有歐洲的斷層,沒有情趣,於是也就沒有了深度。」「深度」這兩個聽起來很抽象的字,卻是音符內在真正的靈魂。

所有可貴的藝術都脫離不了「人性」。人類從蠻荒進步到文明,底蘊數千年的歷史哲思、宗教道德、美學觀念、人生理想,透過藝術提煉成精粹來表達人性的崇高境界,人的壽命與藝術相比,簡直是滄海之一粟。拜倫曾說:「詩歌是僅次於音樂的藝術。」居於所有藝術之首的音樂,所蘊藏的內涵自然更加深遠,絕不僅是節奏、和聲、旋律、音色所拼湊起來的聲音組合罷了。又志於音樂演奏及從音樂欣賞獲得精緻品味與高雅趣味者,想與音樂共鳴達到全然融入深刻感動者,別忘了先充實自己生命的深度和內涵,那裡存在著音符真正的情感與靈魂。

-《樂覽》2002年02月號

轉自:http://mail.dali.tcc.edu.tw/~mercury/new_page_133.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內涵可能抽象了點,

單說演奏應用上面或許是"以意御音"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這篇文章講的很好,

其實很多人都缺乏這些觀念,

要演出令人感動的音樂,

在自己本身要更有內涵,

比如說演奏哪個時代的音樂,

之前就要好好深入那個時代的感覺,

並且盡量想像作者當時的心情,

才能演奏出樂曲當時所要表達的感情,

如何使自己有"深度",

音樂人們也要多充實自己的人文及內涵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謝謝竹中人的再度捧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過有時上台一緊張就融不進去了(嘆)

(笑)所以當你在演奏音樂時,

在心中可以盡量多想像一下所描繪的情景,

比如說像日出啊.寬闊的大平原.或涓涓細流等等,

想一下作曲家當時是很悲情呢?還是很愉悅呢?

緊張我也是會有,所以就盡量去克服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不過有時上台一緊張就融不進去了(嘆)

我覺得這是平常練習時有沒有練夠、想夠的問題,

練夠到上台是完全在技巧上隨心所欲的時候,

就比較有辦法再去想這些,

而平常就有足夠的音樂的感覺跟想法的時候,

上台就算沒腦筋去想,做的音樂也多少有感覺。

我自己是覺得應該在練習時把感覺熟悉,

讓上台不用花太多精力去思考,

因為上台要注意很多東西,

很重要的是在不習慣的場地的音色的掌控。

(對學鋼琴的人而言還要掌控不熟悉的鋼琴的音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笑)所以當你在演奏音樂時,

在心中可以盡量多想像一下所描繪的情景,

比如說像日出啊.寬闊的大平原.或涓涓細流等等,

想一下作曲家當時是很悲情呢?還是很愉悅呢?

緊張我也是會有,所以就盡量去克服吧

真美的畫面呀...

可惜我只有火山噴發,坦克臨境,政治壓迫...

(Prokofieff Sonata No.3 Op.28 超容易受傷 = =")

不過以前去比賽時聽到人彈越激烈的東西我就越不容易緊張...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這樣@@?)

可能是這樣子可以把情緒跟著音符帶出去吧...

心得 : 考試前請默想火山噴發使自己放鬆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這是平常練習時有沒有練夠、想夠的問題,

練夠到上台是完全在技巧上隨心所欲的時候,

就比較有辦法再去想這些,

而平常就有足夠的音樂的感覺跟想法的時候,

上台就算沒腦筋去想,做的音樂也多少有感覺。

我自己是覺得應該在練習時把感覺熟悉,

讓上台不用花太多精力去思考,

因為上台要注意很多東西,

很重要的是在不習慣的場地的音色的掌控。

(對學鋼琴的人而言還要掌控不熟悉的鋼琴的音色)

謝謝指教^^

自己平常雖然上台前會空下一段時間在腦海中默譜練感覺...

但有時還是會腦子空掉...

原來是這個("平常練習時有沒有練夠、想夠")的原因呀...

應該要從練習時就多想感覺....

而不是等練完了再加感覺....

至於感覺則是上面學長講的"印象思考"和"身歷其境"了

(亂編名辭XD)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可惜我只有火山噴發,坦克臨境,政治壓迫...

說到坦克....我老師常常給我一幅畫面,

坦克非常穩定的逼近的那種不可抗拒,

坦克也沒有加速減速,只是低鳴著迫近...

常常音樂要用到這種感覺,

不用"興風作浪"(這是我老師用的詞..呵),

但是穩定中還是可以做到那種感覺。

說到興風作浪,很多人為了強調一個感覺,

太過頭地表現...雖然自己彈起來是會很過癮,

但是如果錄起來連自己可能都聽不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謝謝指教^^

自己平常雖然上台前會空下一段時間在腦海中默譜練感覺...

但有時還是會腦子空掉...

原來是這個("平常練習時有沒有練夠、想夠")的原因呀...

應該要從練習時就多想感覺....

而不是等練完了再加感覺....

至於感覺則是上面學長講的"印象思考"和"身歷其境"了

(亂編名辭XD)

新曲子我會分兩個方向練,

一個是感覺一個是技巧...

而剛開始在音不熟的時候一定是只練技巧,

到了開始控制音色的時候就會分感覺跟技巧兩個不同方向來練。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說到坦克....我老師常常給我一幅畫面,

坦克非常穩定的逼近的那種不可抗拒,

坦克也沒有加速減速,只是低鳴著迫近...

常常音樂要用到這種感覺,

不用"興風作浪"(這是我老師用的詞..呵),

但是穩定中還是可以做到那種感覺。

說到興風作浪,很多人為了強調一個感覺,

太過頭地表現...雖然自己彈起來是會很過癮,

但是如果錄起來連自己可能都聽不慣。

嗯...有比較substantial的說法嗎...

速度穩定又要做出逼近的感覺...很難的樣子...

是所謂的大小聲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新曲子我會分兩個方向練,

一個是感覺一個是技巧...

而剛開始在音不熟的時候一定是只練技巧,

到了開始控制音色的時候就會分感覺跟技巧兩個不同方向來練。

像是被重新數位上色了的老舊黑白電影,那些彩色,總是晃著灰灰的影子。

>>引用自深藍現代散文館chuck的何方

唔...我自己的話是想很多的人@@"...

拿到生的曲子我可能彈個幾句就停下來然後想作者在想什麼要這樣用什麼的...

你的方法比較好的樣子...(try)

先草擬完一整篇文章再去修裡面的字句似乎比一句句沉吟有效率又有整體感...

(濫用比喻X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時候會覺得...就算以整個生命投注下去也不見得能達到某種境界...

遑論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微微的影子...

不過...或許在追求愛與理想中所得到的那些經驗...已經足夠了...

(歎)自我要求高又達不到就會變成這個樣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寫的也只是理想狀況XD

我常急著要彈那個感覺,

現在是強迫自己乖乖練技巧..

考試..還是很重要的XD

我常常是想到的東西,

我的技巧做不到,

特別是想到的一些音色的變化,

手指就是沒那麼強沒辦法..

這時通常很挫折...

(然後又看到老師的音色控制那麼輕鬆..哈)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寫的也只是理想狀況XD

我常急著要彈那個感覺,

現在是強迫自己乖乖練技巧..

考試..還是很重要的XD

我常常是想到的東西,

我的技巧做不到,

特別是想到的一些音色的變化,

手指就是沒那麼強沒辦法..

這時通常很挫折...

(然後又看到老師的音色控制那麼輕鬆..哈)

原來挫折的不只有我:E 。。。(居然還很高興,真是壞小孩)

我們是同屆的耶,唉呀我的程度怎麼會差這麼多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曲子總是架構在技巧上

而我想情感也是技巧的一環

其實有時候我不太能苟同得完全照作者的想法去詮釋一首曲子

實在每個人對曲子所領受的感覺不同

而往往樂評所給的評語有時也跟作曲家所訴求的以及當時所寫的心情有些落差

與其想別人怎麼做曲子

不如想自己怎麼看待這首曲子

畢竟這是自己的感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曲子總是架構在技巧上

而我想情感也是技巧的一環

其實有時候我不太能苟同得完全照作者的想法去詮釋一首曲子

實在每個人對曲子所領受的感覺不同

而往往樂評所給的評語有時也跟作曲家所訴求的以及當時所寫的心情有些落差

與其想別人怎麼做曲子

不如想自己怎麼看待這首曲子

畢竟這是自己的感覺^^

兄弟們,以後把貝多芬彈成德布西吧~

(開玩笑的)

多少也是要有自己的詮釋方法啦,不要太偏就OK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咦...之前那位師大的學長不是有一篇@@"...怎麼不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我覺得碰到新曲子最讓人火大的其實是指法

有時這隻手指頭可以那隻也可以又要想到底要用哪一隻

彈一彈後面卡到又要跑去前面重新想

總而言之就是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像越來越離題了0.0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覺得碰到新曲子最讓人火大的其實是指法

有時這隻手指頭可以那隻也可以又要想到底要用哪一隻

彈一彈後面卡到又要跑去前面重新想

總而言之就是煩

呵,就算已經寫好了指法,

在全部練好之前也常常會重新換,

因為速度一旦改變、音色一旦要求,

很多指法都變得不適用了。

(今天怎麼會上線呢....)

(其實剛聽完音樂會..為什麼就是沒有樂團能把展覽會之畫中間弱音器小號吹好=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呵,就算已經寫好了指法,

在全部練好之前也常常會重新換,

因為速度一旦改變、音色一旦要求,

很多指法都變得不適用了。

(今天怎麼會上線呢....)

(其實剛聽完音樂會..為什麼就是沒有樂團能把展覽會之畫中間弱音器小號吹好= =)

努力和普先生的手指頭奮鬥ing...

倒數第三頁最後一行那堆爬上去的音好難彈,一拍=40都會彈錯:'(

音樂會該不會是送不出去的那張吧? 這麼悠哉阿要考試的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咦...之前那位師大的學長不是有一篇@@"...怎麼不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我覺得碰到新曲子最讓人火大的其實是指法

有時這隻手指頭可以那隻也可以又要想到底要用哪一隻

彈一彈後面卡到又要跑去前面重新想

總而言之就是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像越來越離題了0.0

咦.....我的那篇呢?

還有我在樂器學習館留的一篇也不見了,

為什麼宿營回來就變這樣=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