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培養品格教育,學者:從誠實做起


Recommended Posts

【記者陳朝政、曾美惠台北報導】日前南部某國立大學,傳出學生因為「好玩」、「開玩笑」,蓄意多次破壞同班同學的畢業論文程式,造成同學無法順利畢業,「這當然是『品格教育』出了問題!」金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孫慶國聽聞此事後,直指教育當局應即刻「放下身段」,不要再只將品格教育當成口號。

孫慶國指出,包括美國等多個國家,都已經將「品德」列入教育;其次要注重的是老師的「身教」,他說,像老師如果早睡早起、不煙不酒,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才能作為學生的模範。此外,他也提到,政府可以多與民間合作,例如「空中英語教室」背後是基督教在支持,「不要因為是宗教就拒絕,因為他們所要傳達的也是一種『善念』」。

相較於孫慶國將問題核心聚焦在「品格教育」,政大教育系教授馮朝霖則認為,不是學校教育、也不是道德教育成敗的問題,「而是整社會都病了」。他說,不論是這個學生,或是「總統駙馬」趙建銘,從小透過不斷競爭打敗對手,擁有現在的位子,便認為所作所為是「理所當然」的回報。

社會普遍對於這些有優秀表現的人,「在出問題前,都認為是眾人的『模範』。」馮朝霖說,包括「書中自有黃金屋」等觀念,一再扭曲社會價值,「還有多少人在意道德品格、公民素養?」他認為,最該負責的就是政治人物與媒體,因為沒有尺度的倫理,對年輕人與小孩都會造成不良影響,「看看那些立法委員在做些什麼」。

馮朝霖表示,現在對老師的苛責較少,因為他們能做的也不多。在這個開放自主的社會,學校早已沒有圍牆,而政治人物與媒體形塑的價值「無孔不入」。他相信,學校教師都希望將學生帶到正面的方向,但是這兩個問題不改變,做再多也沒用。

對此,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這與總統女婿趙建銘的事情一樣,為何台灣菁英頻頻出現道德危機,而家庭教育也沒有發揮作用?

周祝瑛引用黃光國教授提過的「關係中的自我」,父母親只會重視孩子的社會適應,希望孩子考上好學校、擁有好工作,並以種種外來方式如補習、關說等,幫助孩子找到所謂「適當的位置」,但卻忽視內省的智慧、情緒的管理及道德的發展,如該名學生學業這麼優秀,懷疑同學排擠他,就以此方式表達不滿,但卻沒有檢討自己為何與同學互動不夠好,遇到挫折就想打倒別人,這就是沒有內省。

很多研究提到多數孩子的道德發展階段,都是「服從外在懲罰」、「享樂主義」及「當個好孩子」,如老師不在,學生就鬧翻天,老闆不在就打混等等,屬於低層次道德發展,但高層次的「批判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維持社會秩序」、「遵守普世價值」、「遵守契約與民主原則」等,例如與同學關係不佳時,要如何解決、不能犯罪等,在教育中相當缺乏,趙建銘與該名學生就是典型例子,大家只重視外在成就與功課,卻忽略自省,結果道德感不斷降低。

至於教育部日前打算以加考「公民與社會」,馮朝霖更嘲諷,教育部說要加考「公民與社會」,「趙建銘也可以考滿分啊!」周祝瑛則說,這是考試領導教學,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從誠實做起,包括家長必須重視身教,不過度呵護孩子,有錯必罰,才能讓孩子不會爬得越高,傷害越大。

轉自:台灣立報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weeks later...

這種教育是需要累積,不像瀉藥一吃進去就拉出來的,

需要持續做下去,而不是咻一下靠一個加考大家道德馬上提升的,

=僅供參考,瀉藥不要真的去吃,除非你的屁股有欺負過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教育是從父母著手 而不是學生...

沒有正確知識的父母哪來的優良學生

父母的確具有影響力,不過同儕的影響力大於父母相當多,

但往往擁有否決權的都是父母(H)

我想品格教育應該由同儕間自然發起會好些: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父母的確具有影響力,不過同儕的影響力大於父母相當多,

但往往擁有否決權的都是父母(H)

我想品格教育應該由同儕間自然發起會好些:E

父母先影響小孩...小孩再藉由同儕的影響力去影響其他人不是更好=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所以一切還是要全面而行,對吧?

我對這個主題頗有共鳴,正好我這陣子正思考這個問題。我想首先一切的問題的根治是價值觀的改造,但如同樓主大所說,太形上了,那我們是不是先想想如何改造價值觀?價值觀的根治則是教育,但教育卻是個有趣的議題,她同時是改造的手段也是需要被改造的問題。這樣說來,如何用教育改造價值觀就是很重要的核心了。

這也得分成兩部分,遠的是對正規教育的變革,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教材和交法的改正,比如在教育內容中加入更多關於社會人文,教法上教學生像我們這樣提議辯論思考,這是改造下一代的方向,是很長遠的事。

那近的呢?對於在教育徹底改正之前我想我們需要一些利用媒體的傳播,比如開個台灣國家(我可不涉及統獨問題)頻道,節目中可加入如建設性的辯論,或是比較人文關切的電影播放並討論,設計有包含以上能力的電視劇之類。這是改造全體國民的策略。

僅此...我以上內容的範圍只在大方向,細部我想是執行者所必要控制的,不才思想,願諸位大哥大姐不吝做補充修正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唔........

不過最後都還要靠自己的意志力

來篩選外界事物.....

是呀..我同意雖然父母的影響很大,但是畢竟責任並不完全在他們身上

最後還是要靠自己選擇的能力,這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影響一個人一生最大的畢竟還是小時候的家庭教育

一個人對所有事情的價值觀取決於父母如何的教育他

讓一個自然人變成文化人

再者當然就是學校及團體教育啦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同儕影響的壓力固大

但自己的選擇也格外重要

最重要的是

現在的社會不應該只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而是將道德水準放在第一位

德智體群美~注重道德教育

才能改化社會風氣:E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months later...
  • 4 weeks later...
對啊 好的同儕不就是由好的父母出來的?

那好的父母又從.........? (雞生蛋 蛋生雞= =' )

嗯...好的父母應該是從好的父母的父母教育出來的,

在往上溯及可以推至整個社會的普世價值,也就是這個社會每個人普遍的價值觀.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