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哲學史筆記


Recommended Posts

一、解釋宇宙變化

《Miletus米勒都學派》

Thales泰利斯:『世界的根本性質』是水,地球是安置在水面上的圓盤。

Anaximander阿那西曼德:要素必定會有其對立物,所以世界只能誕生於某種無限制的實體。有無數的世界同時存在,它們經由永恆的運動進入存在(漩渦式的分化)藉此解釋『世界發展的過程』

Anaximenes阿那西曼尼:以氣為原質並提出「凝縮」與「稀化」的概念。

--西元494年米勒都淪陷--

《Pythagoras畢達哥拉斯學派》

具有苦修主義的宗教性結社,相信靈魂的輪迴(影響柏拉圖極深)。音樂和數學的關聯--萬物的本性都以數為基礎,也是宇宙中最先存在之物--更進一步地,宣稱萬物皆是「數」(點、線、面、體),突破米勒都學派的「實質」唯物論。

《Ephesians愛菲斯學派》

Heraclitus赫拉克利圖斯:萬無為同一,存在於對立的狀態之中,遵循內在的法則與理性(Logos)--萬物的本質是火,需要燃燒、消耗、轉化其它物質才能維持。

《Eleatics伊利亞學派》

Parmenides巴曼尼德斯:反對變化與運動,指出理性(真理)和感覺(表像)之間的區別--然而他所努力的目標並非唯心論,而是一元為物論(Copleston觀點)「存在只能來自存有或非有,若來自存有則早已存在,若來自非有則如何生成?所以存在不能還自存有也不是非有,它只能本身就是存在,生成完全是種幻覺」

《Pluralists多元學派》

Empedocles恩培多克立:致力於融會前人思想,贊同Parmenides所說的「存有不滅」,承認變化的存在,認為變化是不可毀滅的物質例子間的重組與互換。世界有四種根本的物質(土、氣、水、火),透過愛與恨推動形成世界的循環。

《Atomists原子學派》

Democritus德謨克利圖:對世界加以純粹機械式的說明與解釋。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ussell的哲學史觀點:

  第一,羅素不大注重哲學本身的發展規律,而更重要的是強調政治、社會的發展規律,有時甚至用後者來剪裁前者。這是標準哲學史的大忌。但羅素顯然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他說:「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學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並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這一目的就要求我們對於一般歷史的敘述比通常的哲學史家所做的為多。」此外,羅素認為,如果要想對一個哲學家有深入而同情的理解,也有必要敘述一般的歷史。這樣,比起標準哲學史來,羅素用較大的篇幅來敘述一般的歷史。

  第二,羅素不大注重哲學家的學術有多麼深刻,而是更為強調一門哲學對於它的時代所起的影響有多大。所以羅素在論述哲學家時,將那些對社會影響大的寫得就詳細,而將那些對社會影響較為小的就寫得較為簡略。有一些人,不是真正的哲學家,如盧梭和拜倫,前者的主要貢獻是在政治學方面,而後者純粹是一位詩人,是不入標準哲學史家的法眼的,但是羅素認為,他們「如此深遠地影響了哲學思潮的氣質,以致於如果忽略了他們,便不可能理解哲學史的發展。」因此他用大量的篇幅來闡述他們的思想。此外,對於那些對哲學的發展有過影響的政治家,羅素認為在哲學史上也應有其一席之地,比如他認為「很少哲學家對於哲學的影響之大是能比得上亞歷山大大帝、查理曼或拿破崙的。」因此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對他們也著墨甚多。

  第三,在講到哲學家個人時,羅素很注重講述與他們的生平和社會背景有關的東西,有時還將他們的某些無關緊要的細節或一些趣聞逸事也記錄下來。這也是科班出身的哲學家不屑做的。最著名的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他在講述亞里士多德的生平時,只用了一句話:「他出生,工作,死亡。」但是羅素認為,這些細節和逸事往往足以說明一個人或他的時代,因此是值得記錄的。

第四,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沒有標準哲學史的學究氣和晦澀性,它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文辭優美,生動有趣。羅素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西方哲學史》是他獲獎的代表作。因此它是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學才情的哲學史。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黑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二、回到人類本身

《Sophists辯士學派》

Protagoras普羅塔哥拉斯:人是萬物的權衡

《Socrates蘇格拉底》

「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一個未經檢驗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

「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that I do not know anything!」

我唯一知道的東西就是我什麼也不知道!

『倫理的主知主義:知識即是德行。』:由知識即是德行,可以推出德行的可教性,以及德行的統一性(德行指的是擁有增進真正幸福的知識-→真正的幸福是對全人類有益、有助於靈魂的健康與和諧-→真正的德行只有一種)

1.相同

「言語技巧」:蘇格拉底的辯證法;辯士的正反論題。

「研究對象」:都從傳統哲學重視的大宇宙轉向到小宇宙。

「挑戰傳統」:蘇格拉底教導年輕人不要輕易相信傳統、神話、奇蹟;

       辯士強調的雄辯術就是挑戰傳統價值觀的技巧。

2.相異

「教學目的」:蘇格拉底認為知識無價;

       辯士則收取高昂學費。

「教學內容」:蘇格拉底重視的是如何探求真理;

       辯士則是講究雄辯服人的「修辭學」。

「哲學信念」:蘇格拉底追求真理,相信有普遍法則存在;

       辯士採取相對主義,反對任何絕對的基礎。

「道德觀念」:蘇格拉底之最終目的在於反思並建構能夠實踐的道德判斷;

       辯士之目的則是單純的思辨與說服。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三、探尋之後--柏拉圖

《知識論》

「理想國篇」線的比喻:

  (知識)   (意見)

├────┼────┼────┼────┤

 理型  定理  事物  影像

(認知)(推理)(相信)(幻想)

知識必須是正確無誤與客觀真實。

《理型論》

巴門尼德斯的質疑:

1.「分享」究竟是如何可能?若是分享整個「理型」,那麼「只有一個的理型」如和同時存在於不同個別物體上呢?若是只「分享一部分的理型」,然而「理型」應當是不可被分割的。

2.「模仿」需要一個「理型」來解釋「理型」與個別物體間的相似性,這樣下去將永無止境。

(如何認識、不好的理型、個別事物)

《道德論》

人生幸福的關鍵在於調和,調和的重點在於適當的衡量及比例--「善」是「美」的一種形式(善的三個標記:對稱、美、真)

『靈魂性質三分說:』位於頭部的理性、位於胸部的意志、位於腹部以下的情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month later...

《申倫理學方面,關於幸福、德行、中庸之道等觀念的理論意義與推論關係》

就Aristotle 的倫理學來說,人生的目的是什麼?人要透過什麼方式或手段追求這個目的?

Aristotle認為人生的目的是「幸福」,是人類能力的實現。透過功能論證,Aristotle說明人類特有的能力乃是理性,因此妥善地發揮理性的能力就成了實現幸福的方式,Aristotle稱呼他們為「具有德性的行為」。透過教學,人們一開始被「強迫」做出正確的行為,獲得追求幸福的習慣,最後我們則會理解這些行為的價值,發自內心地做出能夠正確追求幸福的行為。但是Aristotle也表示理性是幸福的必要條件,但是不一定保障能得到幸福,也需要外在環境的配合。

因為善的貫性(秩序與和諧),Aristotle認為「具有德性的行為」應該在兩個極端中間過與不及都是惡行。因此他定義德行為「一種選擇時的氣質,使我們能根據規則來選擇相對於我們的適中之物」也因為如此,Aristotle認為真正有德者必須擁有實際的智慧,分辨什麼是該做的事。

《Aristotle倫理學與政治學的融貫推論關係》

請分別論證在何種意義下: a.政治學是倫理學的延伸.b.倫理學的實踐需要政治學的相關考慮.

Aristotle的倫理學關懷的內容是「如何帶給人們幸福」,城邦身為帶領人們達到至善幸福的組織,探討如何使城邦良好運作的政治學理所當然地成為相應於至善的科學,換句話說,政治學即是討論「如何使多數人達到幸福」,恰當地安排公民在城邦中的位置,發揮各自的能力以便追求眾人的幸福。

在同樣的概念下,反過來說如果要實踐倫理學,人們如果要達成至善追求真正的幸福,那就只能在一個完善規劃的國家中才有可能,也就是考慮過政治學相關領域內容後,我們才可能真正的實踐倫理學。

實際而言,當個別公民追求至善時,國家自然會富強康樂;反過來說,國家走上正軌,並且給予健全的教育,公民才可能養成理性、完全的人格,並且進一步追求幸福。因此使倫理學的討論必然牽扯到使國家的健全的學問,而且只有當使國家建全的理論成熟並落實的時候,倫理學的討論才可能被實踐。

《Aristotle對form的看法》

Aristotle將事物分成「實體」和「共相」,實體指「某個東西」共相則是「某類東西」,例如太陽、月亮是實體,貓、狗、人和白、硬、圓是共相。此外共相不能自存必須依賴某個實體,就如Russell舉例的:「足球賽不能沒有運動員的存在。」

《Aristotle的幾個形上學觀念》

Aristotle為了解釋變化提出四因說:質料、形式、動力與目的。

種子長成樹,樹製成床,過程中必有「某個東西」在變化,且不斷接受新的限定。相對於新的限定而言,「某個東西」處於潛能狀態,經過動力因的運作有了新的實現。所有變化的基底是潛能狀態本身,存在於所有事物中。然而原初的基底不能獨立自存,必須與形式結合才能被動力因所推動。

為了找出一切運動和變化的根源(避免無限後推)Aristotle提出了「不動的第一動者」來推動世界,但是「不動的第一動者」若以物理的力量或主動的意志推動世界,自己也會有所改變,變動就不具必然性和永恆性。為了確保它本身不會變化,它推動世界的方法只能是純粹的形式,也就是目的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months later...

我覺得寫的很summarized。有些我學過的東西讀起來感覺很完整概略,但是因為沒有前後文支撐的關係覺得唸起來不完整。我在想這份筆記下,很多沒有正式接觸過哲學的高中生們可能會很容易曲解掉原意。:(

另外柏拉圖理想國的知識論筆記上線的比喻應該就是洞穴說吧?

以及三種靈魂分別對應三種社會階層:理性對應君王,意志對應助手,情欲對應士商階級。

而理想國是人類靈魂的比喻。士商階級生產物品提供一個城市(靈魂)最基本的需求,好比吃喝以及性;助手信奉忠貞與榮耀因而為城市保護者,這也對應著人類靈魂所認定的信念/信仰;最後君王為一城市(靈魂)之首,所以他必須要有理性去判定什麼才是對所有城市是善的決定(行為)。

最後柏拉圖說這三者缺一不可,也不可相互逾越,不然靈魂便無法「調和」。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