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問題不僅止於壓力,更不僅止於基測。


Recommended Posts

轉自官方Blog《不想考基測 The Soul》紀錄片

http://thesouldocumentary.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html 上篇

http://thesouldocumentary.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html 下篇

一項康健雜誌的調查顯示,台灣的國中生「在心理健康上,八成煩惱無處訴,三成想過自殺、二成曾自殘」、「1/4的親子衝突,來自於學業成績」,而這一切的資料更指出:「升學壓力」,是造成以上問題的主因。

因此,許多人往往認為升學的問題只是「壓力」而已;他們以「減輕壓力、快樂學習」為訴求,一旦孩子壓力過重的問題得到解決,問題便不復存在。

然而,問題真的只是這麼簡單嗎?

十年前,我們廢除聯考、成立基測,並沒有減輕學生的壓力,反而增添孩子補習、考試的負擔,因而基測成了教改的眾矢之的,遭到許多人民的撻伐;然而,我們卻容易忽略考題生活化、入學管道多元化的事實。如今,採記在校成績的免試升學已經啓動,十二年國教也勢在必行;這或許減輕了部份人的壓力,但升學問題真的將會灰飛煙滅嗎?

固然升學、考試是造成學生壓力的最大主因,但目前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問題絕不僅只於壓力而已。若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學習克服壓力」永遠會是延續這種教育的藉口。

從另一個調查,我們可見其端倪:根據2010年親子天下的調查顯示,「近三成的國中生不知道或沒有人生目標」,而這個數字到了大學,足足就成長了147%。天下雜誌經由「2009生命教育大調查」發現,41.5%的大學生「痛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更有5.8%的受訪者表示「不論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國中時還未立定未來方向,或許可以理解;但當這些即將成為「國家新骨幹」的大學生若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走,那還有誰能來支撐每一個家庭,乃至於這個不斷凋零中的社會呢?

教育本來的使命,應該是讓每一個孩子找到方向,未來能夠安身立命,甚至將善意散佈人間。然而,如今我們看到的景象卻是:「畢業即失業」的現象依然普遍;許多人因為不知道未來方向是什麼,選擇延畢、升上研究所,希望自己能夠「再想想看自己要做什麼」;甚至為數不少消極的人,從大學畢業後,成了俗稱的「NEET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啃老族」,不讀書、不就業,繼續靠長輩供養。

如果不是孩子愈大愈沒有沒有主見,我想,就是教育的重心擺錯了位址。值得提醒的是,前者豈能憑空而生?這是一個問號,希望各位朋友能夠深思。

自從三年前拍攝紀錄片開始,我不斷在反芻《The Soul》真正要傳達的理念;或者,什麼是現今考試掛帥的教育最核心,卻往往沒有人提及的問題。直到最近,我剪了一個二十分鐘的短片,以訪問的方式,簡單的呈現了三位主角從基測前到高中後的轉變。看了看他們的對話,赫然發現,原來學生之於教育體制的力量是多麼單薄。回想起自己面對基測、就讀傳統高中的時日,更是心有戚戚焉。

細觀現今社會的氛圍,可見大多成人對於學生的期待(或說是師長口中「學生的本分」),莫過於兩者:第一,專注學業,考上一所好學校。第二,培養一技之長,從事一個可以賺錢的職業。

這樣的想法,聽起來理所當然,實則內藏隱憂。在這種信念的引導下,我們看到許多孩子從國中、甚至國小開始,便專注於「學業」,致全力於應付考試;有了多元入學的辦法後,許多被歸類為「不會讀書」的孩子,師長則勸戒他們轉到才藝班、技能班,要他們趕快學會一技之長,並且多考一點證照,以確保能考上一個能賺錢的科系。如此一來,學校彷彿成了一個工廠,自動將不同的原料分類,送到各個生產線去,再用套裝的加工方法,產出各種統一的產品。一旦孩子被送上一條生產線,工廠便依照預期「專心的製作某種產品」,自然會減少其他學科的「外務干擾」;因此,當孩子被分流,便意味著孩子探索自我的機會就相對減少。

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之下,學生是由外力「塑造」而成,而非由內在自然成長。是故外力消除之時,孩子便頓失仰仗成材之力;從小未充分探索自我,長大更不知來日何從。面對此番突如其來的困境,對於從此脫離學校保護傘的大學生,他們對未來又有多少選擇?

昨日的成功經驗,不代表明日的成就。過去工業化的教育模式雖然造就了台灣的代工經濟*1,但時代在改變,教育也必須與時並進。當知識經濟時代來臨,標準答案與套裝知識不再保障孩子的就業能力時,我們勢必要改變過去以功名為目的的教育模式,轉而回歸教育的本質:讓孩子探索自我、認識自我、實現自我(這樣的理念,亦是從注重短期教育,延伸至終生學習)。否則,縱使台灣博士、碩士滿街跑,沒有自己人生的方向,又有何用呢?

民國創立之初,胡適曾在《胡適文選自序》中寫到:「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把自己鑄造成了自由獨立的人格,你自然會不知足,不滿意於現狀,敢說老實話,敢攻擊社會上的腐敗情形,成為一個『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斯鐸曼*2醫生。」正如今日《讓天賦自由》的作者Ken Robinson先生所說: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樂團中站對了位置,自然能造就一首渾然天成的樂章。

從這個觀點延伸而來的,是「基本學力」的議題。基測存廢與否,跟如何評估「學生能力」有非常大的關係。然而,難道「國、英、數、社、自」就等於基本學力嗎?這些課程所學的套裝知識,與未來生活的關連又何在呢?

與其說國民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具備「基本學力」,不如說是讓孩子充分開展自己的天賦。依照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人類的智能至少分為八類:語文、邏輯、空間、肢體運作、音樂、人際、內省以及自然探索智能,正好與我們理想中德、智、體、群、美的「五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們所強調的「基本學科」,只是多種智能的其中小小一環罷了。若是對各種智能的探索有所偏廢,必定局限了孩子的發展。設想林懷民先生從小只有接受語文的訓練,而缺少肢體與音樂、空間、內省等智能領域的探索,絕美的雲門舞集焉能誕生?

除了改善升學機制,十二年國教更重要的任務,乃是讓教育的方式、教育的「質」成功轉型—落實「照顧好每個孩子、讓天賦自由」的初衷。以芬蘭教育為例,數學課,比起計算公式,他們更注重邏輯思考;歷史課,比起記誦事件,他們更注重客觀的文化視野。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科領域之間都互相連結,密不可分*3。因此,學習的意義不再停留於考試成績,而是提升了人生品質。否則,光用紙面上的「性向測驗」,卻學習方式卻只能照本宣科,對孩子認識自我又有何助益?

基測的存在,反映著人們藉教育追逐功名的工業化思維,以及對「基本學力」盲目的信仰。唯有重新認識教育的本質,基測以及其他換湯不換藥的變形才能真正從社會上消失。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Leavatain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訪客
這個主題現在已關閉,不能再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