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風 軒 10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請問用簡體字的朋友,你真的認為簡體字好嗎........搞不好他的電腦打不出繁體中文=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小池徹平 10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人文素養來說以及品質日本遠遠超越大家= =請恕我這樣說雖然大陸是強國日本排名只是在後面但各方面平均起來日本遙遙領先這是要給予肯定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冬風 軒 10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人文素養來說以及品質日本遠遠超越大家= =請恕我這樣說雖然大陸是強國日本排名只是在後面但各方面平均起來日本遙遙領先這是要給予肯定的話說日本是世界上已開發國家對貧困地區捐獻度最少的國家最高是芬蘭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自在的鳥 10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請問用簡體字的朋友,你真的認為簡體字好嗎........有"正體化"的功能可使用看不習慣就點一下呀文字是一種文化請給予不同文化一些自由的空間若您是想要簡體字與正體字的討論請到大陸港澳版(離題文)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冬風 軒 10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有"正體化"的功能可使用看不習慣就點一下呀文字是一種文化請給予不同文化一些自由的空間(離題文)這樣說就不對了簡體字和繁體字都是中國字說我們不能算不同文化只是也不能算相同文化我們是根基相同,但是發展出來的東西不同類似美國文化跟英國文化的意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jimi11150881 10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恕我冒昧問一下對岸的朋友,我想請問一下您對物理發展的了解究竟有多少??(純粹的問題)現代的科學家乃是建立在互助合作的基礎上,例如歐洲的超大型粒子加速器(CERN),是很多國的科學家一起分享的(不否認有受到政治,國籍影響的可能),但現在是全球的世代,許許多多科學會議都常舉行,使科學家們能交換不同的意見,並非封閉自守的,另外台灣的中研院物理所的地下室也有一座粒子加速器,但用的機會並不高,另外全球研究混沌理論最有成處在莫斯科,並非在其他國家,是以多國科學家一直與之保持聯繫,以取得最新的資料錢必須用在真正需要處,並非只知道與人競爭而已,科學研究者重視的是事實,而非獨占成果另外,如果只是短程的撈錢政策,必定會冰消瓦解,又如中研院國家型計畫,雖非3,5年就能撈回本,但瑞典(忘了是瑞典,還是瑞士)的一種專治胃潰瘍的藥物,光是一年被全球醫師使用,錢就多少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ternalheast 10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4, 2006 我觉得台湾 要跟整个大陆相比我觉得是不太可能了不管是科技还是什么目前看来最有优势的也许只有娱乐业了吧我个人这么看大陆人很多 每年那么多大学生毕业在竞争有限的岗位 这就造成了自我贱卖 现在我们大学生毕业都叫贱卖了因此很多人都愿意来中国投资人才有能力又便宜台湾的优势要显现出来 除非三通 台湾有地理优势 航运地位非常重要像香港就是靠这个起家 进而发展成为了亚洲航运金融中心的無意挑筆戰..只是..有些是不要太賭定也不要太一廂情願更不要有太固定的思想(相信大家都懂我的意思)因為這類的行為和思考不適合用於這裡至於我們的競爭力何在個人淺見這裡所擁有的優勢之一就是較平均的基礎國民教育以及較平均完備的高等教育對於一個海島的競爭力強弱人力資源是很重要的(畢竟一個擁有多項天然資源的海島並不多更何況全世界的資源所剩無幾)台灣雖然解嚴了快20年但是也是因為社會的開放也是促成台灣人力資源墮落的原因but..開放不是壞事只是社會是需要適應的無論是成年人、學生、在上位者、媒體都是需要時間才能步入正軌短期(個人認為約20-30年,甚至更久,得視人民的反應)內是不太可能達到"那麼理想的標準"但是論長期開放絕對不是一件錯事對於人力資源的培育也不會是件壞事至於目前對於高中生而言不要墮落其實就夠了..(此乃個人淺見)板主..,如果有涉嫌筆戰,煩請刪文,多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iller31g 10 發表於 August 1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8, 2006 看了很精采的辯論之後 , 也想要來把我的想法講出來 . 台灣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政治意識永遠擺在台灣利益之前 , 這或許有人講過了 , 我記得有人說兩黨的政治方向不同 , 有分歧 , 對國家才是好事 , 人民可以自由地選擇他們認同的路走 . 只是我覺得 , 那來那麼多理性的人民懂的選 . 很多人根本不是往前去選擇左邊還右邊 , 而是向後 , 我覺得普羅人民的想法不變的話 , 對所謂的競爭力是很傷的 . 當他們只懂的跟著政黨走 , 而不是政黨政策的話 . ( 很怕離題 , 有的話請刪吧 !)還有我覺得教育的問題更是個大問題 . 我有兩則高中生活的經驗供分享 . 第一就是報紙 , 學校會提供免費的報紙 , 搶手前三名的一定是體育版娛樂版跟藝文版 , 這不用說 , 但是在頭版部分看的人幾乎是少之又少 , 而看的人大部分著重在社會新聞而掠過政治 , 財經版更是乏善可陳 , 第二 . 我們公民客公民老師基本上都不太上課 , 畢竟公民考試很好應付 , 她主要是讓我們發問一些政治議題財經事件或是一些他賭的挖哥就對了 . 發問度一樣 財經<政治<其他 . 我覺得學生對國家的關心根本不夠 . 這絕對是需要改善的 . 政府的政策影響經濟發展 , 百姓影響著政府 . 老實說 , 我覺得我們無力去改變那些自大的大人們 , 他們的自以為是以及既定觀念早已把他們套牢了 . 他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變色了 . 但是我覺得我們這一代絕對是可以比他們獨立思考的年代 . 我覺得 , 要用教育培養競爭力 . 除了技術方面 , 想法方面也是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iller31g 10 發表於 August 1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8, 2006 lgch,三通问题确实困绕台湾多年的一个问题,但三通之所谓这么艰难,两岸的政治对立是一个死结,要结开这个结,不但是台湾当局需要思考的问题,北京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让步。华人的统一,只是个时间问题,和平是唯一的前提,武力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不可不要,不可必要。不管将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还是中华民国的中国,唯一的目标,我相信是国家的统一、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中华民族的复兴。顺便提一下,香港和澳门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进行了成功的过渡,几年过去了,从稳定的角度上来说,没有出多大的问题,这一点上,老邓的想法和做法是成功的。但是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几组数据来看,香港确实在逐渐褪去以往的光辉,但之所以如此,除了一国两制的后遗症之外,历史遗留问题、内陆发展速度步伐等综合性的因素也需要考虑进去,随着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步伐加快,香港的经济增长缓慢(并没有原先预想的经济倒退,亚洲金融危机中,大陆政府对香港经济的力挺保证了香港的经济不倒退性),带来的是中华民族的腾飞,老毛当年没有收回香港跟澳门的苦心由此可见一斑。但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香港人民会逐渐接受和认可并认同中华文化,失去高等公民优越感的同时,获得的是作为大国、强国、富国所带来的国家荣誉感和安全感。同时,大陆人民也需要努力学习香港独特的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届时,强大的中国将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偷偷跟你講 , 我不喜歡兩岸統一 . 或一國兩制之類的東西 . (小離題一下xd ) 我不認為兩岸經濟進步要建立在統一上 . 以合作來稱之我認為也未嘗不可 . 合作是必要的 , 以促進經濟來講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姓韓者 11 發表於 August 1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8, 2006 我偷偷跟你講 , 我不喜歡兩岸統一 . 或一國兩制之類的東西 . (小離題一下xd ) 我不認為兩岸經濟進步要建立在統一上 . 以合作來稱之我認為也未嘗不可 . 合作是必要的 , 以促進經濟來講 .可是现在的主导权是在大陆的手里不承认统一台湾从大陆那获得的经济利益就少三通还是可以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ternalheast 10 發表於 August 19,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9, 2006 抱歉冒昧...為什麼台灣在經濟重起上一定要有中國大陸?是有很多人但也會有同等數字的人口也買得起同等數量的球鞋嗎?人口數不見得會等於市場再者統一與否也不是北京政府說了算那直接牽扯到美亞2洲各國的經濟、國防、民生等等多重問題這樣北京能說要就要嗎?再者3通這種事情..對於台灣而言是對"全體國民的經濟有幫助"?還是對"有錢通的人有幫助"?我不認為全部台灣人都有錢、有閒能天天搭飛機..板主,如果涉嫌筆戰,煩請刪文,多謝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eternalheast 10 發表於 August 19,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9, 2006 看了很精采的辯論之後 , 也想要來把我的想法講出來 . 台灣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政治意識永遠擺在台灣利益之前 , 這或許有人講過了 , 我記得有人說兩黨的政治方向不同 , 有分歧 , 對國家才是好事 , 人民可以自由地選擇他們認同的路走 . 只是我覺得 , 那來那麼多理性的人民懂的選 . 很多人根本不是往前去選擇左邊還右邊 , 而是向後 , 我覺得普羅人民的想法不變的話 , 對所謂的競爭力是很傷的 . 當他們只懂的跟著政黨走 , 而不是政黨政策的話 . ( 很怕離題 , 有的話請刪吧 !)還有我覺得教育的問題更是個大問題 . 我有兩則高中生活的經驗供分享 . 第一就是報紙 , 學校會提供免費的報紙 , 搶手前三名的一定是體育版娛樂版跟藝文版 , 這不用說 , 但是在頭版部分看的人幾乎是少之又少 , 而看的人大部分著重在社會新聞而掠過政治 , 財經版更是乏善可陳 , 第二 . 我們公民客公民老師基本上都不太上課 , 畢竟公民考試很好應付 , 她主要是讓我們發問一些政治議題財經事件或是一些他賭的挖哥就對了 . 發問度一樣 財經<政治<其他 . 我覺得學生對國家的關心根本不夠 . 這絕對是需要改善的 . 政府的政策影響經濟發展 , 百姓影響著政府 . 老實說 , 我覺得我們無力去改變那些自大的大人們 , 他們的自以為是以及既定觀念早已把他們套牢了 . 他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變色了 . 但是我覺得我們這一代絕對是可以比他們獨立思考的年代 . 我覺得 , 要用教育培養競爭力 . 除了技術方面 , 想法方面也是 .個人認為教育並非直接關西而是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教材裡面早在國小裡就說要多關心些這個、多關心些那個但卻沒成效再早一點的時代裡全體學生都被灌輸"忠黨愛國"但實際的成效也眾所皆知就光表面的粗淺幾點相信應該不太屬於教育的錯吧?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姓韓者 11 發表於 August 19,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9, 2006 那直接牽扯到美亞2洲各國的經濟、國防、民生等等多重問題=========================不说国防经济跟民生上如果台湾在国际经济或是亚洲经济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有颇强竞争力的话这样的影响或许是真的存在====================為什麼台灣在經濟重起上一定要有中國大陸?===================或许不一定要有但是这是捷径一个是地理优势方便交通另一个就是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带来的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虽然消费能力依然低,但是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以及潜在的消费市场都是一些契机至于三通只能说是带动台湾整体的经济但是到底获益的是社会的哪些群体现在是无法得知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bluebsj 10 發表於 August 19,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19, 2006 如果說美國人從小就有個太空遨遊的夢想(星球大戰,太空之旅等)如果說日本人從小就有個機器人的夢想(高達多部,各種機器人動漫)那麼中國人(台灣人)從小就有,直到成人一直保存著的,是個什麼樣的夢想?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冬風 軒 10 發表於 August 20,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0, 2006 如果說美國人從小就有個太空遨遊的夢想(星球大戰,太空之旅等)如果說日本人從小就有個機器人的夢想(高達多部,各種機器人動漫)那麼中國人(台灣人)從小就有,直到成人一直保存著的,是個什麼樣的夢想?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夢想而體現在民族的創造物中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miller31g 10 發表於 August 20,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0, 2006 可是现在的主导权是在大陆的手里不承认统一台湾从大陆那获得的经济利益就少三通还是可以的對 , 我是這個意思沒錯 ! 我不認為三通不可以 . 可是什麼統一的就.....再討論吧 ! 個人認為教育並非直接關西而是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教材裡面早在國小裡就說要多關心些這個、多關心些那個但卻沒成效再早一點的時代裡全體學生都被灌輸"忠黨愛國"但實際的成效也眾所皆知就光表面的粗淺幾點相信應該不太屬於教育的錯吧?教育 , 不只是學校教育吧 ! 而且如果說成效的問題的話 , 那就是教育出問題了吧 ! 我的主要觀點是說 , 如果大部分的人都對台灣的未來什麼的保持漠視的話 , 那麼台灣是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民主 , 而國家的政策也無法真正反映出人民的需求 . 像韓國不論是經濟或是電影電視之類的 , 政府跟企業都有密切的合作 , 成效也看的出來 . 所以 , 我覺得教育方面應該不能只教育學術上的東西 . 要讓人民有較寬廣的視野 , 而不是只在意眼前的事物 . 我認為教育是一切的根本 . 這是可以教的 . 當然啦 ! 我在打這篇東西的時候 , 也一直覺得根本來討論的東西有點偏掉了 . 本來是想討論台灣的藍海 , 競爭力之類的吧 ! 我個人是認為 , 台灣還是可以利用鄰近大陸這一點好好發揮吧 ! 畢竟 , 從歷史到現代 , 台灣的地位一直是建立在這上面的 . 只是到了民國中期才急速轉型的 . 我個人覺得 , 這是一樣天然的競爭優勢 .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Caroline← 10 發表於 August 2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8, 2006 <關於我們>面對大陸這麼多跟我們同一代的學生我們要面對的挑戰的確很大但是我們有必要看輕自己嗎?我們有的是廣闊的國際視野以及和世界接軌的能力台灣是海島這是台灣的缺點也是優點缺點是資源缺乏而地域封閉優點就是資訊發達 可以向外看我們並不輸給對岸甚至是印度或南韓的人重點是我們希望自己和全世界競爭還是關在島內和自己的2300萬人競爭就好我們有創意 有想法只是缺乏了實現夢想的實際能力充實自己的能力與全球的人競爭我們需要的是看到全世界而不只是台灣<關於兩岸交流>很多國家現在都在前進中國大陸因為那是一塊很大的市場台灣有地利以及文化之便為什麼要拒絕兩岸經濟的交流台灣島內的經濟絕對是不可能靠"內需"來完成成長國際貿易絕對是不可避免的路如果台灣還不能了解經濟對於一個國家人民自信的重要只是在政治上劃分兩岸要求企業不要外移大陸去競爭這一塊市場這樣的決定對台灣的經濟有幫助?狹隘的兩岸觀只會讓台灣在全球競爭的洪流中慢一步對於新興崛起的國家我們需要正面迎敵不可再閉關自守(個人觀點...無意筆戰或辯論)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fengzhu00285 10 發表於 August 2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8, 2006 有些话题挺无聊的。台湾的重点在于知识经济和航运。保住现有在半导体的领先优势,扩大电子产业力度。航运就简单多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寂雲嗎 10 發表於 August 2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8, 2006 感覺台灣太保守一直幫國外做代工而不自己自創品牌2者利潤差了好幾倍我們的技術也遲遲升不上去都需要改進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le 10 發表於 August 29,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August 29, 2006 我忽然覺得台灣的競爭力人真的差太多了,向中國、印度…很多都比我們厲害,前些日子我看了一則新聞,它說;目前中國的外匯存底世界第一…這不就代表他贏了日本嗎?雖然人家日本已經經濟不景氣有一段時間了,但好歹也是貿易很多年才有外匯存底第一的這個頭銜,並且保持那個寶座很多年了,沒想到中國才開放沒多久,現在就已經超過了日本…短短幾年竟有如此大的進步,真是令人感到驚訝和恐慌… 聽說中國學生讀書是在一間很小的房子(大概放一張床,一張書桌,和一小塊走動的地方…)聽說隨時都有一個人在看書,不論何時…相較之下聽說台灣的大學生每天讀書平均32分鐘,而且不全都是後面的大學才這樣,前幾名的大學也會…我不禁想,我們台灣學生真的那麼厲害嗎?再我們玩時別人正在用功..難道他們都不擔心?這樣下去台灣真的到最後會很落後…市場不如人、國力不如人、知識不如人、科技不如人、資源也不如人…我們到底要拿什麼去和別人競爭呢? 態度也不如人台灣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都自以為比別人嬌貴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PK一条龙 10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2, 2006 ..................................請問用簡體字的朋友,你真的認為簡體字好嗎........简体的好处是小学老师布置抄字作业时我可以剩下很多笔画~繁体的好处是用毛笔和硬笔写的字好看~我现在正在学习繁体字,以备手写东西时好看点~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神秘縱火犯 10 發表於 September 6,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6, 2006 等等...是不是離題了?怎變成繁簡體字的問題了?---------以下是內容----------的確,雖然台灣保有很多的貿易技術,但是卻沒有自己的大品牌,一但國際經濟陷入全球通運化,那台灣就必死無疑了...假設看看,一但有個超大型的wto出現,那台灣的貿易優勢,不就一下子不見了嗎?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Gilgalad 10 發表於 September 18,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September 18, 2006 外匯存底...是什麼?外匯存底指的是央行所持有的外國貨幣(Ex:美元)所以外匯存底多代表的是央行持有的外國貨幣很多。央行要怎麼持有外國貨幣?當然就是發行新台幣去跟國內持有外幣的人購買。所以央行不買外匯的話,這些外國貨幣也不會不見,只不過是由民間所持有罷了。國營事業的效率不彰是大家都知道的,既然國營事業的效率不高,那麼外匯由央行來持有也不見得是多驕傲的事。以瑞士來說,瑞士平均國民所得是台灣的1.5倍但是瑞士的外匯存底只有台灣的36%瑞士的外匯存底沒有台灣這麼多祇是瑞士的央行沒像台灣一樣積極購買外匯並不代表資產減少,只是由人民持有罷了。所以,外匯存底世界第一也不需要如此惶恐...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Zeta 10 發表於 November 7, 2006 檢舉 Share 發表於 November 7, 2006 我想說一下台灣的優勢是文化影響力(軟實力),也就是你們說的軟件大陸的硬件的確是很強(硬實力),大城市有國際一流水準但空洞又無意義的建設太浮濫(指民間)軟件方面(人)才是真正的重點只有注重量的改變,本質沒有改變的話建再多的摩天大樓,經濟規模再大,門面再怎樣漂亮一樣看不到明天一樣到處是外資開的血汗工廠我過去的時候我是沒有跑很多地方,以在大城市為主我沒有使用你們很多的公共資源........進個景點也要收錢,什麼道理?還不只一次.但是我光看表面就已經發現不少問題想要真正超越,路還長呢!以下是我的體驗及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所得的感想比如舉三個例子文化的輸出(這牽連的很廣)1.包裝2.行銷3.人才的發掘培育4.獨創性及創新能力5.整個產業結構是否成熟?供給鏈是否完整?配套措施是否該調整?6.業界對產業的普遍認知,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認知?7.對其他地區的影響力8.創意空間是否受限9.如何改變民眾的刻板印象(接受程度)10.文化產品的風格11.個人品牌的建立12.整體社會背景IT產業(這個更廣)1.高階產品的製造能力2.基礎建設3.如何配合政策4.國內教育普及程度,高等教育普及程度5.海歸人數6.官方對這個產業的認知程度7.設計人才,行銷人才,及時翻譯人才,人才素質8.上下游供應鏈的完整9.技術開發,製程開發10.論文發表數,被引用次數,在國際間先進製程的論文比重11.專利數目(美國專利部份)12.技術轉移13.與同行相較之下的競爭力14.即時接收最新消息15.前瞻的觀點及經濟思維16.管理制度17.創新能力18.盡量不依賴外資19.在社會的普及程度20.應用性,實用性21.企業品牌22.世界佔有率23.科學園區的基礎建設24.減少信息管制25.官方投資26.與物流產業的配合27.品質至上,寧缺勿濫28.訂單承接能力流通業1.管理制度2.配套措施3.據點多寡,據點選擇4.服務至上,以人為本5.與其他產業的連結關係6.信用7.交通基礎建設是否健全8.電子化(信息化)的程度9.競爭力10.與公家單位金融單位的連結關係11普及程度12.第一線服務人的素質態度13.是否成本至上?還是品質至上?14.品牌價值公民在國外的形象(素質)國內Lifestyle的形成國家的國際形象減少對其他國家的仇恨解決人民生活上的基本問題擴大異議存在的尺度鬆綁對傳媒的管制這是我所想的到的抱歉我說的還滿狠的我向來都是這樣講到這個話題我就沒有辦法不狠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Recommended Posts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