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石墨烯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Recommended Posts

維基百科介紹 石墨烯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F%B3%E5%A2%A8%E7%83%AF

物理:室溫量子霍爾效應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186

物理:graphene新應用--液晶顯示器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334

物理:快速定序DNA的新希望:石墨烯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508

物理:沒有質量的電子?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948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4594x112010100600205,00.html

2010-10-06 中國時報 【閻紀宇/綜合五日外電報導】

二○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五日揭曉,由兩位俄羅斯裔學者蓋姆(Andre K. Geim)與諾沃謝洛夫(Konstantin S. Novoselov)共享殊榮,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六百萬元)獎金。負責評選的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兩人因為「對於二維物質石墨烯(graphene)的突破性實驗」研究而獲獎。

 蓋姆現年五十一歲,已歸化荷蘭,卅六歲的諾沃謝洛夫則有俄羅斯與英國雙重國籍,兩人都是俄羅斯培養出來的傑出科學家。蓋姆是諾沃謝洛夫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目前兩人都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任教,蓋姆並主持該校「介觀科學與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諾沃謝洛夫是卅七年來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他接受訪問時說:「我嚇壞了。我今天早上起來就用網路電話Skype,和同事討論最新發展,完全沒料到自己會得獎。」

 蓋姆則點出他和愛徒的獲獎關鍵:「石墨烯非常有可能像塑膠一樣,改變人類的生活。」

 諾貝爾物理學獎過去多半頒給歷經數十年驗證與發展的理論或實驗,但今年的主角「石墨烯」卻是相當新近的成果。蓋姆與諾沃謝洛夫在二○○四年發現這種無比神奇的物質,當時就引起各方高度矚目,近年來相關應用研究更是日新月異。

 石墨烯的出身再平凡不過:鉛筆筆芯的石墨。它其實就是單層的碳原子,原子相互鍵結成六邊形碳環,再延伸成有如蜂巢的二維結構。過去多數學者認為這種結構不可能穩定存在,但是蓋姆與諾沃謝洛夫利用簡單巧妙的透明膠帶剝離技術,配合半導體製程慣用的絕緣層覆矽(SOI)技術,終於讓這種傳說中的物質現身。

 石墨烯的厚度雖只有一層原子,是目前已知最薄的物質,可以隨意彎曲摺疊,但是極為強韌,硬度比鑽石還高,導電效能與銅相當,導熱性超過任何已知物質,透光率幾近百分之百,密度卻大到連氦氣分子都無法穿透。由於石墨烯天賦異稟,因此應用範圍極廣,從觸控式螢幕、太陽能電池、能量儲存裝置、微奈米機械系統、薄膜電晶體、透明電極、手機到高速電腦晶片,都是它的用武之地。

 石墨烯傳輸電流的速度比矽快一百倍,電子工程界期待石墨烯電晶體未來如果能取代矽晶圓,將在電腦工業掀起革命性的變化。中國科學家最近則是發現,石墨烯可以抗菌且對人類細胞沒有毒性,可望發展出直接覆蓋皮膚傷口的抗菌材料。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trausing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3 week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