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個人經驗的反思和發聲--跨越個別化的藩籬


Recommended Posts

個人經驗不盡然是純粹個別的經驗

  直覺上,在進行公共議題討論時,「個人經驗」容易被視作是非普遍性的、主觀情感的、狹隘偏頗的,無法作為有用、可幫助討論進行的論述。這種「去個人化」,為的是要討論時的效率和客觀,同時也認定了「你的遭遇只是你的遭遇」。好比一篇網路論壇中的議題討論文,如果回覆文章者全部都在分享個人經驗、傾訴情感或發洩情緒,大家沒有交集的情況下,自然難以達到藉由討論來解決問題。

  乍看之下,個人經驗(主觀的)與群體論述(客觀的)存在著不可跨越之鴻溝,然而我反對個人經驗無用論,也不支持完全沒交集的各自表述。如果我們仔細的去辨別群體論述是怎麼生產出來的之時,往往會發現它其實是從個別、或是少數人的經驗遭遇出發的--特別是那些居於弱勢少數的族群,或是被「個案處理」的「特例」--我們會發現,這些個人的經驗,背後都有著共同的體制結構面,導致他們遭遇了其他人沒有遇到或察覺到的狀況。

  我相信某些壓迫現象之所以會合理化的存在,正是因為被壓迫者無法生產出他們的故事論述,並透過這個故事論述去呈現和捕捉體制造成的壓迫現象,以及讓其他人理解在他們的處境中為何會有這些遭遇。好比是傳統慈善工作的二元爭論:貧窮問題是個人造成的或是社會環境導致的?現在我們可能會比較謹慎的回答:兩者皆是原因之一。不過,諸如學生(特別升學體制下的國高中生)之於學校,或都市邊緣弱勢者之於政府,由於後者握有資源和權力,將壓迫現象「個人經驗化」,是個人無法適應或不願配合社會環境,所有的反抗都是私己的、純個人性、非客觀的。

  不幸的是,如果訴說故事的人,無法跨越個人經驗的藩籬,而將重點放在情緒宣洩和嚷嚷抱怨,不去說明自己所處的特殊情境為何,也不去指出故事背後所具有的集體社會條件,那麼,就如同有些人說「外籍婦女很辛苦」,並且說「外籍婦女有很多辛酸的故事」,但是到底哪裡辛苦?到底為什麼辛苦?到底為什麼會有這些心酸的故事?若無法說出清楚的故事脈絡以及論述,對於問題就難以著力解決了。

  因此,我主張的是任何人的個別遭遇,都可能是非個人性的、而且有助於我們去辨識出細微的體制壓迫現象,使那些被貼上「個案」標籤者們明白自己絕不能被說服、唬弄過去。正是因為有些壓迫經驗發生在少數人、弱勢者或沒有足夠覺察能力(如未成年的學生)的人身上,外人難以進入和理解他們的世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權又容易落在專家學者或國家機器手上,提供的解決策略有可能是和該族群的需求相差甚遠的。

  當一個人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說清楚,透過反思整理出故事的脈絡(包括解釋為什麼故事會長成這樣)以及相扣連的社會處境和社會條件,其他人便可以進入他∕ 她的遭遇,明白他們的處境是什麼(反過來說,理解為什麼他們落在這個處境),進而透過個人經驗去辨識出共通的群體處境,藉此構成了對現有狀況的挑戰依據。不同族群文化的人得以相互理解,而個人的經驗得以被看見和轉化為有用的知識,讓敘說的人決定什麼才是問題,以及要用什麼行動來因應挑戰。

限制

  誠如我在第一段所說的,個人經驗容易淪為情感發洩,或是無法和他人形成交集以進行討論。所以在這篇文章裡特別強調敘說者必須要對經驗進行反思,轉化為實際可用的行動知識,這部分歸於行動研究和敘說分析的方法論,我就不多談。不過,我相信任何人都有能力,在自己的故事中找出可以協助自己、他人一起釐清問題的意義。理性能力是絕對的必備,在說故事的範圍中,理性與感性並不是衝突的,重要的是將故事脈絡說清楚,而不是困在自己的情緒之中。

  另外一個限制是,這裡提及的方法主要是言說和文字,這並不是每個人都習慣、且熟練的方法,也有一部分人無法使用這些工具。不過為了達到同樣的目標,還有其他的實踐方法,諸如社區劇場、藝術創作或其他我沒想到的。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