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愛學生、愛小孩 = 「聽我的,是為你好」?


Recommended Posts

  電影〈小樹的故事〉(或譯為:少年小樹之歌)中有那麼一個橋段:小男孩跟隨祖父到村子裡,在教堂旁遇上了一隻小羊,他和女孩朋友都很喜歡牠,此時一位自稱是虔誠的基督徒的男子出現了,說他願意以虔誠的基督徒之名,將小羊便宜地賣給男孩--剛好男孩手上有一小筆自己賺來的薪水。這一切祖父都看在眼裡,卻不發一語。後來在回家的路上,男孩逐漸拖不動這隻其實早已瀕臨垂死的病小羊,他又氣又難過。

  祖父這時說話了:「我沒有阻止你,因為我要讓你自己去犯錯。告訴我,你從中學會了什麼?」

  男孩想了想,單純地說:「不要相信自稱是虔誠的基督徒的人並和他們做交易。」這一番話引的他的祖父與祖母相視大笑。

  這樣的故事,挺符合所謂「從做中學的學習」(Learning by doing)或是「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也就是讓學習者主導自己的行動,並從遭遇到的問題、失敗或是其他經驗中發展屬於他自己的學習。我並不於此探討這兩種教育模式以及現實中相對應的另類教育系統,也不是要倡導這兩者一定是最好的學習模式。可是我們不妨想想,這樣的故事的形式是否似曾相似呢:

  形式:學習者A遭遇了問題,他從中作出決策,但最後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此時他的教導者或長輩B......

  我試著套用一個例子:大學科系選擇。我相信有許多學子在選擇大學科系時,遭遇的絕不會只是分數夠不夠的問題,父母與老師的主導和介入必定讓很多人痛苦掙扎。這背後其實有著「聽我的,是為你好」的意識形態,此價值觀紮根的結果會導致學習者對於「自主性」的喪失。我們回到上述的形式,假設你今天要做一個決定,此時你的父母、老師說話了:

  「這樣做不好吧?」背後的理由有千千萬萬個,我大膽的猜想這些理由不出兩類:經驗談,還有期待的投射。經驗談乃是以說教為工具,以輩分、人生經驗為壓力,一種「我早就可以預見你最可能的下場」的嚇阻;期待的投射則更為麻煩,從家長、老師到學校甚至整個社會都各自將期待加諸於學子身上,期望他們「長成某個樣子」,而且還會以各種理由做為包裝,讓你看不出這其實是出自於他的個人期待。(*註一)

  我認為比較理想的方式是,彼此應該開誠布公的講述「為什麼我這樣想」。長輩和指導者應該協助學習者自己「把話說清楚」,而不是壓著他們「什麼都不知道,只有衝動和熱情」這個論點打壓。學習者從中有空間去練習理性的整理思緒(這不代表抹煞情感),並去發展自己的行動策略,從中達成獨立思考的可能。(*註二)

  我非常厭惡「聽我的,是為你好」的意識形態,儘管我也常常犯下這種錯誤。我們必須認識到,那些面臨問題、不知如何決策的人,或許經驗和能力上是不足自己,但若不讓他們自己去發展自己的行動反思能力,那他們終究只會蔽蔭在其他人的協助之中,形成「我做錯了,因為當初沒聽你的話」或是「我後悔了,因為當初聽你的」這種推卸責任的態度,而不是去想「我為什麼失敗、下次還能怎麼做?」。

  最後,我還想要提出來討論的是:父母和老師加諸於學生身上的期待,會不會變成一種「情感勒索」?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子女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去做他們認為對的選擇,可能就會遭受到情感上的負面對待(對方生氣、責罵還有疏離)或是極大的罪惡感。從中我們認識到學習者--教導者的權力結構關係,除了表面上的「受教者--主控教導者」之外,還包括了學生/子女常常對這種情感勒索是毫無招架能力的。我認為其中的危機在於,父母、老師若不能反思到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期待,而隨意的使學生/子女陷入兩難,而非開誠佈公的分享和討論,反而會導致學習者的退縮、依賴甚至情感傷害。

  

註一:我這個說法可能會導致實務上的重大障礙,特別是那些被歸類於需要「輔導」的學生類型,這篇文章的論點會顯得過於理想化,我認為這必須要被特別提出來。但如果教師無法發展出有效的工作方法,最終可能又會落入「將壞學生疏離」或是「強硬的管束和行為規訓」的二分法選擇。因此我認為到底如何在輔導學生還有提供自主空間之間拿捏,是另外一個需要被探討的議題。

註二:學習者卡在「無法選擇」的困境中,除了能力和經驗上的不足,我認為還包括了資訊來源不足。在沒有足夠資訊的情況下,學習者根本無法想像自己所選擇的到底是什麼(如同大學科系)。但是這一點常常被老師或家長拿來作為說服學生的手段。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是ㄚ~

其實我現在面臨的政是這個問題,他們一言一語都是為了我好!

但,也不知什麼是正確的了?!

樓主寫的心有同感!!

ps樓主的文章,可以借來引用嗎?我想跟其他人分享一下!

此內容已被編輯, ,由 杰恩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是ㄚ~

其實我現在面臨的政是這個問題,他們一言一語都是為了我好!

但,也不知什麼是正確的了?!

樓主寫的心有同感!!

ps樓主的文章,可以借來引用嗎?我想跟其他人分享一下!

歡迎喔,但希望妳附上出處

http://so-sein2.blogspot.com/

我們導師常這樣子

但他是個雙面人(偶然被我抓到)

台上說一句話

台下又是另一句

不知適不適用此討論範圍?

也許你可以多作些說明,光看這些字句還很難看出你所說的遭遇(台上說一句話、台下又是另外一句)的意涵是什麼,也方便大家一起討論喔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