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誰是問題製造者:特殊族群「汙名標籤化」


Recommended Posts

  在社會福利體系漫長的發展史上,存在著一個古老且至今仍爭議不斷的問題:「一個人/家庭/族群為何會處在貧窮中無法向上攀升?貧窮問題為何總是無法解決?」此時便出現了兩個分期的看法--個人歸因與結構歸因。前者認為貧窮問題是「一些好吃懶做、不求上進的人」製造出來的;後者則持相反意見「社會結構本身就有問題,才讓某些適應不良、在體制中處於弱勢的人落入貧窮之中」。

  從國家的角度看,要討論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它有責任要處理貧窮現象,在進行資源再分配前得先搞清楚問題從何而來;但對普羅大眾而言,一般人不會管某個陌生人(或者更直接的說,是一群窮人)是因為個人還是社會結構還是兩者混合的因素所害,眼前所見的只有結果:「他們跟我所熟悉的人們不一樣。」。就好比我們在路上碰到的外籍移民工、遊民和任何你不想靠近的人。很自然的,在做各種社會問題的歸因時,這些人會很快地成為學術界與大眾媒體的焦點。

  對國家而言,這些「值得注意的人」是社會福利資源的使用者,是財政負擔增加的來源;對民眾而言,這些人則是「非我族類」。他們所具有的身分會被放大,甚至成為其他人認識他們的一個捷徑,並且是負面的印象。這即是社會學、社會工作領域常提及的汙名化(Stigma),或一般人常說的負面刻版印象。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列幾個新聞標題:

→〈淫魔攝影師 硬上女學生〉自由電子報,2010/01/06

→〈越南籍淫魔攝影師 硬上女學生〉

→〈曾患躁鬱症之淫魔攝影師 硬上女學生〉

→〈曾受家暴的淫魔攝影師 硬上女學生〉

......

  當我們得知某A做出行為X時,並不能說「某A因為是Z族群(某個身份/社會條件),導致他做出行為X」。但人們很容易放大那些標籤形容詞,而且很快地根據過去經驗、新聞報導、統計資料甚至是學術研究結果,而判斷「資料顯示,Z族群中的個人,會傾向有某些行為習慣、製造某些社會問題」所以「因為某A也是 Z族群的一員,所以他會有那些問題」。上面新聞的例子,是最常見的手法,把被報導者的個人身分(國籍、單親、貧窮、精神疾病)凸顯出來,儘管那只代表社會身份而非事件成因。

  要檢驗我們是如何思考這整件事情,可以試著從下面的例子練習看看。我會先舉出幾個中性的社會身分名詞,接下來幫他們添增一些客觀形容詞,大家不妨想想自己的腦海中頓時間冒出哪些猜測、想像和判斷。

‧老人   → 獨居老人

‧兒童   → 受虐/家暴目睹兒童

‧婦女   → 受暴婦女

‧青少年  → 中輟青少年

‧病患   → 精神病患

‧家庭   → 單親家庭

  也許有人還是會抗議,認為「既然這群人那麼容易跟一些社會問題扯上,為什麼我們不能夠稍微戒慎小心的認為,他們很可能是因為有某些身份/社會條件而做出某些有問題的行為?」這得回到「一個人為什麼會做出某個不被社會認可的行為」的論戰之中。當然,我們沒辦法針對每一個個體,投入無止盡的心力去了解問題的原因,針對他們擁有的共通身分去做分類,是常用的便捷方式;但相對應的缺點,就是這種分類把不同的人(即使是精神病患,精神分裂症、恐慌症、反社會人格之間的差異性就非常大)歸在同一區,並且共享同一個社會標籤,不能忠實且詳盡的反應出細微的差異還有各種行為、問題真正的成因。

  因此,必須去注意的是去審視自己認知中的既存觀點,想一想這些印象是從何而來?如何被灌輸?誰有權決定什麼是問題?哪些人又被冠上問題製造者的汙名?否則,我們很容易就會犯下「社會問題個人化」的錯誤,而這也是誤解女性主義對父權文化的批判論述的人時常犯的錯。(*註一)

註一:一種常見的錯誤是,把父權壓迫看作是「純粹的男性對女性的壓迫」而非「一種大家長權控式的,權威者對弱勢者的壓迫,既有制度、意識形態都是共犯結構之一」,於是進一步訴說「女人都是被壓迫的,男性都是壓迫者」。就好像把家庭暴力問題歸於「婦女受虐問題」而忽視掉其他面向的可能性一樣。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現在的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符號”,而人們也不亦樂乎的把各種具有社會象徵意義的標籤往自己身上掛。而有些人很倒楣,攜帶一些具有負面社會象徵意義的身份背景,大多數人們僵硬的符號化的思考造成了這些人的悲涼境遇。

還有一個問題就如文中所說,其實人與人之間交流和瞭解的程度大多數都不夠深入,普遍都是泛泛,所以在對他者進行評斷的時候留一個包容的空間,以對應自己思維之外的可能性。畢竟人際間的交往又不像戰爭,需要通過各種外在因素去做一個確定的戰略性的評估與謀劃。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