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大航海時代的濫觴-鄭和下西洋~


Recommended Posts

如果遇上英帝國...

不過大英帝國是到19世紀

才有"日不落國"的稱號吧

那個時代西方世界正在突飛猛進

準備起步的當兒 遇見當時太平洋最浩大的艦隊...

滿難想像的 不過這只會加速西方世界進步的腳步吧

畢竟西方人的優越感並不輸給中國自視為龍的傳人的人民呢.....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1 year later...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1405)

當時英法正在百年戰爭(1337-1453)

糧食歉收和饑荒尚未恢復(1315和1316)

黑死病首次流行於1349年,奪去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的生命,以後又多次周期性地發生。

歐洲關於黑火藥手榴彈的最早紀錄出現在1405年,中國最早的手榴彈在13世紀。

一直到1492的哥倫布 率領的3艘海船載重分別為100噸,60噸,40噸 外加87名水手

而快一世紀前的鄭和寶船載重五千噸 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當時的歐洲 火器未普及 民族國家還沒形成 地理大發現更還早得很 無論是經濟武力文化思想,當時的歐洲人只配給中國人提鞋,沒有順手把歐洲滅掉就不錯了,其他更沒什麼好說。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帶比較多的是那些官員

而不是軍人.....

何以見得?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不同的歷史學家有不同的看法。

耀兵海外,宣揚朱棣天下觀

《明史·鄭和傳》中記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尋找建文帝

明代多種文獻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明史•鄭和傳》中記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

《西山雜誌•三寶太監下西洋》「永樂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鄭和、王景弘、張文等造大船百艘,率軍二萬七千余」。

顧起元《客座贅語·寶船廠》:「寶船之役,時有謂健文帝入海上諸國,假此蹤跡之」。

包抄帖木兒帝國

歷史學家向達、尚鉞提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7],聯合印度包抄帖木兒帝國後方,牽制其東進[8]。明初時,帖木爾帝國進攻明朝,因此從海外包抄是鄭和的一個主要目的。

發展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

怎麼看也不像鄭和會少帶打手,況一直到19世紀遠航失事率還是高得嚇人,會有多少非必要的官員去呢?遠航苦惡之地已經接近流放,又不是西方滿懷熱忱的學者。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