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成績真的不重要嗎


Recommended Posts

我目前是高一生,經過一學期的洗禮後,有點感想

每次段考前就得全力準備段考

應該不太有時間準備課外或超前的課程吧......

但是每次準備段考時

就會很後悔

因為平常課外我有分時間看,但感覺很虛,現在又得準備段考

結果課內課外兩頭落空

而且感覺自己課外讀的很容易忘記

沒有紮實感(可能是我太笨)

而且課外的東西對升學有用嗎

大學又不用考「資優班」,課外的知識不知有沒有用

此外,超前學習有什麼好處嗎

實在不想跟成績打滾,但是傳統的觀念又讓我看到不好的成績時會很難過

沒辦法放開阿

真是矛盾

慘阿,悲哀,浪廢一個學期了

T_T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是彰中的學弟阿...

課外的知識在短期內是看不到什麼用處的!!!

但是不保證你將來用不到

所以廣泛的閱讀才能對付日後的挑戰

課外書有時是會比教科書對未來更重要(彰中某位歷史老師說:教科書只是片段的知識而已!!!)

至於教科書還是得啃!!!

沒辦法...這是台灣教育制度的現實!!!

既然你都已經走上高中這條路

就苦完這三年吧!!!

大家都是如此

不然你可以思考如何逃離這制度的束縛

等到你我當上教育部長的時候來解決!!!(xd開玩笑啦...要當上太難囉!!!)

至於「成績是一時的,所得是永恆的」!!!

相信我;-)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你是不是有一些字漏掉了.."看課外的"還是"課外看的"?)

看你讀課外書的心態是怎樣

我每次讀牛頓 我都是以休閒的心態來看 看完就忘了 除非有東西是我特別有興趣的

可是當我借同學的時候 他是以一種研讀的心態去看 他會努力搞懂裡面再說什麼 

而且這就牽扯到現在的升學主義了 現在不像以前 以前就算你成績不好以後還是有希望出人頭地 現在如果你成績不好就有很大的機會永遠被埋沒了

如果你想讀課外的東西 就要有"不會讓你分數提高"的想法

不然的話 當一個書呆子吧 至少在成績單出來的那一刻會是令人尊敬的

這很現實 跟笨不笨沒有關係 

"現在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除了我的想法

我覺得我沒有我所該感覺的快樂 

我喜歡讀書而獲得知識的感覺 這種感覺卻在連年升學主義和文憑主義的摧殘下消失殆盡

而我現在讀書只是為了父母口中那四五所大學努力"

這是我之前PO的 上高中之後的想法

看你是要順應潮流追隨趨勢還是要與其背道而馳

每次一談到這個話題我就會變的很嚴肅...沒辦法..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指的課外有包括高2和高3的課程

例如普物和普化

還有各大學辦的高中生課程

至於像牛頓雜誌,因為聯考不考,我就不會太去讀它

我主要的疑惑是

是不是需要太花時間在學校小考上

我好像有點太重視了

平常花時間讀社會科

段考前又忘記還得再背

這樣就壓縮到平常念自然科和超前的時間了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我認為成績其實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會影響未來升學的那場考試

你說沒有時間準備課外或其它的課程

但是我就是有認識這樣的人 二類第一

他的進度 其實有些已經超乎我的想像

但我慶幸有這種人存在

因為我二年級太混 化學其實沒有讀過

現在都借他的書來念 當然包括進度

想想 當你在上進度的時候 他已經唸完了

也許他已經唸更後面的東西了

(就是有他 我才能以前的跟進度的書一起借XD)

那你說他只會念課內的書嗎

那你就錯了

很不幸認識了我這個損友

被我拐去唸微積分

還丟了幾本書給他看

再說 學微積分在高中用得上嗎?

單以看這本書能不能提升我的成績來論

那除了課本自修

那還有什麼可以看?

至於超前

我覺得興趣比較重要

假使你真的有興趣

其實是不會認為自己超前

反而會更想去學習它

目前是高一

那就得好好考慮要唸社會組還是自然組

其實高一的自然科

是沒有什麼難度

跟社會科差不多

背的成分居多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2 year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