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變人>的感想


Recommended Posts

一篇我去年的感想,也許有人沒看過此電影,順便介紹。

  電影《變人》(The Bicentennial Man)於2000年3月在台灣上映,其原著小說《正子人》(The Positronic Man)是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992年四月六日)與羅伯特•席維伯格(Robert Silverberg)合著,改編自艾西莫夫早期短篇《The Bicentennial Man》於1993年出版。是艾西莫夫機器人系列的最後一本。

  既然是艾西莫夫的作品,在分析它之前我先上網看了一些艾氏的生平資料。出生蘇俄猶太家庭,3歲時移居美國,識字之後開始接觸家中雜貨店所販售的廉價科幻讀物,16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化,19歲大學畢業並投稿給科幻雜誌。在西莫夫出生至大學畢業的19年正好是一戰結束二戰開始的戰間期,美國正值經濟大蕭條。在這段艱苦又沒有安全感的時光裡,約有200~400萬中學生輟學,許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殺,社會治安日益惡化。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失業。美國失業人口總數達到830萬。在美國各城巿,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窮人長達幾個街區。但艾西莫夫似乎從科幻小說中找到了出口。他在第三本自傳中回憶起,小時候總是想拿本雜誌躲進紐約地下鐵的車站裡,在列車轟隆隆的聲響中,封閉自我,享受閱讀的樂趣。

  艾氏的父母信奉猶太教,但並沒有強押教條在艾西莫夫身上,這給了他充分思想上的自由,艾西莫夫是人道主義和理性主義者,雖然號稱支持無神論但自己卻覺得名不副實。根據艾西莫夫自己的解釋,他只是不相信的比相信的多,之後他發現用「人道主義」來形容自己更為恰當。從這邊我們不難看出艾西莫夫儘管是個理性的人,但並不是全然的科學主義。他認同人的感性部份,以及必須擁有感性才能發展出的信念或信仰等。

  我們從《變人》電影的劇情中可以看出艾西莫夫的這項觀點,純理性無感情的機器人卻發展出了情感與心智。最近幾年Disvery頻道陸續介紹過許多科學研究類情緒的節目,儘管科學家對於人類情緒了解有了重要的突破(某些複雜的人體神經、化學與內分泌)但畢竟還是停留在表面的階段,我們還是不知道人類的情感、自我意識甚至心智其根本是什麼東西。我想這是就生命科學的人最想知道的問題之一(就好像物理學家想知道能量本質是什麼,或是哲學家想知到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一樣)。而這就是變人這部電影吸引人的地方,更是這部電影的價值所在。變人劇情中不斷敘述、討論和反省人類在生、心理甚至是文化哲學上的本質。

  電影中,在主人死後,因為其藝術天份而早就意識到自己與其他機器人不同的Andrew決定開始尋找同類(跟自己同一型號的機器人)的旅程,希望能藉此了解自己生命的意義,就如同我們迷惘時會去找其他人尋求協助一樣!但很殘酷的,Andrew並沒有成功,他的同類們不是以損毀就是程式被重新更新過,沒有一個與Andrew同樣狀況。於是Andrew把希望轉到創造它的人類身上,開始在身體構造上模擬人類。靠著一個人類朋友的幫忙,Andrew不只在外表上和正常人一模一樣,就連內部零件都改用人造器官。他甚至放棄了機器人的永生,來換得人類的身分,目的只是為了要找到生命的意義。電影到此我很驚訝,機器人想要用自己永恆的命換取屬於人類的生命意義,但我們又真的知道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嗎?如果反過來讓我們來選,我們會願意放棄永生嗎?機器人Andrew放棄了許多人類的共同夢想:長生不老。目的只是要變成真正的人類,不論在生理、心理還是心境上。

  機器做了人類做不到的事,為的是要變成人。這是不是很荒謬呢?我想起了從前在傳統神怪故事中看見的種種影像:數不清的蟲魚鳥獸、花草樹木苦心修練百年千年盼望成仙,雖好不容易修得人形,卻為人事俗務牽絆不能得道,因而展轉困留人世。千百年的修行到頭來不過修成人,難到生命就只是如此荒誕不經?這些生命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活著又到底是為了什麼?是求仙求佛?或其實只是在追尋某種更極致的生命……

  Andrew說:「我所做的只是為了要活出自己,生命本就如此,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有保持尊嚴。」

  我想這是《變人》吸引我的地方。從一個機器人成長的歷程,艾西莫夫讓我看到了他眼中的人類本質。

  沒想到我的老師會是個機器人……

鏈接文章
分享到其他網站
  • 4 weeks later...
  • 6 months later...

請登入後來留意見

在登入之後,您才能留意見



立即登入